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有關聖人的一些不知所謂的猜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寂寞啊。

空虛呀。

實在有太多的理由,會促使一個具有靈智的生物去突破所有的一切,然後去發現新世界,假如,假如,他那個世界當中還存在許多強大的生命,那麼這樣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無語的好一陣,袁術沒有想過去向太一承認錯誤,只是喃喃講道:“這些幕後之人各個都是心機深沉,這樣的事情都會搞一搞…”

太一沒弄明白袁術說這話的意思,便問道:“你說什麼?”

站臨在關隘之上,俯瞰向下,至少是上百丈的陡峭懸崖,假使是一支凡人的軍伍來到這個關隘前,恐怕會望而生卻,因為就算是攀登上來,都會花費無數心思與時間,假如這裡駐守著一旅勁卒,那麼他們就永遠不可能期望能夠攻上關來!

袁術低聲的講道:“靈氣啊…”

關於靈氣的話題,實在能扯上很多話,不過在這裡,也僅僅就一句話。

袁術直言不諱道:“他們在養盅!”

在數學界有很多猜想,譬如說費馬猜想、四色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

曾經袁術作為一個平凡的普通的人也有過諸如此類的猜想,只是不是關於數學,而是聖人!

就像是十萬個為什麼,人從呱呱落地,有了意識之後,對新世界感到好奇,便會問這問那,因此有了那麼一本大部頭書。

在十萬個為什麼這一本書中,沒有袁術關於聖人猜想的答案。

而袁術偏偏又是一個倔強的人,認死理的人,也因此,他的這個猜想永遠沒有正確答案。

作為擁有同一個意識的人,太一隻是聽到了這一句話,便明白了袁術在說些什麼。

洪荒世界當中,有很大神通廣大的人,為什麼只有那幾個人能夠成聖,而其他人就不能呢?

袁術的猜想是這樣的。

他認為一個世界的靈氣是有定數的。

比如說,七萬億吧。

為什麼是七萬億而不是十萬億,取個整數,這是為了能夠比較簡單的說明。

洪荒世界的靈氣總數是七萬億,假如說每一個聖人成聖要汲取一萬億的靈氣,那麼就說的通了,三清、西方倆佛陀,外加一個女媧,這六人成聖之後,也就只剩下一萬億的靈氣。

這一萬億的靈氣是可以再成就一尊聖人,但其他人呢?

他們修煉起來,所凝聚到的難道不是靈氣嗎?

這一萬億的靈氣被分散到了諸天生靈當中,也因此,就算有人想要成聖也不可能了,因為靈氣是有定數的,而非是無窮無盡,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假如現在六聖人當中,隕落了一位,那麼很簡單的事情,天地間靈氣變得再次充盈起來,後來趕上的那一位,就比方說鎮元子吧,那麼他就可以很輕鬆的成就聖人之位!

但,聖人標誌向的特質就是不死不滅的存在,而這個世界當中,雖然說有三災的存在,能夠優勝劣汰的淘汰那些不夠格的神佛,但總的來說,修煉起來的神仙,佛子會越來越多。

神仙變得多了之後,相對同時靈氣又是定數,那麼就會像是居住在一個鎮子上的平頭百姓,若無外來者搶飯碗,他本來可以比較輕鬆的生活,但改變已經是既定事實,不能更改,於是,這矛盾便是慢慢浮上來。

這矛盾於聖人無礙,只存在普通修煉者當中。

不過聖人也是人,同樣也會存在山頭主義,這看的順眼的當然會被留下來,而那些,一致被不看好的妖怪,則是成了被打壓的物件。

通天教主,以及他的諸多門人弟子。

“萬仙來朝”!

何等的榮光,何等的場面!

不敢想象,只要殺了這些妖怪,就能成就無數的神佛,這樣的念頭,就算是鴻鈞那樣的存在,也阻擋不了!

或者說,他也不能阻擋!

因為,這就是他設下的局!

請君入甕,不管進來的是誰,只要有利於這片天地的平衡,鴻鈞他才不管這些。

彈指一揮間,便是無數年。

封神之後,再起西遊,這西遊路上,一群妖怪被攆的死去活來,很少有憑著自己撐起一片天的。

為什麼這樣?

因為他們的後臺倒了,通天教主被雙規了。

默哀吧…

這可能便是殺劫的由來,這可能是神仙有三災最根本的原因。

到了近代,山頭已經形成,東方有三清,西方有教主,不管如何,相對處在一個平衡的狀態。

這些聖人平時閒著估計也會左思右想,最後盯上了其他世界。

這個世界若是靈氣有定數的話,那麼其他的世界同樣也是如此。

假如在兩個世界打通一條管道,把另外一個世界中靈氣引渡到這個世界中來,這豈不是你好我好大家一起拍拍手叫好的大喜事?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只是苦了那另外的一個世界。

他們以為尋找到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其實在他們猛向前衝的時候,不知不覺中就成了靈氣的攜帶者,在那個世界當中他們把靈氣凝聚起來,修煉有成覺得能夠碰碰運氣,去成為一個偉大者,去成為一個先驅者,可他們沒有想到會成為一個輸送者…

當他們死在了這個世界當中,他們無意間就成了押解糧草輜重的輸送官…

芻狗不是狗,而是草狗,是用來祭祀天地的祭品。

草狗也不是狗,而是用草紮成的狗。

先前的時候,那個時候人們很愚昧,殺狗宰羊祭祀天地,後來社會風氣慢慢變了,就用草扎的狗代替。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思不是講天地沒有仁義可講,把萬物當成狗看待。

其意大概是對待百姓,要一視同仁,使得老百姓安居樂業、自然的生老病死了了。

太一想到這句話的時候,用上了這句話的兩重意思,一種是正解,一種是狹義。

正面的來說,太一心裡還是很憐憫這些人這些妖的。

偏頗的來講,太一覺得聖人的手段有些下作,但也僅此而已,無關其他。

最後太一覺著,在袁術說出“他們是在養盅”這一句話的時候,他心底下就已經斷定這個所謂的漏洞,不是天然出現的,而就是這些聖人搗鬼搞事弄出來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