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棋子、棋盤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拿人皇之師換取一位盟友,李牧也不知道這究竟算是賺了,還是虧了。

不過三皇要是能跳出棋盤,人族肯定是賺了。若是在人族成為天地主角之後,三皇積攢了足夠的功德氣運成就人道聖人,那才是真正的血賺。

只是這個歲月有些漫長,沒幾個量劫的積累,被天道聖人拿走大部分利益人族,根本就支撐不起一位人道聖人,更不用說三位。

理論上來說,伏羲證道的機率最大。除了自身的積累,人族的氣運加持之外,還能夠拿到女媧娘娘的贊助。

剩下的兩位,那就有得等了。不過相對而言,人族三皇證道的機率,依舊是洪荒最大的。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這場佈局,註定是曠日持久。玄都都可以等,廣成子都敢下注,李牧自然不會缺乏耐心。

沒有任何意外,在農耕技術在人族推廣之後,神農成為了第二位被眾多人族部落公推出來的共主。

場面那是一片和諧,相比其它的競爭者,神農的優勢實在是太大。功績擺在眼前,足以令所有人心服口服。

開啟農耕時代只是一個開始,緊接著《神農本草經》也應運而生,福澤了無數的普通人。

看得群仙是目瞪口呆,一本記錄草木藥性的書,居然也能夠獲得功德?

很多人都發現自己腦袋不夠用,完全跟不上這個時代,就感覺整個世界都瘋了一樣。

仙人不會生病,壓根兒就不知道"醫道"為何物。修行界與"醫道"沾邊的,大概也只有"毒道"、"瘟道"、"丹道"。

認知上的誤區,深深給群仙上了一課。或許這也是聖人打發門人弟子入世修行的真正用意,謀取功德反倒是其次。

畢竟,相對於人數眾多的聖人門徒來說,三皇五帝的功德全部加在一起,那也是不夠分。

絕大部分聖人弟子都註定是一無所獲,只有極少數幸運兒,能夠蹭到一點點功德。

天皇時代還好,可以出手護衛人族部落,順帶清理一些不安分的妖獸、兇獸。

到了地皇時代就悲劇了,人族疆域內稍微有點兒知名度的妖獸、兇獸,都被大家殺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後起之獸,人族自己就能夠搞定。

何況,從崑崙山聽道回來的那幫修士,也不是吃閒飯的。對替人皇清除麻煩的問題上,他們表現的格外積極。

能用自己人,就不麻煩外人,這是人族的優良傳統。搞得一眾聖人弟子直接失了業,徹底淪為了旁觀者。

大勢如此,非人力所能撼動。地皇時代既無大的外部紛爭,又沒有爆發內部矛盾,需要用到武力的地方實在是太少。

眼睜睜的看著神農開掛,眾仙只能暗自叫苦。在內心深處,他們不只一次吐槽李牧做得太絕,直接將神農的技能點點滿,不給他們插手的機會。

事實上,真讓他們來插手,恐怕也只會是越幫越忙。不能放下仙人的架子,融入人族生活之中,又如何能夠知道現在的人族最需要什麼呢?

不光是李牧被人吐槽,就連玄都也沒少遭遇非議。為了轉移群仙的視線,為李牧創造機會,最近這些年玄都一直都很活躍。

一邊在洪荒遊走,一邊也暗自替各路潛龍造勢,忽悠群仙上當。

看結果就知道,被坑慘的玄門弟子不是一個兩個,全部都在替各地的人族部落白打工。

輔佐人皇和輔佐一部落首領,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能夠拿到人道功德和天道功德,後者純粹是象徵式獲得一絲氣運反饋。

三皇五帝時代結束後,一直到封神殺劫開啟前,諸聖弟子都是紛紛閉關苦修,很少涉足人族政權更替,就足以說明很多問題。

當然,能夠坑人,那也是一種本事。將人給坑了,對方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那就更厲害了。

