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打破資訊繭房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儘管以“有用”和“沒用”這樣的說法來衡量人的價值這種做法多少有將人進行物化的嫌疑。

但不管怎麼說,林.灰.希望能發揮出自身應有的價值。

林灰相信自己的能力,也會為此付出努力。

曾經,林灰從來都沒覺得自己是那麼偉大的存在。

但作為重生之人,似乎一切則不同了。

林灰發現他可以改變世界的歷史,而且可以改變的未來!

而且從最近林灰所做出的種種來看,林灰已經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了。

林灰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世上沒有什麼是不能被改變的,只要你願意去做!“

林灰想改變自己,想要改變自己所認知中的世界,改變那些讓他所詬病的一些東西,朝著一個新的更加美好的方向發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然林灰只是擁有幾年的資訊差,但這樣的資訊差足夠林灰做不少事情了。

不過相比以後的事情。

現在比起這些東西擺在林.灰.面前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

——林.灰.要儘快打破資訊繭房。

“資訊繭房”這個概念的出處是桑斯坦所著的《資訊烏托邦》這本書(2006年)。

桑斯坦認為,在資訊傳播中人們自身的資訊需求並非全方位的,只會注意選擇想要的或能使自己愉悅的資訊。

久而久之人們接觸的資訊就越來越侷限,越來越窄。

這種現象就像蠶吐出來的絲一樣,細細密密地把自己包裹起來,最終像一個蠶寶寶一樣被桎梏在“資訊繭房”內,失去對其他不同事物的瞭解能力和接觸機會。

當時,他的這一觀點還只是作為一種推論和預測。

畢竟在桑斯坦最開始提出“資訊繭房”時,儘管人們對演算法有一定的瞭解,但這種認識是十分片面的。

至少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對資訊科技方面演算法的認識的還是相當模湖的。

尤其是當時的人們根本就意識不到演算法帶來的威能。

當演算法技術逐漸發展成熟,並成為內容分發的通行規則之後。

人們才驚奇地發現,原來“資訊繭房”已經悄然降臨了。

在現在這個時代,各種資訊海量爆發。

海量爆發的資訊使得網路資訊極為豐富,可謂無所不包、應有盡有。

在這樣資訊豐富的網際網路中,人們接受資訊的自由度空前提高。

人們有琳琅滿目的資訊產品,可以隨意選擇。

當然,當使用者選擇之後,其實是有無數雙“眼睛”在關注著你的選擇的。

而操縱著這些眼睛的東西就是各種各樣的推薦演算法。

在這些演算法的作祟下,你會發現之後對你的推送資訊的針對性大大增強。

使用者關注過什麼、對什麼感興趣。

網路智慧系統會跟蹤計算、源源不斷地為你推送相關資訊。

坦率地說,這種演算法最初目的未必是為了讓使用者閉塞起來。

之所以有這樣的推送機制只是為了讓人們獲取信息更為便捷。

但客觀層面上,這種推薦體系也卻是容易讓人們越來越容易迷失自我。

陷入“資訊繭房”營造的環境中。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