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當郭老師發瘋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周浩走到郭老師和於老師的中間,節目也跟著來到了高潮。

臺底下的觀眾期待,上場口的師兄弟也是一個勁兒的偷看。

大家都非常好奇,周浩在這個時候會怎麼表演?

周浩的態度很輕鬆。

雖說他已經意識到了自己跟郭於兩位老師的差距。

但有差距是好事。

之前郭老師在教他們的時候,曾經鄭重其事的告訴了大家一個道理。

能夠看得見差距,那就還有追上的機會。

相聲演員最怕的就是看不到自己上升的空間。

我這樣已經到頭了。

當一個相聲演員心裡開始產生這種想法的時候,他在藝術上也就很難有所進步了。

好在周浩長了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他在舞臺上或者說在臺下看郭老師於老師或者其他師兄弟的表演。

總能夠找到他自身的一些不足。

再加上周浩本身的天賦極佳。

如果他沒有辦法發現自身的不足,那也就罷了。只要周浩能夠發現自己的不足,他想要做出改變,就能做出改變。

說句凡爾賽的話。

周浩只要這樣一直進步下去,他的未來是看不到頭的。

甚至不僅僅是相聲行業內部的人。

周浩之前在做綜藝節目客串影視劇的時候,跟一些綜藝節目的主持人嘉賓接觸,跟一些影視的導演演員接觸。

同樣讓周浩收穫非淺。

他瞭解了很多以前他自己不瞭解的知識,也在那些人身上看到了一些他之前沒有留意到的點。

用郭老師的話來說。

有些東西明白了就是明白了沒明白就是沒明白。

當一個人沒明白的時候,哪怕你把窗戶紙給他捅破,把窗戶給他破碎。

他該不明白的時候還是不明白。

當他已經明白了的時候。

那你根本不需要跟他說那麼多,他自己就能領會。

就好像現在的周浩。

在小劇場裡演出,他已經完成了積累。

現在就到了噴發的時候。

之前在團綜的時候,周浩又更進一步。

他雖然噴發出了一部分,但積累的更多。

接著又是做綜藝節目,客串影視劇。

周圍環境的巨大改變,給了周浩更多感悟的機會。

以至於到了現在,周浩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雖然他還能夠看到自己跟郭老師和於老師的差距。

但周浩已經不再像以前那麼迷茫了。

以前他根本就看不清楚兩者之間的距離,究竟有多長?

但是現在,周浩已經能夠模湖的看到郭老師和於老師的背影。

而且這跟他當初在團綜的感悟是不一樣的。

在團綜的時候,因為郭老師和於老師要配合他演出。

所以他們也就並沒有將自己全部的能耐拿出來。

但是這裡不一樣。

這裡是劇場,是商演的平臺。

現如今郭老師和於老師基本上已經不在小園子裡演出了。

他們演的最多的就是這種商演。

不管是全國各地的迴圈演出還是外國的演出。

又或者是鋼絲節,跨年,封箱,開箱。

郭老師一直沒有間斷自己的演出,只不過他現在演的都是這種大園子。

這裡儼然已經變成了郭老師的主場。

當郭老師和於老師在這種大園子裡演出的時候,他們表演出來的狀態才是他們最好的狀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或許他們現在的狀態,已經不能跟他們年輕賣力氣的時候相提並論。

但相比於當年他們年輕賣力氣的時候,現在的郭老師跟於老師經驗更加豐富。

他們表現出來的手法和能力,都不再是當年能夠相提並論的。

他們的狀態強的可怕!

就連周浩看了以後,都有一種歎為觀止的感覺。

可即便是面對這樣兩座高山。

周浩也沒有絲毫的怯懦。

他臉上掛著輕鬆的笑容,以絲毫不弱於兩位老師的氣勢,將兩位老師分隔開。

“怎麼還打起來了呢?這也太不雅觀了。後臺一幫小輩都在那裡看著,臺下還坐著這麼多衣食父母。明天網上一發,郭老師和於老師哪還有臉面?”

周浩一副苦口婆心的樣子。

面對兩位老師的分歧,他居中調解。

臺底下的觀眾竟然沒有覺得有絲毫的彆扭。

這要是沒有察覺到也就罷了。

對於察覺到這一點的觀眾來說,他們的童孔瞬間瞪大,眼睛裡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

怎麼會這樣?

