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煉氣四重巔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強自壓下激動難耐的心情,悟性不低的楊不缺參考起腦力的那些大道經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修煉的是《化元大法》,是吸取天地靈氣化為真元的最基本的法門。武道一途,真元的深淺,絕對了一個人的強弱。沒有高深的真元淬鍊身體,哪怕境界上去了,也無法承受天地之力。這一年來,我修為停滯不前,就是因為真元無法積蓄得更多。”

真元積蓄於丹田,形成氣海,浸潤人的身體,通達大小周天,強化身體,端得是修行武道之人最為根本之所在。

“煉氣入體,氣積丹田,化田為流,週轉全身,凝氣成海……”楊不缺總結自己所知道的修煉之道,“氣海氣海,匯氣成海,當丹田像汪洋大海一樣,真元雄厚如海,連綿不絕,汪洋恣肆,一擊之下,力量之大,不可匹敵,同階之內,有誰是一合之敵?”

凝著眉頭,楊不缺苦思:“修行無法,煉氣之初,都是冥想意念罷了。冥想出氣來,感應氣之所在,遊遍周身,穿竅過穴。氣是這樣來的,那麼,氣海可以這樣來嗎?把自己的丹田想象成海,讓所有的氣都像河流一樣,灌溉這片海洋?”

轟!

楊不缺心神大震,腦中靈光閃現,像是捉摸到了什麼。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楊不缺越來越激動:“《南華經?秋水篇》有云: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未嘗以此自多者,自比形於天地,而受其於陰陽。

“不要嫌棄河流多,自有大海可以容納它們。也不要在自慚形穢,自己雖然是小山小木,比不上天地之間的大山大木,不過也是它們的一份子。咦……這是說要與天地同化嗎?同化天地之道,那可不是煉氣境之人可以理解的!這果真是天地大道,無上經文!

“不錯不錯,煉氣之時,我不能把自己當自己,我是海,氣息是河流,我這個大海就是要讓這些河流彙集在一起,形成一片氣海。我自是海,自然可以讓所有的氣息之流望洋興嘆!”

楊不缺心念通達,打坐調息,冥想之時,不再顧及自己的丹田大小,而是把它當做一片大海,拼命地吸取天地間的靈氣。

咻咻!

空間好似扭曲了一般,肉眼可見的靈氣波動盪漾,彙集在楊不缺的周圍,從他周身的幾百竅穴中鑽了進去,令他周身舒暢,猶如飲了甘瓊玉露,周身百骸,每一個毛孔都舒張了。

呼!吸!呼!吸!

一呼一吸之間,氣流如注,灌入楊不缺的丹田,鼓盪那他凝結不懂的丹田,往更高的境界衝擊,攀升!

一點點,一滴滴,一片片,越來越多的靈氣化成真元,灌注他的周身。

他感覺到修為的鬆動,拼了命要往上提升,可最後又總是差那麼一點點,無法成功。

“再多一點,再多一點!”楊不缺急了,瘋狂地吸取天地靈氣,卻少了那麼一絲絲,“把自己想象成海都還無法彙集足夠的靈氣嗎?那還有可以吞下更多的東西嗎?”

煉氣四重巔峰!

就差那麼一點就可以突破到煉氣五重!

可惜,就差一點無法突破!

楊不缺急得滿頭大汗。

《化元大法》此時沒有了用處。

它只是人階中品的功法,無法讓楊不缺大量吸收天地靈氣。

而楊不缺畢竟只是三級靈根的天賦,哪怕從記憶中接觸到《南華經》與《道德經》這兩大闡述天地大道的經書,摸索出化氣為海的修煉途徑,卻也無法一步登天,成為真正的“氣海”!

他需要一種更為逆天的方法!

楊不缺憤急有加:“老天爺,再給我一個辦法……怎麼辦,該怎麼辦?《南華經》怎麼說,《道德經》又是怎麼提示的呢?”

無論怎麼想,楊不缺都沒有達到一種頓悟的狀態,再也無法冥想,身體吸收天地靈氣的速度越來越慢。

終於,又恢復到了往常的速度狀態,才漸漸穩定下來。

楊不缺長吁一口氣,審視自己的身體,雖然最終沒有突破到煉氣五重,不過平時遲滯的真元終於鼓動起來,已經到了煉氣四重的巔峰,煉氣五重指日可待!

有遺憾,也有滿足。

楊不缺起身,意氣風發,對於腦海中的那些記憶,更感彌足珍貴:“這是上天賜予我的福分!有這些經文在手,假以時日,我總能摸索出一些適合我修煉的法子來,到時候縱橫大荒,所向無敵,成為一個億萬人仰慕的英雄!”(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