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匈奴投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好啦!不好啦!”

“漢軍又來了!”

匈奴牧民吶喊著、狂嘯著,向部族示警。

恐慌,在營地裡蔓延。

去年也是如此!

漢軍到汾河流域,縱橫馳騁。

最後曹真率領騎兵,這才將漢軍趕走。

現在魏軍騎兵不在幷州,而是江淮之地!

這意味著什麼?

漢軍可以肆無忌憚地跑馬,無人能擋!

匈奴最精銳的騎兵,已經從軍去了。

中原的亂戰,他們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騎兵永遠是最搶手的,匈奴自然成為了中原統治者手中的兵鋒。

這些人很好利用!

匈奴也曾趁著中原動盪的時候,掠奪了河東郡、幷州等地。

現在,他們終於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轟隆隆!轟隆隆!

鐵騎咆孝,宛如踏著雷霆。

天地之間,都響徹著轟鳴。

匈奴人立即翻身上馬,準備迎戰。

只可惜已經晚了!

“突擊!”

馬超簡單的軍令下達,然後席捲而過。

三萬鐵騎放開了奔跑!

很快這幾千人的小部族,化為了湮滅。

整個營地,都烙印著血腥的馬蹄。

沒有猶豫可言!

一往無前!

繼續推進!

漢軍決然的氣勢,在天地之間形成最有力的迴響。

殘存的婦孺眼睜睜地望著漢軍鐵騎橫掃而過,跪在一旁抽泣著。

她們因為弱小,而存活了下來。

這是戰爭最後的一絲憐憫!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呼廚泉統領南匈奴諸部作亂平陽,鍾繇率諸軍圍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呼廚泉慘敗後,投降了曹操,成為了曹魏的爪牙。

從此,他們便成為了魏國騎兵的兵源,每年為魏國提供騎兵。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呼廚泉被留在了鄴城,南匈奴被拆分為五部。

匈奴的勢力,進一步削弱,基本上只能依託於曹魏生存。

曹丕弒君稱帝後,更授呼廚泉魏璽綬、青蓋車和寶劍等。

後來北方的鮮卑崛起,匈奴的生存環境更惡劣了。

其中鮮卑有一部,為拓跋部,首領拓跋力微野心勃勃,率部南侵。

匈奴的右賢王去卑,派遣弟弟右谷蠡王潘六奚,率南匈奴大軍在北部抵禦拓跋鮮卑。

結果匈奴戰敗,勢力更微。

馬超率三萬鐵騎,橫掃匈奴,如入無人之境。

連續突破七八個部落後,去卑坐不住了。

這樣下去,匈奴都要完蛋了!

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好派人跟馬超談判。

馬超的條件很簡單,匈奴臣服於漢室,漢室扶持去卑為單于。

呼廚泉被魏囚禁,成為了傀儡。

現在曹魏自身難保,根本不值得匈奴效忠。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歃血為盟。

匈奴徹底成為漢室的附庸,為此馬超還表示,匈奴必須提供一萬騎兵,為漢室而戰。

這幾乎是匈奴全部的勇士了。

但去卑沒有辦法,他只能妥協。

馬超麾下的騎兵,迅速膨脹至四萬人,戰馬五萬多匹。

而且輕而易舉,奪取了西河郡。

大軍浩浩蕩蕩,向太原郡進發。

只可惜魏軍已經有了防備,馬超沒有機會。

不過為漢室爭取了一萬騎兵,足夠彰顯功績了。

漢室騎兵與魏軍騎兵的差距,正在不斷地縮短。

這無疑是好消息。

對於魏國而言,就猶如晴天霹靂了。

匈奴投降,影響的不只是一郡。

還有在魏軍中服役的匈奴人,他們可都是騎兵啊!

他們會怎麼想?

他們還會效忠魏國嗎?

曹叡簡直無法想象!

情況一瞬變得糟糕。

去卑也很無奈啊,魏國的支援無法抵達,部族遭受著莫大的威脅。

他總不能為了魏室,拼掉匈奴全部的人口吧?

去卑沒那麼偉大,匈奴也沒有偉大。

都是為了利益罷了!

去卑也想考慮在魏國服役的匈奴人,奈何實力不允許。

馬超的兵鋒,漢軍的鐵騎,近在遲尺。

去卑考慮不了這麼多。

壓力,已經湧向魏國這邊。

處置匈奴騎兵?

一定會遭受重大的損失。

可若是不處置,以後尋找就會露出破綻。

倘若騎兵對決,匈奴騎兵倒戈一擊,魏軍一定很危險!

現在漢軍鐵騎,已經能夠和魏國鐵騎叫板了。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漢軍鐵騎終於有了一戰之力!

“朕該如何是好?”曹叡迷茫了。

“匈奴已經投靠了漢軍,不如將呼廚泉殺了,以儆效尤。”王朗冷冷地道。

這麼欺負魏國,真當朝廷沒有反制的措施嗎?

“不可。”

“這時候殺了呼廚泉,沒有任何意義,只會激怒匈奴人。”

劉曄表示反對。

“不錯,只能暫且安撫匈奴騎兵了。”曹叡無奈道。

然而,漢軍對幷州的侵擾,並沒有結束。

雖然無法攻克城池,但可以縱橫各處。

倘若遇到普通百姓,也會遷徙至河東。

這是要將幷州,搜刮乾淨。

然而,收攏匈奴的做法,卻也引起了一些將軍的疑惑。

“殿下。”

“匈奴就是牆頭草,為何收納他們呢?”

魏延發問。

“天下萬族何其多也,只是單蠢的殺戮,如何統治大漢?”

“以後大漢的領地,絕對不會只侷限於此,該有的格局不能丟。”

該動手的時候,劉禪絕對不會心慈手軟。

倘若匈奴敢反覆,漢軍自然不會客氣。

曹魏被折騰得沒辦法,只好調遣曹真的騎兵,準備增援幷州。

只有騎兵能夠對付騎兵。

江淮地區,防守空虛了一些。

劉禪再陳兵東郡、以及司隸地區的渡口,威脅河內、魏郡,逼迫魏軍防守。

江淮又成了香餑餑。

孫權又動搖了。

這種時候,他是不是應該進攻壽春。

他的決定,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與漢室的關係。

劉禪也在等待孫權的決定!

如果江東攻打青、徐,那麼劉禪或許真的有機會拿下鄴城。

縱使不行,也能奪取很大一片領地。

倘若江東連壽春都不敢攻打了,那麼真要懷疑孫權的用心了。

劉禪不可能完全相信孫權,時時刻刻提防著。

有機會的話,他不介意出兵江東。

現在的格局,已經趨於天下一統,盟友是基於共同利益。

到了三月,劉禪派遣使者,督促江東攻打壽春,否則青、徐的歸屬,將重新討論。

孫權不顧群臣反對,繼續攻打壽春。

漢室已經暗中表示,只要孫權有能力拿下青、徐,那麼這片領土漢室不侵佔。

孫權決定證明自己!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