顯然,玄都表現的非常不錯。忽悠無數人中招,引來的非議固然不小,卻沒人懷疑他和李牧勾結。

估摸著看到這一幕,太上聖人應該會很滿意。在洪荒之中鐵憨憨是活不長的,能夠神不知鬼不覺的坑別人,總好過自己被別人坑的好。

看看從上古時代成長起來的大能就知道,就沒有一個是鐵憨憨,全部都是陰人的高手。

區別僅限於有些人手段高明,既拿到了切實的好處,又保住了自己的名聲;有些人的手段有所欠缺,來不及進行掩飾,搞得聲名狼藉。

甭管怎麼說,這些活下來的傢伙都是勝利者。看似陷入了沉寂,實際上這些隱世的大能都在為證道做準備。

看著神農的功德氣運不斷上升,距離地證道皇業位已然不遠,神話傳說中的"精衛填海"依舊沒有發生。

確切的說,神農壓根兒就沒有妻兒。獲得了祝融遺產之後,神農的修為開始突飛猛進,現在已經是長生之人,對世俗的情愛早就沒有了興趣。

或者說,從來都沒有產生興趣的機會。從小就被李牧帶到外面養,迴歸之時已是仙道中人。

"紅粉骷髏",不是一句玩笑話。以修行中人的眼光看待凡人,渾身上下都是...根本就提不上興趣。

除非是犯了情劫,否則在正常情況下,修行中人也只會同為修行中人的異性感興趣。

某種意義上來說,仙人和凡人已經是兩個物種,雙方的生命層次完全不在一個維度上。

女兒都沒有,神話傳說中的"精衛填海",自然也不會發生了。

坦率的說,真要是發生了,李牧也相信神農能夠將自家女兒拉出來。沒別的原因,就因為在下面有人。

儘管不能確定神農是否就是祝融轉世,但是和巫族存在淵源卻是假不了。若非如此,也繼承不了祝融留下來的遺產。

李牧可不認為,在量劫之中損失慘重的巫族,就沒有能力收回散落在外的祖巫遺物。

事實上,甭管是上古時代衰落的三族,還是剛剛兩敗俱傷的巫妖兩族,都是洪荒之中數一數二的大勢力。

衰落只是相對於巔峰時期而言,同其它小族相比,他們依舊是一個巨無霸。最起碼以人族現在的實力,就不及他們的十分之一。

少了一段悽慘的神話傳說,也是一件好事。至少避免了和龍族對上,眼下正處於人族大興的節骨眼上,能不節外生技就最好不要節外生枝。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瞬即逝千年。神農的功德也漸漸圓滿,證道的契機越來越近。

在聖人弟子的鼓動之下,神農命人修建了祭壇,可是伴隨著在祭祀聖人之日的臨近,他心中的不安情緒也跟著日漸增加。

這一天,神農懷揣著滿肚子的疑惑,找到了隱居中的李牧,希望能夠獲得一個答案。

"賢者,我..."

不等神農開口,李牧就搶先打斷道:"不必多說,你的來意我已經清楚。我輩修士講究上體天心,你的感應沒有錯。

至於不安源於何方,想必你自己也有所懷疑。我只能告訴你,天皇伏羲氏證道天皇之位,沒有拜祭聖人。

聖人雖然偉大,可是也帶有一個"人"字。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只要是"人"就逃不過這一定律。

具體該怎麼選擇,還是要你自己決定。不管做出什麼樣的決定,都要承擔其相應的後果。"

