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三章 神武帝的反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皇城,養心殿。

“到底是誰?”

低沉的聲音飽含著怒火,整個大殿的空氣都好像凝固了一樣,充滿了火藥味。神武帝披著玄色帝袍,端坐在寶座上,一張老臉滿是陰沉之色,狹長細窄的眸子微微眯起, 散發著冷冽的寒光,令人不敢直視。

大殿外,守在這裡的侍衛們身子微躬,臉上流著細汗,似是感受到沉重的壓力。

殿內,除了老皇帝之外再無其他人, 就連大總管曹雨辰也沒有待在這裡,因為所有人都被老皇帝趕出去了。

帝都上方, 肉眼難見的虛空中, 雷音炸響,然後慘白雷霆自上而下,何止千百,交匝出蜘蛛網般的分叉,細細密密。

紫青之氣匯聚而成的祥雲之中,氣運神龍陡然睜開眼眸,只有一線,卻冰冷威嚴,俯瞰四方,本該堂皇正大的龍眸卻顯得有些邪異,紫金色的龍軀上淡淡的黑紋流露。

自從京中流言四起,蔓延到其他地方, 大周的氣運神龍受到的侵蝕就愈發嚴重了,流言四起,動搖的是大周的民心民念。

民念衰弱, 使得原本就在不斷衰弱的大周氣運衰弱的更快了,再加上萬民怨氣的侵蝕, 此消彼長,就有了現在這番境況。

古語有云: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民心動搖,動搖的是朝廷的信譽,是老皇帝御極六十多年積攢的無上權威,這才是大周立足的根本。

現在,這份基石被動搖,氣運愈發衰弱,才有了老皇帝盛怒的情景。

就在此時,一道聲音打破了殿內的寧靜,“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早該如此了。”平淡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傳蕩,清晰地落在老皇帝耳中。

“說的也是,都做了這麼多年,朕早就習慣了。”聽到這道聲音,老皇帝面上的怒色消散,乾枯的手掌在寶座的把手上輕輕摩挲著,感受著上面的紋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幾乎是剎那間,大殿內的氣氛頓時緩和下來,空氣中的火藥味也消散一空。大殿外,所有的侍衛感受到那股沉甸甸的壓力消失,互相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流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

神武帝的皇位坐了六十多年,又是中興之主,殺伐在心,他身上散發出的威壓,即使隔著老遠也讓他們這些武中聖者感到莫大的壓力。

這種力量,來自於他手中的權柄。

“這件事幾乎已經傳得人盡皆知了,你打算怎麼辦?”在老皇帝身前的御案上,一枚寶鑑正散發著五彩光華,鏡面上一道身影若隱若現,神秘莫測。

“流言是真是假,只有一些人知道,但是對於百姓而言,越禁止反而讓他們越相信這是真的。”老皇帝眉頭微微舒展,繼續道,“堵不如輸,而且,我們還要幫助流言傳播。”

“你的意思是?”

老皇帝滿是褶皺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沙啞的聲音再次響起,“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在大宋開國之時,趙匡胤想要禁一批前朝的書籍。”

“但是即使官府怎麼查禁,民間都有私藏。後來趙匡胤吩咐官員解除了查禁,將這些書籍篡改刪減,使其面目全非,刊印並發行天下。”

“很快,這些書籍就取代了原本,成為了主流,現如今,原本已經不可考,流行於世間的都是那些被刪改過的版本。”

“所以,朕何須控制流言,只需要引導百姓即可,他們又懂得什麼?說不定,此事或許是一個大好的機會。”突然,神武帝眼中精光閃爍,似是在算計著什麼。

寶鑑中的身影沉默了片刻,繼續道,“你是想禍水東引,把這件事推到別人身上,讓他背黑鍋?”

此刻,老皇帝一反之前的憤怒,臉上寫滿了快意,“哈哈,知我者唯你而已。不錯,流言止於智者,可這世間又有多少真正的智者?天下眾生,還不是百姓居多。

那些草民習慣於盲從,隨大流,你說什麼,他們就信什麼。到最後,眾說紛紜,誰知道這些流言哪一條是真,哪一條是假?”

“有些事做過就會有痕跡,就算是那些草民支援你那又如何?煉製人魔丹,是修仙界的禁忌,到時候,三宗責問,你如何收場?”

“大周氣運衰敗至此,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你如何辯駁?”

卻不料,聽到他的話,老皇帝嗤笑一聲,臉上露出嘲諷的神色,“你以為佛道魔三宗是什麼好東西?人魔丹,首先就是他們弄出來的。再說,退回一萬步來講,大周之事,還輪不到他們來插手!”不屑之意,溢於言表。

“你手上的牌不多了,好自為之。”隨著五彩光華閃爍,寶鑑再度陷入了沉寂。

聽到這些話,老皇帝臉上的笑容收斂,再度變得陰沉起來,眸中閃過一絲算計之色,“三宗,修仙門派,還有······”

······

玄鏡司,天樞閣。

蘇銘穿著白色僧衣,站在樓頂,一手捏著念珠,一手背在身後,俯瞰京城芸芸眾生。“這場亂局,終於要開始了。”

早在知道神武帝服用人魔丹的時候,他就知道,此事早晚要被揭露出去。果不其然,不出他的所料,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京中就起了流言,傳播甚廣。

面對這則流言,京城裡的各大勢力紛紛沉默,不敢發聲,更不敢闢謠。

京城現在看似平靜,但實際上卻已是暗流湧動,無論流言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但真正的戰鬥已經打響,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

即使底層的百姓不知道,但身處高層的世家,官員們如何不知曉,陛下是真的煉製,服用了人魔丹。

此事太過驚駭,天理不容,但是,服用此丹藥的是他們的君父。

千百年來,儒家子弟早已沒了千百年前儒家人的風骨,逐漸信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一套。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文官系統才集體失聲。無論從那個方面來說,他們都是夾在中間,很是為難,不好發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