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為什麼受傷的都是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鞠躬,下臺。

周浩在走下臺的過程中,依然能夠聽到觀眾山呼海嘯的掌聲。

因為錄製環境的要求,他們請的觀眾並不多,藍打滿算也就兩三百位。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觀眾的掌聲依然如此熱烈。

由此不難看出,他們剛剛的演出,究竟有多麼受歡迎?

四哥臉上的笑容很燦爛。

這是他參加的第1期節目,雖說之前他沒有參加過,但並不意味著他沒有關注過。

再加上他跟餅哥的搭檔關係。

早在來這個節目之前,四哥就已經把節目的規則,給打問的差不多了。

對於他們這些新人來說,第1場節目的重要程度,甚至直接關係到了他們的去留。

其實這個很好理解。

能夠來參加節目的,在後臺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的。

基本上都是先發。

也就是節目一開始,能參加節目錄製並且已經有知名度的師兄弟,都已經出現在節目裡了。

所謂的補位選手。

要麼是本身的能耐不到位,要麼就是知名度跟其他的師兄弟比起來,差了一截。

所以他們才沒有進來。

只能透過補位的方式,替補參加到節目裡面。

這就不難看得出來。

所謂的補位選手,劣勢有多明顯了!

他們知名度不夠,能耐也不夠。

而且對節目還不熟悉!

在這種情況下,補位選手補進來以後,還能不能夠留下?

就真的有待商榷了。

儘管到目前為止,參加補位的師兄弟,都已經留下了。

但那兩個師兄弟之所以留下,主要是因為先發的人手太多,安排不過來。

不管是九郎還是九熙。

當初都是要先發的。

只不過先發的人太多了,節目根本用不了那麼多嘉賓。

他們才不得不進補位的隊伍。

在這種情況下,後來補位的選手留下來,實際上就相當於淘汰了兩個先發而已。

最終九龍跟九齡躺槍。

這對兒搭檔,先後被淘汰出局。

等到這一步完了,剩下安排進來補位的選手,可就沒有了先發的優勢了。

就拿四哥來說。

雖然他在師兄弟裡的資歷很老,舞臺上的能耐也不差。

但知名度差了一大截。

也就是說,當初安排的時候,四哥就不在先發的隊伍裡。

他只能當補位選手。

而他這樣的補位選手,不管是想要在這個節目裡留下來,還是想要在節目裡出彩,讓觀眾記住他們。

第1場的競演,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尤其四哥還是一位捧跟選手。

並且專業的捧跟。

這也就意味著,單獨靠他一個人的本事,是很難在節目裡出頭的。

當初選擇搭檔的時候,四哥也是猶豫了很長時間。

最終選了周浩。

事實證明,他果然沒有選錯。

臺下的周浩師弟,給人的感覺一直都非常的溫和,好像也沒有什麼脾氣和稜角。

對誰都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

但是到了舞臺上,周浩完全就是換了另一個人。

他的眼睛都在爍爍放光。

看到了臺下的觀眾,周浩就跟看到了親人一樣。

他的嘴巴能滔滔不絕。

關鍵是人家臺下的觀眾,看了周浩的表演以後,也都歡喜的不得了。

這就沒有辦法了。

觀眾緣這種東西,對於相聲演員來說,簡直就是bug級別的存在。

甚至不僅僅是相聲演員,對於任何一個明星來說,能夠有粉絲喜歡,都是一個無解的事兒。

只要你不犯原則性的錯誤,只要你能讓你的粉絲一直喜歡你。

那你在這個圈子裡,就是所向披靡的。

誰羨慕都沒有用。

你就是最無解的那一個。

周浩有觀眾緣,這就好比那些明星有粉絲。

人家觀眾就是愛看。

而且周浩的觀眾緣,不限性別,不限年齡。

臺下各個年齡的觀眾,對於周浩的各種表演,都非常的認可。

那你能怎麼辦?

