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當師叔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一次進劇組拍戲,對周浩來說感覺非常新鮮。

他以為,很快就會有自己的戲份。

畢竟薛導演給他的戲份不少,他能拍攝的時間又不多。

導演肯定要給他多拍才行。

不然怎麼完成任務?

一部電視劇,正常來說三四十集左右,一般要拍3~6個月。

一集的正片40分鐘左右。

平均要拍3~6天,不然根本沒有辦法完成任務。

給周浩的戲份差不多就是兩個大半集, 哪怕只拍他自己,起碼也要四五天的時間。

周浩都已經做好了準備,抱著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裡幹的精神。

陪著劇組一塊加班兒。

等到下一期鬥笑社開始錄製,他還是要以錄製鬥笑社為主。

這也就意味著,留給他的時間真的不寬裕。

但出乎周浩的預料。

薛導演並沒有一開始給他安排戲份,而是先找了一個副導演給他講戲。

教他該如何來融入角色, 以及如何面對鏡頭。

有過拍綜藝經驗的周浩,現在大概已經知道自己該如何面對鏡頭了。

當然綜藝和電視劇還是有區別的。

綜藝不會有那麼多的特寫鏡頭,也不需要進入角色表演。

你只要堅持自己的人設,跟著一塊兒做遊戲就好。

相對來說要輕鬆的多。

拍影視劇就不一樣了,那需要專業的表演。

即便只是一個客串的角色,薛導演也絕對不會輕忽。

由此不難看出薛導演他們陽光劇組,對於影視質量的把控有多嚴格。

如果周浩不是本色出演。

他們在選角的時候,甚至都根本不會想到周浩。

即便是周浩本色出演,也有一位副導演專門給他講戲。

那位副導演不僅專門給他講,甚至還帶著他觀摩其他演員的表演。

演員在表演的時候表現怎麼樣?

剛剛導演喊卡是因為什麼?

副導演都會原原本本一字不落的告訴周浩。

至於說周浩能不能夠理解?

那就是周浩自己的事情了,副導演已經仁至義盡。

他也算完成了薛導演的囑託。

別說,周浩才真受益匪淺。

儘管這一天的時間,他接觸的只是一些皮毛。

但因為副導演本身是專業的,再加上這個劇組的演員,演技都線上兒。

專業的老師, 專業的環境,再加上周浩本身的悟性也不差。

他受益匪淺是肯定的。

即便到不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境界。

周浩在觀摩了一天以後,也跟一開始的全小白不同了。

他已經明白什麼是演戲?

以及什麼是演員?

觀摩了一天, 到了晚上,薛導演主動敲響了周浩的門。

周浩猶豫了一下, 最終還是把房間的門開啟。

兩人聊了一個多小時。

薛導演問周浩觀摩了一天之後,有什麼收穫?

周浩將自己學習到的東西,原原本本的告訴了薛導演。

薛豔導演笑著說道,“悟性不錯!”

難怪郭老師會收周浩當自己三門的弟子。

周浩是真的聰明。

尤其是在表演上面,他的悟性非常高。

“現在有信心拍戲了嗎?”

原本周浩還感覺奇怪,時間那麼緊張,為什麼薛導演還讓他先觀摩一天?

現在他明白了。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對於拍戲,周浩是徹頭徹尾的小白。姑且不說他的演技如何,有一點就非常的致命。

那就是周浩連很多常識性的東西都不知道。

打個比方來說。

演員該怎麼候場?導演在喊開始之前演員要如何醞釀情緒?

開始以後,演員又該怎麼表演下去,又怎麼跟配戲的演員配合?

這些,周浩都是不瞭解的。

如果一開始周浩就進組拍戲,他連什麼時候休息,到哪兒吃盒飯都不知道。

是很容易鬧出笑話的。

薛導演還真是照顧周浩了!

