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這節目不火,天理難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導演監控室。

嚴導一手託著下巴,另一只手有節奏的敲著桌面,發出嘟嘟的聲音。

作為一名專業的導演,而且是一個已經有了一定成就的導演。

嚴導看事物的眼光,跟普通人肯定是不同的。

一般人看了德雲社哪些嘉賓的表演,以及他們在做節目時的互動,哈哈一樂就完了。

真讓他們去琢磨,這些嘉賓哪句話說得好?哪個動作表演到位?

他們大機率說不出什麼來。

他們只是覺得好而已。

嚴導就不一樣了。

其他人看到那些片段的時候,頂多也就是認為比較有意思而已。

嚴導的腦海中,卻已經浮現出了鏡頭和畫面。

這些鏡頭,該怎麼進行剪輯?

怎麼安排前後順序,哪些鏡頭需要特寫?

整個節奏要怎麼鋪墊,怎麼推向高潮?

嚴導的腦海中,似乎都已經有了成片的框架。

不得不說。

相聲演員真的是一種非常神奇的存在。

他們自己設計的包袱和鏡頭,根本不需要過多的剪輯和修飾。

節目只需要完美的呈現出來就可以。

在這些鏡頭裡,德雲社的嘉賓們,自己就完成了包袱的鋪墊,並且完美的將包袱抖了出來。

就連笑果,也就是節目後期給配上的那些笑聲,他們似乎都不用準備。

這些嘉賓不僅個個都是抖包袱的高手,他們還都是捧場王。

到了該引觀眾笑的時候,他們做得比任何觀眾都到位。

琢磨來琢磨去,嚴導還是感覺,這個節目成片以後,必然會非常精彩。

而且跟德雲社的這些嘉賓合作以後,嚴導還多出另外一種想法。

那就是他們節目以後的劇本,似乎用不著那麼詳細。

他們只需要給這些嘉賓一個大致的框架,這些嘉賓自己就能夠填充的很好,讓節目變得有血有肉。

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會有不足?

那是肯定的。

既然完全讓嘉賓即興發揮,他們只設定框架。

那麼嘉賓在即興發揮的過程中,肯定就有出錯的時候,也會有表現不到位的時候。

可這有什麼關係?

畢竟節目組後期還需要製作,他們可以把那些沒有意思的內容刪減掉。

如果說有某些鏡頭,十分重要,不能刪剪。大不了再詳細的設計劇本,讓演員去表演填充。

嚴導的腦海中,已經浮現出來,他之後要怎麼跟德雲社的嘉賓合作?

他有信心,如果完全按照他的心意去拍攝,這個節目一定會無比精彩。

搞不好,還能開創一個新的綜藝流派。

只不過很可惜,這樣的拍攝方法,估計也就只適合德雲社。

如果換一個節目,換一個團隊。即便是國內另外兩個喜劇天團,恐怕都很難有這樣的效果。

國內三大喜劇天團,各有各的長處。

東北趙老師的民間藝術團,完全從民間來,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他們自己也有自己的節目,而且已經播了好多年,收視率很好。

但要拍大型真人秀,這個團隊就會有很大的問題。

剩下的德雲社和開心菊花。

這兩個團隊的風格也不一樣。

他們最大的不同就來源於德雲社捧的是角,開心菊花做的是作品。

開心團隊拍攝的電影很好,票房十分火爆。

他們的舞臺,也非常受歡迎。

但真要做真人秀,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擺在了他們團隊面前。

因為他們一直以做內容為主,對演員名氣的要求就沒有那麼高。

所以真正成角的演員,或者說真正能夠成為明星的演員,相對就少。

滿打滿算也就那麼三四個人。

而且一旦拍攝的話,鏡頭會全部集中在那三四個演員身上,很難出來團隊效應。

他們根本就湊不出德雲社這樣的明星團隊。

要知道德雲社派出來的陣容,這十幾個演員,個頂個都是能夠在小園子裡叫響的。

把他們的名字貼出去,售票網站瞬間就會變成灰色。

秒空。

這一點,開心菊花的演員。是做不到的。

他們的票賣得是很好,但是他們賣的是團隊的名氣,人家相信的是這個團隊,並不是某個演員。

甚至很多喜歡開心菊花的觀眾,都叫不出演員的名字。

所以,他們也就很難製作出頂級的真人秀。

這麼一分析,鬥笑社幾乎是獨一無二的。

想到這裡的嚴導,更激動了。

這樣的節目,這種獨一無二的節目,哪有不火的道理?

這對他和他的團隊而言,絕對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必須要好好珍惜。

一幫師兄弟選完衣服,換好大褂,昂首挺胸地找到了郭老師。

這個時候,節目組的攝影師特意給他們來了一個群體走秀特寫。

這種特寫,在剪輯節目的時候,是很有用的。

郭老師看到自己的徒弟們,臉上滿是自豪。

能夠拉起這樣一支隊伍做節目的,放眼全國,估計也沒幾家。

郭老師帶著他的這些徒弟們,算是真正出圈了。

“很好!這個,你讓開一點,磕磣死我了。”

一幫演員裡,唯有大餅一個人,穿著明顯大了一號的黑色大褂,整個人看起來十分頹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怎麼回事?”

大餅就把詳細經過跟師父說了一遍。

郭老師主動找節目組溝通,說單口就算了吧。

德雲社真正能夠在大型演出裡表演單口的,實際上只有郭老師一個人。

他的徒弟,基本上都欠火候。

駝子裡邊選將軍,如果非要選出那麼兩三個人,來表演單口。

那也絕不可能是大餅。

他的舞臺風格,根本就沒辦法去說單口。

真能說單口的,也就是郭老師兒子的搭檔,小壯壯。

郭老師早期的弟子李根。

如果參加節目的這些人裡非要挑一個,小孟或者周浩,也比大餅強的多。

但他們也就是強而已。

他們只是能夠站在舞臺上表演,要說表演的能有多出彩?

那也純屬想瞎了心。

為了節目的質量考慮,單口這個就取消好了,改成群口。

揚長避短嘛。

節目組很痛快地答應了。

畢竟大家都是為了節目好,他們有什麼不能同意的?

“單口算了,你看看人家哪個團隊願意收留你,你就加入哪個團隊吧。”

郭老師對大餅說道。

小嶽這個時候不忘在一旁補刀:“不強求!”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