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賬戶被凍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剛認識薩沙的時候,牛伊萬還不叫牛伊萬,那時候從北京初到紐約,中國護照上的名字叫牛鑫。不論是美國人還是早期到美國的老華人們,大部分“牛” “劉”不分。每次去辦事兒等候時,牛鑫經常不知道是在叫自己的名字,錯過不少次排隊叫號。

住在酒店內牛伊萬翻遍了同城分類的網站找房子,不經意中看到了地產中介薩沙的電話號碼,相約在皇后區森林小丘見面看房。

第一次見到薩沙直接就上了這輛豐田亞洲龍,看房路上薩沙使用車內藍芽接連打了10多個電話,希伯來語單詞被快速的投擲近牛伊萬的耳朵。讓牛伊萬沒有想到的是,從此以後聽到除英語以外,最多的外語就是希伯來語。

薩沙開車風格兇猛而彪悍,伴隨著大聲接打電話的聲音,非常容易使人暈車。這時候薩沙越發來勁的說:“豐田車非常好,比他年輕時在以色列沙漠裡開坦克輕鬆多了,看著空調多麼給力。”

薩沙是出生在以色列的猶太人,年輕時在以色列軍隊服役,之後去了歐洲,最後到達紐約定居,四處漂泊之後的薩沙張口就來,可以講好幾國語言。他年近60歲,古銅色的臉龐,身材高大魁梧,將軍肚略微突起,一年四季不管刮風下雨都穿著同樣款式的新百倫運動鞋。

薩沙每天很早就到了辦公室,從來不知疲倦從早忙到晚,如同打了雞血一般的鬥志昂揚。也許是走過太多地方,經歷過太多事情,薩沙幾乎可以與任何人和諧相處。眼睛裡透著真誠,初次見面就很容易讓人產生信任,真誠中也透露著猶太人的精明。

牛伊萬時常回憶起與薩沙初次見面的那個下午,似乎彼此間只是短暫的眼神交流,就如同幾十年的老朋友一樣瞬間看透了對方的心思。兩年後牛伊萬在紐約遇到了另外一位猶太人,同樣是目光交匯後,發生了另外的故事。

看房之後牛伊萬在森林小丘簽約租下了一套1臥室1客廳1廚房1衛浴的公寓,1750美元的月租金,入住時需要交1個月房租,2個月押金,1個月中介費和500美元申請費,合計7500美元。

簽約時正好週日,銀行休息無法取錢,當牛伊萬給管理公司展示了自己銀行賬戶的存款餘額數字後。公寓管理公司的老闆和薩沙異口同聲的說:“沒問題,沒問題,親愛的牛(劉)先生!現在簽字就給您鑰匙,直接入住,明天銀行開門您再付現金或者銀行本票都可以。”

牛伊萬,妻子和女兒牛藝芸一家三口,滿懷欣喜的從曼哈頓上東區洛克酒店每晚480美元的套房退房。過去每次來紐約住在這裡都是出差或出差兼旅遊,所有花費拿到公司自己簽字直接就報銷了。牛伊萬心裡告訴自己,現在要落腳紐約是要有過“苦日子”的準備,快速租好房子便可以省錢下不少酒店住宿的費用。

在酒店2層放著爵士樂的畫廊裡喝完咖啡,告別了這個臥室對著中央公園的酒店。辦好退房手續,服務生幫著把行李送到大堂,牛伊萬隨手把在紐約數日遊玩買東西找零積攢的一塑料袋硬幣再加上20美元紙幣,一股腦兒都當成小費塞進酒店服務生的手裡。服務生眉開眼笑,馬上叫來了一個幫手搬行李叫計程車,熱切的送牛伊萬一家三口出門上車。

週一上午牛伊萬去S銀行取錢時卻出現了問題,排隊到視窗取錢被告知資訊錯誤,去ATM機一次只能取500美元,取了2次1000美元後顯示已經達到今日取款額度上限。此時牛伊萬並沒有覺得會有很大的問題,無事可做也比較閒,每天取1000美元就當來散步。之後連續2天取了2000美元後,突然顯示卡被暫時鎖定,已經無法再取款了。

牛伊萬有些慌了神,回想起幾個月前在S銀行位於北京燕莎的支行內,剛從英國學金融數學畢業的客戶經理小姑娘,緊身短裙套裝下包裹著熱情洋溢的笑容,五次三番的給牛伊萬推薦S銀行全球VIP計劃。

她介紹道:“只要存滿50萬或10萬美元作為開戶基礎,超過出以上的資金可以任意全球轉賬,在燕莎支行內可以直接給開了國內、香港和美國的賬戶。”