給了他一個學習適應的時間。

同時也給了周浩一個做準備的時間。

薛導演相信,在劇組裡觀摩了一天的周浩,現在肯定躍躍欲試。

這對於他們接下來的拍攝,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

一夜無話。

周浩第2天一早,就開始背劇本裡的臺詞。

別說,他的臺詞量還挺多。

這對非專業出身的演員來說, 無疑是一件非常有難度的事情。

主要是時間太緊了, 想要將幾千字的臺詞消化,可沒有那麼簡單。

周浩雖說沒有上過表演類的大學,但好在他也算演員出身。

相聲演員也是演員。

他們同樣有背詞兒的要求。

除了背詞兒以外,他們在舞臺上跟搭檔配合的感覺,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當然,嚴格說起來這兩者還是有差別的。

要不然郭老師一個大師級別的相聲表演者,也不會在演電視劇的時候那麼容易讓人出戏。

出戏固然有郭老師本人識別度太高的關係。

但這絕對不是根本原因。

很多明星大咖,他們本身的知名度也非常高,演電視劇的時候,一眼就能夠被人看出來。

比如說演亮劍的李老師,再比如說演劉邦的陳老師。

他們毫無疑問都是這種辨識度極高的演員。

可他們在演戲的時候,即便觀眾一眼就認出了他們,還是會為他們表演的角色傾倒。

這才是真正的影視大腕兒。

哪怕郭老師是自己的師父,周浩也深深的明白一點。

郭老師當然不是一點兒表演的天分都沒有,他在表演喜劇的時候就可圈可點。

即便是表演正劇,比如說大宅門。

郭老師的表演也能在及格線以上。

但以他的知名度,這種及格線以上的眼界,顯然並不足以讓觀眾們忘掉他的身份。

相比於李老師和陳老師那樣的表演藝術家,郭老師在影視劇的表演上,顯然並沒有達到那樣的高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周浩很快就把詞兒背了下來,就等著演出開始。

也就在這個時候,這部戲的主演,終於到場了。

這部戲的主演叫雷音。

雷音是一個典型的北方漢子,為人仗義熱情。

面對新的合作者,他這位前輩大腕兒竟然主動跟周浩打起了招呼。

“你就是劇裡那個明星吧?幸會幸會!”

“雷老師好!”

人家這樣一個明星大腕兒,主動跟自己打招呼。

周浩當然受寵若驚。

一旁的薛導演笑著給雷音介紹道,“這個小夥子也不是外人,他是德雲社的。”

“吆,我們家裡人啊!”

雷音一臉興奮的說道。

周浩聽了一頭霧水,他不明所以的看向雷音。

“我倒是知道,郭老師收了幾個明星徒弟,沒想到……”

周浩有些驚訝。

他在來拍戲之前,總隊長特意找到了他,告訴他對外最好稱呼郭老師。

不要張口師父,閉口師父。

周浩一頭霧水。

“你就這麼做吧,一時半會兒的也解釋不清楚。”

總隊長苦笑道。

這句話一兩句還真說不明白,周浩當時要跟著薛導演走,又沒有時間留下來跟他探討。

雖然不明白,但周浩還是照做了。

對外稱呼郭老師。

至於說總隊長為什麼不讓周浩,稱呼郭老師為師父。

這還真不是總隊長壞心眼兒,他的確是在為了周浩考慮。

外界所有人都明白,郭老師收的徒弟,是不一樣的。

倒不是說,郭老師的徒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

徒弟都是一樣的徒弟。

但是這裡面的感情是不一樣的。

觀眾們其實並不清楚,但是他們對這個有自己的理解。

郭老師哪些徒弟對外稱郭老師是自己師父時,觀眾一點兒都不反感,甚至還感覺徒弟有良心。

一般來說只有兒徒和愛徒。

兒徒不用說了,都是跟著郭老師一塊兒苦過來的。

當他們稱呼郭老師為師父時,觀眾覺得是理所當然的。這種從家裡長起來的徒弟,那就跟兒子一樣。

相反如果他們稱師父為郭老師。

觀眾可能下意識的覺得,這孩子沒什麼良心,連自己爸爸都不認了。

除此之外就是愛徒。

這個就比較麻煩了。

被郭老師當成自己孩子一樣疼愛的徒弟,雖然不是從小在家裡長大的兒徒,但感情也跟兒子一樣。

這種也可以稱呼郭老師為師父。

但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觀眾沒有辦法分辨。

觀眾哪裡知道,有哪些徒弟是特殊的?

