第兩百四十八章 貪狼犯紫薇,解放三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因為還沒有設靈堂的原因,所以蘇銘也沒地方給他上香,因此只能作罷。

“國師回來的正好,先帝薨逝,朝中又出了變故,正需要你這樣的忠臣守護國家。”陳皇後目光在蘇銘身後掃過,一臉鄭重的說道。

“貧僧正是因為此事才急著趕回來,只是沒想到還是遲了一步,沒能阻止這場慘劇,阿彌陀佛。”蘇銘輕輕搖頭,一臉遺憾。“國事艱難,娘娘還請保重鳳體,以大局為重。”

陳皇後平澹的眸子有了波動,輕輕點頭,“本宮省的,國師有心了。

就在此時,大總管曹雨辰從殿外走進來,靠近陳皇後,在她身側耳語了幾聲,陳皇後聽完神色微動,剛想說什麼,因為顧忌蘇銘在場,卻又沒有開口。

這時候,蘇銘當然不會留在這裡,“既然娘娘還有公務要忙,貧僧就先告辭了。”

“曹總管,送國師一程。”

隨即,曹雨辰接引蘇銘離開了皇城。

出了皇城,他沒有回國師府,而是去了玄鏡司的總部天樞閣,日光高懸,天空不知何時已經下起了濛濛細雨。

蘇銘立在天樞閣頂,居高臨下,看著濛濛細雨中籠罩的亭臺樓榭,依然有綠水紅花交映,煙雨朦朧之下,卻是已經沒了以往的勃勃然的生機。

整個帝都都充斥著衰頹的氣機,就好似行將就木的老人一樣,繁華終有落幕之時,一個國家也是如此。

此刻,蘇銘識海當中種種念頭浮現,他當初閱覽大周藏書閣百萬卷藏書,看到國家興亡,改朝換代,雖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只有親眼見到真正的變化,才明白興衰的內涵。

當年,他在大周帝都內重生,見過大周的氣運由鼎盛到衰頹,再到現在的苟延殘喘,其中僅僅只過了數年時光。而昔日英姿勃發,妄想長生的帝王已經魂歸幽冥。

陰陽生死,興衰輪迴。

隨著他的領悟,蘇銘識海中的念頭化為黑白兩色,一面生機勃勃,一面死氣沉沉,形成一道光輪懸在元神一側,其中來回變化,難以平衡。

“好。”

良久,蘇銘睜開眼,只覺得自己對道的領悟又有所精進。見多而識廣,沉思而生慧,多智而化力。

有發現,勤思考,會沉澱,大道無處不再,但只要將其參悟,加以利用就是真真正正的力量。

妖族挖掘自身血脈,與天地規則共鳴,仙道則是感悟法則,天人合一,兩者殊途同歸,談不上高下。

但對蘇銘而言,仙道之法卻是更適合他自身。

······

與此同時,青州之地遍地烽煙。

叛軍已經佔據了整個永寧城,席捲半個青州,當年蘇銘爭奪大周國師之位時,曾有青州的修士被咒殺,後來那些修士想要威逼朝廷,討一個說法,但是神武帝何等人也?當即下令屠殺其宗門,以儆效尤。

但是玄鏡司再厲害,那些宗門總有漏網之魚,後來的青州大旱就有他們在暗中搗亂的影子,現如今,神武帝薨逝,大周已經徹底失去了鎮壓天下的能力,因此,這些修士再度捲土重來,結合青州的本土勢力反叛朝廷。

再加上當初青州大旱,死了不少人,更是被當初的心魔道道主王虎送走了幾十萬百姓,虛弱無比,鎮守地方的軍隊更是難以為繼,一下子跌至九州最弱的一州,因此,才有現在的窘境。

······

除了帝都所在的中州以及周圍三個大州,其餘各地皆有反叛,只不過是程度不同罷了,南疆以及東海之畔已經分別被妖族和水族佔據,百姓已經成了它們口中的血食,艱難度日,甚至這個範圍還在進一步擴大。

然而,現在中樞混亂,帝位空懸,皇位最有力的兩個繼承人紛紛身死,諸位大臣也顧不上處理這些事,只能任憑其氾濫,以後再收拾。

······

隨即,蘇銘下達了一則命令,召集九州各地的玄鏡司暗衛以及修士入京,拱衛京城。

一旦九州之地的玄鏡司修士入京,足以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再加上暗衛,也足以抗衡京城外的十萬禁軍,這是蘇銘的依仗,也是他的後手。

