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解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張鶴峰和楊瑞兩個是說的口乾舌燥的,喝了口茶休息了一下嘴。

這時張鶴峰看向林文峰,他正笑眯眯的看著他兩,他問:“道長,我問你一個問題。”

林文峰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你們為什麼稱之為觀而不是寺或者廟,還有為什麼要建在山頂。”

張鶴峰說出了自己的問題,胖子聽見了也點點頭,看來他也很想知道。

林文峰沉吟了一下說:“簡單點說,這與道教夜觀天象的傳統有著最為直接的關係;”

“道教為什麼重視天文學,主要原因是受先秦道家遺風之影響,對天體極為崇拜和敬畏,同時,道教從道家‘天人合一’、‘身國同治’的思維模式出發,認為瞭解天象有助於求道證道,得道成仙。”

“所以稱為觀,取觀星望月之意,所以常建於山頂。”說完端起茶杯喝了口茶。

“長知識了。”兩人聽了林文峰的解釋後明白了。

頓了頓,張鶴峰有些猶豫的說道:“道長其實我還有一件事想要問你。”

“請講”

於是他就把他兩為什麼到方寸山來的原因講給林文峰,說起了他們兩個的種種不容易。

但是林文峰卻發現,張鶴峰和楊瑞兩人在說起自己的設計時,那種自信,那充滿精神的眼神,無不在說明我是最優秀的。再設計這個方面還有誰能比得上我。

“道長,你覺得我還有堅持下去的必要嗎。”張鶴峰說完後和楊瑞一起盯著林文峰。

林文峰呵呵一笑:“其實你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問我無非就是需要一個人來承認你,讓你心裡有個宣洩口。”

看著他兩點頭,林文峰繼續道:“你們的堅持沒有錯,講一個小故事吧,一道長見一蠍子掉到水裡,決心救它。誰知一碰,蠍子蟄了他的手指。道長無懼,再次出手,豈知又被蠍子狠狠蟄了一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旁有一人說:“它老蜇人,何必救它?”

道長答:“蜇人是蠍子的天性,而善是我的天性,我豈能因為它的天性,而放棄了我的天性。”

“有時候我們的錯誤就在於,因為外界過多地改變了自己。”

“而這種改變,會讓自己迷失自我,變得你不知道自己的堅持有沒有必要。”

“所以你們不必擔心自己的堅持,在我看來堅持是你成功必備的條件,如果你們自己都不去相信自己的堅持,那你們還能指望誰來相信你們。”

“不知貧道的這番回答能否為你們解惑。”說完就看見他兩的目光越來越堅定了。

林文峰之所以敢這樣肯定的告訴他們,他們的堅持會獲得成功是因為望氣術的關係。

他發現兩人的面相都顯示著成功,並且更進一步的推測出就在近日不久。要不然他也不敢如此自信的去給別人隨便喂雞湯。

這個世界因堅持而成功的人有,而芸芸眾生又有多少獲得了成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大多數人還不是迫於生活的壓力向現實低頭,話又說回來,不試試怎麼知道。

所以說沒有人能夠看清自己的未來,只有自己不斷地去摸索,找尋自己的道。

林文峰為他二人解惑,何嘗不是為自己解惑,他也是在不斷地摸索,追尋自己的道。

張鶴峰二人其實就是希望有人肯定他們,但是家人和朋友都勸他們改變思路,不要和人民群眾脫離,你既然想要賺錢你就要清楚的知道人民群眾到底要的什麼;

你們老是搞一些老百姓看不懂、不能接受的設計,你們是幹不下去的。

可是他們哪裡知道,張鶴峰楊瑞的目的並不是單單為了賺錢,他們更想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實現自己的價值。

所以聽到了林文峰的肯定他們兩的心胸才豁然開朗。

這並不單單是有人肯定就成的,你要和他們有相同的價值觀,要讓他們認為你就是他們的伯樂,這樣的肯定才是他們想要的。

林文峰很好的充當了這樣一個角色,外加和他們年紀相仿。

他們二人很是感謝林文峰,同樣也達到了這次出來的目的,準備回去後更加努力的準備成功的到來。

因為三人聊得忘乎所以,一時間都忘了時間。

張鶴峰楊瑞他們是因為遇到了伯樂,而林文峰則是因為太久沒有外人上門,他對外面的世界很是感興趣。

天色越來越暗,張鶴峰他們也不可能下山了,於是林文峰邀請他們下道觀住下明天休息好了在下山。

第二日,林文峰修煉完回到觀內,看見他兩才起來。

他們發現林文峰回來了上前拜謝:“謝謝道長昨日收留,今天我們準備回去了。”

林文峰說道沒什麼,不過讓他們等等,他有東西給他們。說完便進了了房間。

沒一會拿了張紙就出來了。

張鶴峰他們接過來看到,原來這是林文峰寫的一幅字。

上面寫到: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末尾寫著:贈友人文峰觀林文峰書。

這明顯是某首詩中的一段,不過他們誰都沒有聽過,只當是道長自己寫的,其實也算是張文峰寫的,畢竟這個世界沒有高適這人,更別說《別董大二首》了。

雖說沒有聽過,但是他們二人已經明白了道長的意思。

這是道長鼓勵他們的,瞬間有種想要哭的感覺。

於是再三請求下,林文峰答應了與他兩的合影。他們把字也展開放在身前。

在互相留電話號碼的時候他們發現林文峰盡然沒有電話,於是記下了他的地址,張鶴峰說回家後給他寄一個。

林文峰怎麼拒絕都沒有用,最後還是答應了下來。

這時他們兩才和林文峰道別離開了方寸山。

他們回家後,張鶴峰就把自己在方寸山的經歷寫了下來,並配上方寸山的風景照和與林文峰的合照發到了驢友論壇上,一時間很多人都開始問起了情況。

只有去過的人才問他們怎麼沒有發現還有個文峰觀。

張鶴峰對這些提問都一一回答。

胖子則把照片發到了微博中,發現照片的人都紛紛問楊瑞,那個道士是誰。

更有腐女大呼:留下道士的聯繫方式,我要給他生猴子。

這下有更多的人知道了有這樣一座山叫方寸山,山上有座觀,觀裡有個年輕帥氣的道士。

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