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小品幹不過相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說相聲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這裡必須要給大家解釋幾句。

說相聲的主要功能,在不同的時期,也都是不一樣的。

首先說相聲誕生之初。

相聲誕生之初的作用,就是為了讓藝人養家湖口。

在那個沒有規則的年代,相聲演員就是為了把人說樂了,讓那些路過的人,打賞他們點錢。

然後他們好拿著這個錢養家湖口。

那個時候的相聲,也沒有什麼規矩。

說包袱把人逗樂了可以,說吉祥話,把人說高興了也可以。

只要能讓別人把錢掏出來,那你就是好的相聲演員。

你為了一個段子,琢磨了8天8夜,結果說出來沒人愛聽。

一分錢掙不到。

另外一個呢,不管是拿大頂,還是說吉祥話,哪怕是翻個跟頭了。

只要他能掙來錢,那就是好的相聲演員。

後來相聲之所以會漸漸變成大家熟悉的形式,就是因為那樣的包袱結構,相比於拿大頂,說吉祥話,更容易讓觀眾把錢掏出來。

所以相聲就形成了那樣的流派。

一些老的相聲演員說,好的相聲演員是怎麼磨練出來的?

就是餓的。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他們對飢餓這個詞已經沒有什麼概念了。

但是對老一輩而言,這兩個字一直伴隨著他們。

哪怕生活好了。

童年經歷的創傷,也是泯滅不了的。

後來國家建立起來,大家的日子逐漸好了,對於相聲的定義也就變了。

尤其是在80年代以前,那個時候人們對於相聲的定義,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也是在那個時候,相聲摒棄了一些舊時代的東西。