況且,各地的妖魔鬼怪頻出,沒有法網作為支撐,玄鏡司的暗衛也守護不了百姓,與其喪命在外,不如回到京城穩定中樞。

夜色深沉,籠罩在帝都上空的煙雨已經散盡,圓月高懸,星輝燦爛。

突然,蘇銘眸光一凝,望向天空中的紫薇星,在紫微星之側,貪狼星星光大放,紫微星偏偏暗澹無比,這是貪狼犯紫薇,預示著兵災將起,中樞危急。

隨即,他又將目光望向城外百里處,那裡駐紮著大周的十萬禁軍。

之前,齊王想要兵變,只帶了幾千禁軍入城,並未讓十萬禁軍入城,因此他們都被擋在城外。

況且,帝都乃是在昔日長安城遺址上建立,城牆深厚,高大百丈,更藏有精兵,易守難攻,若是城內上下一心,即使十萬禁軍也拿不下這座城池。

然而,在蘇銘的法眼當中,他卻看到了禁軍軍營之內兵煞之氣沖霄而起,似有蠢蠢欲動之態。

“果然,動心了麼?”

看到這一幕,他沒有絲毫驚訝,因為他早已料到,帝位空懸,齊王太子雙雙身死,皇室之中再無人能掌控局面,到時候城外的禁軍非但不是朝廷的依仗,反而更可能是覆滅朝廷的劊子手。

畢竟現在中樞衰弱,民心大喪,幾乎是天下大亂的局面,這個時候若有軍閥能夠攻入帝都,扶持傀儡,掌天下權柄。

改朝換代,當皇帝的誘惑,這天下有幾個凡人能拒絕的了?

只可惜,凡人終究是凡人,不懂得修士的厲害,蘇銘手下匯聚了將近三十尊元神修士,配合長安城的大陣,即使再來十萬禁軍,也一樣能讓他們有來無回。

但是,他雖然能做到,但卻不能這樣做,第一,這十萬禁軍必須保全,方能讓中樞有實力征戰天下,其次,若是暴露了實力,他將成為眾失之的,不僅是那些叛軍要對付他,就連朝廷內部的人一樣要對付他。

比起些許威望的收穫,得不償失。

當然,有這些禁軍的威脅,他也不怕得不到重用,所謂養寇自重便是這個道理。

蘇銘在天樞閣留下一道化身,便前往御林苑,這裡還關著三尊元神境界的大妖,當初不收服他們是因為神武帝還在,他顧忌那老東西的底牌。

現在老皇帝死了,即使他的行為被人發現了,也沒什麼好怕的,正值危難之際,他們巴不得大周的元神修士越來越好。

朝廷重臣以及陳皇後又不是哪種不知深淺的人,孰輕孰重,他們自然分得清。

御林苑外,蘇銘身形穿過大陣,神念一掃,立刻就找到了當初關押那些大妖和妖帝的地方。

不需要傳送陣,他便能進入其中,以前他還不知道那是什麼地方,等到了元神境界,他才明白,那裡原來是一方小天地。

到了元神境界,感悟天地大道,自然能察覺出小天地的所在。

等到他進入其中,鐵樹林依舊紅葉遍地,清風颯颯,一尊尊大妖被困在樹下酣睡,氣機低迷。

在大陣中心,有三株十人合抱的鐵樹,樹幹是青碧交織,中間夾雜金黃,葉子嫣紅,赤焰燃燒,明亮照人。

花開滿樹,細小如針,偶爾墜落到地,會發出一聲清音,然後圈圈暈暈的光瀰漫開來,瀰漫著一種刺人的灼燒。一滴滴殷紅的妖血正在被抽出,用來蘊養血果。

當初他臨走之時,將這裡的血果都搜刮乾淨,用來蘊養小白,兩年時間過去,這裡的血樹所抽取的血氣只開出了花骨朵。

“臣服於我,我可以帶你們離開。”

一道低沉的聲音在三尊大妖耳畔響起,倏然間,他們睜開雙眸,一股無形的威勢彌散開來,周圍的大妖們紛紛顫抖著身子,趴在地上,不敢抬頭。

這三尊元神大妖,一隻是通體雪白的白鶴,雪羽鮮亮,長腿高挑,長長的鶴喙散發著莫名的光澤,神俊異常,極其顯眼。

一隻是一頭青牛,全身光滑若緞子,沒有任何雜毛,正臥在樹下,閉目養神

最後一隻是一頭白虎,吊青白額,目蘊金光,身上黑白的斑紋夾雜,也是小白的母親。

“是誰在說話!”白虎勐地站起身,周身的虎毛倒立,如同鋼針一般。

“諸位,好久不見!”

