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郭老師的評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表演結束,大林他們鞠躬下臺。

後臺一幫師兄弟,全都主動湊了過去,跟大林他們嘻嘻哈哈了一番。

周浩沒去湊熱鬧,而是躲在一旁慢慢的消化。

實話實說,大林他們表演的節目,是臨時拼的。

整個節目的質量不用說,創作肯定不行。

但單看表演,以及三人演出來的效果,這個節目起碼能夠打70分。

甚至有可能到80分。

將心比心,換了周浩用這樣一個節目上臺表演,他能不能達成一模一樣的效果?

怕是很難。

周浩明明感覺到自己現在已經開了竅,他不說跟那些師哥們平起平坐,起碼也能跟師哥們去競爭一番。

在大家能耐差不多的情況下,為什麼大林和師兄弟們表演,能夠達成的效果。

換了他上場,卻很難達成呢?

這無疑是一個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

就在周浩心裡想這些問題的時候,他的面前突然出現了一個身影。

“怎麼樣,表演還行吧?”

大林笑著對周浩問道。

周浩誠懇的點點頭,主動把大拇指豎了起來。

“絕了!不愧是我們少班主!”

“少在那裡罵人。”

對於周浩的稱讚,大林似乎並不怎麼認可。

沒辦法,說相聲的人就是小心眼兒。

周浩明明是真心實意,但被他誇獎的人偏偏不信。

面對這種情況,周浩也是無能為力。

他只是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麼。

“我說真的,剛剛的表演?”

“垃圾,太垃圾了!”

周浩這一次的回答,態度立刻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

當然這個話,大齡同樣沒有當真。

他自己表演的效果,看臺下觀眾的反饋就能看得出來。

你要說多麼出彩,表演炸場了。

那他不好說。

臨時拼的節目,剛剛記住詞,在表演的過程中,他幾乎把自己90%的注意力,全都投入到表演中了。

臺下只是掃了那麼幾眼。

他只大概清楚,表演的效果應該不算次,觀眾的認可度不低。

但具體這個節目達到了什麼樣的水準?

他心裡是不清楚的。

“我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總之還不錯。你看那兩位師哥就知道了。”

周浩用頭點了點孟哥和欒哥。

剛剛就是他們兩個人,跟大林一塊兒合作表演的群口。

大林從善如流,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兩位師哥的身上。

當他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那兩位師哥身上以後,看著談笑風生的師哥,大林心裡的信心,一下子就起來了。

“你不早跟我說!”

“別跟我耍不要臉,我一開始就告訴你了,只不過你不相信而已。”

周浩無奈地攤開了雙手,擺出一副老實人的架勢。

但他越是這樣表現,大林對從他嘴裡得到的資訊和反饋,就越不信任。

“誰能想得到,你嘴裡還能有實話。”

兩個人鬥嘴,他們彼此都非常的開心。

這種感覺,不管是對於大林來說,還是對於周浩而言。

都已經很長時間沒出現過了。

讓他們懷念無比。

當年兩個人同在基地的時候,可沒少為了這種事情互懟。

沒想到一晃眼,好幾年已經過去了。

大林子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拍戲,做綜藝,說相聲。

全面發展!

就連當年默默無聞的周浩,隨著團綜節目的播出,也已經有了很大的知名度。

這才叫世事無常。

不過兩個人都很開心,或者說他們兩個人都非常的舒心。

為了這種重逢的感覺,也為了對方所取得的成就。

所有師兄弟全都表演結束,郭老師帶著所有的徒弟們,答謝臺下來看演出的觀眾。

並且給觀眾唱了一個小曲兒。

等到觀眾打分結束,又來到了熟悉的環節。

三塊蒙著布的大黑板,被推到了所有嘉賓的面前。

所有師兄弟,一個個都緊緊抿著嘴巴,一個字兒都不敢多說。

不管之前師兄弟對這種打分有多麼不在乎。

但是到了現在,師兄弟們已經沒有辦法對這些分數視若無睹了。

一方面這是觀眾對他們的認可。

另外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那就是郭老師和於老師對師兄弟們的評價。

能夠來參加節目的師兄弟不管說100%,但起碼百分之七八十,都已經到了一個瓶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這個時候,師兄弟們想要突破瓶頸,只有兩個辦法能夠做得到。

