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納稅千萬&社會責任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按照6.15的匯率的話,這些海外收入對應294,062,250元。

按照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進行個稅申報的話意味著林灰將要繳納4704.99萬元的稅。

就很離譜,之所以說離譜不是因為林灰覺得交稅多,而是林灰感覺需要交的少。

林灰感覺他已經很努力了,需要繳納的稅也不過才幾千萬元而已。

前世那些需要納稅十多個億的個人究竟是什麼奇形種?

林灰逆推了一下如果林灰交17億元的稅那起碼意味著林灰稅前收入106.25億元。

呃,重生二十多天居然還是比不過一個帶貨的。

看來還是任重道遠啊,怎麼說林灰也得比帶貨的牛比。

不過林灰也不用著急,按照相關的規定,個人在境外取得的收入雖然也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但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申報納稅即可。

等明年繳稅的話林灰絕對會比十億多。

不知道個人繳納超過十億會有什麼隱藏福利?

不過現在納稅這麼多已經可以解鎖些隱藏福利了,比如說評選個_之類的。

不對,不能簡簡單單地說是福利,更加確切的說法應該是能有機會擔負更大的社會責任了。

雖然是更大的責任,但真有這種責任擺在林灰面前需要他去做的話林灰也一定全力以赴。

當然擔負社會責任什麼的這些都是後話,現階段對於林灰來說真正要做的還是不斷的壯大自身。

不夠強大的話別說什麼沉重的社會責任了,很可能連種樹都種不起。

林灰記得前世某某森林差不多每年就要投入幾億資金。

不考慮將資金進行金融化運作的話,現在林灰全部身家都投進去這樣的專案中似乎也只能夠勉強維持一年這樣。

如此看來,對於林灰而言,財富的量變積累之路依舊很漫長。

想到某某森林專案,林灰突然想起,前世該專案似乎是在16年才正式提出來的。

而現在剛剛2014年,顯然該專案還沒問世。

這種情況下,林灰以後錢多了完全可以將該專案搞一搞。

啥,每年搭上幾億元的專案還要截胡??

當然要了,並不是所有的專案都必須用錢來衡量。

而且並不是只有純粹金錢回報才叫回報,涉及到社會名聲之類的也是不錯的回報。

前世某某森林該專案收穫到的一系列成果已經表明了該項目的成功。

林灰記得該專案還獲得過聯/合/國的地球衛士獎,這可是聯/合/國環保方面的最高獎項。

雖然像“某某森林”這種準公益專案很難有直接的商業收益(ps:間接收益呵呵),但涉足到生態收益卻是巨大的。

林灰記得在2020年看到的一篇報道稱該專案生態系統生產總值超過百億元。

雖然不清楚這個是怎麼算的,但想來不是空穴來風。

另外在弄這種公益專案還能充分踐行社會責任。

畢竟無論林灰將來搞什麼企業涉及到栽樹這個環節也不大可能讓員工去種樹,大機率是僱傭社會上的人員來進行植樹行為。

對外宣稱的時候,說“僱傭植樹”就low了,應該叫增加了綠色就業機會,逼格一下子就上來了有木有。

這種每年只花上幾億元就能收穫到企業正面形象的事情似乎是很不錯的。

而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的事更是有必要去做。

除此之外,這樣的專案也符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樣理念(05年已經出現這一理念)。

這種能夠迎合主流的正確的價值觀的事情何樂而不為。

事實上,也就是現在的網際網路巨頭可能還沒想到前世某某森林這種助力公益助力環保的全新模式。

萬一能想到這種模式,估計各大網際網路企業也會搶著去做。

這總比漫無目的的砸錢效果好得多。

當然了將來林灰即便是做,也不會完全照搬前世該項目的細則。

前世該專案只能說是準公益,很難說是純粹公益。

林灰記得涉及到該項目的是用綠色能量來換樹。

但綠色能源獲取策略卻稍稍有些奇葩。

前世該項目的發起方在涉及到能源獲取方式並非都與低碳生活有關。

步行、騎行、公交這些符合低碳生活,產生綠色能量合乎邏輯。

但諸如各種消費行為也能累計綠色能量。

尤其,消費的越多獲取的綠色能量也越多,跟消費次數沒太大關係。

將消費行為和低碳行為做捆綁,很難說這種行為不是打著低碳的旗號進行誘導消費。

反正有時候給林灰的感覺是,該森林更像是專案發起方的一個贖罪券而已。

透過電子產品和網路資料來植樹,實現對演算法和程式的不真實參與。

似乎只要創造了這個遊戲就真的為環保做出了努力。

姑且說專案的發起方真的進行了努力,但是努力的方向對嗎?

對於涉及到物流運輸中所產生的種種汙染,某某森林的發起方又做了什麼呢?

雖然搞了個某某裹裹,但本質上仍然是粗放式的圈地活動,一位追求規模化,實際體驗十分糟糕。

這種形式化的東西對快遞形式所起到的革新是十分有限的。

不光是快遞這一個行業,阿狸投資的很多行業都是粗放的圈地行動。

圈地本身沒什麼,蕭規曹隨也不錯,問題是阿狸圈地之後還喜歡胡亂操作。

說實話,各種企業涉及到引資環節。

鵝廠投資都比阿狸投資受歡迎。

阿狸投資特別喜歡指手畫腳,胡亂指揮那種,也不知道從哪找那麼多大聰明。

可能同類互相吸引吧。

涉及到某某森林,前世該項目的發起方提出這玩意只是治標不治本的一種策略而已。

至於本心什麼的可能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了。

有所為有所不為。

將來如果林灰搞這個專案的話,或許規模做不到前世那般大。

但在活動純粹性這點上,林灰敢保證。

重生之後林灰很幸福,很多領域林灰因為有著資訊優勢,林灰都如入無人之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涉及到一些現象一些情況依舊是林灰所不滿意的。

雖然有不滿意的地方,林灰也不會怨天尤人,也不至於說到時空管理局給個差評之類的。

人的成長不光是認知世界的過程,也是改造世界的過程。

或許這個時空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但林灰會透過不斷的努力,一點點將世界變成他的形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