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文明、想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想想看,朱允煐還是比較驕傲的,現在的他有著足夠的底氣去進行一些事情,進行一些看起來規模比較浩大的行動。不管是一些軍事行動,還是說一些政治活動,都沒有太大的問題。

三十餘年的積累,三十餘年的發展,使得大明的國力在不斷發展。

雖然或大或小的一些戰爭始終沒有結束,不過境內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了,也算得上國泰民安。也沒有遇到什麼天災人禍,所以也就意味著更加的有底氣了。

馬三寶率領龐大的船隊下西洋,這不算什麼,這只是小事情而已。甚至這只是第一次航行而已,這也是為接下來的持續的航行、開拓積累經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很明顯這不會只是第一次,這樣的活動說不定會在朱允煐執政的時期持續下去。

當然朱允煐也會注意影響,歷史上的馬三寶七次下西洋,在輝煌一時後停下來了。

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出於財政上的考慮,停止了海上遠航。因為這是一項投入很大的專案,新建和改建約二千艘海船,其中每只寶船造價約五六千銀兩,船上裝載的各種賞賜物品花費很大,這對於大明朝來說也確實是一個負擔。

當然也是因為頑固的封建思想以及農業帝國的土地觀念戰勝了海洋觀念,這也都是這項向外探索的活動停了下來,這顯然也是朱允煐需要吸取教訓的。

雖然歷史上的馬三寶率領船隊也有幾次成功的軍事活動,也確實宣揚了國威。但是更多地還是虧本買賣,對於貿易的發展未必就是最有利的,這顯然也是朱允煐需要注意的。

不一定就需要完全的賺錢,因為有些事情未必就是需要看到眼下能夠帶回來多少珠寶首飾或者香料等等。但是可以肯定的事情,那就是絕對不能成為大明的財政負擔。

心情不錯的朱允煐哼著小調到了乾清宮,看著蜷縮在椅子上打瞌睡的老朱,朱允煐也有些心酸。頭髮早就白了的老朱看似在快速的衰老,或許他的時間也確實越來越少了。

當初馬皇後過世的時候,老朱的頭髮好似迅速的花白。在大朱離世後,老朱幾乎一夜白頭。

似乎感受到了什麼,老朱緩緩睜開眼,看到朱允煐笑了起來,“是英兒來了啊。”

朱允煐就笑著回答,“剛過來,看到皇爺爺在瞌睡本就是準備先回去。”

“咱這般歲數了,也整日都困著。”老朱有些費力的坐起來,說道,“來了就喊醒咱就是,和咱說說話,咱也樂意。”

朱允煐就笑著說道,“也是,看皇爺爺這樣子,咱怕是能和皇爺爺說話的日子也不多了。”

老朱露出笑容,笑罵道,“你從小到大都是這樣,一直沒大沒小。早些年這般,現在也這般,生怕咱活的長久一樣。”

朱允煐就坐在老朱跟前,說道,“咱也就是在皇爺爺跟前這般放肆,在外頭還是講些禮數。還是在皇爺爺跟前好,就是在皇后、在太子跟前,咱好些時候也端著。有些話不能說,有些話不想說,在皇爺爺這沒個拘束。”

老朱就開心的說道,“咱是你爺爺,你在咱跟前長大。你現在是皇帝也好,是而立之年也罷,咱看著都一樣。咱就想著啊,你祖母抱著你等著咱辦好事回去。”

那一段時間,或許也是老朱最開心、最懷念的時間吧,只可惜過去將近二十年了。

朱允煐就說道,“那時候你們說的好些事情咱也不懂,現在懂了。咱這剛準備讓水師出去,船隊也準備好了。現在就是缺幾個人,咱準備讓俞通淵和吳忠起復。”

老朱想了想,嘆了口氣說道,“俞通淵難堪大用,遠不如他的父兄。吳忠,咱倒是不大知道。”

“也就是念在他們父足之功,給個起復的機會。”朱允煐笑著說道,“好些事情也不是要他們領兵打仗,他們的身份在外頭也合適,鎮著一些驕兵悍將。在一個就是原濟寧衛指揮僉事平定之子平安,說來也是皇爺爺的養子。”