牛伊萬當場拍板說:“沒問題,就按照您覺得最好的方案辦。” 隨即交代給妻子具體落實,自己便去出席臨走前開不完的送別聚會。

那個時候正是人民幣承受著升值壓力的末期,全世界熱錢如最後瘋狂一般湧入中國尋找發財的機會。很容易便可線上換美元,方便的從自己國內S銀行賬戶轉到S銀行在香港和美國賬戶。

沒用幾天時間S銀行客戶經理便辦好了一切說道:“從此出國可以不用再帶著美元現金,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刷卡或者方便的取現金。” 牛伊萬信了她,身上帶了2000美元現金就向著紐約出發了。

當在紐約再無法取出錢時,才發現S銀行中國與S銀行美國的內部交流有極大的障礙,每次撥打客服電話都是:“為了保證全球一流服務水平…”為開頭,接通之後便是各種毫無頭緒的對話。

更加令人崩潰的是,在北京青春美麗的客戶經理把牛伊萬妻子生日一系列資訊填寫錯誤,導致在紐約取錢時賬戶出現了嚴重問題。中美間的時差讓雙方客戶經理無法正常交流,彼此也都不願意在下班後的深夜與對方通電話。

看著賬上的存款數字猶如 “白雲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低頭看口袋裡只剩下180美元,”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現在至少需要7500美元交給房屋管理公司,2000美元生活費,至此牛伊萬一家遇到了第一個考驗。

妻子說道:“你過去不是常說,有困難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嗎。” 牛伊萬一拍大腿說:“對呀,咱學日語專業的,總是覺得沒有說英語的語言環境,這下可以透過和銀行爭論中好好練英語了”。

透過幾次交涉與銀行的爭論上升為吵架之後,這樣強制性 “英語情景對話練習”,使牛伊萬很快就掌握了表達自己“憤怒”的語言技巧。一位研究英美詩歌的酒友後來評價牛伊萬的英語,簡單粗暴充滿火藥味,從氣勢上使善良的美國本地人窒息。

幾次吵架推動了S銀行北京和紐約的溝通,至少北京和紐約的對接人都和牛伊萬站在一條戰線,背後裡說盡對方的愚蠢。妻子提醒牛伊萬說:“別傻呵呵的,也可能她們雙方背後裡一起罵你。” 牛伊萬說到:“還真有可能,這是一個遠隔萬里的國際爭端,他人即地獄呀!”

隨即再去銀行時牛伊萬便態度溫柔了許多,擺事實講道理彼此充分溝通,歸來還是要面對如何才可以儘快把房租交上的具體問題。費盡口舌絞盡腦汁還是沒辦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牛伊萬想要刷信用卡或者線上付款也被租房管理公司直接拒絕了,管理公司說只可以接受支票或者現金,沒有刷卡POS機,線上支付或移動支付更是不會提供。牛伊萬深刻的感覺美國在很多方面比國內落後太多了。

為了解凍賬戶而終日悶悶不樂的時候,女兒牛藝芸夜裡開始發高燒,妻子吩咐牛伊萬先去燒開水和準備熱毛巾說道:“可能從北京到紐約一路上累到了,也可能是水土不服。”

一番折騰之後,牛伊萬說:“今晚看來咱們也別睡了,你買的保險是否可以給女兒用。”

妻子用毯子包裹著哭鬧中的女兒,抱在懷裡一遍一遍的哼唱著兒歌哄睡了女兒。小聲說道:“買學生保險雖然包括了女兒,但是看病流程一時也搞不明白,觀察下明天再說吧。”

牛伊萬突然想起來從北京出發時帶了一個耶穌掛像,便起身去從行李箱夾層中拿了出來掛在牆上。拉著妻子和孩子說:“咱們禱告吧,或許會有些用處的。” 夫妻倆抱著孩子開始祈禱,末了妻子加了一句說道:“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第二天上午在森林小丘S銀行,協商解決方案的時候,牛伊萬與銀行經理發生了爭執,銀行經理說:“我現在就要報警了。”牛伊萬聽到這句話熱血衝上了頭,一邊擼起袖子擺開想要揍對方的架勢,一邊也說道:“我也要報警,現在就報警”。

突然間妻子和女兒同時哭了,妻子肩膀抖動著低聲抽泣,女兒張著大嘴滿臉鼻涕眼淚聲音巨大的嚎叫。有的時候女人的眼淚是核武器一般的威懾力量,頓時驚呆了銀行內所有辦業務的人,包括劍拔弩張的客戶經理和牛伊萬。

最終S銀行給牛伊萬換了一位經理琳達大姐。琳達大姐說著一口地道北京話,先帶妻子去給孩子買了泰諾退燒藥,使緊張的氣氛得到了緩解。她告訴牛伊萬:‘’剛到美國都會有一段時間的困難期,堅持住挺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

當琳達大姐把S銀行全球VIP客戶緊急救助資金1萬美元交給妻子手上時,牛伊萬一家人決定先去法拉盛吃一頓大餐,總算可以暫時吃飽肚子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