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788

中元興隆元年,四月,徐衛從戰場回來不久,又開始視察地方。不過這一次,他走的是四川。雖然擔任川陝最高軍政長官多年,但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紫金虎一直沒怎麼好好倒四川走走看看,以至於給人一種感覺,徐郡王到底是陝西起家的,打心底親近陝西疏遠四川。

為了不給人這種印象,徐衛四川之行先後到了瀘州,梓州,綿州,當然成都首府是決計不會錯過的。而且這視察也不是走過場,沒有大小官員陪著,也沒有往山頂上一站,指指點點,更沒有鑽進尋常百姓家噓寒問暖。徐衛出行前,就已經做了功課,要視察什麼方面他心裡有數,到了地方上直奔主題,只叫行政長官和相關負責官員。[搜尋最新更新bsp; 此外,這次視察四川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那就是為宣撫處置司即將召開的會議做調研,更為自己的決策作準備。四川本是富庶繁榮之地,只是多年來受戰爭之累,對民生經濟的影響非常明顯。儘管這幾年宣撫處置司已經改變了不少相關政令政策,但從根本上說,那種戰時的經濟模式仍然存在。、

走了四個地方,但前後也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等他回到興元府,已經是五月下旬了,正好趕上麥收季節。讓他欣慰的是,陝西今歲大穩,雖說具體的數目還沒有出來,但保守估計,較之前兩年,至少有個三成以上的增收,這是非常可觀的成績。而且因為戰爭而從陝西走出的流民,願意回來的,基本上都到原籍了。有人,有地,什麼都不是問題。

巧了,這人還真是不經唸叨。張慶從川陝宣撫處置司衙門出來,正好一頭撞見徐衛下馬。

天氣熱,徐郡王跑得一身都是汗,一邊抹著汗水,一邊道:這是什麼時辰?午飯?

可不是?人都出去了,卑職因為收到一個急件,耽誤了一陣。大王想是還沒有吃飯吧?張慶笑道。

此時陪同徐衛外出視察的那幾名官員都道:今天走得急,早飯還沒著落呢。徐衛一聽這話回過頭去:怎麼聽著你們跟著我出去辦趟差,盡受虐待?

大王恕罪,下官可不是這個意思。那官中笑道。行了,走吧,反正都沒吃,一道去。

徐衛扔下話,因距離不遠,也用不著騎馬,自有衙門裡的差人來牽了,馬匹,他們一道往宣撫處置司衙門常駐的那家酒樓而去。那裡,幾乎就成了宣撫司的招待所了。

路上,眾人都說著此次去檢查夏收的閒話,張慶也沒提那急件到底是怎麼回事。到了酒樓,正是飯點,宣撫司裡大大小小的官員聽說徐衛回來了,免不了過來打聲招呼。這麼一折騰,好一陣功夫之後,他才得空夾了幾筷子菜。

又談了一陣今年的收成,豐收嘛,大家興致都還不錯。旅途雖然勞頓,但幾杯酒一下去,舒坦。徐衛墊吧墊吧之後,這才問道:張參議,你方才說什麼急件?

大王這事說起來還不小。張三抿了口酒,正色道。

徐衛一邊吃菜,一邊聽著下文。只見張慶斟酌片刻,才道:王經略安撫使王稟,以超齡多病為由,要向朝廷乞致仕。

王經略要致仕?他多大?

一名幹事隨口道。

估計不小了,我記得當年他從種太尉處調歸大王節制時便四五十了吧?想是不過古稀也相近了。另一名準備差使說道。

朝廷對於武臣致仕寬鬆得多,只要條件允許,朝廷需要,年齡不作限制,他如何主動求去?

幹事道。在宋朝,對於文臣,致仕的年齡是有規定的,到了年紀,你要自己不自覺,不想走,言官絕對彈劾你。這世上,什麼事是最容易幹的?就是當官,是人都會當官,但這指的是文官。武臣就不一樣了,帶兵打仗這是個技術活,沒兩把刷子不行。所以,朝廷基本上幹到死為止的例子並不少見。

想王稟也算是威名赫赫,西軍的強盾啊,對於城防作戰那是有很深的造詣的。宋金事變以來,累立戰功,作得涇原大帥,手握強兵,榮獲建節,這麼好的條件,不幹到閉眼那一天作甚?

張慶掃視眾人一眼,道:王經略一是年紀大了,心有餘而力不足,再者幾十年征戰下來,渾身是傷,也實在難以承受這重擔。這不中原光復了麼?他是想告老還鄉,養病去

那就難怪了,老經略為國征戰一生,也是時候頤養天年了。眾人皆道。

徐衛沒有表態王稟要求退休這不算什麼,年紀大了,身體不行,想退就退吧,而且以他的功勞,退休以後領全俸是沒有問題的,按慣例,朝廷還會讓他以高一級的待遇致仕。他現在是節度使,以太尉級別退休,想來不難,縱使有人想說什麼,自己也會替他把這事辦下來。

問題在於,王稟如果去職,這涇原帥位就空出來了,誰來接任?涇原這一路情況特殊,打徐衛的大伯父徐茂任職涇原帥司開始,徐家三代人在涇原經營多年。勢力盤根錯節,根深蒂固那自不用說。

當年徐原去世之前,就曽想讓自己的兒子接帥位,但徐衛不同意。不過,那時候他也曾向自己的大堂兄表態,讓徐成作涇原副帥,這個安排就是想著有朝一日,仍舊讓徐家人執掌涇原兵權。現在王稟求去,是不是該讓徐成扶正了?這廝論能力,資歷,威望都沒得說的,他年紀比徐衛還大兩歲,也該出頭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只是這終究是一路的大權,不是仨瓜倆棗,肯定是要走朝廷這個過場的。索性,且容王稟上奏,等他退休的事辦完,即命經略副使徐成主持涇原軍務,他是最合適的人選,朝廷應該,沒有什麼異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