他們雖然跟郭老師沒有兒徒的這層關係,但因為相處的好,實際上也跟兒子差不多。

舉個例子來說。

小白師哥在師兄弟裡來的算比較早,但絕不是最早的一批。

他跟小嶽師哥那些人比起來,起碼晚了四五年。

但因為他跟郭老師相處的感情好,實際上也跟兒子差不多。

小白師哥結婚的時候,結婚的酒席就是郭老師掏的。

類似這樣的徒弟,對外也可以稱呼郭老師為師父。

但是這樣的徒弟有多少,觀眾其實並不清楚。

他們自己也沒有辦法去解釋。

只能讓觀眾去慢慢的理解,等觀眾理解的差不多了,他們再把稱呼給改過來。

就連總隊長雲平,在13年之前,對外都稱呼師父為郭老師。

不是他們爺倆的感情,當時沒有處到那個地步。

主要就是害怕外界的觀眾沒有辦法理解。

覺得雲平死扒著郭老師不放。

雖然觀眾不會批評什麼,但他們心裡自然而然的就會產生一種抵觸情緒。

郭老師這個徒弟一看就不地道,非把這種關係掛在嘴邊上,彷佛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樣。

這種反感對於演員來說是非常致命的。

甚至會影響到演員的觀眾緣。

除了這兩種情況以外,還有就是徒弟成名以後了。

只要你出了名,因為你本身的地位不一樣了,稱呼郭老師為師父。

也會被觀眾當成知道感恩的表現。

至於說給了字兒的普通徒弟,對外不能隨便稱呼郭老師為師父。

還真不是因為這件事情對郭老師有什麼影響,也不是因為這件事情對他們的團隊有什麼影響。

就是對演員個人發展不利。

演員想要混得開,除了能耐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觀眾緣。

一旦你讓觀眾潛意識反感,潛意識裡覺得你喜歡攀龍附鳳。

那麼你就很難出頭。

好的相聲演員,就是半個心理學家。

總隊長他們早就總結出了這條教訓。

總隊長讓周浩私下裡這麼做,還真是一心為了他著想。

周浩一時間雖然想不明白,但還是照做了。

所以他剛剛才開口說,郭老師收過幾個明星徒弟。

其實他這樣說,給觀眾的感覺的確會好上很多。

郭老師收過幾個明星徒弟,如果周浩也強調自己是郭老師的弟子。

好像刻意跟那幾個明星攀交情一樣。

“我沒拜郭老師!”

雷音說道。

“還真拜師了,那您拜的是?”

周浩問道。

薛導演看著他們兩個,一句話都沒說,只是衝身旁的攝影師使了一個眼色。

攝影師立刻心領神會。

他將鏡頭對準了周浩跟雷音。

影視劇在播出之前是需要花絮的,這些花絮會增加影視劇的被關注度。

“我拜的小嶽!”

雷音理所當然的說道。

“哦!”

周浩應了一聲,沒有說什麼。

“一點兒都不熱情啊,我師父在你們那兒輩分也挺大的吧?”

雷音問道。

朱浩聽著一愣,不過還是點點頭。

嶽哥的輩分的確不小。

主要是郭老師的輩分高,他們這些徒弟們,在圈子裡的輩分自然不可能低。

尤其是一些年輕的徒弟。

比如說周浩他們。

相聲界跟他們一個輩分的,如今差不多都已經是中年人,甚至有的已經步入老年的行列。

“那你是什麼輩兒啊?”

雷音專門留了一個心眼兒,一開始沒有直接跟周浩攀交情。

讓他看到周浩一副不願意繼續聊下去的樣子,雷音心裡瞬間一喜。

他好像碰到輩分比他更小的人了。

所以雷音直接開口。

“我跟嶽哥是師兄弟,我們都是郭老師的徒弟。他是雲字科的師哥!”

“不對呀,郭老師的徒弟不是雲鶴九霄,龍騰四海嗎?”

“對呀!”

“那你怎麼叫周浩?”

“周九浩!”

周浩直接將自己的藝名給報了出來。

薛導演看雷音紅了臉,笑著跟雷音說道。

“忘了給你介紹了,這是我剛剛從你師爺那兒給你請來的師叔,夠意思吧?”

雷音瞬間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

我夠你奶奶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