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會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然後,他又回過頭來有條有理地進一步為工人發聲道:“他們從早忙到晚,就拿這麼點可憐的工錢,做工的積極性絕對高不到哪去,有時還會被會辦剋扣一些,打個七八折,這樣下來,一個月賺的錢連養活自己都不夠,哪裡還會有餘錢寄回去給父母妻兒呢?”

此語講完,場內一片譁然。

李應泉、林賢竹聞後自然也頗感震驚,他們其實曉得工人待遇較差,可真沒想到他們到手的收入竟會低至這般。

於是李應泉趕忙問起了在座的會辦馬銘啟。

而馬銘啟剛剛聽到洛鴻勳為工人發聲時,內心便已忐忑無比,心想自己的這點小九九怎麼都被這小子知道了,若是待會被問到了,那該如何是好。

正當他惶恐不安,苦想對策應急之際,腦子一片空白的馬銘啟對李應泉等人一系列的問話只得支支吾吾,敷衍了事。

本想含混過關的馬銘啟此刻因為緊張過度心臟已經擰出了一塊疙瘩。

可表面上為了不至露怯,他只得佯裝淡定地直視著李應泉。

但內心其實沒什麼底氣的馬銘啟卻下意識地不停用手摩挲著自己那高出常人一倍的大鼻子,且眼睛還不時地瞟向斜對面的林賢竹。

他為何會總去看那林賢竹?

那自然是因為他想要向對方求救。

馬銘啟是林賢竹的表弟,平日裡以刻薄無情出名,且他還經常向人吹噓自己的冷血特質,真是不以無恥,反以為榮。

在廠裡,他經常汙衊工人只做半天工,這樣一來工人剩餘的血汗錢便可揣進他自己的腰包裡。

一來二去,就單靠此項,馬銘啟已足足有了兩萬銀的收益。

林賢竹本對表弟的行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是真沒想到他竟然這麼過分,如此黑心,且還在李應泉這當場被人戳穿,因而此刻的林賢竹也禁不住有了如坐針氈之感。

頗有幾分正義感的洛鴻勳透過這幾天的調查對馬銘啟的行徑真乃忍無可忍,因而平日裡再厚道的他今日對此事也已到了非說不可的氣憤程度。

現在就看大股東李應泉的了,這時,眾人皆將目光聚於他之身。

這一刻,感到了幾分壓力的李應泉不免陷入了沉思當中。

他先是雙手十指緊扣,兩個大拇指還不停地上下移動著,好似在爭著什麼,緊接著,他那高低眉也有意無意地跳了幾下,只是那樣子讓人覺得有些滑稽可笑。

洛鴻勳一直觀察著他的神色變化,發覺他的嘴巴好像在不停地嘬著什麼,且本就右斜的嘴角歪的也更厲害了。

洛鴻勳與李應泉相處的時日也不算短了,可他卻還是頭一次瞧見對方這種狀態。

因而,洛鴻勳篤定他一定是生氣了,而且是相當、非常地氣憤。

的確,李應泉對馬銘啟的行為態度倍感失望。

如果此人出現在他的萬福商行裡,他一定將眼前的這摞材料狠狠地甩在對方的臉上。

可礙於三家合資的緣故,他不便當場發飆,這樣多半會給人留下話柄。

可極力剋制自己情緒的李應泉三思後仍是決定必須解僱馬銘啟,如果這樣的蛀蟲留在廠內,那生意怎會興旺!

於是李應泉看似淡然地開口道:“馬先生,我們這座小廟留不得你這大爺,你還是另謀高就吧!”

李應泉從深思到結論其實只有短短十幾秒,可對於做賊心虛的馬銘啟而言卻長似三秋。

聽到自己被炒的一瞬,馬銘啟的褲子忽然溼了,因驚嚇過度他竟然失禁了。

可他無論怎樣哀求,都無法獲得大夥的同情,就連林賢竹也都未發一聲支援他。

馬銘啟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林賢竹沒辦法保他,畢竟李應泉才是最大的股東,因而會辦一職也就忽地空了下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既然洛鴻勳為工人們伸張正義,且又提了很多可行的建議,因而李應泉大力稱讚了洛鴻勳的能力和品行之後,極力保薦他擔當棉紡廠會辦一職,而此職務則相當於昔日洋行裡的大班。

李應泉心想畢竟自己遠居南洋,在上海監工的時日總不會太久,留下自己的心腹在此,他才可以放心地離開。

此時,距離洛鴻勳離開廣州已有四年之久,當初投奔李應泉只為賺夠船票重返祖國,可如今他雖已回國,卻仍不能回到自己夢寐以求之地-廣州。

李應泉對他的信任和重視已成了他的責任,他不能辜負。

如果說趙清陽是他的第一個伯樂,那李應泉便是第二個,而且後者對於他的賞識甚至可以說要更高了些。

可即便如此,洛鴻勳的初心卻始終未變,他一直期盼著那樣的一天,他可以乘坐輪船,回到廣州,回到他的家鄉,回到他最愛的人身邊。

兩個月後,棉紡廠的生意漸漸步入正軌,工人的心也算是穩住了,李應泉終於可以安心地將其交給林賢竹、洛鴻勳等人管理,於是他自己則動身回了新加坡。

說到這,順便插上一句閒話。

有一次商討過後,洛鴻勳有意提到了葉展盈,畢竟自己同她也算是舊相識。

可林賢竹的反應卻大大出乎了他的意外,林賢竹雖不知道洛鴻勳是如何認識葉展盈的,且他也並未細問,可他只道自己來上海全為生計,因而只帶了夫人苗青和子女前來,免得累贅過多,施展不開手腳。

洛鴻勳一聽便知這林賢竹根本不想多談葉展盈,因而他也識趣地並未深言。

林賢竹還算大度,沒有對洛鴻勳揭發馬銘啟一事心存恨意,而後,洛鴻勳同林賢竹等人合作的過程中雖時有摩擦,可畢竟都是些小事,更何況二人還是廣州老鄉,相讓後也都漸漸平息了。

轉眼間,兩年又過去了,福隆太棉紡廠的產品已經逐漸打通了市場,生意上有了明顯的起色不說,甚至可以跟洋人平分秋色。

與此同時,洛鴻勳還物色到了一個更為合適的人選,廠中的大工陸石安。

其實這陸石安就是那日他去廠裡調查時,義正言辭想要向上面揭發馬銘啟的那名工人。

陸石安的頭很平,像被硬物磨過的一樣,五官中規中矩,讓人瞧了還算舒服,但卻不會給人留下太深的印象。

據後來的觀察洛鴻勳發覺此人忠誠可信,頭腦靈活,且還很有正義感,因而在眾工人中算得上是位出類拔萃的佼佼者。

於是當李應泉再次來到上海時,已感自己完成使命的洛鴻勳將陸石安推薦給了李應泉後,順便提交了辭呈,這次他是真的要回家了。

李應泉對對方的行為震驚不已,以為洛鴻勳多半是同自己玩笑。

因而他大惑不解地追問道:“你在上海做得這麼好,已經當上了會辦,為何一定要回廣州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