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故事的開始部分要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海威,東山半島島尖上的一個小城市,也是沿海大陸架的最東端。沒什麼出名的景點,也沒什麼出名的人物,唯一值得一提的也就是當年北洋海軍最慘烈的甲午海戰了。

十月底的天氣已是深秋景象。白天溫度尚可,但只要太陽一落,凜冽的秋風瞬間就能把餘存的溫度吹得一乾二淨。

不過,這點溫度的變化對於年輕人來說並不算什麼。眼下正是華燈初上的時間,街頭巷尾的一間間店鋪裡到處都是摩肩接踵的人群。

沐茗扶了扶帽子,他沒有像一般明星那樣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就如往常的裝扮一樣。其實僅僅如此,已經足夠了,畢竟他只是個導演,不是在前臺天天曝光的明星。知道他的多,認識他的少。

而且話說回來,那種把自己包成粽子一樣的掩蓋方法,真把路人都當成遊戲裡的NPC?或者說,路人知不知道他/她是明星無所謂,只要不知道是哪個就行?所謂的洗澡來人先捂臉策略?

走了走,眼前出現一家燈光閃爍的KTV。沐茗抬頭看著招牌,似乎想從記憶裡找出來點什麼。不過可惜,時間無情,七年的時光足以抹平很多記憶了。

“七年了啊……”

沐茗嘆了口氣,找了個不耽誤行人的偏僻臺階坐下。七年前就是在這裡,時間之主和他開了一個玩笑,給了他一個岔路口,從此他也就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暗處坐了一會兒,沐茗有些疑惑的左右看了看。早在十幾天前,他心裡就一直有一個聲音在對他說,在這一天要到這裡來看一看。似乎,是某種儀式的結束一般。

可是,他在這也坐了有一會了,似乎並沒有感受到什麼儀式感之類的情緒。

是缺了什麼嗎?

沐茗開始在記憶的迷藏裡搜尋七年前那個夜晚的記憶,這確實不太好找,畢竟四百多章,啊不是,畢竟七年多的時光。

尤其是,大腦這個器官出於自我保護的目的,會自動遮蔽那些糟糕的記憶,而更多的留下美好的記憶。很顯然,死亡在正常人類這個種族裡不太可能會被分到“美好感受”那一欄裡。

不過,終歸是找到了:

“殘存的印象裡,昨天應該是自己誕生在這個世界第二十五年的紀念日。雖然過了二十歲以後沐茗就不太喜歡過生日了,但終究還是能以此為名,出去浪一晚上。

四五個朋友聚了一下,固定的打牌、吃飯、KTV之後,就準備收拾收拾回家睡覺了。結果剛一走出KTV的大門,就看到了一個站在馬路中間,被車流淹沒不知所措的小盆友。

聚會難免喝點酒,沐茗的酒量不是太好,兩瓶啤酒下肚,已經有點發飄了。當時就熱血上頭,衝進了車流裡,準備把小盆友給抱出來……”(節選自《再一次010》第一章)

是了,自己當時是為了救一個小屁孩才“英年早逝”,然後開掛重生的。

那個小屁孩長什麼樣來著?

尼瑪,這些小鬼頭,站在那讓他分都未必能記得住誰是誰,鬼才能知道長什麼樣子!

沐茗在KTV門口溜達了好一會,眼看著街上都沒什麼人了,也沒見到哪個敢往車道上鑽的熊孩子。

或許是這孩子今晚沒出來,或許這孩子早就出事了,又或許——沐茗隱約記得那小孩也沒有六七歲的樣子——因為種種陰差陽錯,這孩子壓根就沒出生?

咦,好可怕!

不過不管怎麼說,沐茗心中確實暢快了起來,感覺自己似乎一下子償還了一筆背了好久的債務一般。

“嗡……”

手機震動響起,沐茗接起電話,是沐媽媽打來的。

“你說說你,一年到頭回來一趟,還跑出去這麼半天幹什麼去了。你早點回來啊,不是明天就要走嘛,我給你收拾了點東西拿著。對了,你姥姥前兩天醃的鹹鴨蛋你要嗎?還有啊……”

手機裡的聲音隨著沐茗回家的步伐漸漸飄散在了風裡,街道上安穩如初,沒有人知道這裡本應該有一場車禍,和一個喪生在車禍中的年輕人。

不過也無所謂,只是少了幾天的談資罷了。

想到這,沐茗揹著身子舉起胳膊搖晃了幾下——權當是某種告別了。

從今日起,餘下的每一天,都是新生。

·····················

過完生日,“重獲新生”的沐茗並沒有什麼大徹大悟、重獲新生的感悟,情緒波動大致也就相當於和某個久未謀面的老朋友告了個別。

而且,現實情況也沒什麼時間給他感慨的。“藥神”的主要拍攝剛剛結束,他立馬就得飛一趟紐西蘭——為了《流浪地球》的特效。

通常來講,我們平時所說的特效大多指的都是後期制作的視效部分,也就是螢幕上展現出來的光影聲色。而在電影行業,尤其是像《流浪地球》這樣的重工業電影裡,還有很多同樣重要的特效組成:風、雪、爆破、落石的物理特效,和威亞有關的動作設計,UI介面的模型,各種樣式的道具……

不得不承認,在這方面國內和好萊塢的差距已經不是一星半點能夠形容了的了。舉個例子,好萊塢在拍攝角色操控各種螢幕的時候,是有專門的UI特效組的。但是國內壓根就沒拍過這類似的劇情,劇組拍攝的時候從來都沒有聽過這東西,怎麼辦?

土辦法。為了能在角色的頭盔玻璃上顯示出反射的畫面,劇組專門買了幾十個二手電腦,把各種需求的介面做成PPT,然後由專人負責一個一個的切換。

就像中影最開始想請好萊塢大導來執導一樣,沐茗他們最開始也是想找好萊塢的大牌特效公司的。

比如大名鼎鼎的工業光魔。

結果人家一問這邊的預算,直接搖頭表示做不了。按照市價,10秒的特效鏡頭大概在16萬美金左右。哪怕電影只有一半的時間用到特效,也得五千萬的成本。

這電影到目前為止,中影、水木影視、京西文化三家各拿了一億,沐茗自己又拿了五千萬,再加上郭凡以及其餘的一些小額投資,總共也就四億左右。

拿全部的投資弄一個半成品,還連特效都沒有,這顯然是屬於扯淡一般的行為。所以,沐茗、郭凡這幾個主創人員商談了一下之後,還是選擇了國內的幾家特效公司,比如中影的特效組、水木的數字領域、More、橙視覺等等。

但是,有些東西自己能做得出來,有些東西卻是實在做不出來的,比如說作戰隊員的機械金屬外骨骼。所以幾經考量之後,他們找了好萊塢另一家特效巨頭——維塔數碼。

而維塔數碼的總部,就在紐西蘭。(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