就像郭老師曾經講過的段子,以前的京劇大家,沒吃飯,在舞臺上吃麵條。

觀眾都願意伸長了脖子看。

人家就是愛,就是拿你當親人喜歡。

那就沒有辦法。

周浩或許還到不了那樣的程度,但是已經有那麼點意思了。

所以哪怕表演過程中,他們有一點兒瑕疵。

臺下的觀眾也能包容。

以至於他們今天整場表演的效果,都非常的不錯。

而且對於這樣的效果,四哥是一丁點兒都不虧心。

說觀眾喜歡這一點。

周浩有觀眾緣不佳,但他絕對不是觀眾最好和粉絲最多的一個。

就在他們這群師兄弟裡,還有一個人的粉絲數量,是跟周浩不相上下,甚至要超過周浩的。

那就是老秦。

作為一個富二代,老秦身上卻幾乎看不到什麼富二代的負面標籤。

他為人也謙虛,低調。

人品,人緣都不差。

後臺的師兄弟們,對老秦也都很喜歡,在節目裡,更是把他當團寵。

但摸著良心來說,老秦在舞臺上的造詣,真的能跟其他的那些師兄弟相提並論嗎?

顯然不是。

他就是有觀眾緣而已。

相比之下,周浩不僅有觀眾緣,在能耐方面也是不差的。

哪怕是外出商演。

周浩沒有粉絲,沒有熟悉他的觀眾。

周浩也能在舞臺上,把臺下的觀眾說的捧腹大笑。

能夠圓滿的完成開場任務。

這就是他的能耐。

兩人合作大獲成功,四哥琢磨著他的得分怎麼也少不了。

即便這個得分不足以讓他直接晉級,也能成為他之後競爭的依仗。

現在團綜這麼火爆。

他們後臺的那幫師兄弟,只要是能夠有機會,全都削尖腦袋的,想要往裡擠。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四哥能有機會擠進來,相比於那些沒能來的師兄弟,他已經非常幸運了。

更不用說還有這樣一場演出。

四哥有種感覺,他們今天演出的片段,肯定會被短視頻剪輯。

回到了上場口,師兄弟們還沒等圍過來,一個大圓臉,就出現在了周浩的面前。

“侯爺!”

周浩對這位,那可是一丁點兒都不陌生。

這個長相酷似機器貓的傢伙,在他們後臺,是一位極為特殊的存在。

他是周浩師爺侯先生的親侄子,常年跟郭老師混在一塊兒。

一開始給郭老師當助理。

郭老師手裡提了一個小包,琢磨著助理也不能什麼都不幹?

他就把自己的小包,遞給了侯爺,讓侯爺幫忙給拿著。

這也算是助理了。

沒想到。

侯爺倒是把郭老師的小包給拿了,但他轉頭又把自己手裡的包遞給了郭老師。

讓郭老師幫他拿著包。

關鍵是他的包,比郭老師的包還大。

郭老師一琢磨,讓這樣的人給自己當助理,他說不定得少活好多年。

於是就把侯爺助理的工作給取消了。

考慮到侯爺會開車,本人又沒有上臺說相聲的意願。

郭老師就讓他當司機。

一方面司機是親信,哥倆能夠常接觸。

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這個工作比較輕鬆,比較適合侯爺。

這個工作,侯爺幹得不錯。

現在已經成為他們後臺大名鼎鼎的車隊隊長。

一方面侯爺的資歷老,是師兄弟的長輩。

另一方面侯爺家學淵源。

雖然他沒怎麼系統的學過,但因為他從小到大受到的薰陶,侯爺在相聲上,造詣也不差。

偶爾來了興致,跟師兄弟們一塊兒搭檔說相聲。

也能把臺下的觀眾當逗的哈哈了。

當然相比於他說相聲的能耐,他的鑑賞能力無疑更強。

同樣是因為家學淵源,侯爺在很小的時候,就聽過一些大師的活。

而且不單單是節目,還有對活的一些分析。

以至於他在後臺的鑑賞能力,掰著手指頭都能數得出來。

這個時候,侯爺主動找過來。

周浩的心裡不免有些忐忑。

難不成他剛剛的節目裡,有什麼他自己沒有發現的問題嗎?

周浩的頭腦,就好像經歷風暴一樣。

他在極短的時間裡,將自己剛剛在舞臺上表演的節目,從頭到尾的給串了一遍。

周浩十分自信。

他的表演,應該不存在什麼瑕疵和問題。

既然他的表也沒有這方面的問題,那為什麼侯爺,是現在這樣的表情?

