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 皇家的義務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老朱沒有上朝,但是這不影響朝廷的運轉,主要是大朱這幾年已經開始接手朝政了。很早之前就是這樣,很多的奏摺都是大硃批了再送給老朱,所以也沒什麼。

更何況大朱也知道了訊息,知道了他的大兒子風塵僕僕的回到了應天府,知道了他的大兒子現在就在乾清宮,這也使得大朱在心疼的時候也比較欣慰。

很明顯就是朱雄英知道了朱梓的事情,所以立刻趕了回來。這絕對是一個孝順孩子,只是有些時候看起來也是太在意其他人了,有點忽略了照顧好自己。

老朱雖然沒有去上早朝,但是也醒了,只是比其他時日稍微晚點而已。他現在也沒有急著離開寢宮,沒有去上朝,也就在寢宮處理一些朝政。那個躺在龍榻打著呼嚕的大孫子,沒有影響老朱的辦事效率,心裡更覺踏實。

辛辛苦苦大半輩子,老朱可不就是想要給子孫們留下更厚的家底麼!

朱雄英大概睡到了巳時,其實也就是稍微的睡了個懶覺。睡醒後的朱雄英自然不需要擔心什麼,洗漱一番就吃個早午餐好了,先墊吧墊吧肚子再說。

看著自家大孫端著個粥碗,一邊喝著粥一邊溜達,老朱樂了,“咱英兒這可不成!你可是咱的大孫兒,一點皇家儀度都沒有!就是那些大戶人家,哪有你這般的。”

“皇爺爺,這可不算什麼。”朱雄英開著玩笑,說道,“孫兒心裡清楚著呢,就是在皇爺爺跟前才這般。就算是父王跟前,孫兒也要稍微收斂一般,父王管著的!”

老朱也笑了起來,說道,“你父王倒是在意這些,他比咱的規矩還大。都是你皇祖母教的不好,咱就是淮西農家子弟,哪有那麼多的破規矩!”

老朱從來都不忌諱自己的出生,他就是鳳陽老農民出身,他的父母餓死了,當過和尚、當過乞丐,老朱並不諱言這些。至於開國時,一些文臣想要給老朱找祖宗找到了朱熹,老朱那叫一個生氣,他可不喜歡亂找祖宗。

“說起來皇祖母,孫兒還是覺得皇祖母對孫兒、對父王的影響太大了。”朱雄英來了興致,和老朱拉扯著家常,“皇祖母仁慈、寬厚,所以孫兒和父王都是一樣。”

老朱冷哼一聲,不屑說道,“你父王做的事,你真不知道?就是咱護著他、給他好名聲,他斷案子、懲處,可沒有心慈手軟。就是比咱,也不差些。”

老朱想起來了什麼,還是說道,“說起你皇祖母,咱就生氣。咱說過很多次,你父王、你,是咱大明的皇儲,和尋常皇子皇孫不一樣。你父王就教偏了些,他多少還是有些心軟。要是你再耽誤一些,咱真怕以後是個仁宗。”

很明顯,老朱並不希望他的子孫是仁宗,他想要一個雄才大略的接班人。大朱很多的時候表現都讓老朱滿意,只是偶爾在一些時候還是有些不太滿意。

朱雄英也忍不住笑了,說道,“其實孫兒覺得這樣還好,皇爺爺對文武百官太過嚴厲。倒是對百姓,孫兒覺得愛民如子的皇帝,還真的沒有比皇爺爺更好的。”

這也使得老朱驕傲起來,他確實對於百姓無比重視,這也是因為他出身貧寒,所以感同身受。對於百姓,老朱確實是足夠關心的,他也確實做了很多的事情維護百姓的利益。

朱雄英則繼續說道,“皇爺爺,文武百官的俸祿,也該提一提了。”

