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蘋果1997年的時候曾經有一則影響十分深遠的廣告:

“向那些瘋狂的傢伙們致敬,

他們特立獨行,他們桀驚不遜;

他們惹事生非,他們格格不入。

他們用與眾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他們不喜歡墨守成規;

他們也不願安於現狀。

你可以讚美他們,引用他們,反對他們,質疑他們,頌揚或是詆譭他們。

但唯獨不能漠視他們,因為他們改變了世界。

他們發明,他們想象,他們治癒,他們探索,他們創造,他們啟迪。

他們推動人類向前發展。

也許,他們必需要瘋狂。

你能盯著白紙,就看到美妙的畫作麼?

你能靜靜坐著,就譜出動聽的歌曲麼?

你能凝視火星,就想到神奇的太空輪麼?

我們為這些傢伙製造良機。

或許他們是別人眼裡的瘋子,

但他們卻是我們眼中的天才。

因為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

才能真正地改變世界。”

當年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這個廣告圈粉。

印象裡jobs時代的蘋果依然是追求極致的。

當然了實際上也未必。

當初宣稱3.5寸是最佳尺寸。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之所以做3.5寸完全是受限於供應鏈。

後續的產品一再自己打自己臉。

不過儘管如此,jobs時代蘋果的產品儘管未必能夠做到完美。

但至少在追求上依然是苛求完美的。

但之後的路線似乎就完全跑偏了。

cook帶領的蘋果似乎早已悄然走向了另一條路。

如果做生意的天才也算是天才的話。

那cook也算是天才。

但這種凡事主要從商業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的方式。

著實不怎麼入眼。

至於偏離了偏激瘋狂路線的蘋果為什麼照樣能夠問鼎市值第一。

可能全憑同行襯托吧。

對於即將推出的蘋果下一代產品。

開發人員實際開發的時候渲染解析度高於螢幕物理解析度。

蘋果方面也沒“浪費”更高的渲染解析度。

本著物盡其用的原則。

前世在即將推出的果6以及果6plus這一代蘋果新系統上適時出現了一個新的功能——“放大”。

顧名思義,“放大”功能自然就是將螢幕部分顯示的內容放大一個層級。

而從軟體邏輯出發,“放大”顯示的實質是將高一級的邏輯解析度降級到同一比例的低一級的邏輯解析度。

因為邏輯解析度原本就是高於實際裝置的解析度的。

所以縱然執行放大操作後邏輯解析度低了一個層級。

但只要該邏輯不低於移動端裝置的實際物理解析度。

那麼放大之後的事物也依然很清晰。

這個時候部分使用者就會直呼:“蘋果牛比……”

這實際上從軟體層面上來看這只是一種低階把戲而已。

不過話說回來就是這麼一個原理比較簡單的東西。

也不見同一時期其餘友商跟進。

同時期友商要麼是沒有該功能,要麼直接就放大後湖成一片。

還是那句話,有些蘋果上面的技術。

本身不見得多牛逼。

全靠友商襯托。

不過話說回來,簡單的東西能做到極致似乎也是不平凡。

對於這樣一個“放大”顯示的技術。

如果你是產品經理,當手機上出現這樣一個功能你該如此解讀呢?

當然不可能說是技術和供應鏈雙重無奈之下迫不得已做出的選擇。

那也太憨憨了。

而是應該解釋為為了關注視力障礙人群而主動做出的改變。

這樣一來一種本是無奈之下迫不得已做出的選擇

反倒多出了一些人文主義情懷。

事實上前世蘋果也正是如此做的。

不過不得不說這種宣傳策略實在是高明。

這話沒有諷刺的意味。

時代的發展,有些東西已經悄然改變了。

酒香也怕巷子深。

反倒是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現在是2014年6月。

雖然相比於2021也不算間隔太遙遠。

但卻給林灰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反正作為一個資深的電子產品愛好者。

林灰穿越之後是很不習慣。

就在此前不久林灰到北域國際會議中心的路上路過了幾家手機店還在營業。

林灰看到還有一些手機店打出諸如“八核”“真八核”之類的宣傳標語互相扯皮。

且不說手機真正重要的東西是體驗而不是冰冷的引數。

就算是引數黨,可能在乎手機螢幕素質、可能會在乎充電速度、也可能會在乎畫素之類的。

也不見得真有什麼人在乎手機幾個核心。

是不是八核很重要嗎?

或許很重要。

但實際排程的時候一核有難七核圍觀也是無用功。

現在這宣傳策略就很無語。

不過這些就不是林灰關心的了。

像手機雖然也算是科技產品,但也不完全是科技產品。

林灰覺得手機更像是諸多技術整合的產物。

手機真正科技之體現不在於手機本身。

而在於手機背後的硬體和軟體。

硬體方面則涉及到諸如晶片、通訊、顯示技術、高階傳感器等。

軟體方面首推手機操作系統,而後是涉及到實際體驗時的一些演算法。

這些才是手機廠商應該重點關注的東西。

各大廠商一味地打口水戰只會徒增內耗。

做好本職工作,厚積薄發才是真理。

尹麗莎白·妮詩拿來的這些工程機。

雖然工程機gen 6和工程機gen 6+很多引數林灰都知之甚詳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林灰還是擺出了一副初次邂後大屏手機時那種眼前一亮的欣喜。

當然了也僅僅是擺出姿態而已。

真要讓林灰無節操地直呼amazing是做不到的。

饒是如此,林灰這種對工程機很欣賞的態度也讓尹麗莎白·妮詩很受用。

之後尹麗莎白·妮詩主動給林灰介紹的工程機的引數。

尹麗莎白·妮詩的介紹印證了林灰先前的一些判斷。

螢幕物理解析度以及軟件開發時需要的渲染解析度確實跟林灰印象中的相同。

不知道為什麼,在介紹到工程機gen 6+的這一特點時。

林灰感覺尹麗莎白·妮詩似乎隱隱有些失望的情緒。

呃……莫非是對蘋果方面更高層人員的一些不滿?

太具體林灰也無從判斷。

對這種疑似失望的情緒林灰選擇了視而不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