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妙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你們兩個誰捧?”

郭老師看著周浩跟老秦問道。

老秦臉上的表情有些掙扎,單就能耐而言,他當然應該把逗跟給周浩。

都說三分逗,七分捧。

但行裡人都知道,捧跟雖然重要,但重要性絕對比不上逗跟。

這兩個一個是主角,一個是配角。

就算不是行裡人, 也能一眼看後來這兩個人究竟誰才是主角?

哪個才是配角?

捧跟演員的水平如果足夠高,的確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提升節目的質量。

但逗跟演員,毫無疑問才是根本。

他們一個是加分項,一個是可以決定分數的。

周浩跟老秦的表演想要出彩,想要達到他們之前配合那一場的效果。

肯定要周浩來逗跟才行。

但是老秦已經有了自己的節目, 他本身又非常渴望在舞臺上演出。

老秦一時間犯了難。

這個時候他甚至有點後悔,不應該選擇跟周浩搭檔。

還不如老老實實的選擇一個捧跟演員, 專門負責給他量活。

周浩在老秦後邊打眼一瞧, 發現小夥子一句話都不說。

周浩心裡頓時就明白了老秦的意思。

這是老秦一開始沒想好。

而且這小子,也聽了他的建議。

之前周浩跟老秦兩個人聊天的時候,周浩曾經提點過老秦一番。

讓他在選搭檔的時候,最好選那些本身有特色的演員,這樣節目整體的效果才好看。

如果他選那種傳統的捧跟。

就是那種一心一意為了節目好,一點都不搶逗跟演員風頭的捧跟。就一門心思的想要配合逗跟把節目演好。

這種捧跟演員,無疑是難得一見的好捧跟。

但是這樣的捧跟演員,卻並不適合老秦。

說白了,老秦本身的水準並沒有那麼高。

單靠他自己一個人撐起來的場子,根本就沒有辦法跟師兄弟們較量。

在小劇場表演可能沒什麼問題。

但是在錄製節目的過程中,跟後臺最優秀的師兄弟們同臺競技。

老秦自己一個人,是很容易被碾壓的。

人首先要學會生存,然後才能去考慮其他的那些東西。

老秦現在面對的, 就是這樣一個問題。

他首先要學會如何在這個舞臺上生存下去?

然後他才能考慮, 怎麼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怎麼讓自己的表演, 更加的出色?

怎麼能讓更多的觀眾,認可自己?

人只有解決了生存的問題, 才能夠去考慮其他的。

對於一個優秀的演員來說,在參加節目的這樣一個環境裡。

他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如何留下來?

首先要在節目裡留下來,然後才是提升能耐。

如果在節目裡,被淘汰了。

即便之後你把能耐提升起來了,那又能怎麼樣?

你還是被淘汰了!

老秦選擇周浩,就是認為周浩捧逗俱佳。

其實適合老秦的搭檔還有小白跟孟哥,但是這兩位哥哥,都沒有專門學過捧跟。

讓他們捧個一兩場,那沒有問題。

讓他們捧得多了,觀眾還是很容易看出問題來的。

排除這兩位以後。

所有師兄弟裡適合老秦的搭檔,實際上只有兩個。

這兩個人不僅自己有包袱,而且他們全都捧逗俱佳。

這也就意味著,老秦哪怕多選擇他們幾次,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這兩位就是餅哥跟周浩。

老秦下意識的就選擇了周浩,一方面是因為他跟周浩比較熟悉。

另一方面他想逗跟,他不太好意思麻煩餅哥。

猜到了老秦的想法,周浩十分果斷的提了出來。

“我來捧吧!”

老秦轉頭,十分感激的看了周浩一眼。

這個節目是面向全國的。

只要是上網的網友, 並且對這個節目有興趣,就能看得到。

如果這個角色分配由老秦提出來,節目最後表演的效果好,那是理所當然的。

一旦節目表演過程中出現什麼瑕疵,觀眾第一時間就會把責任推到老秦身上。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老秦真的是被那些熱情的網友,給深深的嚇到了。

那些傢伙無聊到去買他的電話號碼,這也就罷了。

他們甚至直接給老秦打了過來,老秦接聽以後,親耳聽那些人說他不適合說相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讓他抓緊時間離開,不要給郭老師添亂。

作為一個相聲演員,而且還是一位年輕的相聲演員。

誰能夠經受得住,這種摧殘?