不能說太多了,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李牧總感覺自己在被人窺視。

要知道他的天機大道修為可不低,在主動遮蔽天機的情況下,還能夠被對方窺視到,除了那幾位之外也沒別人了。

當著聖人的面說聖人的壞話,李牧還沒有活夠。為了多活幾年,他果斷的選擇挑好聽的說。

可惜在這個問題上,受他所處的立場所限,實在是找不到更好的詞彙。

迫不得已,只能將選擇題拋給神農,自己只是從旁側擊暗示。

歸根結底,還是神農的後臺不夠大。平心娘娘雖然也是洪荒頂尖大能,可終歸不是聖人。

或許在輪迴之地中,聖人見她要繞著走,可一旦離開了六道輪迴,情況就發生了逆轉。

雖然不確定平心娘娘有沒有證道混元,但是在洪荒世界之內,縱使已經證道混元同樣也不是聖人的對手。

沒有別的原因,就因為洪荒六聖除了自身證道混元之外,還是天道任命的管理員,可以藉助天道之力對敵。

實力決定話語權,要不是六道輪迴太過特殊,平心娘娘也獲得不了和聖人博弈的資格。

如果神農是祝融轉世,那麼這一波平心娘娘肯定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才換取了六聖的預設。

可這些不足以令六聖直接放任神農超脫,就如同之前的伏羲證道天皇一樣,聖人同樣佈下了考驗。

當然,因為女媧娘娘的存在,伏羲面臨的考驗多半是放了水。直接證道天皇成功,造成了脫離諸聖控制的既定事實。

眼下神農要面臨的麻煩要給大一些,不僅平心娘娘無法直接給他提示,就連李牧這個領路人也只能從旁側擊。

好在負責執行的是聖人弟子,而不是聖人本身,這裡面留下了很大的可操作空間。

聖人只是授命他們鼓動人皇在修築祭壇、拜祭聖人之後證道,可沒有讓他們直接對人皇出手。

只要神農自己敢頂著壓力上,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最多也就是得罪一眾聖人門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李牧看來,這只是小問題。伏羲已經得罪過一次,現在再來一次也沒大不了的。沒準多來幾次,一眾聖人弟子也就習慣了。

麻煩得是幹了之後,作為打臉聖人的代價,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神農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聽了李牧的話,原本只是懷疑的神農,瞬間神色黯然了起來。臉色一會兒青,一會兒紅,彷彿是在進行激烈的心裡鬥爭。

看了一眼李牧放在不遠處的棋盤,以及散落在棋盤之外的棋子,他一下子變得豁然開朗。

"棋盤"、"棋子",擺明就是讓他跳出去。儘管跳出去的棋子,沒有在棋盤中的日子舒服,可是勝在不再受人操控。

衝著李牧一拜,神農滿懷愧疚的說道:"多謝賢者解惑,神農令賢者為難了。"

執掌人族這麼多年,神農早就不是昔日的熱血少年。不管是是心性,還是為人處世能力都鍛鍊了出來。

涉及到了聖人,李牧還給出了提示,明顯是冒了大風險。

不瞭解聖人本質的神農,顯然是被感動壞了。內心深處還在替李牧擔心,會不會因此招致聖人的報復。

...

崑崙山之巔,閒著無聊的三清聖人,此刻正看著真人版電影,赫然就是剛才李牧的表演。

當然,聖人玩兒的是高檔分頻,同一時間觀看多部影片,三教的核心弟子都是大電影的主角。

"二弟、三弟,看來這一局要提前分出勝負了。"

太上聖人心情頗為不錯的說道。

彷彿地皇即將跳出棋盤,對他沒有絲毫影響,反倒是自家唯一弟子的表演令他滿意。

一旁的通天聖人頗為不甘的說道:"這波是大兄贏了。可惜了這位玄門武道之祖,要是早知道他這麼厲害,貧道一定將他收為親傳弟子。"

沒有法子,這波截教輸得實在是太難看了。數千截教仙人入世扶龍庭,結果卻被人耍了一個團團轉。

如果說之前選錯了潛龍還可以理解,那麼現在地皇都確定了,還是無法讓地皇按照事先編制好的劇本走,那就完全是無能。

那麼多截教仙人,居然沒人想到要攔截地皇和李牧見面,在通天聖人看來實在是丟人現眼。

相比之下,闡教雖然也在博弈之中輸了,起碼還出了一個廣成子,敢去謀劃接下來的人皇之師。

一面大肆結交人族修士,一面和玄都、李牧勾結,已經獲得了人族實力派的支援。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廣成子成功的機率已然不低。

