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 父子、衝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老朱本身就是非常重視親情的性格,自家的親戚當中,老朱也就是對當年被元兵追殺時遭到因長姐夫王七一和長姐因為怕受連累而被不予接納才懷恨在心。

其他的親戚,老朱基本上時能夠照顧的,自然都是要照顧的最好。

二姐曹國長公主朱佛女就不用說了,這個二姐早逝,但是二姐夫李貞當年可是老朱特批可以穿五爪龍袍的。李文忠、李景隆父子兩個,也是非常受重用。

老朱大哥朱重四的朱文正,洪都保衛戰立下奇功,雖然最後因為對封賞不滿,欲投靠張士誠。但是老朱也沒有殺了朱文正,朱文正的兒子朱守謙時明朝第一任靖江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又是一個缺少底線的大明宗室,是屢教不改的型別。

看著令自己無比驕傲的皇孫,老朱故做不滿,“文英說到底就是咱的假子,又沒入咱宗人府。你可倒好,讓咱的孫兒都去接他。他可是侯爵,你以國公禮迎接,這可就過了啊!”

“沐英伯伯鎮守雲南,我們沒有邊陲之憂。”朱雄英自然的拿過奏章看了起來,隨即說道,“再說了,皇祖母可是說過,沐伯伯當年在皇爺爺、皇祖母膝下成長,皇祖母沒少多次稱讚,沐伯伯的才幹。而且沐伯伯忠心耿耿,是父王依仗。”

老朱笑著一揮手,王承恩立刻帶著其他的太監離開。

沒有外人了,老朱說道,“當年的那些假子當中,就是你沐伯伯心眼直。咱當年一直膝下無子,其他人就動了心思。就像你文正伯伯,就有心思。咱可不行啊,要是咱沒有子嗣,家業給了文正也就給了,但是你父王出世了,那家業就該是你父王的。”

朱雄英笑著點頭,這很好理解,“當然是這個理,侄兒再親也沒有兒子親。皇祖母也說過,皇爺爺當年那些假子,就時沐英伯伯和先岐陽王最喜父王。”

在批閱奏章的大朱這個時候開口說道,“文英兄長和文忠兄長也最是關照我,頗有兄長風度。至於父王的其他假子,看似對我親近,只是心裡想著些什麼,我也知道。”

“所以咱後來不收假子了,咱當大帥可以收些假子,當了吳王就不行了。”老朱頗為得意的說道“咱後來都讓他們復歸本姓,可不就是免得他們起小心思嘛!想要姓朱,咱可不答應。”

大朱也樂了,隨即也說道,“這倒也讓兒臣省了心,兒臣以後不用處置兄長,全都是弟弟。”

老朱更加得意了,對大朱說道,“現在知道為父對苦心了吧?為了讓你接班,咱可沒少做些卸磨殺驢的事情。不過好在咱標兒爭氣,咱做的這些也都值了。”

看到老朱心情不錯,大朱開口,“父皇,如今胡惟庸已經正法,咱們也收回來了幾個爵位、壓制了一些不法勳貴。是不是不要再株連蔓引了......”

老朱狠狠的一拍桌子,吼道,“咱這般做,是咱嗜殺嗎?咱不收回來兵權,咱不去打壓一些世家,你以後如何坐穩皇位?!咱是開國皇帝,咱身上的罵名也多了,咱不在乎!標兒,你給咱記好了,那些人該殺還是得殺!”

朱雄英連忙起身,有些好奇問道,“父王,為何這人居心叵測,父王還予以肯定?”

大朱白了一眼朱雄英,沒好氣說道,“但是我和你皇爺爺吵起來?我為何要用那人,你沒數?”