周浩面對自己的師父跟大爺,竟然一點都沒有被兩位壓倒。

“之前好像也就小嶽有這種狀態。”

“如果不算前輩的話,高老師也可以。”

臺底下資深的觀眾議論了幾句。

然後他們的臉上都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聽聽他們剛剛提到的那兩個人。

難道說現在的周浩,竟然已經可以跟那兩位相提並論了嗎?

這未免也有點太不可思議了。

雖然眼前這一幕,是他們親眼所見。

但觀眾還是有點不敢相信,或者說難以接受。

他們現在所看到的一切。

“還用等明天?今天晚上他們就發上去了。”

郭老師伸手一指臺下的觀眾。

有不少人都拿著手機對他們拍。

這也算他們的特色了。

郭老師所有的演出,包括他們徒弟的演出。

從來都不忌諱讓觀眾去錄。

這在其他的小園子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往大的說著牽扯到版權。

往小了說,如果觀眾都在網上把他們的段子給看了。

到時候還怎麼買票來看?

畢竟他們會的又不多,觀眾看完以後他們演什麼?

而且即便他們會的多又怎麼樣?

他們學習創作的速度,難道還能比得上觀眾在網上看影片的速度嗎?

但郭老師不忌諱這一點。

他不是沒在這一點上吃過虧。

他創作一個新的段子,可能需要一個月兩個月甚至半年的時間。

這在相聲演員裡,已經很快了。

然而前腳觀眾在網上看完了段子,後腳人家就會問。

“還有新段子嗎?”

他20分鐘就看完了。

按理來說吃過這種虧,郭老師對這一點應該更加忌諱才對。

但他沒有。

他依然讓觀眾隨便錄,隨便在網上傳。

即便是後來版權賣給了酷豆,觀眾也可以一段一段的錄。

郭老師之所以如此的大氣?

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郭老師對相聲的表演理解不同。

別人認為聽相聲聽的都是段子。

就連很多專業的相聲演員都這麼想。

所以他們力求創新。

創新沒有錯。

但郭老師並不認為觀眾跑到小劇場裡來聽相聲,就是為了聽新段子來的。

畢竟就他們小劇場裡演的,也不全都是新段子。

他們只是儘可能的讓自己的段子,讓自己的節目豐盛。

裡面還是有一些老段子的,而且數量還不少。

平均每一個小劇場的演出,老段子的比例都超過2/3。

為什麼觀眾還願意看?

郭老師經過總結以後,他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主要是相聲觀眾聽的多了以後,他們就不認為相聲裡還有什麼新段子。

他們聽的是那個味道,聽的是你處理包袱的方式。

以至於到後來,看的就是相聲演員在舞臺上展露出來的魅力。

這種感覺跟戲迷差不多。

因為追求的方向不一樣,郭老師對偷錄,也就不那麼苛求了。

“您既然知道這一點,那就更不應該跟於老師吵起來了。”

周浩聽到郭老師的說法以後,臉色瞬間變得更難看了。

如果說郭老師不知道事情的輕重,那還情有可原。

既然知道事情的輕重,為什麼還要在舞臺上吵起來?

“兩個人加起來100多歲的人了,在舞臺上撕破沙皮臉,至於嗎?”

周浩苦口婆心。

觀眾雖然聽著有一點不對味兒,但因為周浩表演的太真摯了。

他們不自覺的,也被周浩帶進了他的情緒裡。

以至於他們沒能發現,這裡面的端倪。

倒是一旁的於老師,聽著臉色一變。

“你給我等一下。”

周浩不明所以的看著於老師,他的眼睛裡滿是疑惑。

“你剛剛說撕破什麼臉?”

“沙皮臉啊。”

如果說觀眾一開始沒有聽出來,現在經過於老師這麼一點撥,觀眾也瞬間明白了。

他們瞬間笑出了聲。

周浩這傢伙是越來越陰險了。

“你這一開口就向著你師父。”

於老師當然不可能這麼輕鬆就放過周浩,他氣呼呼的指責道。

“怎麼了呢?”

