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反套路型別遊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純粹從定價的角度進行分析的話,那麼也算是一款“輕”遊戲了。

對於plague INC這款遊戲林灰還是印象頗深的。

這款遊戲是一款反套路遊戲,和一般的遊戲主角拯救世界這樣的價值觀念不同。

在PLAGUE INC這款遊戲中玩家扮演的不是拯救世界的救世主。

而是一個處心積慮毀滅一切的毀滅者……

從玩家的角度姑且不談。

從遊戲開發者的角度來說,前世Plague Inc這個遊戲還是比較成功的。

雖然像是Plague Inc的營收神馬跟SUPERCELL超級細胞搞得幾款遊戲吸金能力相提並論。

但前世Plague Inc的總收入也是突破了一億美元的。

對於一個五千美元成本做出來的作品而言,遊戲的收入卻突破了1億美元。

這投資回報率簡直完爆各種拍電影的。

前世Plague Inc這款遊戲的成績。

即便是跟林灰這個重生者搬運的此前一些遊戲所取得的營收成績,也是不遑多讓。

在上個時空,Plague Inc這款“平平無奇”的小遊戲不可謂不成功了。

林灰記得在前世2017年Plague Inc全球玩家數超過了1億。

甚至按照前世一些媒體的說法,全球1.3%的人口都是該遊戲的玩家。

誠然如此的話,如果把Plague Inc玩家數算成一個國家,那麼它將成為全球第14人口大國”。

至於Plague Inc這個遊戲前世為什麼能取得這樣的成績?

林灰記得前世有媒體分析認為該遊戲的成功絕大部分原因歸功於遊戲社群傳播。

在遊戲測試期間,玩家們的口碑就帶來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另外因為當時和Plague Inc同一題材的手遊稀少。

某種角度來說,Plague Inc前世所取得的成功也是屬於劍走偏鋒的勝利。

不過林灰倒是覺得像Plague Inc這個遊戲能火立意比較新是一方面。

關鍵還是因為這個遊戲無戰鬥機制,玩家操作起來比較輕鬆。

同時遊戲中採用了一些專門的沉浸式設計以讓玩家代入感比較強。

或許,林灰總結的也不是很到位。

不過正所謂一法通則萬法通,很多東西雖然變化繁多。

但歸根到底往往是萬變不離其宗。

在林灰看來,上線之後就市場遇冷的撲街遊戲或者市場不溫不火沒能大火的遊戲可能各有各的誘因。

但成功的遊戲基本上都有相似的核心:

——能吸引玩家。

玩家才是促成一個遊戲成功的根本原因。

只有能夠讓玩家不自覺地沉迷其中的遊戲才有成功的可能。

不過雖然前世Plague Inc比較成功,並且營收突破一億美元。

但林灰記得這都是往後幾年的事情。

而現在的話雖然Plague Inc這款遊戲小範圍內有一定的擁躉者。

但這些玩家頂多貢獻了數百萬美元。

也就是說從前世的走向來看。

Plague Inc這款遊戲還是有相當之大的市場潛力的。

從投資角度來講,如果現在能將ions這個工作室或者是Plague Inc這款遊戲入手的話確實是個不錯的投資選擇。

話雖如此,不過林灰如果真要是收購一個海外工作室的話也不是毫無麻煩。

涉及到操作層面的事情林灰倒不是太擔心。

就算是涉外操作的步驟繁瑣些,只要是不差錢,很多時候實操也不會太麻煩,畢竟有錢能使鬼推磨。

而且黃靜在提出建議的時候既然提到了海外工作室。

肯定也是充分考慮了這個建議執行起來的可行性的。

相比於擔憂操作方面的麻煩,林灰比較在意的是收購海外工作室在後續影響方面可能產生的一些麻煩。

關於海外兼併擴張涉及到的諸多種種。

林灰所擔心的麻煩集中在兩方面:

一方面,此前對於國內遊戲工作室林灰尚且擔心這類工作室會是國內大廠的形狀。

那麼海外的遊戲工作室難道就不會是海外大廠的形狀麼?

和海外的大廠如果有名正言順的公開合作林灰倒是不會拒絕。

但林灰並不想因為一些暗流而莫名其妙地跟海外大廠的扯上關係。

莫名其妙地跟大廠扯上關係小機率會帶來一定的機遇。

但大機率很容易踩坑(包括但不限於法律陷阱、債務陷阱以及人事危機等)。

另一方面林灰的顧慮則跟Plague Inc這個遊戲有一定的關係。

這個Plague Inc這款遊戲從型別上看倒是沒什麼。

不過是一個2D單機策略的移動端遊戲而已。

但具體的遊戲內容嘛則有點……

額,按照黃靜的說法是遊戲內容比較“反/人/類”。

這樣的遊戲林灰還會要入手麼?

這是個問題。

不過從市場角度來說,這樁小事似乎也不是個問題。

大不了就只在海外上線,不在國內上線就得了?

只要不荼毒國內,就算是文化“糟粕”似乎也問題不大啊。

話說回來,現在想這些似乎還有點早。

ions憑什麼甘願出手呢?

難道這個工作室的人對這款遊戲的潛力之巨大一無所知麼?

林灰決定還是先聽聽黃靜怎麼說。

只聽黃靜對林灰道:“你有所不知,目前ions工作室規模很小。

其核心人物是開發者James Vaughan。

雖然開發有這樣一個還算說得過去的遊戲。

不過James Vaughan並不是計算機領域的從業人員。”

林灰聽到這裡若有所思,這款遊戲的核心主創不是計算機領域的從業人員?

這倒是個不錯的訊息。

如此一來的話ions工作室跟海外大廠不大可能有過於緊密的關係。

林灰倒是不用擔心不小心收購到一些海外大廠的暗子或者是私生子。

灰思忖之際,黃靜接著說道:“根據我蒐羅到的一些資料顯示James Vaughan畢業於諾/丁漢大學經濟學專業。

在接觸遊戲研發之前只是嚶國一家金融公司的戰略顧問,每天做著規律而枯燥的工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個財經顧問做出來的遊戲,其固有的思維在很多時候會潛移默化的產生些影響。

渴望變現不是很合理的事情麼?”

這話說完,黃靜馬上又覺得這樣說不太好。

畢竟嚴格來算林灰似乎也不是專門把遊戲開發當作主業的。

似乎即便是半路出家也絲毫不影響林灰搞出來的遊戲的成績。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