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這是一頂帽子的故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哎,別說。就您的這個學歷,能把這段話說這麼明白,不容易。”

周浩十分誠懇的說道。

站他身旁的大餅,臉色當即就白了。

好端端的,又提學歷幹什麼?

被藏起來的那些觀眾,更是直接被大餅的表情給逗樂了。

“太有趣了!”

“學歷這個梗,看樣子是過不去了。”

“逗哏的這小夥子叫什麼?以前沒怎麼看過他呀,說的挺有意思的。”

“九字科的,周九浩。”

不僅僅是觀眾感覺不錯,於老師也吩咐身邊的徒孫,給兩人又一人畫了一道。

真不錯!

就連臺前的郭老師,也被這個包袱給整樂了。

“逮著就饒不了,小浩子,太壞了!”

周浩這明顯是知道幕布後面有觀眾,所以才故意逗觀眾呢。

“你別扯那些沒用的,我就問你,我這謎底怎麼不合理?”

“當然不合理了,您仔細想想,他萬一要是閏五月呢。”

農曆跟陽曆不一樣,陽曆是標準的十二個月,農曆則有閏月的說法。

所謂閏五月,就是一年有兩個五月。其他的月份,也是如此。

周浩義正言辭的說道:“你這個五月半,是第一個五月半呢,還是第二個五月半。不管是哪一個,它也不是正當中啊。它正當中怎麼也得是三十初一呀。”

周浩一番話說完,大餅師哥紅頭脹臉,在那兒磨嘰了半天,也沒想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它就得是一個五月。”

“他舅說了也不算啊,萬一要是碰上兩五月呢。”

“誰跟你從這裡玩諧音梗,就一個五月,你就說合理不合理?”

“你怎麼知道就一個五月?”

“這題我出的,我能不知道嗎?”

兩個人的表演,就跟咬合在一起的齒輪一樣,一環扣一環。

躲起來的觀眾們,看得目不轉睛,津津有味。哪怕沒有什麼包袱,看兩個演員在臺上互相懟,他們也覺得挺開心。

“好吧,好吧。”

周浩沒有繼續辯駁下去。

這一塊是鋪墊,只要交代明白就可以,沒有必要咬著不放。

關鍵還是後面的包袱。

“第二句是什麼?”

“佳人買紙糊窗欞。”

“謎底是什麼?”

“中藥防風。有沒有?”

“還真有這麼一味,治感冒的,也用來防癢止痛。”

周浩點點頭,不過他緊接著又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

“不對!”

“這怎麼不對了?”

“你剛剛不說了嘛,五月中,那是大夏天啊。家家戶戶都換紗窗了,怎麼還糊窗欞呢?”

這突如其來的問題,顯然又把大餅給搞懵了。

他那傻乎乎的樣子,讓躲起來的觀眾,感覺特別有趣。

“這兩人,說的真好!”

“沒錯,都挺可樂的。”

“如果不是工作人員囑咐,我都想給他們鼓掌了。”

觀眾們看得津津有味,臺上的表演,也漸入佳境。

大餅被問的一愣,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了。

“怎麼不合理?你沒聽清楚嘛,小佳人買紙……”

“小佳人怎麼了?”

“小佳人剛生完孩子,正坐月子呢。怕風,所以買來了紙張,糊在窗欞上。所以叫防風,合理不合理?”

“哦,這麼回事兒。合理。”

周浩沒有繼續抬槓。

如果是在小園子裡表演,這一段兒肯定沒有這麼容易結束。

比如說小佳人都懷孕了,怎麼還能自己糊窗欞?

這裡面有幾個包袱,都是很好的。

但現在錄節目。

節目組給每個演員的時間,都是做了限制的,每個人最多不能超過二十分鍾。

表演的時候,你當然可以隨便。

但是演出結束以後,後期剪片子的時候,導演組肯定會把多餘的內容給剪掉。

因為這件事,周浩專門跟大餅師哥商量過。

與其讓節目組動手,不如他們自己主動動手。節目組負責後期制作的人,並不一定真的懂相聲。

可能看起來無關緊要的一句話,負責後期剪輯的人認為不重要,就直接給剪掉了。

他哪裡知道,那句話很有可能是重要鋪墊。

一旦少了那句話,後面包袱的效果,就會打上很大的一個折扣。

考慮到這一點,還不如他們自己做限制,就把節目整成二十分鍾的段子。

這樣一來,一方面省的導演組動手。另一方面,他們也能儘可能的保證節目的完整性。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很多包袱周浩他們自己就拿掉了,只要主幹。

“第三句是什麼?”

“丈夫出外三年整。”

“這是什麼?”

“當歸。有沒有?”

“還真有這麼一味,補血補氣的。”

周浩先是肯定的中藥的名字,緊接著就搖頭。

“不對呀!”

“怎麼不對?”

對於這個答案,大餅師哥顯然胸有成竹,他理直氣壯的解釋道。

“丈夫出外打工,三年都沒有回來,難道還不應該歸來嗎?當歸怎麼不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不是說當歸不對,我是說丈夫出外三年?”

“對呀,丈夫在外務工三年嘛。”

“丈夫在外務工三年,小佳人在家坐月子?”

周浩一臉疑惑的問道。

這個包袱甩出來,效果是非常驚人的。

躲在大幕布後面的那些觀眾,再也壓不住自己的情緒,他們不僅笑出了聲,甚至開始鼓掌。

“啪啪!啪啪!!”

“哈哈……”

周浩和大餅師哥相視一笑,效果不錯。

最重要的是,他們這也算是報仇了。

導演組神神秘秘的,還把觀眾給藏起來了。

那又怎麼樣?

他們照樣博得滿堂彩。

坐在臺下的郭老師,也不由得欣慰點頭。

雖然這跟節目組之前設計好的劇本完全不一樣。

而且這哥倆第一場就這麼炸,之後的節目,恐怕不太容易構思。

演員表演的效果越好,觀眾對他們的期待值就越高。

觀眾希望兩人可以拿出九分,甚至十分的表演,如果他們只拿出了八分,觀眾恐怕都不會買賬。

但實際上,一個相聲演員能夠保證自己每場的表演都有個七八分,這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演員要拿到更高的分數,那是需要時機和狀態的。

今天哥倆的狀態就很好,不過這也給他們以後的演出,增添了很大的負擔。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