周浩一副沒有聽明白的樣子。

“這擺明了就是他撕的我。”

“嗯?”

“沙皮臉嘛。”

經過於老師這麼一說,臺底下笑的聲音更大了。

於老師臉上皺紋多。

雖然郭老師一直長相比較成熟,基本上年輕的時候長得就跟大爺似的。

但這種容貌有個好處。

那就是自來舊,不見老。

從郭老師剛成名,也就是30來歲的時候,他就是這個樣子。

現在他已經奔5張的人了。

可他給人的感覺,根本就沒有多大變化。

就好像他生來,就是這個樣子似的。

於老師就不行了。

於老師酷愛交朋友,朋友一塊兒聚會的時候,菸酒都是必不可少的。

這樣的人生固然瀟灑。

但相對而言,這種人老的速度也要快一些。

就好像於老師,頭髮越掉越多。

即便是燙了頭,如果離得近,還是能夠看到頭皮。

臉上的皺紋,也越來越多。

網友老愛拿這件事情調侃,說於老師是沙皮臉。

作為一個合格的相聲演員,這種事情他們怎麼能忍?

與其讓別人說,還不如他們自己調侃。

“這就是孩子的一個比喻。”

郭老師幫著周浩分辨。

“哪有這麼比喻的,要說你就好好說,就是撕破臉。”

“就是撕破沙皮臉!”

周浩跟著重複了一句,但沙皮兩個字,他還是沒能去了。

觀眾頓時笑成一團。

郭老師看這個氛圍不錯,又開口調侃了一句。

“你見過沙皮頭上長卷毛的嗎?”

當郭老師這麼說的時候,臺下就已經忍俊不禁了。

“咱實話實說,咱養過狗。我就沒見過狗,留長毛。”

周浩突然感覺不對。

因為做髮型的關係,周浩的頭髮留的也不短。

甚至可以這麼說。

他們後臺這幾個顏值不錯的師兄弟,留的都不是短髮。

實事求是的講,髮型對一個人的顏值加成是很大的。

原本七八分的容貌,如果選一個合適的髮型。

很可能達到9分。

這裡面的差別,不說天差地遠,也差不了多少。

但你要留一個平頭。

說不定七八分的容貌,還要減上一分。

不光是為了愛美,更多的是為了在舞臺上的形象考慮。

尤其是參加綜藝節目,客串影視劇。

對顏值的要求更高。

周浩很自然的,也就把自己的頭髮留長了一點,便於做造型。

現在郭老師這個說法,說的可不僅僅是於老師,連他都算上了。

而且他還不能回嘴。

之前有師兄弟說,跟郭老師和於老師一塊上臺,就相當於渡劫。

周浩還半信半疑。

到了現在,他算是徹底相信了。

原本大家說的好好的,怎麼矛頭就突然對準他了?

這不是渡劫,是什麼?

周浩沒有辦法作出反應,並不意味著其他人不行。

比如說,於老師。

他聽到郭老師的話以後,臉上也露出笑容。

用科普的語氣說道。

“沙皮都是短毛的。”

“哇!”

這話一出口,臺下就跟炸鍋了一樣。

一般人聽著,這可能只是隨意的聊天兒。

但是在常年聽相聲的這些觀眾耳中,這可不是普通的聊天那麼簡單,這是反擊呀。

而且這個反擊相當的犀利。

郭老師就留著一個小平頭,把中間剃成了桃心兒的形狀。

臺底下的觀眾會心一笑。

上場門兒的那些師兄弟,也有歎為觀止的感覺。

要說對相聲的理解,他們比觀眾可強多了。

可即便是他們看了郭老師和於老師兩人的表演以後,也只能自愧不如。

這之間的差距,這樣的臨床反應。

都不是他們能相提並論的。

就連臺下和上場口的師兄弟都這樣了。

更不用說站在舞臺上的周浩了。

周浩深深的看了一眼於老師。

一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確信,難怪有人說只有於老師才能夠配得上郭老師。

兩人能夠搭檔在一起,的確是互相成就了彼此。

其他的相聲搭檔是不是能夠做到這樣?

周浩不得而知。

但郭老師跟於老師兩個人站在一起,他們的確是展露出了1+1>2的表演。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