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海龍宮現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南海龍宮開啟之日,就在今天。

半年時間比想象來得更快。

這一天到了,眾人反而出奇平靜。

三位佛門靈山轉世,釋嗔、淨枼、宗樸,都是雙手合十,默默等待。廣正與清湖等僧人也是如此。

道門倖存的諸多弟子,以姬湛、金子函、呂青青為首,雖然神色激動,但也都是較為沉穩。

空中顯出一道天門,天門之中,一道道碧玉金梯直通西嶺。

螯龍神萬歲山漂浮在空中。

如今他為偏神,獲得天道灌注,根據熬夜所說,實力已是地仙之境。

這就是真正意義的一步登天。

封神是大多人夢寐以求的天道機緣。

萬歲山姿態莊肅,聲若洪雷:“龍王令,諸位就此離去,十日後,請諸位宗門有意者來南海,彼時「南海神市」將會開啟。”

“此外,今日南海風大浪急,風暴盤踞,請諸位迴歸路上小心。”

眾人都拱手、作揖、雙手合十,道謝之後,一個個從金梯走入那天門,消失在龍宮之中。

……

外面海風呼嘯,天色陰沉,南海上果如萬歲山所說一樣天氣惡劣。

吳奇對呂青青和謝白象道:“師姐師兄,你們先回武當,我先回一趟浮雲觀處理一點事,稍後就來。”

呂青青道:“那師弟一切小心,我們會竭力說服師叔和師祖,想來問題不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謝白象也笑:“我這南海總教頭也得稟報師門,龍王令我兩日內返回,倒是沒法和師弟走一趟,師弟路上小心。”

雙方分開。

吳奇御劍而起,一路飛往劍南道。

沿途路過一些州府與村落,他發現一樁怪事,監幽衛開始沿途設立官哨,不僅查路過的百姓,空中飛行的修士和妖鬼也不放過,極其嚴格。

一名監幽衛舍人帶隊攔在自己前方。

“道友,監幽衛例行公務,還請出示度牒、宗門證明,以及請畫個押。”

對方對吳奇這結丹修士很客氣,但流程一個不能少。

吳奇出示了法寶「神勝萬里伏」與武當符。

對方臉色微變:“得罪,原來是武當山的吳道長。聽聞道長此前進入南海秘境,秘境重開了麼?”

“不錯。”

吳奇點頭,反問:“南方一帶是出了什麼事?怎麼到處查人,沿途我已被兩隊監幽衛詢問。”

“此事……”

監幽衛舍人低聲道:“說來話長。道長回宗門便知,在下只能說,這是朝廷命令,十道都在肅清幽鬼奸細,此事已持續了兩年。”

他一副謹小慎微的模樣,怎麼都不肯再說。

吳奇也無奈,只能畫了個押,就御劍而去。

離開之後。

有一名幽衛小心問:“舍人大人,那真是浮雲道人麼?”

“法寶和符籙符合。”

舍人正色道:“符合程式。”

他卻沒有正面回答。

“大人,那個方向似乎是劍南道……”幽衛小心翼翼道:“若吳道長回到浮雲觀,看到現在那模樣,怕是……”

舍人不驚不喜:“此事是朝廷命令,不得多嘴。”

“是,是!小的嘴瓢了。”

……

吳奇心裡隱隱感覺不妙。

直到他飛回成都府,來到分棟山處,這裡竟然被設下了陣法,才一靠近,陣法就散發出一道金光,雷鳴陣陣。

“道長?”

地上有人馭其一道文光飛了起來。

此人一身圓領袍衫,銀銙革帶,熟悉的面容有幾分憔悴。

許叔靜有些難以相信,上下打量了一番,這才大喜:“道長終於回來了,太好了!道長無事就好,無事就好。”

吳奇問道:“為何浮雲觀被封了起來?”

“此事是司都尉大人的命令。”許叔靜嘆了口氣,神色複雜。

“龍女又發什麼脾氣?”

吳奇有些鬱悶。

“不是……是新的司都尉大人,曾是中書舍人的薛稷薛大人。”

吳奇這才想起。

也對。

戢水龍女是大唐朝廷從珉水龍宮借調過來,任期兩年,自己陷入南海秘境已有五年,任期已滿,當然是換人了。

“薛大人又是為何封鎖?”

許叔靜有些尷尬,吐出一句:“薛大人說,防微杜漸。”

“防微杜漸?怎麼說。”

吳奇敏銳意識到,出事了。

“此前,太歲幽王來過浮雲觀,曾招攬過道長和戴奕道長,因此薛大人認為,必須要做出限制措施,暫停浮雲觀鬼市巡監,限制浮雲觀修士下山,查清之後才解除封鎖。”

吳奇覺得奇怪:“五年前,我離去之前,浮雲觀才被天子親口表揚,還賜予「大唐護國」牌坊,表彰於天下,新任司都尉這樣做,符合規矩麼?”

“此事薛大人請示了朝廷,右相同意批准。”

杜如晦?

前後風格有點不對勁,此前右相杜如晦一向是穩穩當當,監幽衛也進退得度,很少這般激進,以及到處查崗。

吳奇問道:“右相是不是出了什麼情況?”

