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理財好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見王次翁拒不接受,又拿賦閒相威脅,徐衛假沒再bi迫他。但王次翁心裡明白,如今徐衛上臺,手握川陝權柄,恐怕也容不下他。就在“,川陝宣撫處置司”遷往興元之際,他主動jiāo出了辭呈。但他卻不是jiāo給徐衛,而是直接報到了杭州行朝,企圖藉此告徐衛一狀。

在還沒有得到朝廷批覆的情況下,他就滯留在綿州,拒絕到興元府署理公事。徐衛就勢發布命令,解除其宣撫處置司“參謀軍事”,的差遣。至於張浚,紫金虎顧念著他昔年的舊情,沒有為難他。但在興元府,徐衛找了長談了一次,希望他能作好自己分內的事。張浚此時也表示自己先前確實有錯,今後一定克守本分云云。

在拿王次翁開了刀之後,徐衛沒有再對宣撫處置司的其他四川官員作出變動。一來,官上任,許多眼睛都盯著。如果動作搞得太大,難免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二來,作為陝西的後方,四川需要穩定。

但是鑑於本司的佐官,大多都是徐處仁作四川宣撫使的舊班底,為了有效地控制四川政局,徐衛有意安chā自己的人馬進入。王次翁被罷,徐衛就以自己的心腹馬擴為“川陝宣撫處置司參謀軍事”,。

這個時候,徐衛也考慮既然自己作了川陝最高長官,還兼著秦鳳路經略安撫使和兵馬都總管有些不合適,打算辭去這個差遣,讓吳階接任。但轉念一想,自己雖說是長官,但畢竟沒有扶正,這說明杭州方面還有疑慮。

另外,川陝宣撫處置司畢竟是個臨時,或者說戰時的〖中〗央派出機構”以後萬一罷去也未可知。雖說在西軍將帥裡很多都是自己的兄弟,部下,但握著一路兵權總歸穩當些,遂作罷。

宣撫處置司遷到興元後,徐衛把家也搬到了這裡。不難看出,紫金虎急yu一展手腕,加強自己對四川的控制。眼下,四川在休養生息,陝西在恢復重建,大的矛盾沒有,一切都以發展為主軸。

到興元後,徐衛想起了王庶給他推薦的趙開,於是張慶好生調查了這一下這個人。趙開”普州安居人,也就是後世的四川遂寧安居區,也就是說趙開是四川本地人,這跟張浚是一樣的。

這個人在宋哲宗元符年間就中了進士,在〖中〗央作過xiǎo官,也在地方上任過知縣,後來回到家鄉四川作“成都府路轉運判官”,。四川在宋代雖然叫得很普遍,但它並不是一個嚴格的行政區劃”而是指“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合稱“四大川路”簡稱“四川”。

在“,成都府路轉運判官”任上,趙開政績斐然,後又出任“都提舉茶馬司”,”專mén負責四川邊境地區和少數民族“以茶易馬”,的貿易。有“,一鞋步而能運百貨”的美譽。

徐衛瞭解了他的履歷史後,十分欣賞。從前,劉子羽就比較善於理財”因此任他為陝西轉運使,這個趙開看起來,比劉子羽有過之而無不及。徐衛隨後下令,徵召趙開至興元府備諮詢。

九月,徐衛又添一樁喜事。他的shi妾祝季蘭證實懷有身孕”這一來不得了,正室張九月悉心照顧就不用了,急於讓徐衛添丁的徐王氏則是隔三差五就往弟弟家跑。也不知道她是什麼眼神,祝季蘭肚子還沒有ting起來”她就認定是懷的兒子。徐衛雖然知道沒什麼科學依據,但還是很開心。

這一日”徐衛剛剛接待了西夏使者。李仁孝派人來質問,為什麼熙河軍進攻仁多泉城,又吞併了桑濟城,還收了數萬帳吐蕃羌。徐衛強硬地答覆,說彝生者龍屢犯邊境,濟桑城主又窩藏其人,自然要施以懲戒。反過來,他又質問党項使者,為何陳兵邊境?對方卻只能支吾地回答說,因為大金賜地,增兵衛戍是常理云云。他遂讓使者轉告夏王,麟、府、豐三州,晉寧一軍,原是大宋領土,現在你們既然佔了,我別的不多說,只一條。折氏世居府州,其祖宗墳塋都在,希望你們善加看護。