第1個就是不斷的積累,等有一天厚積薄發。

當然這個一方面要看天分,另一方面也需要看機緣。

第2個就是高人的點撥。

或許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可以讓師兄弟們少走一兩年的彎路。

甚至是更長時間的彎路。

這一點,師兄弟們是有目共睹的。

其他的師兄弟姑且不說,周浩跟老秦兩個人都是這個規則的受益者。

老秦曾經單獨得到過郭老師和於老師兩人的指點。

僅僅一頓飯的時間而已。

用老秦自己的話來說,他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很多事兒。

單單他那一晚上的收穫,甚至比在小園子裡說了兩年相聲還要多。

這話有沒有誇大的成分?

跟老秦同臺競技的這些師兄弟們,毫無疑問是最有發言權的。

就他們自己所看到的情況,老秦的表現毋庸置疑。

他是真的很優秀。

他第1場第2場表演的節目,不說不堪入目吧,跟其他的師兄弟比起來,也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這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

但是得到了指點以後,老秦的表演一場比一場好。

偶爾有一兩場的發揮,甚至能夠超過其他的師兄弟。

遠的不說,就說他跟周浩的合作。

這個節目最大的功臣當然是周浩。

在他們兩個人表演的節目裡,老秦不過就是擔當了一個有分量的配角。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有分量的配角,老秦卻非常圓滿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他甚至把配角都給立起來了。

給觀眾的感覺,那一場他跟周浩的搭檔,簡直就是互相成就。

如果說只有那一次。

那還可以用沾光和巧合來解釋。

但今天老秦的搭檔換成了小白,他也沒在舞臺上給小白拖後腿。

兩個人表演出來的節目,同樣可圈可點。

這還不能證明老秦的進步嗎?

再說周浩。

逗笑社進步最大的無疑是老秦。

沒有辦法,相比於其他的師兄弟,老秦差的太多了。

或許正因為他差的太多了,所以很多東西由他表演出來,給人的感覺進步速度飛快。

這無疑非常神奇!

但現實就是如此。

一個往常考十分的孩子,想要進步個三四十分,四五十分。

不說輕而易舉,其難度也不會很高。

但一個考五六十分的選手,想要進步個三四十分,四五十分。

那難度就完全不同了。

除了老秦之外,其他那些參加節目錄製的師兄弟,有一個算一個都是七八十分的優秀選手。

就是他們後臺精挑細選的名角。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進步速度想要跟老秦一樣是不可能的。

但要說除了老秦以外,誰的進步速度最快?

那恐怕就是周浩了。

他一開始參加節目的時候,雖然能耐比老秦大的多,但跟其他的師兄弟比起來是沒什麼優勢的。

倒也不至於落後,但肯定沒什麼優勢。

基本上處在一個中游的位置。

如果再加上知名度,周浩在所有師兄弟的排名可能是倒數第二第三。

然而隨著節目的不斷進行。

周浩也得到了郭老師的一些提點。

然後他整個人就跟開了掛一樣,一路過關斬將,殺到了所有師兄弟的前列。

到了現在。

參加節目錄製的這些師兄弟,真正能耐比周浩強的,已經很難舉出人來了。

跟他差不多的,也就兩三個。

他已經從中游,混成了學霸。

他已經站在了金字塔的塔尖。

不光是在競演中,他常年霸佔著前三位。

就算是在所有師兄弟的心目中,周浩現在也是一個很好的相聲演員。

他的表演有著極強的個人色彩,有著屬於自己的特色。

眼睜睜的看著這樣兩個師弟,在他們裡面脫穎而出。

師兄弟們當然也會有危機感。

尤其是在節目沒剩下幾期的時候,師兄弟們的危機感就更強烈了。

參加團綜錄製的這段時間,是兄弟們明顯感覺到自己的人氣在飆升。

這種感覺太好了,同時也讓他們無比的留戀。

師兄弟們可不希望,他們在團綜裡的表現,這麼容易就過去。

“讓我們先來看看於老師的打分。”

