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深藏身與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話雖如此。

然而等到下午的時候。

眼瞅著只是因為灰神的一條評論。

就在她發的攻略微博下出現了一個二十多萬層的高樓。

“憂鬱的游魚”不澹定了。

灰神的號召力這麼勐的嗎?

“憂鬱的游魚”原本以為所謂的蓋樓只是形式主義。

渾然沒想到蓋樓的結果不止是出現一個“二十萬層高樓”那麼簡單。

很多蓋樓的網友或者說聞風而來湊熱鬧的路人小夥伴似乎是對她觀感還算不錯。

紛紛點選關注。

這下可好。

“憂鬱的游魚”的粉絲數在短短一個下午居然從531萬一口氣暴漲到了602萬。

一下子增加 71萬粉絲可還行?

儘管按照微博的“特色”。

“71萬”這個數字肯定是有水分的。

但哪怕如此,這個紙面粉絲增長速度也遠遠超出“憂鬱的游魚”的認知。

說實話她以前的漲粉速度並也不慢。

但在這種火箭般的漲粉速度面前依然不夠看。

“憂鬱的游魚”估計了一下。

要按平時一般情況下她的漲粉規律她漲到602萬粉起碼需要她發60篇高質量的遊戲攻略。

而她產出一篇高質量的遊戲攻略往往需要三四天的時間。

要一切按部就班的話。

“憂鬱的游魚”想要增長71萬粉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

她原本計劃在年末爭取突破六百萬粉的。

現在卻突然達成年初的計劃。

幸福來得太突然。

“憂鬱的游魚”一時之間有點不知所措。

儘管不知所措。

寫在大V骨子裡的東西還是讓她幾乎是出於本能地發出幾條抽獎微博用以鞏固成果。

等到發完之後,才意識到她發的是現金紅包。

呃,看來這月又要吃土。

不過問題不大。

跟漲粉的快樂比起來吃土的痛楚不算什麼。

當然,吃水不忘挖井人。

“憂鬱的游魚”也沒忘記這一切都是灰神的功勞。

然而當他發私信向GRAY FOREST表示感謝的時候。

卻只看見GRAY FOREST變成灰色的頭像框。

居然下線了嗎?

呃(⊙﹏⊙)

大老真不愧是大老。

自己引出這麼大動靜就深藏身與名嗎?

……

……

在得知GRAY FOREST在微博上僅僅一條評論就引出的二十萬層樓後。

網/易的人力資源副總監餘婧怡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她能注意到這條訊息並不奇怪。

事實上,最近她幾乎一直在留意GRAY FOREST在公開的網路環境中的一舉一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對微博上這件“異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後。

餘婧怡幾乎是第一時間問市場部要來《FLAPPY BIRD》的玩家分析報告。

從報告上餘婧怡得知這款遊戲的玩家75%玩家的分數都在50以內。

在分數在50分以內的玩家裡,其中又有七成玩家實際分數甚至還沒能超過二十分

也就是說在全部玩家中,幾乎52.5%的玩家分數都低於二十。

透過這個資料,餘婧怡似乎知道了GRAY FOREST那條評論的用意。

當佔全部遊戲玩家75%比例的“低玩”得知遊戲開發者和他們幾乎一個水平即分數也在25分左右的時候

無疑會對這款虐心的小遊戲增加認同。

而且當作為開發者的GRAY FOREST暗示了他的分數在25分左右之後。

很可能刺激到這些分數沒能超過二十分的玩家繼續在《FLAPPY BIRD》這款遊戲上花費精力。

雖然這些人分數不到20分。

但25分並不算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

想到再努努力就能實現比肩甚至超過開發者。

這部分玩家會怎麼做呢?

大機率會繼續在《FLAPPY BIRD》這款遊戲上傾注時間和熱情。

要知道這部分分數不到20分的玩家可是佔《FLAPPY BIRD》全部玩家的50%以上。

也就是說GRAY FOREST的舉動。

大機率會調動這個遊戲50%玩家對這款遊戲的熱情?

GRAY FOREST小小的一個舉動。

居然能一箭雙凋?

