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 三清計議,闡教問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道德天尊講道結束之後,八景宮內,三清相對而坐。頂點 23S.更新最快

“都言修行的目的是為了證道長生,等證道大羅了才知道,原來長生之路才剛剛開始,只有無上聖人才是長生的終點,如今吾等三兄弟皆已證道無上聖人,卻發現,聖人不過又是一個新的開始。”靈寶天尊嘆息道。

“是啊,不成聖,不知肩頭責任之重。”元始天尊道:“不想成凡須成聖,成聖才知凡之貴。”

“二弟有什麼想法?”道德天尊道。

“吾觀當今天下,眾生皆以種族為本,往往是非我族內其心必異的心態,戰爭往往因此而發。”元始道:“大哥您轉生人族之事,尤其是老君這一世,給了我啟發,血脈之別是不可改變的,但是如果能讓眾生在思想上相互認同,戰爭和殺戮就會減少。”

“思想上的認同,應該如何做?”靈寶天尊問道。

“教化,透過教化,可以讓眾生在思想上認同。”元始天尊道:“所以吾想創立一種組織,名曰宗教,專門以教化天下。”

“宗教?”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道。

“對,宗教。”元始天尊道:“宗教不同於種族,種族以血脈為紐帶,宗教以思想為紐帶,不但能減少戰爭,而且還能指引眾生的向道之心。”

“二哥此舉大善。”靈寶天尊道:

元始搖搖頭,道:“這宗教是前所未有之事,雖然吾有信心,可是也不知最後實際效果到底如何,所以吾要創立洪荒第一個宗教,規模不會太大,僅僅是嘗試一下,至於真正教化天下的宗教,交給他人吧。”

靈寶天尊詫異的道:“大哥這是為何,若是大哥的宗教能通行天下,必然功德無量啊。何必將此功德白白讓與他人。”

元始天尊笑道:“吾之聖道乃是元始之道,一元初始而已,吾首創的第一個宗教已經符合‘元’之奧義,若有後來者能創立更完美的宗教,這才能符合‘始’之奧義,吾卻不會因為一個宗教而壞吾自身根基。”

靈寶天尊恍然大悟,證道修士的修行就是弘揚自身大道的過程,所謂弘揚大道,在聖道大羅、混元和不朽的階段,是要讓天地認可和推崇,而到了無上聖道階段,就不僅僅是要天地認可和推崇,更是要讓眾生認可和推崇。天地有靈,人亦有靈,二者有強弱之分,卻無貴賤之別。

以元始聖道為例,它的大道之理是元和始,元是第一,始是發展和超越。從元的角度來說,就是要不斷的有第一出現,如元始創立種植之法,煉器之法,太上和通天創立煉丹、馭獸之法等等。從始的角度來說,得有人能在原有基礎上去超越,若是無法超越過去,那就證明元始聖道是錯誤的。

就元始本人而言,他的聖道就決定了他不怕被人超越。每一次被人超越,反而能壯大元始聖道,聖道越強,元始也就越強,從而實現反超壓制。在聖人不死不滅的前提下,元始也許會敗很多次,但是對同一個對手,元始不會敗兩次。

當然,天道定數之下尚有一線生機的變數存在,天道法則決定了世上沒有天下無敵之人,以元始而言,在他之後,就有最強聖人(太上)能剋制元始,最強聖道(通天的生克衍化聖道)能剋制元始聖道,未來還有一個聖人的聖道能剛好完克元始。

回到宗教的問題上,如果元始創立洪荒第一個宗教以後,再無宗教能將其超越,那對元始聖道的打擊才是致命的。以元始現在的聖人實力,首創就達到巔峰,這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可是這樣的話就是自毀根基。

聖人境界又叫無上境界,無上者,既有至高無上之意,也有聖人不應該高高在上的意思。如何在聖人境界保持謙卑的心態,這才是聖人修行時要面對的最大劫難,是超越天、地、人三劫之外的,聖人獨有的聖心劫。聖心劫雖不致命(聖人不死不滅),可一旦聖心蒙塵,道行將無法提升,這對聖人是比死亡還要痛苦的事情。

見靈寶天尊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元始道:“若是大哥和三弟有興趣,這個最強的教化天下的宗教不妨就由你們來創立吧,好歹也是一份功德和氣運。”

靈寶天尊眼睛一亮,道:“聽二哥這麼一說,弟弟我倒是有些興趣,一會我便回去閉關,整理和完善一下教義。”

元始微笑點頭,望向道德天尊道:“那大哥呢?”