徐家的祖墳被偽韓扒了,徐彰為此憂憤而死,徐衛跟折仲古sijiāo甚厚,而折家又跟党項人仇恨極深,他可不希望折家祖墳再被扒。西夏使者表示答應。

送走了西夏使者,徐衛剛喝口茶,便有佐吏進來報道:“宣撫相公,趙開趙提舉已徑等候多時了。”

“哦?快,請他進來。”,徐衛合上杯蓋,朗聲說道。

不一陣,只見一位官員快步入內。看到他,徐衛有些意外,因為許多人都說趙開“極善理財,能力很強,徐衛想象中,這種人應該年富力強才是。哪知進來這位官人,約莫已經六十左右了,鬢角已有白髮,背也不那麼直。而且徐衛在他臉上也沒看出來有大才者應具備的奇容異貌,倒是個神態慈祥,舉行有禮的老者。

“下官趙開,見過樞密相公。”那官人施禮道。川陝兩地的武官員,對徐衛的稱呼比較混luàn。跟他親近的武官,多以“太尉”,相稱,因為這是最高軍階:宣撫處置司的幕僚,按習慣稱“宣撫相公”;跟他不熟悉的外地官員,則多以最高銜“樞密相公”,相稱:陝西一些官員,又有稱“制置相公”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嗯,坐下說。”徐衛平視對方道。

趙開謝過,落座,徐衛讓他給他奉上茶水,隨口道:“久聞你名,早就想見見,只是一直事務繁忙不得空。最近你司情況如何?”,趙開剛端起茶杯,聽了這話又趕緊放下,答道:“此前,下官剛剛自吐蕃人處易得馬匹三千,已發往荊湖。”,“嗯?”徐衛面lu疑sè。我在陝西卯足了勁到處求馬,你這一買就是三千匹,怎地還送往荊湖?

趙開見狀,會意,馬上解釋道:“樞密相公,是這樣的。往常,川陝兩地茶馬互市,我方以茶易諸羌之馬匹,所得俱送東京,再分撥各地。自矢上南巡後,所得之馬便聽朝廷命令,直接送往各地。荊湖戰事霧要,因此近來所得之馬,俱付神武後軍。”

徐衛這才明白,四川買馬並非只為本地,而是要供應全國。

“那光是你一司,一年能買多少馬?”,徐衛又問。

“茶稅每年可收兩百萬緡,買馬六七千左右。”趙開如實答道。

如果是旁人,聽到這個數肯定驚呼,一年就能買六七千匹馬,那宋軍應該不缺騎兵才是。其實,買來的馬並非都可充作戰馬,一些驁馬只能充作役用。此外,他一地買馬,供應全國,這個數就微不足道了。

“如此說來,這茶馬互市倒是大大有利,既收了茶稅”又購入了馬匹。”徐衛說道。

本來以為趙開會順著他說,不料,趙開卻道:“實情並非如此。”

“本帥最喜聽實話,說說看。

”徐衛道。

“置司榷茶,雖購得一些馬匹”然而弊端也明顯。從前茶葉未專買專賣,聽由商人自行收售,買賣還算公平。但自從置了茶馬司,收歸官營。邊境上大xiǎo官員為飽si囊,一面將茶葉壓價收上來,再以高價販去另處,比如西夏。”

剛說到這兒,徐衛一提手:“慢,茶是戰略物資,而陝西與党項人互市,並無一匹馬輸入,怎地……”,“正是因為如此”党項人需要茶葉,又不願輸出戰馬”所以願出高價。有人看重此利,便將茶葉販往西夏。”趙開如實道。

徐衛越發不明白:“那茶馬司是有任務的,茶葉輸去了西夏,拿什麼去換馬?”

“不法官員往往發給羌人“兌券”上面註明欠了多少茶葉,先把馬拿過來,然後讓他們等來年。到了來年,只給兌換一半,又給空券,再等來年。羌人一日不可無茶,見此情形,多心生怨恨。前些日子,邊界上動luàn,便是因此而起。”

徐衛將茶杯一頓,不由得怒上心頭。原來調兩千兵去彈壓民變,就是為了這個。正惱怒時,心中一動,問道:“趙提舉,你可是茶馬司的主官,你起……”,難道他是在檢舉自己?