侯爺一臉的嚴肅。

結果他一開口,周浩都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了。

“嚇壞了吧?”

侯爺咧嘴一笑,“是不是以為我要說你一頓?”

“哪有?”

周浩連忙搖頭。

“剛剛的節目我看了,有點兒意思。”

侯爺風風火火。

說完這句話以後,轉身就離開了。

把周浩跟四哥兩個人,留在了原地。

“就這?”

侯爺興師動眾的跑過來,結果就為了說這兩句話?

這讓四哥非常的不理解。

總隊長這個時候,從一旁走了過來。

他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卻完全不同。

“不容易!”

這三個字,讓人摸不著頭腦。

總隊長看了一眼周浩和四哥,就知道這兩個人是沒聽明白他的話。

“你們不瞭解侯爺!雖說整天看起來嘻嘻哈哈,好像沒有正形一樣。但實際上,侯爺看別人的演出,要求是很高的。”

侯爺在舞臺上表演,要說他已經自成體系,有了自己的特色。

那有點兒言過其實。

只能說他薰陶的足夠多,對包袱的理解到位。

所以在舞臺上說相聲,能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

要說他的能耐,一定在小孟和嶽哥之上。

那就有點言過其實了。

侯爺在舞臺上的能耐,大機率到不了那種水準。

但是他鑑賞的能力就不一樣了。

因為從小成長的環境,他周圍接觸的全都是大師。

普通的相聲演員,可以把觀眾逗的哈哈大樂。

但是想要逗樂侯爺,那就太難了。

人家見過更好的,吃過山珍海味。

普通的東西,自然也就難以入口。

別說市面上其他的相聲演員了,就連他們整個後臺。

據侯爺自己說,也只有兩個人的相聲表演,他能夠聽得進去。

一位是郭老師。

郭老師是不是藝術家,成為成為大師?

這個根據標準不一樣,可能還有商榷的意義。

但要問郭老師會不會說相聲?

那答桉是無用質疑的。

就連郭老師的敵人,在這方面都沒有指手畫腳。

作為一個劃時代的相聲人,郭老師說的相聲無疑是大師水準的。

侯爺能聽這種。

其次就是高老師。

他在後臺只有這兩位的相聲能夠聽。

至於說其他的相聲演員,不管在舞臺上表演的多火爆,都沒有辦法入他的耳。

這裡面甚至包括嶽哥。

就是這樣一位鑑賞界的大師,主動跑到周浩的面前告訴周浩,他剛剛聽周浩的相聲了。

“玩這麼大嗎?”

不知道的時候還好,知道了侯爺傳達的意思,周浩感覺自己身上的雞皮疙瘩都要掉出來了。

把他跟自己的師父,還有高老師相提並論。

是不是有點兒殺人誅心?

儘管周浩對自己的表演挺滿意,但哪怕是他這個當事人,都在表演裡,感覺到了自己的不足。

這個活,不容易上。

原本在臺下的時候,跟四哥一塊兒商量節目。

周浩本人還沒什麼感覺。

但是等他真正站在舞臺上表演,周浩才真切的感受到,想要在舞臺上完整呈現這段活,究竟有多麼困難?

除了侯爺這個意外以外。

後臺其他的師兄弟,對周浩的表演,一如既往的羨慕和支援。

“小浩,現在是今非昔比了。”

“找機會完全可以參加一下喜劇人!”

“今年的喜劇人還有嗎?國內的喜劇團隊,都已經請的差不多了吧。”

師兄弟們議論紛紛。

經過前幾季喜劇人的比拼,國內叫得上名字的喜劇團隊,基本上都已經在那個舞臺上奉獻了演出。

就連幾個老藝術家都不例外。

這個時候,如果非要說的話。

恐怕也就只有兩男兩女沒有出現在舞臺上。

東北趙老師,郭老師。

還有兩位小品女王。

除了這4位大拿以外,國內叫得上名號的喜劇人都已經參加過那個節目了。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實在想不明白,節目還能到哪兒去找人?

相比於影視歌,喜劇這個圈子裡的人才實在是太少了。

尤其是現在到了一個青黃不接的時代。

就連年輕的喜劇人,差不多也已經到了40或者快40了。

更年輕的喜劇人,還沒有冒出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