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音樂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周浩沉默。

臺下觀眾的笑聲和掌聲,卻根本停不下來。

他們笑得特別歡暢。

周浩越沉默,他們笑的就越歡暢。

說起來,這也是因果迴圈。

誰讓周浩之前在舞臺上,老愛佔便宜,一點兒虧都不吃。

不管是跟誰合作,周浩都能把搭檔給損個夠嗆。

但他的搭檔,卻很少有還嘴的機

之前周浩跟老秦合作的時候,又或者是跟其他師兄弟合作的時候。

他們光是應付周浩那層出不窮的包袱,就已經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通通搭上了。

在這種情況下,讓他們找機會還嘴。

無疑是很困難的事。

但總隊長不一樣。

首先人家的身份擺在那裡,人家是完全有資格還嘴的。

而且即便人家還嘴了,周浩也很難說什麼。

誰讓人家是師哥,領導,還是總隊長呢。

除了身份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不得不提。

那就是個人的能耐。

也不是說,之前跟周浩合作的那些師兄弟能耐都不行。

主要是,很多師兄弟,原本不是幹捧跟的。

比如說大餅,老秦。

他們都跟周浩合作過,而且合作過不止一次。

舞臺效果很好。

但他們能還嘴的機會,寥寥無幾。

究其原因,無非就是他們壓根就不熟悉捧跟的位置。

他們在接話的時候,就沒有那麼多的臨場發揮。

總隊長呢,他原本就是捧跟演員,而且是郭老師公開承認的好捧跟。

不管是反應速度,還是還嘴的犀利程度,都是一般人沒辦法相提並論的。

而對於現場的觀眾來說。

觀眾對於這樣的場景,也都是喜聞樂見的。

普通人可能沒有辦法理解。

但現場觀眾是真有這樣的想法,而且這樣的想法非常強烈。

看到一直欺負別人的周浩,在舞臺上受氣。

他們就特別滿足。

要說為什麼?

觀眾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

但他們就是喜歡。

周浩沉默了一會兒,等觀眾過足了癮。

他才笑著開口道。

“有時候也仰泳!”

周浩說著,還做了一個仰泳的動作。

單純這幾個字,倒是沒什麼要緊。

關鍵是這前後的情節,都是連著的。

臺下觀眾瞬間心領神會。

仰泳的時候,褲衩追不上……

那個場景,他們都不敢想下去。

觀眾笑得更大聲了。

周浩和欒總隊長這一來一回的交手,算是讓臺下的觀眾過足了癮。

“有本事,你接著說。”

被說的欒總,卻是一副不以為意的樣子。

“有時候還海泳,就是在大海里游泳。周圍到處都是遊客……”

等到周浩說到這裡,欒哥的臉就已經有些掛不住了。

他看周浩的眼神,已經帶上了威脅。

但周浩就好像完全沒看到一樣,他還繼續剛剛的表演。

“有時候還在海里邊仰泳!”

“哇!”

臺下觀眾瞪大了眼睛。

有幾個臉皮兒薄的小姑娘,甚至下意識的用手捂起了臉。

如果不是她們的手指縫張開,眼睛正透過手指縫看著臺上。

別人還真以為這幾個小姑娘害羞了呢。

這還沒完!

“海里邊到處都是那種海鷗,咦,這有條魚!噗!”

周浩形容海鷗捕魚的動作,更是讓臺下的觀眾炸開了鍋。

周浩一個髒字兒都沒說。

但他愣是把臺下的觀眾,都給說的低下了腦袋。

大家看周浩的眼神,在不知不覺中都變了。

這個演員身上一定有毒。

不然怎麼能讓他們愛聽這些東西?

主控室裡節目組的工作人員,也是笑到不行。

其中一位上了歲數的副導演,一邊笑著一邊跟總導演說。

“這個尺度不行吧!”

“周浩他說什麼了嗎?”

總導演奇怪問道。

被問的那位副導演,微微皺了皺眉。

仔細回想一下,周浩還真沒有說什麼。

但是他表達的那個內容……

“都是你自己聯想的,表演沒有任何問題。這就跟三級演員一樣,其實我們國內評選的三級演員一大堆,只是人們想歪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總導演笑著解釋。

“可是,可是……”

那位副導演,倒是挑不出什麼毛病。

不過他總覺得哪裡不對。

至於說,到底哪裡不對?

