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 安排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宗室有著宗室的責任和義務,在享受著身份帶來的榮耀和便利的同時,自然也就需要承擔起來足夠多的義務,這些事情也都是與生俱來的,絕對不能以為只有權力不需要承擔義務。

朱允煐對於宗室的安排就是很明確的,實際上不少人都明白,英示皇帝對於宗室也一向都是優握有加。只是相比起洪武皇帝,英示天子對宗室的要求可不少。

洪武皇帝嘛,那都是對宗室一味寬容,很多的時候甚至可以說縱容了,幾乎不加約束。只要宗室不是鬧的太過,洪武皇帝自然也就不會狠心收拾那些宗室子弟。

而英示皇帝就不一樣了,給了宗室不錯的待遇,也動不動要求宗室帶頭做好一些事情。

他不會嚴苛對待宗室,只是宗室但凡不開竅的話,英示天子也有足夠多的手段對付宗室。

宗室會不會成為‘眾失之的’,這件事情也沒什麼好擔心的。宗室的身份在這裡呢,就算是有些沽名釣譽,或者是想要博取名聲的言官攻訐宗室,那也只是小事一樁而已。

那些都是無傷大雅的事情,朱允煐現在只需要耐心的等待著就好。宗室都已經開始帶頭支援遷都了,甚至宗室已經開始了實質性的一些行動,這就可以說明很多的問題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到時候必然也會引起更多的關注,也可以說是全面的打響遷都之戰,很多人都會知道這件事情進入到無法阻擋的階段,這些事情就要徹底明確下來了。

反正都已經有一些宗室在北平府了,現在也將剩下的一些宗室給遷過去,這些自然也就算得上順理成章了。

別看朱允煐給了宗室一些權力,沒有讓宗室被當豬養,宗室也可以找點事情做,甚至可以簡單的四處遊歷,但是宗室身份的特殊性,也必然會讓他們被皇帝有所忌憚。

這大概也算得上‘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朱允煐暫時不需要擔心皇叔或者堂弟們鬧事,也不需要擔心親王們私下串聯等等,畢竟這些人手裡確實沒有實權,也辦不了事情,只有一個空架子,以及更多的富貴。

只是宗室如果不給與一些限制,就是憑藉著他們的身份,說不定有些人就會一時湖塗,或者和一些陰謀家攪和在一起,這也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遷都的第一槍,居然是由宗室打響,這一出可能超出了一些人的預料,但是也不算是特別讓人意外。

畢竟他們的身份特殊,遷都這樣的事情肯定是需要讓宗室跟著一起遷,這些人都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這樣皇帝大概才算得上比較安心吧。

更何況這些個宗室身份特殊,他們現在被遷走了,其實也無傷大雅,不會影響朝政的正常運轉。這些宗室有些時候也就算是一些個吉祥物,必要的時候將他們擺出來,還是很有作用的。

朱允煐也不在乎宗室會不會埋怨他,現在的他確實沒必要在乎這樣的一些事情。

不只是因為他大權在握,更是因為他現在必須要遷都,宗室也要承擔起來責任,這就是事實。

回到了春和殿,朱允煐就看到了小小朱在一板一眼的練習著刀法。朱允煐覺得好笑,也覺得有些欣慰,就坐在一邊喝著茶,看著小小朱在認真的練習著。

這都是一些普通的戰陣之法,算不上有什麼高深的武藝。小小朱現在進行著這些枯燥的基本功的訓練,這些也是他堅持下來的一個習慣,以前在乾清宮的時候在練習,現如今也是這樣。

這孩子也算是好動,從小也比較喜歡武事,這些也確確實實就是他的性格。

只不過小小朱可能也註定是要失望的,別看他也算是有些天分。但是作為大明朝的儲君,在大明境內還算安寧的前提下,儲君想要帶兵出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瓦剌或者安南這樣的地方可能有著一些潛在的戰事,這些必然也都是一些武勳出馬。先不說路途遙遠,單單就是戰陣兇險,就會讓太子根本沒有臨陣殺敵的機會。