比如說一些髒口,一些不那麼雅俗共賞的段子。

除此之外,人民當家作主,相聲演員也是人民。

所以那個時候的相聲演員,還揹負了另外一個職責,那就是抨惡揚善。

抨擊醜惡,弘揚正能量。

一直到現在,很多相聲演員都秉持著這樣的思想。

也是在那個時候,出現了很多相聲大師級的人物。

比如說大名鼎鼎的小蘑孤,侯氏專案上的掌門人,馬家相聲的掌門人。

都是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

80年代以後,隨著電視的普及,相聲經歷了真正的大起大落。

因為電視紅了一些人,比如大家熟悉的春晚相聲,就是那個時候的代表。

但同樣因為電視,相聲也徹底走向了沒落。

這裡不得不提另外一個語言類的節目,那就是小品。

從表現形式上來看,小品比相聲佔便宜佔大了。

首先人家可以藉助道具的力量,其次人家本身就扮演著人物。

小品演員根本不用像相聲演員那樣,去從頭塑造人物,塑造表演的環境。

他們在表演的時候,自然能夠得如魚得水。

毫不客氣的說,單就電視這個平臺,相聲是絕對幹不過小品的。

門都沒有。

這就是相聲發展的前三個階段,從90年代開始,一直到兩千年初,相聲基本上已經徹底沒落了。

就連大型春晚,都沒有了相聲節目。

然後就是小劇場向上的興起。

在之前的那三個階段,相聲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職責。

從最開始的養家湖口,到建國以後的抨惡揚善,再到大型春晚的歌頌型相聲……

沒有誰好誰壞,只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

如果不出意外,相聲很有可能就徹底沒落了。

即便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聲的處境也比不上京劇。

京劇就算再怎麼落寞,那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國之瑰寶。

相聲卻不是。

最後就是小劇場相聲的興起,這也是相聲發展的第四個階段。

相聲興於民間,最終也還是要回到老百姓當中來。

到了這個時代,相聲之前的那三個功能,都被保留了一部分。

首先對於演員來說,他們肯定要藉著相聲來養家湖口。

這母庸置疑。

除此之外,他們雖然沒有辦法做到像剛建國時那樣捧惡揚善。

但也能因勢利導。

不敢說教化,起碼也是教人學好,勸人向善。

就連歌頌相聲,小劇場的相聲都繼承了一部分。

除了這三個部分以外,為了貼合現在這個時代,現在的相聲還衍生了一個最重要的功能。

也是相聲的本質。

那就是帶給人們歡樂。

不管是上了一天班,還是上了一天學。

有不管是在家帶了一天娃,還是做了一天家務……

聽相聲就是一個放鬆,精神上的放鬆。

開開心心的來,開開心心的走。

收穫兩個小時的輕鬆快樂,保持一天甚至一段時間的好心情。

這已經成了當今這個時代,相聲最為重要的功能。

另外的三個功能,也都有。

但從比重上來講,相比以前肯定是少了很多。

周浩和欒哥兩人現在在舞臺上表演的,就是這樣的相聲。

他們現在最大的目標,就是帶給人們歡樂。

讓臺下的觀眾聽得開心。

讓以後透過網路看他們節目的觀眾,也能看得開心。

這就得了。

周浩和欒哥兩個人,顯然都是明白這個初衷的。

正因為他們都明白這個初衷,兩個人的合作,才更加的順風順水。

即便中間有點小分歧,那也都是為了節目好。

兩個人都能包容理解。

“憑胸而論!”

周浩這4個字一出口,臺下觀眾的反應就跟炸了鍋一樣。

他們有些不敢置信的盯著舞臺上的周浩,心裡琢磨著這是什麼虎狼之詞?

“你還有點別的標準沒有?”

“怎麼了?”

周浩一臉不解的看著欒哥。

“憑心而論!你說的有點偏了!”

欒哥越是認真解釋,臺底下的觀眾就笑得越開心。

周浩跟欒哥兩個人站在一起,不光畫面看起來特別和諧,兩人中間還有一些反差。

而這種反差,看在觀眾眼裡特別可樂。

尤其是周浩說什麼事情,欒哥一本正經在一旁反駁。

臺下觀眾的掌聲和笑聲,幾乎能把房蓋兒都給挑了。

太精彩了。

什麼叫做歡喜冤家?

大概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吧。

“好吧!”

周浩最終無奈妥協。

不過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該說的包袱也都已經說了出來。

“那你說我乾點什麼呢!我得當成功人士啊!”

“這我怎麼知道,得你自己琢磨。”

欒哥說道。

“要不我賣菜去?”

“好啊!”

“可我起不了那麼早。”

周浩一句話,就把這條路給徹底堵死了。

欒哥強忍住翻白眼的衝動。

他對周浩的話,現如今已經有了很強的抵抗力。

“要不我開個網咖?”

“也可以。”

“我又睡不了那麼晚。”

“那你不白費勁嘛。”

“開個酒吧?”

“嗯。”

“我酒精過敏,一彈就倒!”

“能喝一罈呢,那也不少。”

“不是那個一罈,就是手指甲蘸點酒水,然後伸手一彈。”

“喝著酒精過敏是不是?”

“也可以那麼說。”

“正常人都這麼說話!”

隨著周浩接連說了幾個專案,臺底下的觀眾都快樂瘋了。

他們就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廢物的人。

舞臺上的周浩,卻絲毫不感覺丟人,他還在繼續大言不慚的說著。

“要不我開個賓館?還是算了吧,這年頭賓館沒人。”

“要不給人當保鏢,就我這小身板,我也撐不住啊…”

……

隨著周浩自己不斷爆料,臺底下的觀眾都已經聽迷了。

他們在這個時候也特別好奇,周浩到底能幹點什麼呢?

他好像除了演員,什麼都幹不了。

就在臺下觀眾這麼想的時候,周浩似乎也想到了這個答桉。

他頓時眼前一亮,聽著欒哥說道。

“要不我去演小品!”

“成啊!”

“可是小品又幹不過相聲。”

當周浩說小品幹不過相聲的時候,臺底下觀眾的笑聲就跟涼水澆到了油鍋裡一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直接炸了。

他們笑得特別開心。

所有人都知道一個事實,那就是相聲幹不過小品。

先天缺陷太大了,光靠演員來彌補,根本就彌補不了。

但這些觀眾其實不知道,周浩說的是實話。

這年頭,小品還真幹不過相聲。

大家印象中相聲幹不過小品,主要是因為在大型春晚上,相聲節目越來越少。

即便最近這些年,情況有了不少好轉。

但從整體上來看,相聲依然幹不過小品。

你看看有幾個相聲節目,幾個小品節目?

