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岌岌可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三天後,不僅是劉家高興了,全永來鎮,或者說全南圖嶺的老百姓,都高興了。

因為持續兩個年頭的乾旱,終於結束了。

城外的農戶們,燃起篝火,在雨中跳著豐慶的舞蹈,祈禱著日後的順遂。

而城裡做買賣的大小商人,也同樣擺酒慶祝。

眾所周知,年頭好的時候,做為唯一進出口的永來鎮,該有多熱鬧。

這一刻,是所有人的夙願。

熱鬧一天、兩天、三天……

直到第七天,落下的雨不僅沒停,反而越下越大時,所有人都擰緊了眉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老輩們都說,一旱旱三年,三年之後必大澇。

所有人都懂了,這是應驗了呀!

農戶人們看著山上衝下來的大水,那已經長成的綠苗根上,帶著泥,衝得到處都是。

看天吃飯的他們心裡都知道,完了!全完了!

他們將顆粒無收。

山腳下的木屋,隨著越來越大的雨水,卷著泥土從山下沖刷下來。

木屋浸水,那是常事。

一些修得隨意的,沒有夯勞實的,在雨水長時間的浸泡後,甚至出現坍塌。

開始有人無家可歸,擁進永來鎮。

官府開始搭棚施粥。

好不容易盼來的雨水,卻成了眼前災難的始作俑者。

誰能不傷心?

李老三兩口子,也開始考慮,要不要離開這裡,繼續南下。

想到小柳,兩口子都打消了這個想法。

三水說過,小柳的身體,已經不能再長途跋涉。

他們決定留下來。

看著自家門前屋簷下的人,一天比一天多。

一咬牙,李老三大開方便之門,將那些無家可歸的人,請進了家門。

並把前院堂屋,和廊房清理出來,讓那些人住上了。

看到這一幕的小柳,並沒有太多詫異。

因為這就是李家啊!

在王巫山時,他認識的李家,就是這麼的善良。

只是他不知道,李家選擇因為他一個人,繼續留在永來鎮。

而林楚楚,卻看紅了眼眶。

此刻的公婆,像極了曾經的爹孃。

李家人的所作所為,再一次撼動了她的心。

而整個永來鎮,僅僅只有李家一家大開方便之門。

其他那些有錢有產業的,不僅大門緊閉,甚至多次求到督撫大人面前,要求關閉城門。

理由只有一個:難民入城,恐生亂象。

人一旦被逼入絕境,為了活下去,是可以做出任何事的。

如果城裡難民一多,賑災不夠,他們這些大門大戶,就是第一波遭殃的。

而且隨著大水而來的,還有瘟疫!

他們怕啊!

小半月過後,李家的前院不僅人擠人的住滿了人。

就連中院裡的兩處小院,也被李老三兩口子騰出來住人。

以前還能每日白米飯的李家,如今也是每日玉米糊果腹。

不是他們裝窮捨不得,而是天知道這雨啥時候停,糧食得省著些。

好在這些暫住在李家的人都懂得體諒。

每日都去官府的粥棚,等著施粥。

只有一些年老走不動的,在李家取上一口吃的。

不是他們懶,而是等他們這樣的走到粥棚去,等輪到他們,施的粥也沒了。

林楚楚和李大石按著點的,給老人們送來吃食。

“讓夫人和老爺費心了。”

說話的老人顫顫巍巍的接過碗。

雖然只有半碗清糊,他已經很感激了。

如果不是李家收留他,他應該早就死在大街上了。

給八位老人送過吃食。林楚楚回到自家小院,淚就落了下來。

嘴笨的李大石,只是靜靜的擁著自家媳婦。

李老三兩口子,也做了決定。

要把家裡那些銀子,也拿出來幫助大夥!

不是發錢,而是多買些糧食囤起來,用來應付日後可能會出現的糧食短缺。

反正那麼多錢,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使。

與其讓一些偷或是匪,惦記他們家。

不如拿出來花在該花的地方。

……

而一些有錢人家,看著這雨水完全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和每日湧進永來鎮的難民,徹夜難安,人心惶惶。

但凡坐下來,所有人都在議論。

“聽說附近一些鎮子,已經要封門了。督撫大人這般大開方便之門,附近的難民,都會湧進永來鎮。”

“不封門,又能如何?兩年大旱,眼下又是大澇,根本就救濟不過來的。”

“救濟?你們先想想咱們督撫大人吧?別等到抄咱們的家,就什麼都晚了。”

眾人頓時雅雀無聲。

他們誰的屁股都不乾淨。

誰家中沒有過命案?誰手上沒個把冤魂?誰家生意場上,沒有剷除過異己?

不用都揪出來,但凡揪到其中一件,都足夠抄他們的家了。

為什麼之前官老爺沒查?因為不需要啊!

如今大災之際,以現在這位督撫大人的事蹟,找個藉口抄他們的家,好拿去救濟那些難民,不是不可能的事!

有人終於坐不住,打起了離開的念頭。

在別處有宅子的,直接僱了鏢局,簡單收拾就離開永來鎮了。

那些僅在永來鎮有產業的,開始賣房賣地賣產業。

甚至有人求到劉育山門上。

為什麼?因為劉育山是督撫大人的妹夫!

督撫抄誰的家,都不可能抄劉育山的家。

而且時下動盪不安,也只有劉育山能一下拿出那麼多錢來。

而劉育山也沒客氣,經過一番殺價後,以極低的價格,就拿下了一家所有的產業。

搞得劉育山激動得晚上都怕不著了。

家裡才進了一萬兩銀子,還有之前的存銀。

如果使得恰到好處,至少半個永來鎮,將成為他劉家私產!

等到大澇過去,半個永來鎮的宅子、鋪面,立馬就能出手。

那時候,一萬兩轉眼就變兩萬、甚至三萬兩!

大災大難總會過去,眼下正是撈錢的好時機!

濟世堂那邊,因為病患越來越多,診間已經住滿。

吳孝遠把後院和隔壁李家小院,都拿出來安排病患。

一時間,更多的難民,求到濟世堂和李家門上。

尤其是男人病了,女人拖兒帶女的,也越來越多。

看著家裡越來越多的人,林楚楚不安的找到李老三兩口子。

“爹孃,媳婦想和您二老商量個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