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 爭氣、不爭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於徐輝祖來說,處在他現在的位置,絕對是位高權重,自然也就需要承擔起來更加重要的任務和職責,這些事情也都是他必須要做好的,哪怕是他不願意承擔都不行。

他是中山王徐達嫡長子,是當今皇后的兄長、太子的舅父,他也是大明朝的中山公,是武勳領袖之一。這些個身份,也都意味著他必須要承擔起來更多的責任。

徐膺緒看著自家大哥難受的樣子,說道,“大哥,張榮到底是航海侯,如今更是水軍右衛指揮使。”

徐輝祖看了一眼二弟,平靜說道,“既然如此,他當知道感念皇恩!先航海侯乃陛下心腹,世人都說陛下重水師,先航海侯更是執掌水師。只是子孫不肖,先航海侯一世英名一朝葬送。”

徐增壽想了想,說道,“大哥,還是咱先彈劾吧,你不用急著出面。”

看了一眼小弟,徐輝祖就說道,“短視!陛下有何其多心腹,這般事情也有諸多人可以去做!陛下為何將此事交由咱來辦?你等也該明白,陛下不想此事拖延。”

這一下該明白的也就明白了,當今天子就是希望快刀斬亂麻,不希望這件事情繼續拖延下去。直接果斷的處置好,也是在考慮著將這件事情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

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這比較事關兩位大明朝的侯爵,還是手握實權的侯爵。

航海侯的身份不一般,這也就意味著這件事情更加的不能拖延。要不然的話,有傷武勳體面不說,最主要的還是影響著皇帝的威嚴。

其實鶴慶侯也不是簡單的角色,這也是常系的中堅力量之一,這也是手握大權的將領。

想想看的話,這件事情對陛下的打擊可不小,加上此前的會寧侯同樣也是常系。雖然不至於說讓人覺得當今天子在清理常系,也確實不至於說常系為此會傷筋動骨,但是肯定也會讓不少人物議非非,會有不少的言論會產生。

再加上剛剛處置的德慶侯一脈,大明朝實際上短短的一段時間裡清理出來了五個侯爵了。有手握實權的,自然也包括著一些看起來有些失權、遊離在武勳集團之外的沒落勳貴了。

想起來了什麼,徐膺緒就說道,“太子殿下這幾日在勤練羽林孤兒,以待潁國公班師回朝。”

徐輝祖露出一些笑容,說道,“這些事情你要加緊了,你領著羽林孤兒指揮使之責,就要替太子練好兵。咱記得,有些個出身羽林孤兒的將士,此次也是在高麗立了功勳。”

羽林孤兒,這是當今天子的仁德,收養了那些沒於王事的將士遺孤,讓他們可以長大。自然也給了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當然他們可能也需要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

其實現在羽林孤兒名義上是掛在太子名下,這其實比起東宮三衛更加的有意義,這是太子可以名正言順的掌握的軍隊,這自然也就是更加的有意義了。

徐增壽立刻就小聲問道,“大哥,此次酬功,諸事也是太子過目,太子可允准了一些將士入京營、進武苑?”

聽到徐增壽這麼問,徐膺緒也立刻認真起來了,因為這些事情可不是什麼小事情。

羽林孤兒基本上是徐膺緒和徐增壽在練兵,很多的心腹將領也都是徐系一脈的年輕才俊。

他們自然也沒有什麼其他的心思,只是希望能夠幫助好太子練兵,希望幫助太子練出來一批可靠的兵將。若是他日太子登基,這樣也就可以更快更好的掌控著五軍都督府。

這一次去高麗,有些適齡羽林孤兒隨軍出征,這也是給與了他們一些鍛鍊的機會。

或許有些人馬革裹屍,但是如果一旦能夠立下一些功勳,那麼他們的升遷的機會也就出現了。

也別說什麼殘忍之類的事情,哪怕是一些武勳也都是一樣。他們也需要在出現戰事的時候披掛上陣,想要得到更多的榮華富貴,就需要提著刀槍去拼。

進武苑,這其實已經是讓一些武勳子弟非常在意的了。雖然他們出身好,一旦步入仕途就有著非常高的起點。但是如果沒有在武苑的歷練,或許也很難爬到更高的位置。

再者就是一些普通出身的將士,武苑的經歷就是極其重要的門檻,標誌著他們可以進入中高級將領。只是這樣的一個機會,也是非常難得的。

徐輝祖嘆了口氣,說道,“那些羽林孤兒到底是出身差了點,也沒有太大功績。入武苑還是有些難,好在這些都是年歲不大,這些年曆練歷練,倒是有些機會。”