趙開一拱手:“下官上任不久,已發現本司弊端重重,積重難返。早就想稟報宣撫處置司,但王宣撫半引退,其他長官又作不得主。今日見樞密相公,方才直言相告,請相公裁奪。”

徐衛也是剛上任,對這些事務本不熟悉,也不願裝懂,遂請教道:“那依你之見,該當如何?”,“也簡單,茶馬司**於外,難以監管。下建議,最好是罷茶馬司,仍由轉運司買馬。如果不行,也要併入轉運司,由轉運使兼管。”趙開道。

徐衛不禁對他好感陡生,這人自己身為茶馬司的主管,能不護短,揭自家弊端,難能可貴,怪不得王庶如此推崇。

但話說出來,只此一件不能證明多少。徐衛又跟他閒聊一陣,便將話題扯到四川賦稅上來。說自己總兵陝西,累次征戰,四川方面雖然竭力支持,但有時也出現拖欠的情況,所以現在打算加賦。

趙開聽了這話,竟慌得站了起來,連連擺手道:“四川民力已盡,分不可加!”

“那有什麼辦法?二十萬西軍屯在那裡,每月所耗甚巨,我們又沒有〖中〗央財政的支援,問誰要錢?”徐衛正sè道。

趙開緩緩落坐,若有所思,良久,嚴肅道:“樞密相公,倘若要開源,不應該在百姓身上打主尊,當先自茶稅始。”

“我聽著呢。”徐衛道。

“不法官員勾結商人,把本該克茶稅的茶葉扣下,販往西夏,卻按緣邊榷場的規定來課稅。非但謀了暴利,省下了鉅額稅款。只要清查此事,使茶貿迴歸正途,賦稅自然增加。”趙開說道。

“只此一項,恐怕也難足敷用。”徐衛顯得漫不經心。

趙開急,洪聲道:“除茶以外,鹽和酒也可下些功夫。只要想辦法,不必增加百姓負擔,也可增加財政收入。”

徐衛這才笑道:“那我就洗耳恭聽了。”

這次接見趙開,被徐衛自己認為是一大收穫,王庶極力推崇果然沒錯。趙開所陳之法,只在“茶、鹽、酒”三件東西上,並不增加農民負擔,而預期估計,若施行開來,可使四川財政收入大增。

徐衛很快就越級提拔其人,任命趙開為“四川都轉運使”,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的四個轉運使都歸他管轄。對於罷茶馬司的建議,徐衛沒有採納,因為戰馬是宋軍急需的,有專mén機構辦理還是有諸多好處。只是將茶馬司也劃歸轉運司管轄,受到監察。

此後,便以成都府路為試點,推行趙開的財政法。趙開受徐衛知遇之恩,自然竭力圖報,一接到任命,就風風火火趕回成都推行。

在徐衛緊鑼密鼓,恢復和發展川陝之際,襄漢戰場卻局勢詭異。兀朮對襄陽圍而不攻,又派出jing兵進駐到離東京不遠的穎昌府,意圖吸引宋軍主力出來跟他展開會戰,進而一舉擊潰。

事情的發展,卻並未如他所願。據完顏亮報告,集結在淮西壽州地區的宋羊一直沒動,自己幾次派兵越界sāo擾刺ji,對方毫無反應。

這讓兀很納悶,淮西宋軍到底是幹什麼的?而與此同時,趁金軍停止進攻,韓世忠在襄陽城裡發動軍民,修復城防,讓兀朮急怒jiāo加。正當他動搖之時,宋軍就來的。但來的不是折家的神武前軍,而是何灌統率的神武後軍。

何灌在荊mén等得幾乎快發狂,最遲八月初的約定,等到現在折郡王還沒有訊息。而襄陽城被圍定,內外聯絡斷絕,也不知道具體情況如何。他實在等不下去,遂一面向朝廷告了一狀,一面命令岳飛進攻隨州作掣肘,自己率神武後軍的主力沿漢水而上,進攻襄陽之金軍。

岳飛此前被兀朮集中jing銳部隊擊敗,深以為恥,因此出發之前曉諭將士,此去務必奪回隨州!八月底,岳飛軍進入隨州,兩戰兩捷,斬級數百,一路ting進到了州城十里外。守城金將視岳飛為手下敗將,領jing兵出城接戰。兩軍對壘,嶽鵬舉使部將王貴從中路主攻,徐慶和李道在兩旁策應,他自己和兒子嶽雲各率jing騎把住陣腳。!。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