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柳乘蔭:我才是這部電影的最終決策者!【新春快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周經理:“嗨~你還年輕,你不懂,圈子裡就是這麼回事。

什麼好名、臭名的都是名,有名就有利,不怕名氣臭,只怕沒名氣。

趁著年輕,能抗事的時候,扛點臭名沒事,大家對年輕人犯錯誤都有較高的容忍度,而且臭比香更容易吸引人注意力,更容易增長名氣,只要不犯法就行。

先扛著,扛得越久,效果越好,等扛到極限的時候,找個機會,洗白一波。

到時候,你當時多麼臭哄哄,就能變多麼‘香噴噴’!”

柳乘蔭:“算了吧,我有潔癖,你們這條路不適合我,我還是更願意靠作品說話。”

周經理:“柳導,我們可是合作伙伴,我不會害你.......”

柳乘蔭:“真正的夥伴可不會勸我去趟那臭水溝子一樣的地方。”

周經理:“柳導,再考慮......”

柳乘蔭打斷施法:“周經理,你要知道,我並不欠你們什麼。

你們投資我的電影時所期望得到的,現在你們早就已經得到了,甚至還有所超出,所以就別再貪心了。”

周經理:“柳導.......”

對方還想再勸,然而柳乘蔭已經失去了耐心。

他眼神一厲,不經意間發動了【完美觀感】的能力,在腦海中想象出一個強勢大佬的樣子。

透過觀想,他想象自己就是腦海裡的大佬,以大佬的姿態用著不可置疑的語氣回道:

“周經理,我才這部電影的最高決策者!!”

周經理一時間居然被柳乘蔭突然爆發的氣勢所鎮住,愣了幾秒後,然後憤憤地說道:“柳導,你會後悔的!”

周經理剛說完話,柳乘蔭先一步直接掛掉了電話。

.........

一個多小時後,柳乘蔭來到了一家錄音棚。

這個地方還是柳乘蔭透過琴行的文藝中年那裡打聽到的,去打聽地方的同時,他還照顧了一下文藝中年的生意,從他那租來了一架鋼琴、一張古箏和一把二胡。

柳乘蔭一共要錄了五首曲子。

《陷陣突圍曲》和《戰車行進中》這兩首曲子,柳乘蔭分別用鋼琴和古箏彈了一版本。

如此一來,就錄了四首了。

最後用二胡拉了一曲《滑稽進行曲》。

加上從電影剪輯出來的三段MV,這張專輯一共有八個作品,已經不少了。

錄製過程,非常順利。

然而,當柳乘蔭問錄音棚的老闆多久能出成品的時候,柳乘蔭卻得到了一個並不怎麼滿意的答案。

“什麼?要一個月?”

柳乘蔭懵了。

這更他來時問到的資訊不一樣啊?

那文藝中年不是說這家錄音棚效率很高,一首歌曲最多只要兩個小時就能搞定的嗎?

按柳乘蔭的計劃,一首歌曲兩個小時,五首也就十個小時。

現在是上午,按理說應該是能趕上在今天結束前把曲子上傳到音樂平臺上的。

可現在,對方卻告訴柳乘蔭,他的五首曲子居然要修一個月!

這讓柳乘蔭十分不理解。

因為不理解,柳乘蔭就問了出來:“為什麼我的曲子要修這麼久?難道是因為我彈的很差,所以需要大修?”

聞言,錄音棚老闆連忙擺手說了一串“不不不”,然後開始解釋道:“關於最多兩個小時修完一首歌曲,這個說法那是按照正常的歌曲標準算的,而你這五首曲子都很不正常.......”

錄音棚老闆後面說了一大串東西,大概是這麼個意思:

錄下來的聲音出想問題,有是非並非是因為柳乘蔭彈奏本身的問題。

裝置狀況、呼吸、震動......很多因素都可能會產生雜音等問題,從而對錄音結果產生影響。

實際上,修音除了是個技術活外,更是個“體力活”,它需要修音師一個音一個音地去檢查問題,然後再解決問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其中工作量最大的通常是“檢查問題”。

只要找到了問題所在,如何把問題對他們來說解決反倒是最輕鬆的活。

無論歌曲錄音效果如何,這個“檢查問題”步驟都是必不可少的。

曲子的音節越多,越複雜,“查詢問題”的工作量也就越大。

而柳乘蔭這五首曲子裡,除了最後那《滑稽進行曲》這首聽著有些不正常的二胡曲子的音節數量比較正常外,其他四首曲子雖然時間長度不長,但音節卻多得可怕。

那四首曲子中隨便一首曲子的音節能頂人家二三十首歌曲。

而且裡面充斥著各種短得可怕的超短音節!

而且因為音節短的緣故,修音師不僅更加認真去聽才能發現問題,就連拉動音軌聽錄音的操作都會出現困難,多一丁點,那個就捕捉不到了。

多而短的音節大大的增加他們的工作量,柳乘蔭一首曲子的工作量,能頂人家普通歌曲的起碼五十首!

四首曲子就是至少兩百首的工作量!

一首歌曲兩小時,兩百首曲子就是四百小時。

就算他們每天工作二十個小時,那也得二十天!

當然了每天工作二十個小時,那不是人幹出來的事。

所以,他們最快也要一個月才能完成柳乘蔭給的這份工作。

另外,錄音棚老闆還建議柳乘蔭:

如果真的要快的話,他可以幫柳乘蔭把任務外包出去,他們錄音棚只負責修整其中一首,讓其他工作室的人負責另外三首,四個團隊一起幹活,這樣時間可以縮短到一週。

聽完錄音棚老闆的話後,柳乘蔭搖了搖頭。

一週......

我都跟人家吹出去了,說好了“就在今天”來著。

一週……那不是打臉了嗎?

而且,一週的變數太大了!

柳乘蔭想了想,然後開口道:“所以說,你們之所以做不快,是因為‘檢查問題’的工作量太大?”

“是啊。”錄音棚老闆回道。

得到對方的答覆後,柳乘蔭問道:“檢查問題.....難嗎?對技術要求高嗎?好學嗎?”

錄音棚老闆:“這玩意說他難吧,其實沒什麼難度,只要懂些樂理,音準沒問題,對照樂譜能辨別出好壞音就行,。

可說他容易吧......這玩意主要是下‘笨功夫’鍛鍊出來的熟練度,熟練度不夠的話,你截一個音軌要大半天,你辨一個音就要大半天。

而一手歌曲通常幾百個音節,給你檢查一個月都檢查不完,這種水平怎麼敢出來賣手藝?”

柳乘蔭恍然大悟:“哦——!也就是說,‘檢查問題’這一步驟的理論知識方面,只要懂些樂理,能分辨音準就行,技術高低水準的差別在於‘速度’?

對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