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 太孫用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教化子民,這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如今這個年代,很多人都不識字,很多人一輩子連縣城都沒有去過。皇權不下鄉,這也不是在開玩笑的,這就是事實。

朱雄英知道這樣的一些事情不需要著急,很多的事情就是要順其自然,揠苗助長肯定不行。

李善長覺得還算安穩,雖然他是一個罪民的身份,但是在福隆宮,沒有人真的敢將他當做罪民對待。更何況皇太孫的態度,也讓李善長心裡稍微安穩一點。

作為一個聰明人,很多的時候也就是會有太多的心思和想法,這也很正常。

說不定這就是皇上在敲打他,說不定這就是皇上因為李存義的事情在遷怒他。之所以被削爵,很有可能也就是殺雞儆猴,嚇唬嚇唬那些枉法的淮西勳貴而已。

李善長對於自己的功勞還是很有信心的,更何況這一次被削爵,李善長也不意外。畢竟這些年,開國功勳當中被削爵、處死的也不是沒有,皇上收回爵位的心思昭然若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悠閒的喝著貢茶,李善長曬著太陽,心裡現在也比較踏實。畢竟這一次雖然被削爵,但是家裡人還算安全,李善長自然也就更加的有底氣了。

等著皇太孫來求賢,等著皇太孫來求教。李善長覺得自己這個開國第一國公,也曾是太子少師,現在也是要做太孫少師了。

這一次被發配北平,李善長覺得自己也就是要來輔佐太孫,畢竟太孫的地位穩固的可怕。

朱雄英自然不可能一點都不關注李善長,只是在這個時候,朱雄英也沒有打算多說什麼,還是需要稍微的熬一熬,這個李善長實在是太過孤傲了。

也對,功成名就後的李善長面對老朱的時候都有無禮之舉。現在面對朱雄英這個皇太孫,李善長自然也就更加的有底氣了,他依然是那個不可或缺的‘蕭何’,他的地位依然穩固。

熬一熬吧,朱雄英現在也沒有什麼時間去搭理李善長,他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一些真正意義上的大事。

一身戎裝的朱雄英端坐主位,而在朱雄英的麾下,此刻也來了一大票精兵強將,算得上是太孫班底的武勳集團。

徐允恭、常茂、李景隆以及付友德,四大國公自然是僅次於朱雄英的顯赫爵位。還有趙庸、耿炳文、郭英、王弼、察罕等侯爵,正殿裡現在滿滿的都是大明的高官顯貴。

朱雄英表情嚴肅,對察罕說道,“瀋陽侯,此次你的任務就是坐鎮遼東。若高麗、韃靼有妄動,你當予以牽制。”

察罕立刻領命,“臣領旨!”

朱雄英看向郭英和耿炳文,“定英侯、長興侯,你們與定遠侯坐鎮三衛,以防韃靼妄動,也要做出佯攻之勢,牽制韃靼兵力。”

在郭英他們領命的時候,朱雄英繼續下令,“曹國公,你領偏師自宣府鎮出發,作為掩護,你部的職責便是騷擾。不可脫離大部太遠,隨時要撤回長城裡!”

李景隆雖然心有不甘,只不過這個時候也只能乖乖領命,這一次出征漠北,所有人都是在給徐允恭做掩護,讓徐允恭可以積累一些功績、練兵。

對於朱雄英命令徐允恭自大同府出兵,這些老將們也都沒有說些什麼。主要是大家都很清楚,這一次徐允恭出擊漠北,只是‘小打小鬧’而已,只要徐允恭沒有全軍覆沒就算得上是一些小成功。

更何況這一次徐允恭帶走的人馬,算得上是精兵強將。再者也就是騷擾一些小的部落,徐允恭這一行人馬還算很有主動權和底氣的。

這也就是讓徐允恭儘快出頭而已,在那些真正的老將面前,徐允恭這一次出擊就是小打小鬧而已,根本算不上有什麼氣候,只要徐允恭沒有胡來就好,只要不是朱雄英一開始制定的戰略有致命問題就可以。

不只是因為這一次的戰略意圖,很多人都看的清楚。也因為現在的韃靼,也就是殘元,真的實力微弱,他們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緩過來氣。

看著朱雄英隨手拿出的御寶文書,大家也都覺得見怪不怪了。

正常來說大明的軍制,統領關係上五大都督府仍然統領各級軍事機構。可是本質上五大都督府只有統兵權,而調兵權歸兵部。

而一些藩王們想要發兵,藩王需要拿到御寶文書。而那些統兵大將們,需要拿到了御寶文書,又得王令旨,方許發兵。

其實在前幾年,就有一些聲音說如今的大明天有二日。

這自然也就是說大朱這個太子臨朝不說,很多的事情也都是大朱處理了才去給老朱過目,現在的大明很多的事情都是大朱這個太子在當家。

而現在再看看,這已經不只是天有二日了。朱雄英這個皇太孫手裡的權利也很驚人,以前都只是聽說皇太孫掌握了大明近乎一半的水師。現在再看看,朱雄英這個皇太孫已經不只是插手水師了,邊軍也管著的。

有些事情,也根本不需要朱雄英去交代,很多的事情其實早前就說了。

對於朱雄英來說,他現在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鞏固邊防。以戰養戰算得上一部分,北方的遊牧民族喜歡打秋風,在秋冬天會劫掠中原王朝。

但是對於朱雄英來說,這也算是禮尚往來了。大明這些年實力恢復的不錯,只不過如今的大明也確實牛馬,搶回來一些也沒有什麼壞處。更何況開發北平、遼東,還缺人呢。

軍務上的事情,朱雄英算是暫時處理好了,不過這也就是暫時的,因為朱雄英這一次來到北平,他也不只是想著要去建好了北平這個首都就好,不是說疏浚了大運河、打造好了津門衛就行。

對於北邊,朱雄英是真的很重視,他需要在目前看似空白白紙的基礎上更多的去打造一個穩固的邊防。

這可不是在開玩笑的事情,朱雄英現在也有一定的資本去這麼說,主要就是現在可以讓他施展的空間比較大,各種時機、條件也是相對來說比較成熟的。

大明現在的實力強勁,蒙古或者高麗都談不上特別大的威脅,北邊暫時來看是相對平穩的。真的要說起來,大明現在是佔據著主動權的那一方。

另一方面自然就是現如今的大明,傳說中的‘九大塞王’還沒有就位。現在分封出去的親王,也算不上是真正的在邊塞之地。

這可不是說朱雄英的因素,主要是朱雄英的那些叔叔們年齡、地位或者能力等等,現在還沒有讓老朱特別滿意。所以塞王這些,暫時還沒有完全的出現。其實就算是當初的四叔朱棣,也不是真正的塞王。

原因很簡單,在老朱的一些規劃當中,燕王府只是第二道防線,算不上是真正的塞王。

朱雄英覺得這些事情也應該輪到他來做,雖然老朱對於這件事情也有規劃,不過朱雄英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拿九邊的事情練手,朱雄英有著這樣的膽氣。不只是因為他的眼光長遠之類的,更因為朱雄英知道,他想要打造出來一條穩固的九邊防線,最終也是需要老朱點頭才行的。

有著老朱打底,朱雄英在這個時候自然也就可以多了一些底氣,可以放手施為。不需要擔心犯錯,因為老朱肯定會密切關注著他的寶貝孫子,隨時都可以來兜底。

這大概也算得上是朱雄英的底氣吧,在北邊的遊牧民族元氣大傷的時候,在大明國勢強盛的時候,朱雄英要做的就是抓住這個機會,打造出更加穩固的邊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