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深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句情話可當真奏效,本想刨根問底的趙虯枝其實話已至嘴邊,卻又不由自主地收了回去。

暢想著未來美好生活的她此時也未再糾結昨晚洛鴻勳到底見的究竟是何人,就連那件戲服是如何得來的她也不想再過問了。

她心想反正如今這戲服已經是自己的了,反覆思慮那些既傷肝又傷神,委實沒這個必要,還不如開開心心顧好眼前。

此刻的趙虯枝面含春色,心情舒暢,而這一切卻只因洛鴻勳的三言兩語...

幾日後,洛鴻勳又從陳順達那打探到了新的訊息,正巧趙季平尚未迴歸佛山,還留在廣州城內。

於是二人書信相約決定一同前往往來客棧同趙季平相見。

陳順達從仍在正義堂的舊友那裡得到了確切的訊息,連姨娘的堂哥連明曾經確實在正義堂混過幾年。

可後來連明竟與一個名叫胡虎的堂眾一同被大當家潘正德趕出了正義堂,自那以後不知何因連明就進入了怡興洋行之內,而胡虎則去了青龍堂當起了三當家。

這訊息乍一聽卻也平平無奇,可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連明和胡虎到底因何被趕出了正義堂呢?

廣州城的百姓都知道正義堂向來以鋤強扶弱、除暴安良為己任,且大當家潘正德亦是眼裡不容沙礫的耿直之人,與陳茂文的個性頗為相近。

這樣看來連明、胡虎他們倆多半是做了什麼下三濫的勾當才會被大當家狠心除名的。

可這些資訊與戲臺血案有關麼?

洛鴻勳和趙季平聽到這裡禁不住十分困惑。

見二人皆是茫然,不再賣關子的陳順達接著又吐露了一個驚天動地的大秘聞,而這才是問題的重中之重。

連明、胡虎二人就是在七年前的戲臺坍塌案發生後不久被趕出了正義堂的,因而陳順達大膽地推斷他們倆很有可能與此次慘案有所關聯。

可這戲臺坍塌案到底與連明、胡虎有沒有關係在沒有得到確鑿的證據之前大家也不能妄下定論。

這問題雖一時半刻還得不到準確地解答,但從趙習瞻多年來對連明的諸多忍讓間接推測來看,趙習瞻極有可能是有什麼把柄或者欠連明的人情才會百般包庇縱容此人。

要不然如此精於算計的趙習瞻怎可能讓連明這等沒真本事的傢伙在洋行內渾水摸魚。

即便他是連姨娘的堂哥,依趙習瞻待人的一貫原則來看,連明也沒理由得到他的特殊優待。

三人你一言,我一語,猜想到這,算是臨時告一段落了。

沉默了不多時,趙季平則又向他二人講起了自己同郭敏陶談話的內容。

這郭敏陶是洛鴻勳從趙清陽的日記上知曉的人物。

此前,為了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洛鴻勳特意將其告知給了趙季平,望他可以聯絡上對方。

可意外的是,還不到十天,趙季平竟已成功接洽上了郭敏陶,且還有了許多發現。

照信中所言,郭敏陶此先投奔太和行後,就去了香港發展,而他卻在去年底時從香港又回到了廣州城中。

如今的郭敏陶在太和行內已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因而這才使得趙季平順利地打探到了對方。

郭敏陶的地位如今非同小可,一般人想要見他根本沒那麼容易,可當郭敏陶收到信件得知有人想要向他詢問些自己當年在怡興洋行的經歷以及同趙習瞻的昔日恩怨時,郭敏陶竟欣然同意與對方約見後詳談往事。

此時的郭敏陶已不再懼怕趙習瞻的淫威,並且同萬希潔類似,他好似也有一肚子委屈想要同他人傾訴,因而他才會決定見這信中之人。

於是二人約在了泮溪酒樓裡詳談了近一個時辰。

郭敏陶樣貌較為醜陋,五官可以說沒有一點可取之處,他的眼睛毫不誇張地講,只有豌豆那麼大,下巴有些短,牙齒也相當不整齊,但是整個人看起來精氣神還算不錯。

二人見面後,先是簡單客氣地介紹了一下彼此,接著趙季平便選擇性地道出了自己的部分往事以及他想要收集些趙習瞻罪行的想法。

見對方還算坦蕩且言語也挺中肯,對趙習瞻同樣滿心憤恨的郭敏陶一見趙季平乃同道中人便生了想要與對方結成聯盟的心。

於是郭敏陶便講起了自己在怡興洋行中的多年經歷。

郭敏陶先是說自己曾和趙習瞻關係還算不錯,且趙習瞻迅速高升後,也還算信任自己,因而當年他還曾派自己賄賂買家臨時撤了訂單,以達到破壞孫凱格茶莊生意的目的。

此時萬寧已經西歸,害慘了孫凱格、萬希潔夫婦後不久,趙習瞻則徹底掌控了怡興洋行。

令郭敏陶感到意外的是自己雖幫了趙習瞻這麼一個大忙,可趙習瞻對自己卻並不絕對信任。

趙習瞻登上了怡興洋行的第一把交椅後曾許諾給他的大班卻也遲遲不兌現。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沒多久,萬希雅找到了郭敏陶,她希望可以同他聯合起來搞垮趙習瞻。

起初,郭敏陶還很猶豫,可從諸事判斷趙習瞻這人品確實有些齷齪不堪,不值得自己為之賣命,因而郭敏陶才決定與萬希雅結盟,蒐集趙習瞻的罪證,計劃將其拉下高臺。

可由於萬希雅的城府不算深,且作風也稍顯浮躁,因而二人的聯盟還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突破便被趙習瞻的眼線察覺了。

自萬希雅戲臺意外身亡後,如履薄冰的郭敏陶感到自己在怡興洋行的地位岌岌可危,且他還隱約察覺到趙習瞻的魔爪已經暗中伸向了自己。

於是為了保命,郭敏陶決定離開怡興,投奔至林曼陀麾下,尋求保護。

那時內心感覺極度惶恐的郭敏陶為防趙習瞻暗害,所以才請求林曼陀將自己調至香港,遠離這是非之地。

聽到這,洛鴻勳和陳順達也認為這趙習瞻當真是個翻臉無情的狠辣角色,因而他們自然而然地聯想到趙習瞻極有可能就是這樁戲臺血案的主謀。

可事情進展到此處又好似再度進入到了一個更深的瓶頸當中,因為很難找到直接的證據來確定地證實眾人的推測。

這時,陳順達有些不甘地嘆氣道:“趙習瞻如果真的是這件事的主謀,可我們又沒辦法找到最直接的證據,這還真是有點讓人抓狂!”

而其餘兩人亦是深有同感,均眉頭緊皺,一臉的憂心。

不多時,率先冷靜下來的陳順達眼睛一亮,建議說:“我看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要他親口承認...”

聞此,趙季平和洛鴻勳均瞠目結舌,難以置信。

這話說著簡單,可做起來那可就難了。

繼而他二人幾乎異口同聲地莫名道:“他怎麼可能會親口承認呢?”

此刻,陳順達好似想到了一個絕妙的點子,他身體略略前傾儘量壓低了聲音解釋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他的兒子來激他一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