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定價策略調整影響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具體到國內收入的一百多萬,這些收入靠的也不是遊戲。

而是來自於南風APP。

南風APP專業模式帶來了一定的收入。

不過這次並不完全是來自於南風APP專業模式的收入。

此前南風APP的專業模式銷量雖然還算不錯。

但在林灰看來此時南風APP國內版本對應的專業模式所對應的市場已經是近於飽和了。

事實也正如林灰預料的那樣,林灰看了下個人開發者賬號的後臺明細。

在過去二十四小時內南風APP的專業模式只售出了二十多份.

儘管這二十多份也是營收逼近五十萬。

但這些收入同蘋果應用商店進行一定分成之後繼而再繳稅之後。

其實實際到林灰手裡的也就只有三十多萬。

這筆錢對於別人來說是一筆鉅款。

但對於目前的林灰來說只是一筆零花錢而已。

就現在的趨勢來看,過段時間以後,南風APP專業模式國內的下載量能每天出現個位數就不錯了。

說實話,如果所有的專業軟體隔三岔五能都出現點個位數有效下載。

不少開發者估計都會半夜笑醒。

畢竟有零星的有效下載的話至少恰飯什麼的就不成問題了。

至於南風APP是如何在專業模式只售出二十餘份的情況下給林灰帶來了百餘萬收入呢?

林灰從後臺資料上看到,其餘部分的收入居然來自於南風APP的買斷收入分成。

此前南風APP出現一定的口碑風波之後。

林灰乾脆將南風APP這款軟體更新了一個新版本。

而後將軟體設定成了買斷制下載。

更新之後南風APP軟體基礎版使用者也需要30元下載。

這樣的做法也不會坑到老使用者。

因為按照應用商店的機制,以前下載過該軟件的使用者即便是該軟件開始收費或者漲價了也不需要再額外收費了。

而南風APP這款軟體的專業使用者本就十分有限,可以說基本上對南風APP有需求的使用者早就下載了。

因此現在林灰臨時調整收費策略也無關盤剝老使用者。

設定成30元的下載費用只是為了設立一個門檻避免一些路人黑。

透過價格的設立已經足夠勸退很多無腦跟風的使用者了。

沒想到這個調整居然還為林灰賺取了一定的收入。

林灰分析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

大機率是上車補票的老使用者。

畢竟此前林灰就遇到過這種情況。

當林灰在《FLAPPY BIRD》定價由限免恢復到付費下載之後。

就有不少玩家補票的。

在以前遇到過類似事件的情況下,現在南風APP這個軟體上出現一些補票的使用者林灰也不是很意外。

林灰去翻看了一下南風APP這款軟體的評論區。

果不其然,林灰在應用商店裡南風APP新近評論中有很多補票黨留下的評論。

對於這些人的到來,林灰還是很樂意之至的。

無關於額外的收益,事實上對於現在的林灰來說百十來萬的收入已經不是很入林灰的眼了。

人的需求是分為很多種的,滿足了最基本的溫飽之後大概就會考慮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了。

而在此之上還有別的更高階的追求,至於最高級的追求大概就是自我實現了。

現在很多願意專門額外支援林灰的使用者,雖然不能說林灰已然實現了自我實現。

但是這至少讓林灰感受到到了額外的認可。

對此林灰還是蠻開心的。

對於這些人“補票”時候留下的評論裡面提及的一些建議,林灰也很認真的看了。

無非就是要求進一步改善使用者體驗之類是老生常談的話題。

這些修改建議自然是不像專業模式使用者提出的建議那般硬核,實現起來也並不是很困難。

林灰自然是欣然應允了。

和國內收入的慘澹光景不同,林灰在海外的軟體還是取得了相當不小的成績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從銀行發來的資訊看,林灰0010那張卡上的餘額也變化不小,餘額從5410萬美元增長到了5980萬美元。

這個收入增長相比於國內的收入增長依然是碾壓一般的存在。

能出現這樣的只能增長主要還是得益於南風APP海外版即South Wind Pro廣受追捧。

儘管廣受追捧,不過今日海外收益的增幅相比於昨日也是大幅度下降了。

至於這背後的原因其實也容易理解,因為無論是林灰搞得South Wind Pro效率如何強、運營策略如何高明。

但像South Wind Pro這樣一款使用者終究是面對著專業使用者的。

海外新聞編輯類人員雖然遠多於國內的人員,但相應的專業使用者群體依然是有限的。

因此縱然現在看來South Wind Pro營收還算是不錯,但其實長時間來看想要充當現金奶牛還是比較困難的。

不過也所謂,林灰本來想得也只是從海外很狠撈一筆就將軟體轉手。

像這些十分專業的文字摘要的軟體其實理論上講也是能一定程度上勝任輿情分析的。

當然,就實際層面來說,想要藉助這樣一款依託於A7處理器算力的進行工作的手機軟件進行大規模的輿情分析完全就是痴人說夢。

但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林灰可不想因為長期涉足於此被扣上一個搜集情報的大帽子。

如此,還怎麼愉快地玩耍。

狠狠地撈一筆之後轉手似乎才是正途。

而且即便是轉手了,林灰也只是讓出部分海外市場而已。

對於一些友好國家的海外市場似乎也沒必要專門出讓。

而且即便是讓出了部分海外市場,也不等於林灰是完全將成果拱手與人了。

因為佔據著專利上技術層面的制高點林灰以後一樣是可以在文字摘要領域賺錢的。

就像後世的安卓智能機,儘管從手機廠商看起來跟海外廠商沒啥聯絡。

但是也毫不影響背後的索尼、高通、三星之類的廠商海量撈錢。

尤其是像三星和高通,在部分廠商瘋狂當孫子的情況下。

真就七成還得看人臉色。

涉及到手機市場相關行業,林灰要是不入局也就罷了。

林灰若入局的話一定從根本上扭轉這種看別人臉色賺錢的行業困局。

即便是不能扭轉,也得混個跟高通、三星差不多的地位。

能當爺為啥非要去委屈求全當孫子呢?沒必要。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