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凡所過往皆為序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能夠做到這一點,生成式摘要演算法用到的相應模型最起碼要有比現有演算法更強的表徵能力、理解能力。

雖然不知道林灰具體是怎麼搞定這麼強大的模型。

但涉及到語料庫這個最麻煩的問題林灰都有辦法解決,順手牽羊搞定別的難題也不奇怪。

到現在為止,在賀天昌看來林灰已經創造太多太多的奇蹟了。

無論是學業上還是商業上抑或是事業上。

在這堆奇蹟光環的加持下,賀天昌覺得林灰即便是能夠搞定生成式摘要演算法也不算什麼。

甚至賀天昌還有預感,林灰的成績絕不僅限於一個生成式摘要演算法就完事了。

林灰代表著一個未來!

事實上,先前賀天昌就有這種感覺。

同林灰接觸地越多,賀天昌的這種感覺就越強烈。

儘管不知道林灰所代表的這個未來到底是什麼。

但正所謂人老成精,賀天昌相信他的直覺。

如果誠然如此的話,在林灰的價值觀不偏離主流社會價值觀的前提下。

賀天昌感覺他願意為林灰保駕護航。

當然這也可能是只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

因為林灰的成長速度太快了。

這種成長速度快到基於常識的判斷可能出現很大的偏差。

就拿之前的事情來說。

在林灰獲得高考狀元之後。

為了避免外界對林灰進行惡意的商業炒作來進行捧殺或棒殺。

賀於是使用了一些手段讓媒體不要無底線的報道。

這樣做以當時的眼光衡量可能是正確的。

但之後賀天昌又覺得是錯誤的。

因為像林灰這樣的天才或許現在沒經歷過這種類似於捧殺事件和棒殺事件。

將來遲早要經歷。

而恰恰是因為他的干涉使得林灰失去了一次可能的鍛鍊的機會。

因此賀天昌在干涉了這件事之後一度認為他的行為很不對。

為此一度很自責。

可是在知道林灰選擇了麻省理工學院之後。

他感覺先前的做法又是正確的。

如果不是當時要求媒體剋制報道。

使得林灰以一個高考狀元的身份陷入到輿論的風波之中。

到最後卻又傳出高考狀元捨棄國內各大高校而去麻省理工學院。

如果真的出現這樣的論調。

又恰逢有人借題發揮的話,那對林灰來說就不是鍛鍊的機會了。

而是一次巨大的漩渦。

這個漩渦可不管林灰是什麼高考狀元抑或是什麼其餘身份。

這樣的漩渦會撕毀一切。

涉及到別的層面的事情賀天昌可能不是很清楚。

但涉及到教育方面的事情,因此經常牽涉其中。

賀天昌對此的感觸可是太深了。

如果將林灰牽扯到涉及到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的矛盾的漩渦之中。

後果不堪設想。

總之,現在的賀天昌慶幸最開始的選擇。

而這一切卻是基於他最初略有偏頗甚至是多管閒事的想法。

呃,這一波三折過山車般的發展。

人麻了那種。

還好,結局不差。

計算機行業浸潤良久,賀天昌最大的感悟就是:

——在計算機方面永遠別用普通人的思維去揣度天才。

而林灰就是天才,而且是真正意義上的天才。

賀天昌絲毫沒有誇張,最近他受邀參加了水木大學同麻省理工學院到訪的學術團隊共同舉辦的幾場自然語言處理方向的學術會議。

會議中他聽到的最多的名字就是LIN HUI。

原本他還有些不明所以,知道搞明白這個LIN HUI就是他一直關注的林灰時。

賀天昌才恍然大悟。

當時林灰還有點意外,這個林灰搞出的動靜居然驚動了這些遠在萬里之外的人。

呃,林灰這成果的威能還真是不小。

按照麻省理工學院造訪團隊裡面學者的說法。

林灰在自然語言處理以及神經網絡學習方面展現出來的價值就像是夐遠幽暗的莽原上出現的一束耀眼的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賀天昌覺得相比於麻省理工學院自然語言處理的這種沒底線的說法,他用“天才”這個詞彙來形容林灰反而剋制了很多。

說起來也正是因為造訪的麻省理工學院方面的團隊在水木大學(這個中國最高學府之一)的場所當著來自全國各界很多計算機行業的同仁盛讚林灰,賀天昌才有把握能替林灰申報下來相應的扶持性政策。

換作是以往,一個剛滿18週歲的年輕人研究成果不被打進青少年組或者大學生組就很不錯了。

更別提什麼社會上的扶持性政策或者說獎項之類的了。

而現在似乎是完全不用有這方面的擔心了,涉及到林灰在南風APP上取得的一切。

不要說是一些扶持性政策,就是斬獲一些大獎也是有可能的。

但涉及到大獎什麼的賀天昌並沒有絕對的把握。

因此這事他並沒有跟林灰講。

回想起在水木參加的那幾場學術會議,那些歪果人對林灰的評價可以說是極其之高。

賀天昌以前雖然是在美國留學的,一直讀到博士畢業。

但他對美國人的觀感並不是很好,無利不起早。

現在同樣是這群人卻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為了一個LIN HUI。

這也側面說明了林灰搞出來的動靜之大、價值之高。

如果誠如麻省理工學院的團隊所陳述的那樣,那麼毫無疑問將意味著:

生成式摘要演算法的誕生推動了神經網絡學習方面往前邁了一大步。

而神經網絡學習方面的研究已經原地踏步好久了。

至少最近幾年神經網絡學習方面的研究一直在原地踏步。

不過這些即將成為過去式了。

而過往皆為序章。

生成式摘要演算法的誕生也意味著將向自然語言處理這個研究方向中注入了新的血液。

賀天昌有預感涉及的自然語言處理和神經網絡學習方面的春天要來了。

這兩者之後是什麼呢?

似乎都和“機器學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在意識到這個之後,賀天昌突然覺得他似乎可以做些什麼。

比如說率先在國內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率先開設機器學習這方面的教學。

不止是選修,而是作為一門必修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