老朱微微點頭,說道,“平安,咱記得該是右軍都督僉事了吧?也是該出去歷練一番,咱的那些個養子裡頭,好些都死了,也就是他年歲小活了下來。”

“咱也是這麼想的,武勳該用,但也不能全都是武勳。”朱允煐就笑著說道,“上回從南洋找回來棕櫚油,咱還惦記著。還有那佔城稻,咱就覺得那頭肯定還有其他好東西。”

老朱也不打算多說什麼,其實老朱也不理解他的孫兒為何就對出海那麼執著。

按照老朱的觀念,當然是需要打下來土地更好,只要將田地弄好了,那就比什麼都要強了。其他的完全可以不需要太在意,他對於大海沒有太多的熱情。

老朱的一些觀念,自然也就是比較傳統的中國式的農耕文明的想法,對於大海沒有什麼熱情和好奇,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但是這些年發生的事情,也讓老朱不會多說什麼了,因為他也是比較務實的性格。

這麼些年從海外確實找到了很多的好東西,先不說東瀛的銀礦了。在南洋也帶回來了很多的黃金、寶石,最主要的還是各種香料,這也是大明朝相對來說比較短缺的。

雖然雲貴那邊也有一些產出,但是想要滿足大明的需求,顯然也是遠遠不夠的。而這些香料,這其實也就是比較籠統的一些說法。

這也分為植物性香料和動物性香料兩種,前者以植物的根、莖、葉、皮或果實為原料,獲取香味物質,比如沉香、白檀、玫瑰、丁香、肉桂、花椒等。後者主要以動物的分泌物和排洩物為主,常用的有麝香、龍涎香、靈貓香和海狸香等四種。

沉香就不用說了,在海南、兩廣和雲貴也有,但是比較少,從唐代就是貢品。

這些香料也是被用來供奉神明,祭祀祖先,自然也少不了以香料為原料的胭脂香粉。

至於花椒這些,當然也就就是增香去羶,在明朝之前,以花辣、姜、朱萸為代表的三香,是餐飲調味的重要原料。

這些東西的存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算得上是改善民生的必要產品。只不過在大明,現階段也沒有特別豐富的產出。大明地大物博不假,很多的東西也都有。

甚至有些東西,也算得上勉強自給自足,只不過這些個東西就算是多一點肯定沒有壞處。物資更加的豐富,這也代表著大明朝可以有著更好的生活,那就是真正的富強。

出海,這是非常必要的,朱允煐不只是要去東南亞轉一圈,他還希望大明的船隊越過印度洋去非洲轉一圈。要是積累了更多的經驗,說不定還可以嘗試去澳洲轉一圈。

最主要的還是惦記著北美洲呢,那裡的土豆、玉米,那可是能夠成為主糧的,可以活民無數。要是帶回來辣椒、西紅柿這些,也可以極大的推進飲食文化的發展。

朱允煐實際上有足夠大的緊迫感,他知道太多的好東西了,可是現在沒辦法得到。

哪怕他貴為皇帝,可是也不能在沒有一定的把握的前提下去拿人命冒險。最主要的還是希望能夠成功,要是可以在一可以接受的代價的前提下帶回來那些東西,朱允煐必然是毫不猶豫。

向外發展,這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探索大洋也就是朱允煐的一個期待。海洋文明,不該被農耕文明阻擋。

當然朱允煐也很清楚,現在的大明朝,短期內肯定還是以農耕文明為主。這畢竟是數千年來深入骨髓的一種基因,也不是說朱允煐短時間就可以一下子扭轉的。

但是他這個皇帝完全可以起到推進的作用,讓更多的人意識到海洋文明可以帶回來的豐厚回報。

真的到了那時候,毫無疑問也就意味著哪怕朝廷不樂意,文武百官也是要惦記著出海了。

說到底還是需要看到足夠多的好處,這樣才能夠給大家帶來真正的動力,才會讓無數人前仆後繼的出海,尋找到更多的財富和利益。

就在朱允煐和老朱簡單的說著船隊的事情時,一陣跑步聲傳來。

根本就不用多想,在宮裡敢這麼鬧的人可不多。就算是朱允煐也不至於這般,他小時候走路不急不緩的,可是沒想到養出來了一個走著走著就喜歡小跑起來的兒子。

看著小小朱,老朱就說道,“這也是個沒福氣的,性子急,吃東西急、走路都急。”