有那麼一段時間,老秦真的是深深被傷害到了,他甚至真的想過離開。

受到過這種暴力對待的老秦,這時候已經很小心了。

他也不得不小心。

周浩給了老秦一個寬慰的眼神,那意思是不用擔心,一切都有我在。

“行,我期待你們的節目,好好演。”

他們是第3個表演。

節目分下來以後,老秦十分抱歉。

節目的演出順序一般由師父來決定,要麼就是由欒哥總隊長來決定。

因為搭檔不同,觀眾對節目的期待值就不一樣。

不管是老秦之前合作過的孟哥,還是現在跟他合作的周浩。

這兩位都憑藉著自己的能耐,在演出的時候,儘量往後排。

周浩好幾次攢底,孟哥也有過攢底的經歷。

現在他們兩個排在中間演出。

這明顯就是因為逗跟的是老秦。

如果這場逗跟的是周浩,他們的排名肯定要往後壓個一兩位。

要麼是壓軸,要麼是攢底。

絕對不可能排在中間。

這個尷尬的位置,僅次於負責開場的九熙和九郎。

排在第2場,甚至都比這樣的中間場次要強一點。

“別想那麼多了,只要是節目能夠留下來,這些東西根本不重要!”

演出順序重要嗎?

答桉是理所當然的。

這就跟問開場重不重要?是一個道理。

開場重要嗎?當然重要。

只要演員開場開的好,那麼剩下那些上場的演員就好演。

如果開場演員表演的不好,場子根本就沒有開開。

那問題就比較嚴重了。

後面上場的演員,估計也不太好演。

其他的演出順序,也一樣。

這裡面都是有講究的,相對而言雙數出場的順序,就比單數出場的順序要強。

壓軸除外。

也就是說第1個,第3個表演。

相對來說是比較吃虧的。

第2個,第4個,第5個,第6個。

相對比較佔便宜。

為什麼會這樣?

原因其實也相當的簡單。

那就是因為雙數出場的,一般都比單數出場的大牌。

比如說郭老師如果演專場,一臺相聲大會六場節目,他一般要演三場,這三場分別就是第2場,第4場和第6場。

接著再說第5場的壓軸。

壓軸的演員,是僅次於主角的。

不管這個位置是不是尷尬?這個位置的演員無一例外,都是後臺最重要的演員。

甚至是可以擔任主角的演員。

周浩他們一共10個師兄弟,剛好就被分成了5組。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一共有5組演出。

在這5組演出裡,第3場上場是既不佔雙,也不佔壓軸和攢底。

相當的尷尬。

這個演出順序不利,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誰都沒有辦法改變。

不過周浩認為,這個並不重要。

首先他們的演出,跟真正的相聲大會還是不一樣的。

別看是五組師兄弟上臺,但他們每一組的表演時間,都是有限制的。

這一點跟小園子裡演出,完全不一樣。

師兄弟們在小園子裡的演出,一般都是半個小時左右一場。6場演出下來,怎麼也要三個小時左右。

這個時間,師兄弟們是比較舒服的。

他們也能夠將自己一身的能耐,全都發揮出來。

但錄節目不一樣。

整個節目,總共也就150分鐘左右,說白了兩個半小時。

這裡面包括一個多小時的綜藝。

真正師兄弟們能表演的時間,滿打滿算也就一個小時15分鐘左右。

平均到每一組,每組師兄弟們也就15分鐘的表演時間。

為了適應節目的需求,師兄弟們都把自己編的段子進行了縮減。

只要精華。

在這種情況下,那些看節目的觀眾,其實等不了那麼長的時間。

演出的順序,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除了開場的演員稍微艱難點兒,其他演員都差不了多少。