一時之間,他又想不出來。

節目組的總導演笑了笑,沒有接著開口解釋。

他也想過這個節目的尺度問題。

出於對周浩的信任,既然周浩在舞臺上這麼表演了,總導演就覺得問題不大。

而且說到底。

他們這個節目面對的是網路觀眾,從網絡平臺播出。

長期在網上衝浪的那些小夥伴,有幾個不知道這些梗?

有幾個接受不了這樣的包袱?

那不是開玩笑嗎?

當然這樣的節目,似乎也只有在網絡平臺播出才最合適。

真要是放到電視平臺上,還真沒有辦法做到老少皆宜。

上網是有年齡限制的,看他們的節目更有年齡限制。

雖說不是完全打不開。

但真正在網絡平臺看這種相聲節目的小孩,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

更不用說,全程一個髒字都沒有。

總導演琢磨了很久,最終還是堅定的認為,以周浩這個包袱的尺度來說。

完全夠得上播出的標準。

“沒問題。”

人和人的交往相處,有的時候是很難說的。

就好像這個節目的總導演。

在做這個節目之前,其實他根本不認識周浩。

即便是透過節目,他跟周浩認識了,熟悉了。

兩人好像也沒有什麼太多的交往。

然而總導演就是欣賞周浩。

我就是看著你好,一點兒辦法都沒有。

參加這個節目的嘉賓很多,總導演也發現很多人都有潛力。

比如老秦,小孟。

好好栽培一下,這兩個是非常容易出頭的。

但他就是願意捧周浩。

這也是很難說的事。

就連這個節目結束以後,總導演都決定邀請周浩,參加另一檔節目的錄製。

也是由他來執導的。

“這個小夥子,未來一定會火的!”

總導演再一次篤定說道。

節目組的工作人員,對於自家總導演這樣的性格,也早已經見怪不怪。

畢竟之前的時候,他們已經見過總導演,無數次這麼做了。

現在多一次,又能算得了什麼?

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欣賞,有的時候就是不講道理。

但跟周浩互相欣賞的,可不只是節目總導演自己。

還有現在站在舞臺上,正在跟周浩搭檔說相聲的欒總。

周浩後面的包袱是現掛,並不是他們之前商量好的。

雖然被損了,欒哥卻笑得很歡暢。

能夠給周浩這樣的逗跟來捧跟,對於他一個量活的演員來說,無疑是一件讓人很開心的事。

所以他才笑得特別歡暢。

“你接著說,我看你還能說出什麼來。”

這時候,欒哥又來了一句。

他這就有點兒稱量人的意思了。

說白了,就是想要看看周浩的能耐。

周浩一點兒都不含湖,馬上開口給了他回答。

“那您以後就只能蹲著上廁所了!”

“哇!

!”

宛如一盆涼水澆到了油鍋裡,直接炸了。

臺下觀眾瘋狂鼓掌。

上場口的那些師兄弟們,也是拍桉叫絕。

“虧他能想得出來…”

師兄弟們讚歎了一句之後,心裡也不禁開始疑惑。

“你們說,周浩難道就不怕他這些包袱被剪掉嗎?”

“那有什麼關係?”

孟哥搖了搖頭。

在他看來,這根本不叫事兒。

如果因為畏首畏尾,所有的包袱都不敢拿出來,那才有問題呢。

事實上。

之前他們這幫師兄弟,很多就在這方面栽了跟頭。

以至於他們節目的質量,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

但實際上,問題根本就不像他們想的那麼嚴重。

首先這是網路綜藝,根本就不會在上星的電視臺播出。

雖然他們也努力過,但因為節目時長的關係,也有其他的一些原因。

總之電視臺這條路是肯定走不通了。

那網絡平臺,就是唯一出路。

網絡平臺的尺度,本來就比其他平臺大的多。

更不用說他們的節目,還是先行錄製,然後剪輯,最後才播出。

真要是節目包袱不合適,或者稽核的時候遇到什麼問題。

完全可以把這一段包袱整個拿掉。

並不會影響到周浩的整體表演節奏。

只是他表演的時長縮短了一點兒,節目精彩度下降了一點。

那那又怎麼樣?

相比於節目平庸,稍微冒點兒風險,又算得了什麼?

