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6 決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有些事情是人力無法控制的,哪怕是帝王也無法控制。但是有些事情,是人力可以控制的。

朱允煐可以說是一個控制欲極強的人,對於朝堂上的一些事情,他絕對無法容忍超出自己的控制。他制定的一些政策,也是不會允許被一些人打亂,這一點他甚至可以說是固執的。

遷都的事情早就是在朱允煐的計劃當中,根本沒有什麼完全的定都之選,他只能選擇一些看起來還算不錯的選擇。

定都應天府肯定不行,因為這裡到底是偏安一隅,歷史上就沒有一個在南方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在應天府,這些其實也能說明一些問題。

更何況朱允煐也很清楚,明朝開國三十餘載,這些年一直都在努力的收攏民心。只是在北方還是不夠,很多的北方的子民在習性上還是延續著數百年的傳統,多少有些胡人的習慣。

這些在朱允煐看起來就需要重視,燕雲十六州收回來了,但是不能讓百姓離心離德。

更何況努爾幹都司這些也需要控制下來,這些年大明朝的軍事實力強盛,向北也開闊了很多的領地。但是朵顏三衛、努爾幹都司這些,其實也未必就是多麼的牢靠。

歷史上就是這樣,他們原本歸附北元,在明朝討伐後又歸附大明。但是隨即又叛走,甚至數次侵犯遼東的一些地方。

包括努爾幹都司也是一樣,這些都是一些人眼裡的苦寒之地,海西女真等部族也多是在這些地方生活。要說他們對明朝有太多的歸屬感,這也是不現實的。

再者就是早些年討伐韃靼,這也是有些成績。瀚海已經在大明的控制下,杭愛山也在大明的控制下。韃靼幾乎潰散,這也意味著韃靼現在幾乎是不成氣候。

這說明現在的大明疆域,比起歷史上的大明疆域更大,對於北邊的控制自然也需要更加的重視。哪怕現在韃靼等實力不強,可是朱允煐不會小看遊牧民族的恢復能力。

必須要在這個時候做好更多的準備,必須要讓大明朝將北方牢牢的控制著。

常茂被召入武英殿,他看起來情況也不太好,也讓朱允煐有那麼一些擔心。不過常茂到底是正在壯年,也沒有重病,所以朱允煐也就沒必要在這個時候擔心那麼多。

“大舅,你也該保重身體。”朱允煐開口,對常茂說道,“這些時日天寒,該好好保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常茂就笑著說道,“有勞陛下掛念,前些時日太醫也診過,只是些許風寒。”

朱允煐微微點了點頭,這時候也沒必要多說什麼。關心一下也就行了,畢竟常茂也是中年人,很多的事情常茂自然也是自己心裡有數的,沒必要讓朱允煐在這個時候操心太多。

看著常茂,朱允煐說道,“前些時日皇祖父駕崩,咱也沒有太多的心思去管其他事。這些時日,也有不少人在私下裡有些想法,大概也是覺得皇爺爺走了,他們就膽氣足了。”

常茂就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主要也就是因為他多少也是知道一些事情。

別看朱允煐當了四年皇帝,可是很多人也都清楚,這也就是一個年輕的天子。哪怕大權在握,只是在一些人看來,他和洪武皇帝還是根本沒有什麼可比性,很多的時候大家對於英示皇帝的畏懼,那是因為害怕天子身後的洪武皇帝。

更何況現實一點的來說,洪武皇帝駕崩了,所以這個時候也就沒必要害怕他了。

對於洪武皇帝制定的一些政策,一些很多人覺得不好的政策、觸犯了自身利益的政策,那顯然也就是可以考慮改一改了。他們不敢和洪武皇帝爭辯,但是敢和英示皇帝吵一吵。

朱允煐也不在意,笑著說道,“皇爺爺到底是開國之君,無人敢觸犯龍顏。現如今以為咱好說話,那就讓這些人和咱鬥一斗,這也有些意思。”