道德天尊撫須而笑:“聽二弟三弟這麼一說,為兄倒是有些興趣也創立個宗教,不過二弟認為宗教應該以思想認同為宗,以融合血脈之別,為兄以為,陰陽相生,為何不能有一個純以血脈為宗的宗教,此二教相生相剋,相輔相成,正好可以完善二弟的宗教之法。”

“大哥辛苦了。”元始嘆道,大哥用心良苦,他怎能不感激。

如果把修行比作登山,從一個方向、一條路能上山,不代表從另一個方向、另一條路就不能上山,修行者悟出的道也許是正確的,可不代表是唯一正確的,可是大道是唯一,若不能證明道之唯一,那麼道就永遠無法昇華為大道,所以,每當一條新道或新法出來時,以此為基,嘗試一條截然相反的道路也是很有意義的:兩條路若是都能成功,那麼取其同者,若是一成一敗,棄其錯者。

道德天尊作為三清的大哥,一直站在元始和通天的身後,默默的支援著兩個弟弟,元始和通天能取得現在這樣至尊無上的成就,大哥的犧牲甚多。

三清商議完畢,各自回返道場。

一量劫之後,元始天尊已經構思完善了闡教教義,破關而出。

元始天尊的話語在洪荒中響起:“本座玉清元始天尊,有感洪荒各族紛爭不斷,有心調和血脈之別,減少殺戮,特創闡教一脈,凡有緣人,不限種族,皆可拜入闡教門下,成本座弟子,隨本座參悟聖道至理。”

元始天尊的話令洪荒震動,那所謂的闡教是什麼東西,眾人不知,但是他們聽到一個詞:聖人弟子。

到目前為止,元始除去神族血脈子嗣,弟子只有數十人,其中大部分是記名弟子,如十二元辰之輩,都是些血脈一般,資質平常之人,卻因得到元始指點而一舉證道大羅,像南極仙翁,四不像這兩名記名弟子,更是證就混元。

這還只是記名弟子,而真正得元始費心教導的親傳弟子如雲中子、真王等,哪個不是有亞聖之望的大能。

一時之間,各族震動,稍微有點本事和自信的,全都前往崑崙山,想要成為聖人口中的有緣人。

人族,一座大山之中,一位白髮老者和一名年輕人。

白髮老者道:“清虛,現在元始聖人立教收徒,你可前往崑崙山走一趟,若是能拜在聖人門下,則大道可期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師父,那元始聖人收徒,入選者豈非平凡之輩,而弟子現在只不過是一名元嬰期的小小修士,如何能有這個福緣?”這個叫清虛的年輕人道。

“清虛,你莫要小瞧了自己。”老者道:“你的天資不凡,若能修煉到真仙,必然是少有的一品金仙資質,完全有資格去試一試。至於說境界,那更不是問題,如果聖人以境界高低為標準收徒,那又何必公告洪荒,直接和那些大羅、準聖招呼一聲不就好了。”

“說是這麼說,可是弟子還是覺得太虛無縹緲了。”清虛道。

“你試一試,也許不會成功,但是你不試,永遠不可能成功。”老者道。

“弟子明白了。”清虛心中一震。

“去吧,即使不能拜入闡教門下,這一路遠行,也可以看做是一場歷練。”老者道:“你下去收拾收拾形狀,就出發吧。”

“是,師父。”清虛應道,退了下去。

望著退下的道行,這名老者意味深長的笑了:“這人族的潛力確實不凡,也難怪大哥會轉生人族,一個清虛,還有那個叫道行的,都是上上之資,可堪造就。”

在千萬裡之外,一名人族青年正將一隻妖禽踩在腳下。

“不給你點厲害,你不知道我道行的厲害。”年輕人道:“一隻真仙大妖就了不起了嗎?我若是想的話,別說真仙,太乙都修煉到了。”

“浪費本座去崑崙山拜師學藝的時間。”年輕人把那真仙境界的妖禽扔在地上,揚長而去。

一些小妖小心翼翼的望著年輕人遠去,等到見不到其人身影之後,這些小妖再也忍耐不住,一擁而上,將妖禽的屍體分食。

與此同時,龍族,龍之谷,水晶宮,一青袍一黃袍,兩名身材高大的修士相對而坐。

青袍人道:“三哥,你真的扔下族長的位置,去拜到那什麼闡教之中嗎?”

“不錯。”黃袍人道:“五弟,這龍族族長之位就交給你了,為兄要拜入聖人門下,為吾妖族尋一條出路。”

異史公提問:黃袍人是誰,大家猜出來了吧,沒錯,正是黃龍。各位書友,你們誰在看到祖龍九子的黃龍時,就猜到此黃龍就是十二金仙之中的黃龍真人了呢?

那麼,大家猜一猜,身為妖族最強的二代準聖之一,黃龍是怎麼成為封神之中赫赫有名的五無真人的(無法力,無弟子,無法寶,無神通,無戰績)。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