老朱治國嚴謹,對官員要求極其嚴苛,嚴防官場腐敗的發生,加上他個人生活節儉,因此這也影響了他對官員俸祿標準的設定。

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從一品,七十四石;正二品,六十一石……

這裡的一石,大概是九十公斤。除了發放糧食外,還會按照級別發放對應數量的寶鈔。其實不算少,養活自己肯定沒有什麼問題,不過大魚大肉什麼的,也不現實。

老朱就不高興了,沒好氣說道,“咱給的俸祿可不少了,一家吃喝就夠了。咱又不要他們納稅,這些俸祿可不少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高薪養廉之類的,老朱是不考慮的,主要是大明現在也沒有這樣的財力。更何況對於這樣的策略,老朱骨子裡也是非常牴觸的,他不可能給文武百官這般待遇。

朱雄英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麼,這些事情以後再聊,不急在這一時半會兒的。

大朱下朝了,自然是直奔乾清宮,他雖然也比較忙,但是也不至於一頓午膳的時間也抽不出來。兒子回來了,大朱自然也是需要過來看看。

“英兒,這一次回來就多陪陪你皇爺爺。”大朱開口,對朱雄英交代道,“有些事情為父說了沒用,你皇爺爺不聽,還是你說了有用。”

老朱重重的一拍案幾,沒好氣說道,“翻了天了!咱還輪到你們兩個來管教了?!”

大朱不怕,朱雄英更不可能害怕。

朱雄英笑嘻嘻的,自信心十足,“父王放心就是,你是兒子,我是孫子。隔代親呢,皇爺爺在你跟前自然要嚴父,但是在我面前就是好爺爺了,我可以沒大沒小、恃寵而驕。”

老朱看到兒子和孫子在那一唱一和,似乎是有些生氣的樣子,似乎也覺得無奈,但是心裡還是很熨帖的。

畢竟老八自殺之後,老朱心裡就很難受,他的長子這些天一直在寬慰他。而他的孫子千里迢迢的從北平跑回來,老朱心裡自然更覺的熨帖。

他可以毫無保留的為子孫付出一切不要求回報,可是子孫們稍微表示一些對他的關心,老朱就可以感覺到自己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人。

吃著午膳,老朱忽然問道,“標兒,當著咱的面說實話,你怕咱嗎?”

大朱愣了一下,隨即很認真的說道,“父皇,兒臣倒還好,兒臣自然知道父皇對兒臣寬厚。只是其他的皇弟們,有些時候還是懼怕父皇的。”

老朱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了。只是在午膳即將結束的時候說道,“你準備一下,老八沒有子嗣。把老四給遷封過去吧,改燕王為潭王。”

老四朱棣要去長沙了,這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地方,那邊也算是相對來說比較穩定的地方,算得上是魚米之鄉了,沒有太多的戰亂,當一個富貴王爺應該是比較好的。

大朱想了想,說道,“老四對於軍伍之事多有心得,若是改封,北地......”

“北地不用給這些人了,以後咱要遷都北平的,邊軍都該在咱的掌控當中。”老朱開口,很肯定的說道,“標兒、英兒,你們都給咱記好了。以後的塞王,不能有太多兵權!尤其是英兒,你得記好這些!”

如果是定都應天府,老朱需要他的子孫坐鎮邊境、手握兵權。但是當他要遷都北平後,邊軍就不能更多的讓一些親王掌控了,這也是一個不小的改變。

午膳結束,朱雄英自然也就沒有繼續留下來,他知道自己這一次在應天府不會停留太長的時間,所以還是需要去看看弟弟妹妹們。

朱曦有些委屈,也在抱怨,“皇兄,為何要我嫁去雲南?這一去,怕是這輩子再難看到你們了!”

朱雄英只能寬慰,說道,“以後想皇兄了,就回來。曦兒,皇兄也舍不得你遠嫁,只是沐家不一樣。”

這就是皇家、勳貴在享受一些特權時也需要付出的一些代價,婚嫁自由對於他們來說是奢侈的。而且考慮到這個年代的交通條件,一次遠嫁,說不定真的是一輩子的分離。

雖然捨不得,不過朱雄英知道這樣的事情,他也沒辦法改變那麼多。除非,是將沐春給強留在京城,只不過那也不符合老朱的心思,頂多也就是短暫停留而已。

皇家的義務,有些時候就是這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