兩者的比例,就已經說明了一切。

那有人不免要問,揭然這樣,為什麼說小品幹不過相聲?

這裡面就牽扯到一個很重要的標準,那就是商業價值。

除了郭老師和他的徒弟以外,全國範圍內還有多少相聲社?

這個行業的總產值有多少?

多了不敢說,10位數以上是肯定的。

小品的產值有多少?

除了開心菊花團隊以外,根本就沒有小品的產業。

而且就開心菊花本身來說,他們也不能算小品產業。

而是更像娛樂影視,還有他們自己編排的話劇。

即便算上開心菊花的劇場,小品的產值也是很低的。

如果把開心菊花拿走。

那就不是很低的問題了,人們基本上就看不到小品的產值。

為什麼會這樣?

在大型春晚上,小品明明比相聲出色那麼多。

為什麼在真正的產值上,卻根本形成不了品牌呢?

這裡面牽扯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創作。

相聲是可以創作的,而且相聲演員也可以說或者是改編老的相聲段子。

但小品行嗎?

如果有一個小品劇場,每天都能拿出6個好的小品作品。

而且這些好的小品作品,還都不重樣。

最起碼在一個月的時間裡,能夠做到不重樣。而且還能保證,不斷有新的節目跟上。

小品劇場一樣會火。

但是有嗎?

有那樣的創作團隊,有那樣的編劇嗎?

人家要是真的有那種本事,自己直接寫劇本做情景喜劇不香嗎?

為什麼要困在小劇場,辛苦一輩子。

相聲因為有這樣的積累,再加上有演員不斷創新。

所以才能形成產業。

脫口秀也是一樣,脫口秀是最吃創作力的。

所以脫口秀也漸漸的形成了產業。

小品不行。

有那個創作力的編劇,根本不會花那麼多時間在小品上。

至於說沒那個能力的編劇,即便他們創作出來了也沒人看。

這才是小品幹不過相聲的原因。

十幾年前,小劇場沒有興起的時候。

相聲當然幹不過小品。

但是到了現在,隨著小劇場的興起,兩者的地位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小品如今是真的幹不過相聲。

當然這種事情,也就是周浩和總隊長兩個人自己心裡明白。

臺底下的觀眾是不理解的。

他們只認為中號再往自己臉上貼金。

不過周浩也無所謂。

觀眾願意把這個話題當成段子來聽,也不算什麼壞事。

“那你可以說相聲啊!”

欒哥建議道。

臺下觀眾立刻跟著叫好。

周浩不說小品幹不過相聲嘛,反正他也是個相聲演員,郭老師正兒八經的弟子。

完全可以在這一行裡混飯吃。

周浩聽到欒哥的建議以後,卻是一撇嘴。

“你們這行裡哪有好人啊?”

舞臺下的觀眾,聽到這裡再也忍不住。

之前那個憑胸而論,就夠讓他們受不了的了。

周浩現在說的這番話,更是給了他們宣洩的機會。

他們的噓聲連成一片,在整個小劇場裡迴盪。

“好傢伙!

欒哥吐槽了一句。

“我這琢磨來琢磨去,總算想了一個稍微靠譜點兒的點子。”

“那你給大夥說一說。”

“這做買賣要一步一步來,不能貪大。”

“說的倒是有道理,那您想出來的點子是?”

“賣烤串兒!”

周浩一臉神秘的說道。

如果不是他最後說出來的這幾個字,單聽周浩說話的時候那個氣勢。

人們沒準兒以為他,想了多麼了不起的一個生意點子呢。

“這倒是個點子!”

欒哥點頭給予了認可。

舞臺下的觀眾,雖說多少有點兒失望。

弄了半天,就這樣一個職業。

當然他們也知道,周浩這個職業肯定不是瞎選的。

肯定是為了對應他之後的表演。

周浩要烤串,絕對跟一般的烤串有本質的區別。

他們完全可以拭目以待。

舞臺上的周浩,狀態也是越來越投入。

今天的表演,總算是進了正活。

越是在這種情況下,他越是一點兒都不能鬆懈。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