朱允煐還是非常有信心的,對於朝堂的掌控,朱允煐非常的有信心,六部重臣都在他的控制當中。一些特殊的機構和部門,朱允煐也不需要擔心失去控制。

最主要的還是朱允煐的性格,他不是什麼理想主義者,也不是那種真正的仁君。

這也就意味著想要忽悠他,那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想要說用一些道貌岸然的觀點來忽悠他,朱允煐很大機率會將那些出餿主意的人好好的懲治一番。

讓朱允煐裁撤錦衣衛、東廠,這是根本不會出現的事情。這樣的天子爪牙,也是天子的耳目,這些廠衛看似是有著一些不太好。但是他們的存在,可以讓皇帝更好的瞭解一些事情。

想要讓朱允煐重視文人不假,不過想要讓皇帝只是重視一些儒家子弟的意見,不斷的拔高讀書人的地位,給與他們更多的特權,這一點顯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重視讀書人的同時,朱允煐肯定也會對這些讀書人有更多的要求,會不斷的敲打。

“遷都之事已成定局,大舅在這個時候也莫要摻和。”朱允煐也很直白的說道,“這件事情咱決議已定,這也是父皇和皇爺爺的意思,容不得半分商討。”

常茂這個時候就趕緊說道,“陛下,臣明白此事。臣定然不會在此大事上被人攛掇,國策之事陛下定奪就是,臣知道分寸。”

對於常茂的這個回答,朱允煐自然是比較滿意的,他也相信常茂不是在這個時候隨便說說。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這麼些年常茂一直都是這樣,基本上一直都是緊緊的跟在朱允煐的身後,對於朱允煐制定的一些政策,他都是堅定不移的在執行,沒有半點的打折扣。

不誇張的來說,常茂就是朱允煐在朝堂上最大的擁躉,也是在武勳集團最大的一個依靠。從一開始就是這樣,現在自然也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常茂看著朱允煐,說道,“其實這些時日,倒也有些武勳人家尋到了臣,多少也是想要讓臣勸諫陛下。他們不想離開江南繁華之地,武勳當中多是南方人,好些人的產業都是在南方。”

朱允煐微微點頭,這個道理他明白,“且看著吧,朕此前懲治了一些不開竅的武勳。若是有人執迷不悟,朕不介意再懲治一些人。祖輩的功勞朝廷自然是認的,只是那些人也莫要仗著些許功勞自誤!”

聽到朱允煐這麼說,常茂心中一緊,他知道皇帝絕對不是在開玩笑,皇帝這麼說是認真的。

皇帝遷都的決心非常明確,這件事情很明顯是不允許有半點商量的餘地。這件事情要麼是遵從皇帝的旨意,要麼就是要做好被皇帝清算的準備,沒有其他的選擇。

“咱的意思,以後開平王一脈就是留守應天府了。”朱允煐嘆了口氣,有些無奈的說道,“應天府到底是陪都,皇爺爺和父皇的陵寢也在這裡,得留有人守著。”

常茂對此早就有準備,其實此前朱允煐也談過這些事情。但是那時候也有著不確定性,而現在就不一樣了,這也算得上比較正式的通知。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也就是在朝堂上討論一番,那也就意味著徹徹底底的拍板了。

“這裡也沒有外人,咱到底是有著常家的血脈。”朱允煐就笑著說道,“若是常家去了北平,這般的外戚到底是有些不同。外祖父在軍中也有餘蔭,現如今朝中穩定,必然有著一些文武之爭。若是鬥起來,常家必然是眾失之的。”

常茂自然也是心裡有數,他知道常家確實特殊了一些。其實這麼些年,哪怕他是比較紈絝,看起來在朝堂上也沒有特別大的作為。不過只要他是皇帝的舅舅,他是開平王常遇春的嫡長子,這些身份就讓他在朝堂上有足夠的影響力。