小小朱現在練武,大概也就是強身健體了,其他的對於他來說也就算奢望了。不過現在的小小朱未必需要瞭解這些,免得打擊了他的積極性。

當然小小朱本人可能也知道這些道理,只是到底年齡小,或許心裡也是多少有著那麼一些小小的期待吧。

徐妙清走了過來,捏著朱允煐的肩膀說道,“垠兒這些時日的課業一日沒有落下,臣妾也都是在督促著,也是有一些進益。”

朱允煐笑著點了點頭,也算實話實說,“這孩子比咱好,咱小時候仗著天資聰穎,所以耍了很多的小聰明。垠兒這一點比咱強,他雖說不如咱聰穎,只是骨子裡的堅毅讓人踏實。”

這也是朱允煐的實話,這些絕對是小小朱的優秀品格,這是小小朱的一些優點了。

其實不要說小小朱是皇太子了,實際上就算是一些普通的孩子,只要有足夠的毅力,那麼就算得上非常好的品質,對於長大後做成一些事情也有很大的裨益。

徐妙清這個時候也繼續說道,“只是這些時日,臣妾也覺得垠兒有些寡歡,皇爺爺走了之後,這孩子笑的就少了好些。”

“到底是在皇爺爺跟前長大,和皇爺爺也親厚。”朱允煐嘆了口氣說道,“當年皇祖母走的時候,咱也好些時間才緩過來氣。現如今也只能指望時間長久點,垠兒也跟著看開一些。”

這些事情朱允煐也不覺得在誇張,小小朱到底還是沒有長大的孩子。現在傷心很正常,只是時間長一點的話,有些事情他也就會慢慢的忘記了。

徐妙清有些欲言又止,其實她現在不只是擔心小小朱的情緒,最主要的其實還是在擔心小小朱的教育問題。

以前自然是不需要關心這些事情,小小朱是跟在洪武皇帝身邊,有著大明朝的開國之君親自教導,根本也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那就算最好的帝王教育了。

更何況與此同時,英示皇帝時不時的也會過去教育、指點一番,兩代帝王在教導著,這對於小小朱的成長必然是有著極大的幫助,這樣的豪華配置也算一般的皇太子都不敢奢望的。

可是現在洪武皇帝不在了,英示天子也是在忙著朝政,那麼小小朱的教育問題看起來就稍微的出現了難題了。

他現在接受的一些教育,雖然身邊也是有著足夠多的精英,不過怎麼看也都是有著比較傳統的皇儲的教育,並不算多麼的特殊。

徐妙清更加擔心的就是那些所謂的名家大儒的教導,也影響小小朱的心智。畢竟小小朱的一些觀念,也算在洪武皇帝和英示天子的教育下,耳濡目染的也有了一些沉澱。

這要是被那些名家大儒教導一番,兩種觀念形成了一些衝突,到時候學了個四不像,那麼就悔之莫及了。最主要的,那就是對小小朱的成長極其不利,對於大明朝的未來也不太好了。

似乎也看出來了徐妙清的擔憂,朱允煐就笑著說道,“忙完這段時間的事情,咱就要好好的教導他了。有些事情也莫要著急,垠兒到底還是年紀小。”

聽到朱允煐這麼說,徐妙清也算是松了口氣,她知道皇帝肯定不是在敷衍她,皇帝必然是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的。

“垠兒年紀小,其實咱和皇爺爺教他的一些東西,他還不一定能懂。”朱允煐只能繼續說道,“學識這些東西,也都是要打好根基。根基牢靠了,以後學東西也容易。”

徐妙清這個時候也只能說道,“臣妾自然也知曉這個理,也知曉垠兒現如今該打好根基。”

朱允煐笑著點頭說道,“皇爺爺早些年一直怕時日無多,好些東西都一股腦的交給垠兒。這些個東西,也夠垠兒好好學習一些時日了,這不是幾天的功夫就成的。他又年齡小,閱歷也不夠,真的給吃透了更要時日。”