“如今右相是昔日吏部侍郎、光祿大夫梁載言,梁大人。杜大人因身體欠佳,加之年事已高,一直臥病,三年前便已辭去尚書省右僕射一職,後梁大人由吏部侍郎遷尚書,又因排程應對蝗禍時出色,東都變故時梁大人又妥善處理了東都官吏事宜……後被天子提拔為右相,接替杜大人。”

許叔靜又壓低了聲音:“此外還有兩樁大事。”

“一是四年前,魏徵魏大人不治而亡,對朝廷上下造成了極大震盪。”

吳奇心裡一凜。

魏徵就這麼死了?

儒士不到亞聖,壽命就與普通人相差無幾,按照這個世界線的大唐算來,魏徵已有一百零幾歲高齡,的確是行將就木。

“另一樁是三年前,蝗禍幾乎徹底消弭時,御使大夫程芝程大人當朝以死諫諍,道太子殿下私通妄周幽王,綏靖幽冥,並提出以若干小宗門所有修士換取一州一地之安穩。按律當重罰!”

吳奇臉色凝重了起來。

太子通幽。

大唐朝廷出大事了。

“此事程大人拿出了切實可行的證據,包括東都河南府少尹王堯策、司錄參軍事饒靖、方蟠等人當朝作證,並有捕獲之十二天象大幽「雨」被太史局李淳風以國運推演,事實確鑿。”

“最後太子殿下也親口承認了這一事實,他承認與妄周幽王有過接洽商談,是因蝗災局勢危機,為減少百姓傷亡不得已為之,但宗門換取百姓一事只是話術權宜之計,並非真意,目的是用時間換空間。”

可惜,光是私通幽王一事,就已讓太子陷入萬劫不復。

這樣的事暗地裡不少官員也許都做過,但擺上檯面攤開,還是未來大唐天命的太子,這就是對大唐王朝威嚴與公信力的一次巨大損傷。

事實上,程芝死諫的同時,相關留言已在東都與河南一帶流傳,顯然是妄周幽王的計量。

天子大怒,將太子押解回到京都長安,著令三司會審。

前後耗費了兩年時間,最終結果是太子被廢黜,留在地宮守陵,無天子令,永世不得離開。

連帶著,太子以前一力主張的包容妖鬼、爭取魔修的休養生息政策,也遭到朝廷百官頻繁質疑。

也有許多人求皇帝開恩,以黔王李沐、山南西道的梁王李澈、工部侍郎陳憲、戶部右侍郎方徊之為首,都遭到天子訓斥,太子黨和其提倡的穩發展政局徹底失勢。

與之相應的,原本大力提倡與幽鬼直接對抗,主動出擊的少壯派一下子佔據了朝野。

嶺南道肅王李雋發出“誅幽陳情表”,請求朝廷能剿滅大唐境內幽鬼,以及借幽鬼之名的邪魔外道,剔除這些害群之馬,以正本清源,還百姓一個朗朗青天。

地方上,河東郡王李釗、隴西恭王李守義、密州刺史元希古、廣州都督府別駕李玄奇、雍州刺史弓嗣初等紛紛響應上書,河南、河北、江南諸多都督府也陸續請求朝廷允許剿幽。

京城朝廷內,右相梁載言、大儒孔穎達、禮部侍郎趙義、中書舍人薛稷、兵部員外郎裴皓等也在竭力促成此事。

天子最終許可,令監幽衛與各地都督府,肅清各地幽鬼與幽鬼有染者。

此後,監幽衛與各地駐軍與幽鬼展開了一系列激戰,最終太歲幽王都現身,被畫聖吳道子重傷逃走,更是振奮士氣。

少壯派更是氣勢如虹,連同佛道兩教都受到波及。

轟轟烈烈的誅滅幽鬼,仍舊在繼續進行。

目前更進一步的,是查出幽鬼在修行者和百姓中安插的奸細,因此查得更加頻繁。

由於手段嚴苛,又是都督府總領此事,軍伍做事,強硬有餘,細膩不足,連帶導致了許多冤假案件,各地一時間都風聲鶴唳……

吳奇聽完,久久不語。

他稍微梳理了一下前後脈絡。

大體是,魏徵死,杜如晦又重病,導致原本三位宰相共治的局面失衡,作為左相,房玄齡只能儘可能穩住局勢。

太子被內部政敵與外部妄周拿捏,導致被打入冷宮,失去了太子之位,連帶著,太子曾經主張的發展協同政策徹底報廢。

少壯派上位,大唐朝廷政策一下變得激進起來。

又由於連番大捷,太歲幽王都被正面重創,新的大唐朝廷對外方針進一步強勢張揚,應對妖鬼與魔修更加森厲嚴苛,動輒拘役懲罰,再無此前剋制包容。

吳奇俯瞰著被封鎖的分棟山。

僅僅五年。

誰能想到,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大唐方針的轉變是好是壞?他不知道。

他知道的是,各方摩擦和衝突將會越來越多。

持續多年的和平時代,暫告一段落。

大唐王朝,內有太子之爭,外有幽鬼之患,內憂外患下,衝突必定不會少。

接下來的日子,絕不會風平浪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