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 皇太孫的任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有點猝不及防,主要就是大朱好像是病了,這讓朱雄英感覺到猝不及防。

估計這個時候的老朱也是有些猝不及防吧,這一次讓朱雄英來到天津,老朱可不只是單純的想孫子而已。對於老朱來說,也是收到了密報之後有些緊張和擔心。

東瀛、高麗的事情雖然重要,北平的營造也確實非常重要。但是在老朱的心裡,他的寶貝兒子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他現在急著回北平的一個關鍵原因。

心事重重的朱雄英沒有立刻急著回北平,他現在還需要留在天津坐鎮。既然老朱回應天府,坐鎮漕運中心的任務就是在朱雄英手裡了。尤其是石見地區基本上打下來了,銀礦的開採眼看著就要開始,可不能在這個時候掉鏈子。

雖然北平的事情非常重要,可是在朱雄英的眼裡,也有那麼一些輕重緩急。

北平就算是不慌不忙的建造也來得及,但是高麗和東瀛就不一樣了,那是必須要立刻拿下、立刻穩住的。這些地方可不能出亂子,在應天府比較遠的情況下,朱雄英就要坐鎮天津。

就在天津吧,朱雄英覺得這也是跟有必要的,反正離北平也不遠,很多的事情也是在順利展開。不需要時刻盯著,暫時穩住天津這邊,朱雄英也不敢多動。

自由,很多的時候也沒有那麼的自由,哪怕朱雄英看起來手裡的權利很大。

雖然心裡有些憂心忡忡,只不過朱雄英還是覺得自己需要做好一些事情。現在他需要鎮守北方,不只是需要考慮北平的營建,也需要考慮東瀛和高麗的一些地盤的鞏固。

“秋天了,我得考慮陰雨天氣的時候。”朱雄英喃喃自語,看著外面的雨滴在計劃著,“記得之前去草原走走的時候看到了秦直道,這個事情是可以考慮的。”

秦直道可不是在開玩笑的,已經一千五百餘年了,可是在內蒙地區,秦直道還是有價值。

北平和天津這邊,朱雄英覺得別的暫且不說,從北平到天津的這段路是必須要修好的。因為以後的北平肯定是需要有著更多的糧食、人口,天津作為漕運中轉站的地位也就體現出來了,這裡必須要有好的路線。

“牢裡的罪犯不能白吃飯啊,該幹活還是要幹活。”朱雄英摸著下巴,毛茸茸的有了些許鬍鬚,“與其在牢裡坐著、困著,還不如給我幹活。勞改吧,以後還是勞動改造。”

這樣的廉價勞動力是必須要考慮的,據說以後的監獄還有一些工廠呢。餓不死就行,累不死就行,朱雄英沒有什麼心理負擔,他可不會給那些罪犯太好的待遇,讓人覺得坐牢是享受,那樣的事情根本不存在的。

“一些勞役什麼的也需要考慮,我現在也不打算修長城,那就給我修路去。”朱雄英繼續自言自語,說道,“這個事情還是要考慮,要致富先修路。”

致富不致富,這其實還真的不是朱雄英最先考慮的事情,還是交通要道的重要性太特殊了。

秦直道什麼的暫時是不敢想象,但是以後從北平到天津的交通要道是必須要考慮的。包括現在秦直道在陝西、內蒙、甘肅段,這些也都是可以考慮連結起來的。

不管在什麼年代,交通不便都是一個壞事,尤其是對於大一統王朝來說,交通不便自然也就會讓他們對地方的掌控力度下降。

“基建狂魔,基建果然是太重要了。”朱雄英苦笑起來,有些擔心,“修長城的秦始皇、修大運河的隋煬帝,以後說不定還有一個全國造路的朱皇帝。不對啊,朱皇帝也是說我皇爺爺,到時候罵名估計又落在他身上了。”

朱雄英仔細在考慮著,既然要修路,他首先想到的是柏油。但是這不現實,那就水泥吧。

可是水泥如何製作,朱雄英還真的不清楚。但是他知道現在這個年代已經有了石灰,在國內公元前七世紀就有開始使用石灰的記錄了。

“以後銀子多了,還真的要考慮擴大內需了。”朱雄英坐在書房,不斷的寫寫畫畫、分析著,“現在這時代的人賺了銀子、銅錢喜歡存著,銀行搗鼓不搗鼓的現在急不來,但是內需一定要擴大起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內需的擴大化,很多的時候也就需要官方的力量了,基建看起來是一個很不錯的決定。

修路、修行水利,這不只是為了擴大內需而已,也是為了百姓更好的生活、農耕。其實在中國這樣的農耕文明,數千年的農耕文明的傳統,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

朱雄英對此還算是心裡有數,他也沒有急著一口氣吃下一個胖子。

“國子監的四夷院可能還算個小事,我的基礎科學的研究部門,這是最重要的。”朱雄英看著手裡的毛筆,在發呆,“火藥要造、火器要改進,這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還是發動官方的力量吧,朱雄英現在就算得上是官方的力量,他是大明的第三號人物。雖然相比起前兩位,朱雄英手裡的權利要小太多,可以被輕易治住。

只是相比起其他人,朱雄英手裡的權利就太大了,他的意志也是一般人不敢違逆的。更何況朱雄英的一些計劃,就算他手裡的權力不夠,排在他前面的那兩位也會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予以支援,這就是足夠的力量了。

全國現在如今十五個‘省’,朱雄英看起來是坐鎮北平布政司。但是朱雄英也明白,北平很快就要升級為‘北直隸’,這可以說是明朝穩定的統治區域。

在軍事方面,遼東都司這樣的地方也應該考慮,這裡以後就是東北布政司的地盤了。那裡現在地廣人稀,那裡現在也確確實實有著那麼一些開發比較艱難。

先把‘北直隸’打理好吧,朱雄英也覺得需要在這邊考慮控制住一些文武了。

其實在大明是按照‘三司’治理,承宣布政使司掌民政事務,都指揮使司掌軍事,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獄。這也是老朱的心思,在地方設這三個官屬,以使之分權,不致顧地方官權力過大。

以前的朱雄英基本上只是管都指揮司,不插手民政、司法,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

“天津以後要成為府,這裡的知府要是我的人。”朱雄英隨即笑了起來,“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以後北平府知府,也該是我的人。”

這兩座城市太過重要,朱雄英自然也就需要認真的對待了。

雖然這樣有些拔高了天津的地位,但是朱雄英不在乎,他需要的就是重視天津。哪怕這就是一座新城,哪怕現在這裡看起來軍鎮的色彩更重,不過也需要提前準備起來。

一開始將調子定好,也方便接下來的很多操作。

還是好好的發展吧,朱雄英知道有些事情真的急不來,現在很多的事情也只是剛剛起步。還有點千頭萬緒的意思,他自然也就需要更加的認真對待了。

封建王朝的皇太孫,未來大明帝國的接班人,這也使得朱雄英感覺到自己需要承擔起來更多的責任。很多的事情,他也需要從現在開始努力。

“船廠,北邊也需要船廠。”還是寫封信吧,需要從應天府調一些船工過來,“一南一北兩大船廠都不夠,還好福建那邊也有船廠。”

有些心浮氣躁的朱雄英站起身,也不知道應天府那邊的情況到底怎麼樣了。現在心裡面,還真的有那麼一些打鼓、讓人心浮氣躁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