唯一讓他們比較為難的就是現場的觀眾。

網友們感受不到,現場觀眾還是能夠感受到演出順序差異的。

但在周浩看來。

只要他們表演的節目,足以讓觀眾認可。

這點兒差異問題不大。

儘管周浩一個勁兒的勸老秦,說這個一點都不重要。

但老秦還是表現的憂心忡忡。

作為逗跟的主角,他感覺自己肩膀上的擔子,差點兒就要把他給壓垮了。

周浩這個時候也有非常新奇的體驗。

以前的時候他一直擔任表演的主力逗跟,就連跟老秦表演的那一場,他也是偏逗跟多一點兒。

現在他在節目裡擔任捧跟。

周浩突然感覺前所未有的輕鬆。

以前周浩在小園子裡演出的時候,也曾經給其他的師兄弟當過捧跟,包括給老秦。

他們不僅是師兄弟兒,年齡還都差不多。

再加上他們又是同一個隊裡的小夥伴,以前曾經做過不少的嘗試。

周浩那時候就給老秦捧過跟,而且不止一次了。

但是在這個節目裡,給老秦捧跟和之前在小園子裡表演給老秦捧跟。

周浩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他當時學的多,捧跟逗跟都學過。

之前在小園子裡跟老秦一塊表演傳統節目的時候,因為兩人都會,表演起來也輕鬆。

周浩當時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但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

因為是現場錄節目,師兄弟們哪怕是在表演一些傳統節目的時候,也必須要加入新包袱才行。

不然的話,這個節目就叫沒有新意。

別說節目組那裡,師兄弟自己這一關都過不去。

新的包袱,代表新的詞。

這對於演員來說,都是莫大的壓力。

既然是新的包袱,那就肯定之前在小劇場裡沒有演過,或者很少演。

這種沒有在舞臺上摔打過的包袱,突然用出來,能不能響?

觀眾能不能夠接受得了?

這些都是演員必須要考慮到的問題。

周浩之前在準備節目的時候,表面上看起來很輕鬆,實際上在背後也死了不少腦細胞。

他總是絞盡腦汁的想包袱,不僅要想他自己,還要想搭檔的包袱。

他們後臺的逗跟演員,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模式。

自力更生。

自力更生的確可以極大的提高和鍛鍊演員的能力,但這裡面也有一個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對演員逼迫的太緊。

他們腦子裡的那根弦,有的時候,真不一定能夠跟得上。

哪怕是周浩這個腦子活,但在之前編那些節目的時候,他自己本身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現在他給老秦來當捧跟,也就是當配角,周浩突然整個人都輕鬆了起來。

因為這個節目不是他編的,所以他根本用不著消耗那麼多的腦細胞。

等老秦把節目編出來以後,跟他對活就可以了。

周浩記得自己之前剛剛參加這個節目的時候,腦海中就不止一次的想過這樣的念頭。

他跟餅哥或者跟孟哥合作,那兩個都是擅長編節目的,周浩本人呢又是捧逗俱佳的型別。

只要他跟自己擅長編節目的師兄弟們合作,那麼很容易就能把節目混過去。

原本12期的節目,作為節目主力的逗跟演員,肯定要想出12個節目來才行。

但如果他跟餅哥或者跟孟哥合作的話,那麼周浩只需要想六七個節目,就可以堅持下來。

不光是他自己,如果餅哥跟他搭檔或者孟哥跟他搭檔,這件事情對於餅哥和孟哥來說,也是一模一樣的。

尤其是餅哥餅哥同樣捧逗俱佳。

孟哥的話還稍微差一點兒。

因為他之前從來沒學過捧跟,這也就意味著他真正能夠站到桌子裡邊表演的節目,也就那麼一兩場。

不可能一直讓他站在桌子裡面。

跟孟哥合作的話,那周浩不僅要編節目,還要把自己編出來的節目讓給孟哥。

這個一開始。周浩就想起來的偷懶之法,一直沒有用上。

之前表演的幾期節目,都是他自己的。

沒想到跟老秦搭檔,反而把這一招給用上了。

周浩總算可以睡一個踏實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