孟哥是在錄製到中途的時候,才想明白這個道理。

一開始因為對團綜太重視,再加上節目的點擊率屢創新高。

師兄弟們都有些被架懵了。

他們從來沒有享受過這麼高的流量,心裡難免踹踹不安,做事情的時候,也難免有所收斂。

反而是周浩。

不管是因為天生個性的原因,還是成長環境造就的。

人家一開始就注意到了這一點。

所以從第1場節目開始,周浩在舞臺上的表演就以大膽著稱。

隨著節目的錄製,他在舞臺上的表演也是越來越好……

在錄製團綜的過程中,其他師兄弟只是或多或少的有所提升。

到了周浩這裡,人家直接利用這個節目,完成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最開始的時候,他的能耐在10個師兄弟裡,也就排在中游。

到了現在,周浩的能耐已經名列前茅了。

如果單純只說在節目裡競演的表現,他甚至是表現最好的之一。

唯一能夠跟周浩競爭的,似乎只剩下了孟哥一個人。

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兒。

其他師兄弟因為沒有競爭關係,這種感覺還不太明顯。

孟哥就不行了。

作為周浩主要的競爭對手,再也沒有人比他感觸更深了。

他是親眼目睹,周浩一步步成長到可以跟他分庭抗禮的地步。

就在孟哥心裡暗暗感慨的時候,周浩和欒哥的表演,又整出了新的段子。

“這人吶,總要有一顆向上的心態。”

“說的沒錯。”

欒哥也已經調整好,跟周浩配合的非常默契。

就好像兩人已經配合了許久。

“我有一個小侄子。”

“你不是獨生子嗎?”

欒哥好奇問道。

“我不說親的,我有個搭檔,他有個兒子。”

“哦,這麼回事。”

“我喜歡小孩,所以我們爺倆關係特別好,沒事兒就聊聊天兒。”

“跟小孩還能聊天呢?”

“別瞧不起現在的小孩,成熟著呢。那天我問他,豆包!”

“豆包是誰?”

“我的小侄子叫豆包。”

“有叫這個名字的嗎?”

“你姑娘都能叫盆,我侄子怎麼就不能叫豆包了?”

周浩的反問,讓欒總隊長啞口無言。

臺下觀眾露出默契的笑容。

熟悉欒總的朋友都知道,他的掌上明珠小名叫盆。

這個名字是有來歷的,當年郭老師給取的。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周浩有個侄子叫豆包太正常了。

這才是一脈相承。

“我說豆包,你以後有什麼夢想啊?你猜他怎麼說?”

“怎麼說的?”

“叔叔,叔叔,我以後想當個音樂家!跟貝多芬一樣!”

“有志氣!”

“是有志氣。”

周浩也跟著點了點頭,“我這當叔叔不能白問啊。”

“那你怎麼做?”

“我當時就帶著我那小侄子,去了鋼琴行。”

“吆!”

欒總隊長感慨了一聲。

鋼琴行裡的消費可是不低。

臺下觀眾也是深有體會。

“到那兒我就買了個哨回來。”

這突如其來的反轉,差點兒沒閃到欒總的腰。

他愣了好一會,才確定自己沒有聽錯。

然後他不敢置信的盯著周浩,“你到鋼琴行給人家買個哨回來?這是人幹的事兒嗎?”

“這你就不懂了,我這可都是為了他好。”

周浩一臉堅定的說。

“你想想,我這小侄子這麼聰明,這一學肯定能成藝術家。成了藝術家以後不得下鄉慰問啊?”

“這都是哪年的老黃歷?”

“你不管是下鄉慰問,還是下鄉演出。你這鋼琴是不是得找人抬著,估計還得僱輛專車吧。這一路上的挑費,起碼也要大幾百。他慰問演出呢,一分錢演出費不給,頂多就給點兒餐飲補助。你琢磨一下,一百塊錢的餐飲補助夠不夠?”

“那是不夠!”

“這都是最高標準,團長級別的才有呢。一般底下的演員,頂多也就八十。這不得賠死!還是買個哨好,不管到哪裡,自己揣兜裡就去了。”

周浩解釋的理直氣壯。

但他越是這麼一本正經的說,臺下觀眾就越樂不可支。

到最後,觀眾的笑聲都連成了一片,把整個劇場都給填滿了。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