三塊黑板第1塊被揭開的,是於老師的加分票。

於老師總共給4個人加了分。

“首先是小白跟老秦,他們兩個人的表演,出乎我的預料。兩個人的人物找得很好,剛好能呼應上。”

一個過了氣兒的師哥,一個新晉崛起的師弟。

這樣的矛盾衝突,甚至都不需要表演,一下子就能凸顯在所有人的面前。

正因為兩個人表演的好,於老師才點名表揚,並且把加分用在了他們的身上。

而且今天這一場,於老師罕見的沒給孟哥加分。

要知道他是非常喜歡孟哥的。

這絕不僅僅是因為兩人的私交,關鍵是他欣賞孟哥的表演。

他認為這個小夥子應該成大器。

但是今天孟哥,大林跟欒哥三個人的表演。

卻沒能打動於老師。

道理非常的簡單。

儘管三個人在舞臺上演的很熱鬧,臺下觀眾看得也開心。

但這是典型的人保活。

因為表演的演員足夠優秀,整個節目看起來才不錯。

但實事求是的講,就他們三個人編的這個節目,基本上可以用乏善可陳4個字來形容。

根本沒有任何稱道的地方。

哪怕三個人表演的再好,節目本身有硬傷,於老師也不可能把加分給他們。

剩下的兩分,於老師就給了周浩跟九郎。

“就是演的好!”

具體周浩跟九郎哪裡演的好,於老師沒有詳細介紹。

他只是籠統的說出了一個感覺。

他認為周浩和九郎兩個人,表演這樣一個傳統節目,能夠在舞臺上演成那樣。

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他必須要提出表揚。

4個人一人加了一分。

“那接下來,你們再看看我的。”

於老師的分數公佈完,郭老師立刻讓小亭把他那塊布給揭開。

上面一共扣了兩票。

這兩票給了九熙跟九良。

“不是你們表演的不好,就是這個節目太囉嗦了。把你這個節目裡任何一段摘下去,都不影響整個節目的效果,這不行。這說明你說的都是廢話……”

郭老師苦口婆心的勸解道。

一個節目,在呈現出來的過程中,一定要知道該如何去取捨。

只有你自己知道的取捨,你才能明白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演出的核心?

不然你講的就是一本笑話大全。

哪怕你能把臺下的觀眾逗得哈哈直樂,你的表演也很難再更上一層樓。

郭老師認為這就是九熙當前最欠缺的。

他並不缺乏創作節目的能力,也不缺乏表現力。

缺乏的就是寫活調整活的能力。

只要他能夠做到這一點,九熙肯定會更上一層樓。

兩位老師公佈完。

周浩,老秦,九郎跟小白4個人。

一人加了一分。

九良跟九熙一人扣了一分。

九良是因為口誤,九熙則是因為囉嗦。

弄完了以後,按理來說就應該揭開觀眾的。

但是郭老師卻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點了點周浩。

“你表演的整體還可以,我就不給你扣分了!”

“謝謝!”

周浩連忙答謝。

他以為郭老師要放他一馬。

他哪裡知道,郭老師早就已經把他當成了靶子。

周浩跟九郎兩個人的演出效果擺在那裡,在這個時候給他們扣分,顯然是不合理的。

郭老師也並不打算那麼做。

但是該批評的話,他還是要說出來。

身為師父,他有這樣的責任和義務。

“表演傳統節目,有些地方你們明顯還沒琢磨透。尤其是在結尾的時候,你們兩個人下來的一點兒都不順。這不行!”

郭老師循循善誘道。

“在表演一個節目之前,必須先把這個節目在腦子裡過一遍,尤其是開頭和結尾。開頭的時候如何吸引觀眾?如何讓觀眾留下來?這都是學問。”

……

根本就不是一個精雕細琢的作品。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