那也是沒辦法了,雖然出身羽林孤兒,比起很多的普通士卒要強很多了,很多人也願意給他們更多的機會。但是說到底,他們現在也只是一些個不起眼的小角色,很難爬到更高的位置。

一戰封侯之類的事情是不現實的,有一兩個表現亮眼的,或許也可以‘一飛沖天’,得到更多的資源,有著更加廣闊的空間。

徐家的兄弟們在討論著一些事情,常家的兄弟們現在就是有著那麼點憂心忡忡的意味了。

常森就嘆了口氣,說道,“咱就是想不通,陛下已是給了諸多榮華,怎麼還有那些個被錢財迷了心智的?”

常升就沒好氣的說道,“還有人嫌金銀多了?出身侯門,哪個不是榮華富貴。就是要說起來,這一個個的也都是有些個差別。得了陛下賞賜多的、持家有道的,那就是要富貴些。要是有些個沒本事的,也就是一個空架子了。”

都是侯爵,這都是超品的爵位,自然是非常的體面了。只是很多人也都明白,這些個看似體面的侯爵,有些時候也是有著三六九等,除了官身、職位之外,也看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私下裡也是有比一比產業的,要看看排場的,或者是單純的喜歡奢靡的。

這樣的事情不足為奇,不只是這些勳貴這般,很多的富商也是講究排場,喜歡一擲千金。

既然是這樣的話,那也就意味著有些個看似有著非常顯赫身份的侯爵,實際上也會感覺到手頭上有些拘謹,再多的家產要是去攀比什麼的,那也就會覺得不夠多。

“咱們本是陛下母族,朝野上下誰不說咱們得了陛下倚重。”常茂嘆了口氣,有些恨鐵不成鋼,“這些年陛下多有提攜,只是現如今再看看,還是有人辜負聖恩,盡是做些有傷顏面之事。天子母族都靠不住,難道要指望著徐家、傅家?!”

提到這個,常家三兄弟就來氣,現在也是真的有那麼點沒有辦法了。

當今天子的出身不用說了,常系一脈的天然親近著,天子也確實給了常系一脈很多的機會。

可是常家三兄弟稍微的有點靠不住,他們的天分能力有限,自然也就不要指望他們有太大的成就。藍玉確實厲害,但是問題就是藍玉年紀也不小了,常系一脈或許也很難再有人能挑大樑了。

再者就是這麼些年下來,常系一脈的沒能給陛下長臉,讓陛下失望、丟臉的事情倒是做了不少。現在這一次就是這樣,和陛下心腹之後串聯走私,還是火器這樣的東西,這簡直是讓常系一脈顏面掃地。

不只是串聯走私,說起來藍玉也冤枉啊。他在西北練兵,結果他手底下的將校居然敢勾連地方官、邊軍放任走私,這要是遇到了嚴苛的皇帝,藍玉也少不了受些罪。

徐家現在可謂是聲勢正隆,除了先中山王徐達的功績之外,也是徐輝祖可以挑起大梁。傅家就不用說了,誰能想到當初在開國功臣當中不算拔尖的傅友德這般老而彌壯,居然一步步的取得了不遜色於徐達、常遇春、馮勝等人的功績。

別人要麼是守成、要麼是慢慢壯大,唯獨也就是常系一脈在有著天然的優勢的情況下反而慢慢的萎靡,慢慢的居然有著那麼點成為了武勳集團當中的勢力較弱的!

