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意料之外的結算方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事實上前世的蘋果手機涉及到這個漏洞所採取的解決方案也只是將讓使用者沒法將時間調到1970年1月1日而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以說這是很睿智的一種做法了。

儘管這個漏洞很強大。

但面臨提交的時候。

林灰卻有點猶豫了。

這麼牛比的漏洞拿去換錢會不會有點虧?

或許可以有更大的用處。

不過旋即林灰就放棄了這一想法。

林灰現在最不缺的就是蘋果的漏洞。

比這個時間迴歸漏洞嚴重的多的蘋果漏洞比比皆是。

林灰之所以第一時間想到時間迴歸漏洞不是因為這個漏洞最嚴重。

而是因為這個漏洞相對來說比較經典。

以後林灰真想利用漏洞搞事情完全可以用別的漏洞來安排一波。

在此時缺錢的情況下漏洞還是有必要提交的。

在實際漏洞提交的過程中,林灰使用的是前段時間買的新電腦。

連的是代理IP。

雖然有點麻煩,但小心一點為好。

這種所謂的漏洞提交網站說白了很像是駭客論壇。

不小心些著了道就不妙了。

在漏洞激勵計劃的第一步林灰就卡住了。

起個什麼id好呢?

這讓起名廢林灰著實很糾結。

糾結了一會之後林灰乾脆直接以“admin”命名了。

註冊用於提交漏洞的安全賬號涉及到報酬結算方式的選擇時。

林灰發現除了可以選擇Visa結算、PayPal結算這些常規支付手段之外。

居然還可以選擇BitPay支付。

這還真是讓林灰稍稍意外的一種結算方式。

BitPay是一家美國B.T.C支付服務提供商。

BitPay於2011年5月創立。

這個支付服務提供商可以向使用者提供B.T.C和B.T.C現金支付處理服務。

重生之後隨便是什麼人都知道搞B.T.C回報率很高。

所謂的B.T.C幾乎無人不知曉。

不過林灰感覺B.T.C真正有價值的是其衍生價值。

而不僅僅是B.T.C本身。

B.T.C是四個重要組成部分的組合產物。

首先,B.T.C是一種稀缺的數字資產。

其次是B.T.C是一個有大量全節點的點對點網路。

再次,挖B.T.C需要找到有效的工作量證明數字。

這讓欺詐成本非常高,並且保證了隨意性和稀缺性。

最後B.T.C涉及到一個完全可公開稽核的區塊鏈。

這四種技術緊密結合,才有了B.T.C。

當一部分被移除時,就沒那麼有用了。

涉及到B.T.C的衍生概念。

林灰覺得要B.T.C本身更有價值。

就拿區塊鏈來說,這項技術就十分重要。

涉及到區塊鏈的研究由來已久。

密碼學家David Chaum在其1982年的論文《由互疑的團體建立、維護和信任的計算機系統》中首次提出了類似區塊鏈的協議。

Stuart Haber和W. Setta在1991年描述了關於加密安全區塊鏈的進一步工作。

1992年,Haber、Stora和Dave Bayer在設計中加入了Merkle樹。

透過允許在一個區塊中收集多個檔案證書來提高其效率。

但真正的第一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卻是由一個被稱為中本聰的人(或一群人)在2008年構思的。

中本聰以一種重要的方式改進了設計,使用類似哈希斯的方法對區塊進行時間標記。

究竟什麼是區塊鏈。

區塊可以理解為一個不斷增長的記錄列表。

使用密碼學將這些區塊連線在一起形成區塊鏈。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