能夠在失敗之中吸取經驗,主動把握時機出擊,化被動為主動,本身就是能力的體現。

安排弟子入人族歷練,三清聖人本來就沒有期待他們有多麼優越的表現,關鍵是要他們能在挫折之中吸取經驗教訓,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旁的原始聖人哈哈一笑道:"確實可惜了。在崑崙山的時候,這傢伙可沒有如此亮眼的表現。

不過現在正處於人族大興的時代,湧現出幾個厲害的人才也是正常情況。真要是沒有大才,那才是問題。

太華子多半就是被人族氣運所鍾,若非他生不逢時錯過了時機,沒準第三任人皇就是他的了。"

地皇時代的爭鋒闡教輸了,可人皇時代的博弈,闡教卻有可能成為最大的勝利者,原始聖人有得瑟的理由。

看似在誇李牧,實際上卻是暗自向通天灌輸闡教的那一套理論——弟子必須要跟腳深厚的。

效果自然是沒有效果,聖人認準的事情如果能夠輕易改變,那也就不是聖人了。

三皇五帝的時代才剛剛開始,截教遠遠還談不上時代。只要接下來有精英弟子湧現出來,那就不算是失敗。

反正他截教的培養模式和人闡兩教不一樣,又不追求全面成才,只需要少部分弟子脫穎而出即可。

時間早晚並不重要,關鍵要看最終的結果。只有在經歷挫折之後,能夠吸取經驗教訓的弟子,才擁有真正的培養價值。

"大兄、二兄,按照約定我們只是承諾巫族可獲得一尊人皇,可沒有答應讓地皇也超脫出去。

除非后土肯增加交易籌碼,否則此事還需要重新界定。接二連三的被打臉,我們的面子上也過不去啊!"

光聽通天聖人的語氣,就知道他沒有把這些問題當成一回事。所謂的超脫,那只是針對普通生靈,在聖人面前又是另一番情況。

"聖人之下皆螻蟻",在洪荒世界之中可是實至名歸。不證道成聖,永遠都不會知道聖人的強大。

一旁的太上聖人搖了搖頭道:"無妨,先讓這群小家夥折騰吧!現在我們就出手,豈不是要打消了他們的積極性。

何況,人族現在正處於一飛沖天的過程中,不適合出手打壓。等三皇五帝齊出人族氣運穩定之後,我等再發難也不遲。

玄都和太華子的謀劃都已經暴露,接下來其他人都有了準備,再想要繼續就沒這麼簡單了。

正好測試一下他們的能力極限,順便也給其他弟子施加一點兒壓力,逼迫一下大家的潛力。"

"大兄說得不錯,他們終歸還是太年輕,將問題想得太過簡單了。居然以為是我們在阻止三皇證道。

真要是證道混元那麼容易,洪荒之中也不至於就我們幾個。就算我們不做任何限制,沒有大機緣人族三皇也突破不了。

索性就給他們一個機會,讓大家都清楚並不是我等聖人要阻人成道,實在是他們自身實力不濟。"

原始聖人輕描淡寫的說道。

作為既得利益者,阻礙後來者分蛋糕,本來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可證道混元太過艱難,包括洪荒六聖都是先成聖,之後在天道的幫助之下,才順利證道混元成功。

擱在其他人身上,證道混元就是將自己推到了懸崖邊上。不成即死,沒有第二種選擇。

成功的機率有多低,沒有辦法進行統計。反正自洪荒世界開闢以來,就沒有完全靠自身實力突破混元的。

作為失敗者,無一例外全部道化成為天地的一部分,為了洪荒世界的發展貢獻了一份力。

若非如此,洪荒之中也不會有無數隱世大能卡在了最後一步,遲遲不敢邁出去。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