當然有數,一些貪官、庸官或者酷吏,在有些特定的時刻還是有些作用的。這些人用得好,還是可以省不少事情的,可以起著一些個不錯的效果。

朱雄英其實也無奈啊,以前還有馬皇後護著大朱,但是現在可不行。

雖然老朱肯定是不會傷害大朱,但是老朱很多的時候過於強勢了。而大朱呢,他絕對不是一些人認為的仁厚的儒家太子,只是大朱的抗壓能力也不算是特別出色。

主要就是在大朱面前,老朱有些時候不好太過親密,到底還是抱孫不抱子。更何況老朱這樣開國之君的氣勢,一般人真的扛不住。哪怕是那些沙場大將,老朱瞪個眼也會讓他們膽寒。

老朱和大朱起衝突這樣的事情也很常見,朱雄英對此都有些習以為常了。

大朱開始繼續批閱奏章,老朱越想越氣,說道,“英兒,陪咱出去走走!”

“皇爺爺,想要偷懶就偷懶好了。”朱雄英算是有恃無恐,說道,“不過父王理政十五年了,這些事情也難不住他。皇爺爺也是該多休息,朝政之事父王去處理就好。”

對於朱雄英的這般說法,老朱是不置可否的,基本上算得上是有一定的道理。

太子臨朝理政已經十多年了,很多的事情也是得心應手的,根本沒有太大的難度。太子可以在這個時候理政,老朱自然也就可以稍微的休息休息。

哪怕老朱時工作狂、鐵人,可是年級到底也不小了,過完年就六十二了。

老朱帶著他的孫子去遛彎了,朝堂上的事情大朱去處理就好。尤其是最近這幾年,大朱做的事情可不少,也確確實實可以將自己的治國理政的理念在小範圍內付諸了實踐。

要說大朱是大明的太子沒問題,但是他的一些工作,是皇帝才有的。

老朱帶著朱雄英離開了武英殿,老朱還是有些嘀咕,“英兒,你父王就是太仁厚了。那些不法勳貴,就該治治!可是只要咱嚴懲,你父王就勸咱,說什麼殺人太多會傷了和氣。他雖然也願興兵,只是更喜歡德化之治。”

“我覺得這樣挺好的,皇爺爺威壓太甚,那些勳貴、百官自然不敢動。父王德化就德化,稍微的讓他們省省心。皇爺爺也是知道孫兒的性子,少不得以後也要頭疼、害怕。”朱雄英笑了起來,說道,“孫兒少不得是一手拿書,一手拿劍。”

老朱立刻樂了,笑著說道,“法骨儒皮,百家之道,咱孫兒這點好。你父王,到底還是儒家的影響多了點。咱就想著啊,他要是能用嚴刑峻法就好。”

這就讓朱雄英聽不下去了,朱雄英說道,“皇爺爺,其實不管是父王還是孫兒,以後若是登基,少不得要改一改刑罰。亂世用重典,這自然很好,只是也不能一直都是重典。”

老朱瞪著朱雄英,只是看著朱雄英在笑嘻嘻的樣子,老朱也就沒說什麼。

老朱可以說有些仇富,看不上一些讀書人,對於勳貴也多有打壓。但是要說對於百姓,縱觀古今,能夠和老朱相比重視百姓的皇帝,幾乎時沒有可以相提並論的。

朱雄英覺得自己的分量還是比較重的,在外人看來,他是皇太孫,自然身份貴重。可是單就在皇家來說,朱雄英現在也是老朱和大朱之間的緩衝帶,需要居中調和。

這可不是在開玩笑的事情,這樣的一個角色也時非常重要的。沒有一些能力、沒有一些地位,可沒辦法承擔起來這樣的一個重要角色。

朱雄英只是在和老朱聊著天,而老朱別看似乎是在抱怨大朱的一些做法。只是這也就是在朱雄英面前抱怨一下,這個大明最大的太子黨其實就是老朱本人。

更何況在絕大多數時候,大朱的一些表現,都讓老朱感覺到無比的驕傲。他相信大朱可以結果他的班,可以將大明的江山打理的井井有條、可以為子孫們留下紮實的家業。

小小的一點衝突等等,這其實根本算不上什麼,老朱不會放在心上,大朱估計也不會放在心上。至於朱雄英這個小朱,估計也不會太將一些事情當回事。

但是該問的時候,那肯定還是要問一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