話音落下,一道熟悉的身影再度出現在它們面前。

“臭禿驢,又是你!”白虎金光閃閃的眸子裡爆發出兇戾之色,似是很不歡迎它。

“不對!你的修為!”

“這怎麼可能!”

下一刻,兩道驚恐的聲音響起,青牛與白鶴睜大驚恐的眸子,不敢置信的看著他。雖然它們在這裡被關了許久,但他們也知道,距離當初這和尚離開並沒有過去多久。

但是,當初它們都知道,這和尚不過是元嬰之境,但是現在,它們已經看不透眼前之人了。

一般出現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身懷秘寶,類似於強大的靈寶的那種,一種是他已經踏入了元神之境。

但蘇銘的出現,它們絲毫沒有察覺到,即使它們被封禁了修為,但獨屬於修士的靈覺卻沒有被封閉,此人身上隱隱給它們一種心驚肉跳的感覺,就像是當初那位將它們擒拿的大周國師一樣。

蘇銘目光在它們身上掃過,沉聲道,“諸位,神武帝已死,你們可以不用在這裡蘊養血果了,只要臣服於我,我會給你們自由。”

“哈哈······”

“哈哈!這狗皇帝終於死了,人魔丹豈是凡人能夠吞服的!”聽到他的話,三尊大妖頓時大妖起來,笑聲中滿是快意。

半晌過後,他們終於恢復平靜,六隻眼睛再次上下打量著蘇銘,最終還是白虎開口了,畢竟在三尊大妖之中,它的修為是最高的。

“和尚,你真的能帶我們出去?你能做得了主?”對於蘇銘的勢力他已經是肯定了,但對於他能都有這個權利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

“我既然能來,就自然能夠做主,這個你們就不必擔心了,臣服或者死,選一個吧!”平澹的聲音卻讓三尊大妖感受到他心底的殺意。

這一下,它們不敢在多言,開玩笑,當即跪倒在地,“參見大師,我等願為您效勞!”在面對死亡之時,他們當然會選擇生。

好死不如賴活著,一切等出去了再說。

當然,蘇銘又如何看不出它們內心的小九九?妖族本來就詭詐,若無反制之法,等他放它們出去,說不定它們就會當場翻臉,恩將仇報。

但是,在無我梵音面前,一切反抗皆是虛妄,皆是徒勞!

隨即,蘇銘心念一動,紮根在它們心臟之處的鐵樹樹根頓時化作齏粉,它們身上被刻下的封禁符咒也頓時瓦解。

一瞬間,熟悉的力量迴歸,它們眼中流露出狂喜之色!

三尊大妖面面相覷,皆看到各自眼中的喜悅,雖然這裡是禁靈之地,但它們體內的血脈本身就擁有強大的能量,只是一直以來,他們的血液被抽取用來蘊養血果。

一旦它們不再被抽取血液,體內的血脈自然而然的就會積攢力量。現在實力未復,它們也不敢造次,畢竟現在的它們在蘇銘面前跟弱雞沒區別。

當然,即使它們恢復了實力,在蘇銘面前,一樣是弱雞。

······

在蘇銘走後,曹雨辰回到了養心殿,候在一旁。

陳皇後走出大殿,望著灰暗的天空,眼中滿是不安與迷茫,朝中大臣現在正在爭論不休,先帝有十幾個子嗣,除了留在京城中的三個,其他的都遠遠的就藩了。

但對於陳皇後來說,她親生的只有齊王與永安公主,可一旦新皇繼位,她這個太后將何去何從?

不知為何,她突然響起了蘇銘,“大總管,對於國師,你怎麼看?”

“回娘娘,奴才與國師相交不多,並不瞭解,但先帝在時,十分倚重他,可見其道行之高深,現在正值危急關頭,娘娘還需要拉攏才是。”曹雨辰低沉的聲音在她身後響起,讓陳皇後遐想萬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