不!似乎不止是一箭雙凋。

除上述結果之外。

作為開發者,GRAY FOREST宣稱他的分數只是25分的水平。

無疑將極大地滿足分數在25分以上玩家的虛榮心/成就感。

綜合來看。

GRAY FOREST的評論簡直照顧了所有玩家的情緒。

儘管這種估量有些理想化。

實際效果可能未必如此。

但並不影響餘婧怡的感慨。

畢竟不管最終結果如何。

GRAY FOREST最初的“無心之舉”肯定是從增強這個遊戲的使用者黏性這個角度出發的。

這點就難能可貴。

現在這個遊戲環境,做遊戲的一大堆。

但多數都是眼高於頂之輩,只會空談遊戲特效罷了。

真正用心考慮市場需求使用者需要的卻是少之又少。

最重要的是GRAY FOREST不僅能夠考慮到市場需求。

還判斷的很準確。

要知道餘婧怡可是在背靠網/易這棵大樹的情況下才很容易分析出來這麼多。

GRAY FOREST作為一個獨立的個人開發者是怎麼做到面面俱到的呢?!

別的不說,就算他一個人再三頭六臂。

短時間內他是怎麼做到市場調查的呢?

看得出來GRAY FOREST在《FLAPPY BIRD》這款看似粗糙的遊戲上其實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雖然她一開始有點抱怨GRAY FOREST對她的矇蔽。

但現在餘婧怡也不得不承認,哪怕GRAY FOREST很狂,他也是有狂的資本的。

一時之間。

餘婧怡越發堅定了將GRAY FOREST挖過來的決心。

不過事情似乎有些難辦。

餘婧怡之前雖然決定親自動手挖人。

但她畢竟也不可能像個無頭蒼蠅似的亂撞。

但為了避免打草驚蛇,她也沒辦法動用人力資源領域的一些人脈。

無奈之下只能求助於一些獵頭公司。

(ps:……獵頭是一種人才招聘方式,意思即指“網羅高級人才”。

獵頭與一般的企業招聘、人才推薦和職業介紹服務的不同是:獵頭追逐的目標都盯在高學歷、高職位、高價位三位一體的人身上,它搜尋的是那些受教育程度高、實踐經驗豐富、業績表現出色的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

雖然找了不少獵頭公司。

可結果並不理想。

這好幾家獵頭公司有用的資訊沒找到。

捕風捉影的資訊倒是找來一大堆。

然而這些訊息基本沒有任何價值。

最奇葩的是基於一堆幾乎沒任何價值的資訊,獵頭公司還煞有其事地做分析報告。

按照這些獵頭公司的說法。

GRAY FOREST絕對不可能像餘婧怡先前猜測的那樣是供職於某國際企業的高管。

非但不可能是高管,而且大機率沒有供職於任何商業公司。

而且從釋出產品的一些不合理之處推斷。

GRAY FOREST大機率是及及無名的新人。

不合理之處?

及及無名的新人??

呃,聽到這說法餘婧怡就覺得無語。

默默地將這幾家沒思維的獵頭公司拉入黑名單。

哪怕用腳趾想想,都會知道這些獵頭公司的判斷有多麼搞笑。

現在的時代,對市場把握如此準確的人怎麼可能及及無名呢?

隨便做點什麼就很容易搞出名聲好不好?

難道以前這人一直都在閉關不成?最近才放出來?

想想就覺得搞笑。

現在哪有符合這樣特徵的職業?

而且這樣有本事的人誰能讓他閉關呢?

反正餘婧怡覺得。

唯一合理的解釋只能是這人以前將精力都放在了別的足以讓他當作是事業的事情上面。

所以一直沒心思顧及別的事情。

可是為什麼這些獵頭公司無一例外都否定了GRAY FOREST供職於商業公司的猜測呢?

雖然感覺這些獵頭公司不怎麼有腦子。

但不管怎麼說找的這幾家公司也基本覆蓋國內獵頭公司的幾大派系

——歐美系以及本土系

不可能同時出現大腦短路的情形吧。

就在餘婧怡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

突然,餘婧怡腦海裡靈光一閃。

讓GRAY FOREST足以當作事業的未必就是商業啊。

很可能是學業呀!

想到這個念頭,餘婧怡突然回想起GRAY FOREST當時回覆她的那個郵件裡GRAY FOREST就自稱是一名剛剛高考結束的學生要繼續學業。

呃,這難道是真的。

好像也只能是真的。

短時間內餘婧怡考慮不出別的可能。

而福爾摩斯說過:“排除一切不可能之後,哪怕剩下的再不可思議,也是真相。”

話雖如此。

可這真相也太過於匪夷所思。

餘婧怡感覺不能接受。

為什麼GRAY FOREST作為一個剛剛高考完的學生能夠對市場有如此深刻的把握?

是背後有高人指點嗎?

還是說這個世界上當真有生而知之者??

雖然挖人計劃已經基本流產。

不過餘婧怡好奇心依舊是很濃的。

或許只有跟GRAY FOREST見上一面才能解答她心中的疑惑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