這些上哪說理去,馬上要是徐輝祖上奏摺彈劾,陛下顏面有損的同時,常系一脈就是要貽笑大方了。

朱允煐可不知道這些事情,他只是再次在下朝後辦了一些公務。然後看看時辰差不多了,就去乾清宮了,跟著用膳就好。

看到朱允煐,老朱的大女兒臨安公主立刻起身,“臣妾臨安大長公主朱鏡靜,拜見陛下。”

“大姑,這就有些過了。”朱允煐看著小妹妹,沒好氣說道,“你就在跟前看著?快些給大姑扶起來,要不然咱肯定要落得陛下埋怨。”

寧國公主和安慶公主有些好笑,但是不好說什麼。至於朱允煐的親妹妹,那就只能落得埋怨。

“大姑,都是一家人,也無須多禮。”朱允煐嘆了口氣,說道,“李善長是李善長,大姑是大姑,這些皇爺爺和咱都是心裡有數。雖說國公的爵位沒了,但是咱的三個表兄弟以及姑父,一個官身還是有的。”

朱鏡靜自然也明白這些,她是洪武皇帝的大女兒不假,也算是有些恩寵。只是本身不如兩個嫡出的妹妹,再加上嫁給了李善長之子,這些年也是被發配在天津。

別看駙馬李祺在天津也算是有著官身,可是到底不如其他的駙馬。至於說李善長的爵位,那是更加不要多想了。這些年謹小慎微的,就是怕陛下什麼時候想起來秋後算賬。

朱橚這時候也說道,“要咱說,也就是大姐想多了。大姐就是這般,總是這般謹慎!”

朱允煐就開玩笑說道,“那也是好事,大姑為人處世讓人安心,當為公主之表率。要是大姑行事如五叔那般,那咱也頭疼了。五叔,咱現在都想不明白,五叔當初就藩開封,怎麼就敢私下見統兵大將、更敢無詔就隨意擅離封地?”

老朱氣的瞪著朱橚,這就是個不省心的兒子,雖然沒有老二、老三乖戾殘暴,可是做出來的荒唐事也不少。要不是老大護著,老五早就給廢了王爵、發回鳳陽老家了。

朱橚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說道,“陛下也莫要再說了,都是年輕時荒唐。那時也就是仗著父皇寵愛、皇兄護著,行事有些狂悖。現如今再想想,也是後怕。”

聽到朱橚這麼說,老朱滿意的點了點頭,看起來這不省心的兒子也算是稍微長大了一些,省心了不少。這也是好事,免得給英兒惹麻煩。

小小朱是擅長搞氣氛的,就靠在老朱身上說道,“爹,大姑自天津帶來的糖礅就好吃。”

朱允煐愣了一下,問道,“糖礅,那是何物?”

朱鏡靜就趕緊解釋著說道,“也就是糖葫蘆,天津的那些糖葫蘆有些口味不同。”

老朱就有些感慨的說道,“在咱老家,那玩意兒叫糖球。咱小時哪敢想著吃糖球,現如今這糖球還有些意思,各地叫法不同,口味也是有些個大同小異。”

朱允煐連忙說道,“那還是大姑有心了,本來讓大姑和大姑父回來就是有些忙亂,這還記得給皇爺爺和垠兒帶些有意思的物件。這也是好事,這雖說不能出去,也能看遍大明江山風情、嚐遍各地有趣小吃。”

“大姑過些時日又要送果子來了。”小小朱要流口水了,說道,“咱到時候也吃芒果,爹就喜歡那些!”

朱允煐笑了笑沒有說話,這好長時間也沒有看到大妹妹了。說起來在這個年代,也就只能寄個書信了,幾年見不到面,這也是常見的事情。

沒辦法啊,這不只是生產力有限的原因,不只是交通不便,也是因為長大了,也都有著各自的生活、各自的家庭,哪有那麼多的時間啊。

說說笑笑,雖然朱鏡靜還是有著那麼一些謹小慎微,但是也算是不錯了。陪著老朱說說話也好,老朱未必想著安慰自己的大閨女之類的,但是就當是看看自己的大閨女,看到她現在還算康健,老朱心裡也就踏實了。

現在這年歲,自己的兒女們也是看一眼少一眼。對於老朱來說,也是珍惜這段美好的時光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