小小朱就不在意,還是有些分寸,“曾祖、父皇,咱回來了。”

“這是去校場了?”看著小小朱的樣子,朱允煐說道,“去洗洗,換身衣裳再來敘話。”

這自然不用多說了,雙全立刻去伺候小小朱沐浴。換一身乾淨的衣裳,這也是應該的。小小朱雖然性子有些急,不過在朱允煐的影響下也特別愛乾淨。

“皇爺爺還總是說咱不會享福,尋常人有幾個比咱更考究?”朱允煐自得起來,對老朱說道,“咱小時候就是要三天兩頭的洗澡,這宮裡都說皇長孫殿下離了水活不下去。”

老朱就笑著說道,“這倒也是,冬日裡有幾個喜歡洗澡的。就是你們父子兩個折騰,咱早些年十天半個月不洗澡。到了冬日裡,幾個月不洗澡都是常事。你打不了仗,你吃不了苦。”

對於這個評價,朱允煐基本上也是認可的。雖說要是吃苦的時候,他可以接受。但是在外風餐露宿的,朱允煐未必就是多麼的享受了,沒辦法自得其樂了。

“你那個二小子,以後怕是不成樣。”老朱想起來什麼,說道,“貪吃的厲害,咱看著都頭疼。”

朱允煐也無語,就對老朱說道,“那小子管不住嘴,也不稀罕動。那小子,估計是能享福的。”

老朱笑了笑,忽然對朱允煐說道,“咱要是不在了,對你那些個叔叔好一點。”

朱允煐沉默片刻後點了點頭,說道,“皇爺爺放心就是,咱肯定不會苛待皇叔們。咱也知道皇叔們的性子,肯定不至於鬧出造反的事情。咱也不拘著他們高樂,要是有些事情咱知道了,提前給攔著,咱手裡頭不會沾自家人的血。”

聽到朱允煐的話,老朱特別欣慰,“咱信!旁人咱不信,咱就信英兒!”

老朱隨即也說道,“咱家啊,也就是咱和你爹能吃苦,小的裡頭你也跟著吃苦。咱也想你能整日高樂,那不成啊。一家子裡頭,總要有一兩個做事的,總要有能挑大樑、頂門立戶的。”

朱允煐就笑著對老朱說道,“皇爺爺,這話真的莫要再說了。咱就是喜歡這些,你要是把皇位傳給其他人,讓咱整日吃喝玩樂。咱心裡頭肯定不樂意,到時候還要埋怨皇爺爺。”

老朱拍了一下朱允煐,不高興的說道,“說胡話!咱這家業,也就是你爹的,是留給你,咱沒想其他人!”

在說話間,小小朱換了身衣裳跑了出來,“父皇,二弟差點把咱的小馬駒給壓趴了!”

朱允煐就板著臉不說話,老朱就哈哈大笑。他確實不太親近朱文墐,甚至連朱文坤都不會多抱。不過看到胖乎乎的孩子,老朱其實挺開心的,覺得有福氣。

“他一點都不像咱,咱在馬背上都能張工!”小小朱眉飛色舞,說道,“咱可是洪武皇帝的重孫,咱怎麼著也能舞刀弄槍!”

“去去去。”越看這兒子越討厭,朱允煐也不太擅長騎馬,“有這心思嘮叨你二弟,還不想著過兩日帶他去迎一迎潁國公。真要是咱說,等你長大點,咱也該讓你去巡視四方!”

小小朱眼前一亮,激動說道,“那好呀,咱就出去巡視四方,看看咱大明的大好河山!到時候父皇在京裡,皇太子就領兵。”

老朱笑著聽著,要是標兒沒走的話,這時候就該是他這個太上皇領著皇太子巡視四方。一路走一路看,死在路上也成,到時候就讓孫兒給咱送回孝陵。

早些年,老朱也曾暢想過無數次。只可惜,也只能想想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