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段子手葉老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知不覺中,時間過得很快。回家午休已經有些來不及了。牛伊萬便從學校直接出發去法拉盛上晚上的地產課。從上東區到法拉盛,先F線再換乘7號線,換上7號線竟然有座。

早上五點半就起床的牛伊萬此時已經非常困了,晃悠了幾分鐘便進入睡眠狀態。在快到法拉盛的前,被一陣陣酸臭味燻醒了。牛伊萬看到一個穿著破爛大衣的流浪漢正在整理他的大口袋,掏出的過期食品與垃圾鋪滿了腳下。

100多年前修建的紐約地鐵,如今已成為街頭藝術家與流浪漢的樂園。牛伊萬時常懷疑紐約人對生活方面的大度寬容。好說話、能將就的性格,可能就是在紐約地鐵裡被摧殘和鍛鍊出來的。只有神經系統粗糙、大條而又堅韌,才可以坦然面對一切突發的不靠譜和意外的驚喜。

在紐約人的生活中地鐵是一個複雜的存在。地下幾十米深處,比蜘蛛網還要複雜的古老的地下鐵路系統中。不僅有尿騷**味,奔跑的碩鼠。車廂裡突然間會蹦出,反重力舞步的黑人說唱小哥。也有一票難求的世界頂級音樂家,扮做街頭藝人,拉上一曲自己的名作。仔細聽,從月臺另一邊飄來二胡聲。在敖包相會與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的旋律下,不同膚色與信仰的人們擁擠著上車下車。人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地鐵與這樣的出行方式。據說面對近年來嶄新而規模宏大的翻新地鐵站,有些老紐約人反而感覺心裡有些空蕩蕩的。

到了法拉盛時間還早。牛伊萬去了109分局斜對面的敦煌牛肉麵。一碗“二柱子”,就著孜然炒肉夾饃下肚,又喝了半碗麵湯。吃飽喝足早早地來到教室,在第一排中間位置坐下來。

同學們陸續到來,很快30人的教室都坐滿了。有同學開啟摺疊椅坐在教室內的過道裡。即將開始上課的時候,晚來的同學只能從隔壁辦公室搬來椅子坐在教室門口。

一次4個小時的課程,只有很短的課間休息。牛伊萬用課本和揹包佔好座位,艱難的擠出教室去了一趟廁所。如同置身在90年代初春運的綠皮火車裡。人太多太密集。挪動起來相當的費勁,任何超過1平方英尺的空間都會被迅速填滿。

雖然報的地產英漢雙語課程,牛伊萬卻只是來上晚間的中文班。因為白天要去上大學裡的ELS英語課,只能捨棄了白天的英文地產課。晚上集中精力,聽著老師中英文混合講解,對照著全英文的教材和練習冊。爭取一次把中英文課程都學了,畢竟牌照考試是全英文的試卷。

70多歲的葉老師留著小平頭,清瘦而精神矍鑠。據說他是紐約地產界的名人,教學經驗極其豐富。從事地產行業30多年,地產執照考試培訓有近20年的經驗。

站在講臺的葉老師大聲說道:“每次上4個小時的課;每週3次上課時簽名獲得出勤記錄;大概1個半月到2個月時間,攢夠了出勤記錄,就可以去參加考試了。紐約州的地產考試分為學校考試和州考;建議大家先參加州考,如果透過了再參加學校考試;因為一旦學校考試透過,就算是畢業,不能再上課了;而如果州考不幸沒透過,則可以繼續來聽課,直到完全透過考試為止。”

只要有新同學來。葉老師每次上課前必定要重複,關於出勤、校考與州考之間的關係。一般來說每節課必定總是有新同學來,牛伊萬對這開場白早已爛熟於胸。

葉老師中英文功底都極其紮實,講起課來常常引經據典。用英語講中國的孔孟,或者用漢語講重口味的段子。文言文與生僻的漢字也不在話下。一堂課下來把英語、現代漢語與文言文都學了一遍。牛伊萬覺得,這學費花的太值了。

葉老師講起段子來更是相當有趣。口若懸河、一瀉千里,完全收不住的感覺。講臺上講的眉飛色舞,同學們聽得笑出豬聲,必須要拖堂才可以把正課講完。從自嘲自黑到美國歷任、現任總統都是葉老師開涮的物件。20年從教經驗,桃李滿紐約。“葉氏段子”也成為一塊兒招牌。地產圈子裡聚會,只要有人以“葉氏段子”開局,必定周圍有人能夠接著講出系列段子。最後大家會心一笑,都是師兄弟妹呀。

聽完一個重口味的段子,同學們還在吧唧著嘴回味中。葉老師拿起水筆在白板上寫到,“Human Rights and Fair Housing” 。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接著解釋道:“關於基本X權與公平住宅權力!咱們重點要知道1866年、1968年、1988年法案之間的區別與聯絡。大家注意先跟著我劃重點。之後我再逐條詳細解釋。”

學生們按照葉老師要求拿著綠色的熒光筆,一行一行的畫著重點。期間葉老師不時的停頓,“這是標準題庫裡,XXX考卷裡出過的題,會以以下3種形式出現。大家注意記錄。直接記到書上,不要記到本子上。”

半小時不到,關於公平住宅的幾頁書上。頁首、頁尾和邊緣都被擠滿了密密麻麻的筆記。正文上也是熒光筆與五顏六色標註重點的線條。學生們手忙腳亂,葉老師則不停地在白板上奮筆疾書,不斷增加可能遇到的考點。

據說在美國過去猶太人以善於考試而聞名,後來亞裔特別是華人考試能力崛起。其實是有秘密武器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從4歲孩子考天才班開始、各種經紀人考試、甚至美軍入伍考試,都可以在華人聚集的地方找到考前培訓輔導班。

每一個名聲在外的華人培訓班,至少有一位葉老師一樣,多年如一日的琢磨考題、潛心研究考試的專家。經過時間的檢驗。葉老師帶出來學生的考試通過率總是名列前茅。

據說紐約本地的記者曾假扮學生,臥底窺探葉老師的秘密。學會了不少用重口味段子以外,還發現葉老師幫助學生“全面”掌握知識要點的秘密。692頁的教材中,近400頁被畫了重點和寫滿筆記,再加上練習冊和單獨印製的考點彙總,絕對可以全面的覆蓋考題。

葉老師胸有成竹的說:“只要把我畫過的重點和平時筆記中涉及到的知識點完全掌握,並可以舉一反三。我保證你可以透過考試。”

教室內同學們一陣騷動。牛伊萬翻著書,說:“老師,您畫的重點也太全面了,我的書上都被highlight滿了。”

“這就對了,就是讓你們仔細讀書。只有全面掌握才可以透過考試。” 葉老師笑著拿起水杯,押了一口茶,又講了個段子。逗得坐在後排兩位濃妝豔抹的女生笑的花枝亂顫。

葉老師看看表,還有一些時間,一字一句的說道:“我是一個中國人!大家今後發達了,賺了再多的錢也不要忘記自己永遠都是中國人。我出生在越南。父母都是當時的進步青年,從北平流落輾轉南洋。沒有一個國家接受我們。”

“最後輾轉到了美國,在紐約成為了美國公民。我愛美國,她接納了我。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夠回到我的祖國去看一看,去母親常常唸叨起的燕京大學走一走。再捧上一把黃土帶回來。”

葉老師目光變得柔和起來,清了清嗓子,教大家用中文唱《梅花》。會唱的同學大多數是來美國的第一代移民,其中臺灣來的學生唱的最響。能跟著哼哼曲調的是第1.5代或者二代華裔。目光空洞完全不明白所以然的是土生美國本地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