這些就是絕對的實話,小小朱想要消化兩代帝王教授的一些知識,那還真的需要足夠多的時間。現在的他,還是繼續踏踏實實的打好一些基礎吧,這些急不來。

揠苗助長的事情可不能有,很多的事情也確實需要有著那麼一些分寸。

想起來了什麼,朱允煐提醒著徐妙清,“垠兒的課業你要盯著些,咱不反對他學儒,可是千萬莫要讓他真給教給了儒家子弟。對於一些腐儒,咱是看不下去的。”

徐妙清自然明白朱允煐的意思,很有信心的說道,“臣妾知曉,太子的課業臣妾一直在過問。若是教授、侍讀妄自更改課業,臣妾定然是不會放過那些人。”

對於徐妙清這個說法,朱允煐很滿意,“這就好,儒家要學、道家也要學、法家更要懂一些。太子不該偏聽偏信一家之言,要不然就難做好大明天子。”

小小朱可不知道這些事情,等到他練完功之後,開心的跑了過來,“父皇,兒臣的刀法越來越凌厲了,咱以後肯定能成為一個縱橫天下的大元帥!”

朱允煐哈哈笑了起來,說道,“你這是比咱強,咱的刀法一直不太好,宮裡上下就沒人看得上。要知道早些年教咱刀法、槍法的,那都是開國勳貴,一個個都是沙場悍將,也都給咱給氣走了。”

“父皇,你以後坐鎮宮城就是,蕩平四方的事情教給兒臣就是。”小小朱理所當然的說道,“父皇,帶兵打仗的事情交給咱就成,咱有這個本事!”

這大概也算是老朱家的一個基因了,基本上就算自我感覺良好,總覺得自己就是天下無敵的。

當然更深層次的一點來說,必然也就是嫡長子還是很貪心的,一個個的對於自己的身份有著‘必然’的感覺,總覺得很多的東西理所當然的也就是屬於他們的。

以前的朱允煐是這樣,現在他的兒子也是這樣,一個個的看起來都是理所當然,也都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原因嘛,自然也就是身份在這呢,很多的事情也就算慢慢的心裡清楚的。

小小朱這孩子覺得挺開心的,在得意的炫耀著自己的刀法,在炫耀著自己的長進。他其實也算得上一直在鼓勵和肯定當中長大,他也確實喜歡大家的誇獎。

“過些時日宗室要遷往北平,你這些時日也要多和宗室女卷走動走動。”朱允煐一邊用膳,一邊對徐妙清說道,“宗室那頭咱的旨意,他們自然是不敢不聽。只是私下裡若是少了一些牢騷,那也是要緊的事情。”

徐妙清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說道,“臣妾自會和皇姑、皇妹商討,想來宗室女卷也是識大體的,必然不會誤了陛下的大計。”

確實不能誤了皇帝的大事,遷都可謂是國策,任何人都不能在這個時候耽擱了,必須要竭盡全力。就算不能幫上多少忙,也不該在這個時候添亂。

身份有些時候也就代表著責任和義務,這一點大家都心裡有數。徐妙清需要做好皇后的職責,母儀天下的皇后可不只是名義上說說而已。

宗室女卷這邊自然也是需要注意的,因為宗室遷去北平,最好還是一副祥和的樣子,最好還是不要出現什麼不愉快。要是宗室這邊哭哭啼啼的,到時候必然也會引起不少的議論聲,這肯定不是朱允煐願意看到的。

這個時候自然也就意味著徐妙清出面了,不管是用什麼樣的手段,也要讓女卷們分清楚好賴,要讓她們在這個時候不能有任何的牢騷,這才是最聰明、最正確的做法。

遷都這樣的事情,絕對不能馬虎對待,方方面面的都需要考慮到,大事小事都需要重視一些。

朱允煐和徐妙清在討論著一些事情,這也算是將宗室安排的明明白白了,宗室這也算是被這一對公婆徹徹底底的拿捏住了。

不過也不需要大驚小怪,誰讓這一對公婆是皇帝和皇后呢,他們的身份太特殊了,一般人也根本不敢生出半分對抗的心思。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