留守應天府對於開平王一脈可以說是最好的,看起來是有著那麼一點要遠離朝堂,要有一些離開權力中心的意思。不過這也是一種保全的辦法,這些其實也是讓開平王一脈更加顯貴。

說到底應天府還是陪都,以後留守應天府的武勳就是以開平王一脈為主了。

而且孝陵就在應天府外,這裡距離中都鳳陽也近,祭祀之類的事情基本上都是開平王一脈要承擔起來,他們的身份也確實是更加的合適。

離開權力的中樞,不代表常家就要落寞,常家依然是大明朝最特殊的那個勳貴。

哪怕是朱允煐不在了,後世的子孫也都需要認這個賬。畢竟馬皇後沒有親族,常家可以說是真正的外戚,大明朝天子的外戚。小小朱要認,小小朱的子嗣也要認。

有些事情雖然早就已經明確了,不過朱允煐還是要做做樣子,還是要和常茂商討一下。哪怕看起來這也就是單方面的一種通知,只不過該做做樣子還是要做做樣子。

好歹常茂也是他的舅舅,好歹常家也是朱允煐的母族,姿態還是需要擺出來的。

朱允煐也算是比較欣慰,常茂雖然能力不足,也有些挑不起來大梁。但是從來也都是不會拖後腿的,這一點其實也就值得朱允煐欣慰了,要是常茂搞事情,朱允煐才會為難。

要說常茂的能力太出眾了,朱允煐或許也會比較為難。畢竟常系在軍方的力量也確實大,朱允煐這幾年不讓常家子弟出去帶兵,多少也是在削弱常系。

至於說軍方影響更大的徐家,這些其實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徐輝祖的能力非常出眾,中山王一脈看起來後繼有人。但是徐輝祖的年齡可別忘了,他的年齡可不算小。這也是一個青狀,比起朱允煐還要大十多歲。

而徐輝祖的兒子徐欽,實際上有那麼一點紈絝,徐家看起來也不會特別的出眾,不會一直都是出人傑。所以小小朱登基的時候,不出意外徐輝祖可能就已經不在了。

更何況朱允煐也會在必要的時候開始慢慢的削弱徐系在軍方的影響力,這一點是母庸置疑的。只不過現在沒必要著急,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徐輝祖還有大用。

常茂離開了武英殿,他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謹言慎行,這就是他接下來一段時間的立場。

接下來朝堂上必然紛爭不斷,或許也會有著一些比較激烈的衝突。能夠不發聲不表態,那麼就當個被人忽略的存在。而需要支援皇帝的時候,必然毫不猶豫的站出來表明立場。

這些都是他應該做的事情,這些也都是常茂一直在扮演的角色,他很清楚自己改做些什麼。

看著武英殿的大門,朱允煐的臉上已經沒有表情了,“讓宋忠、蔣瓛過來見朕。”

王承恩低著頭,離開安排手底下的小太監們去傳旨。作為皇帝的貼身太監,王承恩也知道陛下這是要開始秋後算賬了,在太上皇葬期發生的一些事情,陛下不會不在乎。

或許陛下要開始準備主動點起一把大火,陛下說不定要決意好懲治一些人了。

這些一點都不需要感覺到意外,這些事情也確實是在很多人的預料之中。

翻開一些奏摺,朱允煐微微點頭。這段時間他確實沒有太多的心思去處理政務,除了一些必須要立刻處置的大事,很多的都是留中不發了。

本來年底就是比較忙碌的,天底下大大小小的事情也確實不少。可是現在朱允煐不需要太擔心,原因自然也就是內閣還是幫了些忙,可以稍微的幫著朱允煐辦些事情。

不能說現在的內閣的存在可以保證大明朝朝政的正常運作,但是他們的存在,也確確實實可以讓朱允煐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在一些小事上,他可以輕鬆一些了。

這可不是在偷懶,這些是為了更加高效的治理天下,推出內閣也一直都是朱允煐覺得比較滿意的做法,他也確實不擔心內閣做大。

有利有弊,這一點朱允煐一直都很清楚,沒有什麼事情是完全絕對的,也沒有什麼真正的兩全其美。他要做的,就是選擇那些利大於弊,對大明江山社稷有利的。

這些,都是皇帝的責任,這些也是他的決斷!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