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9 帝王心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於自家寶貝孫子,老朱向來是信心十足的。這可是他朱重八悉心培養的接班人,自然不會差了。更何況這麼些年下來,即使偶爾在一些事情上會有一些意見相左,不過總的來說,老朱一直很相信她的孫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既然孫兒說了這件事情,不是在粉飾太平,那麼自然就不是在粉飾太平的。既然這不是什麼子虛烏有的祥瑞,那麼那個棕櫚油肯定是有著可取之處。

自然孫兒說了這不是在刻意的給馮誠一個世襲罔替的爵位,那麼肯定就沒有這回事。

這就是老朱,這就是他對於朱允煐的信心,這麼些年來基本上沒有什麼改變。

雖然老朱有信心,不過朱允煐該解釋的還是要解釋,“皇爺爺,孫兒一直喜歡看史書,好些時候就覺得一些事情頗有意思。比如說唐書裡說的那些昆侖奴,或者是大食,那些個地方好似也有些意思。還有就是玄奘法師去的天竺,這沿途去了不少地方。”

老朱就有些好笑的說道,“你想著的是昆侖奴,你那個弟弟想著的就是新羅婢,咱治的他那裡的新羅婢好像不少。”

朱允煐趕緊岔開話題說道,“咱們幾個辛辛苦苦的,可不就是想著他們能夠享享福嗎?這要是一大家子人都含辛茹苦的那也是好事,不過縱然是宗室裡頭有些喜歡享樂的也沒事。他們安於享樂,咱把大事小事都辦了,在心裡樂呵。”

老朱太明白這種感受了,當初他夙興夜寐,除了是想要將大明天下治理的更好之外,何嘗不是想著讓自己的子孫能夠好好的享享福,不要像他這麼苦。

自己吃點苦不要緊,只要家裡人過的好就行,再苦也都覺得會是值得的。

豬,語音這個時候也繼續說道,“早年間咱一直想著開海禁,就是想著宋元時期,咱中原可是出去過不少好東西。就說南宋偏安一隅好了,也從未聽說過朝廷缺了錢。”

兩宋是真的富,東京富貴可不是開玩笑的,這四處忙著送歲幣,可是兩宋的百姓依然富有。

要知道,兩宋時期的糧食產量可沒有什麼劇增之類的,甚至當時還沒有燕雲十六州的土地。土地的規模比較小,但是他們經濟發達,不只是因為兩宋的經濟活躍,海外貿易確實也佔了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老朱就有些不太樂意的說道,“都說無商不奸,這要是一個個的都忙著做商戶,哪有人還有什麼心思去種地?賺的再多贏錢有什麼用?那些玩意又填不飽肚子。”

老朱從骨子裡一直就看不上商人,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都沒有什麼改變。而老朱這樣的心態也很正常,在這個年代確實絕大多數人都看不上商人。

朱允煐也不管老朱的一些想法,繼續說道,“咱先不說那些事情,就是說這海外蠻荒之地。不管是先前的東瀛還是說如今的南洋,以前都是一些看不上的地方,不過到底是有好東西。”

老朱這一下也沉默起來了,他知道這是事實,實際上老朱也沒有想到,海外居然還有那麼多的好東西,簡直是不可思議!

朱允煐也有些戲謔說道,“早年間咱要開海禁,皇爺爺也是有些不太樂意的,但是咱一個勁的在那鬧,皇爺爺就心軟了,這些咱都是知道的。要不是皇祖母和咱娘都走了,皇爺爺那時候也不會把水師交到咱手上。”

老朱也承認這一點,“還就是這麼回事,你打小就早慧,比起尋常孩子有些心思。要不是你祖母和你娘都走了,咱是不會那般讓著你。你爹那時候也說了,左右不過也就是一些水師,給你折騰就折騰好了,折騰不出個名堂你就消停了。”

朱允煐就不樂意的說道,“可是咱折騰出來名堂了呀,雖說咱一開始翻了幾條船,也從南洋帶回來了好些好東西。咱就知道那時候說是水師在咱的手裡,結果後來給咱爹惦記上了,好些東西還沒送到咱手裡就去了他那裡。”

老朱哈哈大笑,非常得意的說道,“咱也是沒想著你能折騰出那般大的名堂,你說你一個小孩子家家的手裡有點那邊東西有什麼用處?還是交給朝廷更好,實在不行送到內帑也行。咱也不是惦記著你的錢,那時節朝廷缺銀子。”

老朱笑完之後,忽然問道,“真要說起來,你怕不是要殺人了吧?”

朱允煐嘆了一口氣,有些傷感的說道,“都說老子英雄兒好漢,可是咱要說的話就是一些老子的英名全都給子孫給敗壞了。張赫本來也是咱手底下第一個統兵大將,咱本來還是打算成就一段佳話,可是現如今倒好,咱差點就要給他連墓碑都給拔了。”

張赫確實是朱允煐手下的第一員大將,雖然那個時候的張赫在大明朝星光四溢的開國武將當中幾乎是無名小卒,不過到底也是有些能力的。

好歹也是曾經的福州衛都指揮副使,因剿滅倭寇等功勞升官都督府僉事。更是遼東漕運艱難,受命開闢海運航道,督促海上運輸事務。

這絕對是大明朝當初的一員邁入高級將領行列的海戰專家,也是當初和朱壽一起成為朱允煐經略南洋的左膀右臂。

張赫過世也有十年了,生前是世襲罔替航海侯,死後被追封為安國公。這確實是一段佳話,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話。只是現如今看起來,這段佳話可能要成為過去式了。

老朱也跟著嘆了口氣,說道,“咱一直有個遺憾,當初胡大海可是咱的愛將,咱已經三令五申要禁酒了,那不爭氣的胡三舍偏偏要去釀酒。咱要是不殺了他,咱的律令就成了笑話。可是咱沒想到呀,咱沒想到蔣英那個賊子害死了胡大海,也害死了胡關住。”

越國公確實是老朱覺得遺憾的,更是因為胡大海算得上無後了。

長子被老朱殺了,次子跟著胡大海一起殉難了。這個舉薦了劉伯溫、宋廉等人的一代勐將如此結局,也確實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朱允煐就只能勸道,“皇爺爺也是沒有想到蔣英會叛,想不到胡大海英雄一世會死於宵小之手。那胡三舍要是在咱手裡,咱也是會殺的。”

不殺不行呀,不殺的話律令之類的真的要成為笑話了,就沒辦法號令三軍的。

老朱看著朱允煐,認真說道,“咱殺了很多人,咱殺了好多跟著咱起家的兄弟。咱把該收拾的都收拾了,咱不希望你以後也殺那般多的人。”

朱允煐笑著點了點頭,殺功臣的名聲確實不好,只是有些人也確實該殺。

朱允煐也覺得這一世算不錯了,因為他的存在,算得上是保護了一大堆人。比如說藍玉,歷史上的藍玉下場可是非常悽慘,那一樁大桉也是讓好些個勳貴倒黴,株連人數達到了兩萬多人。

想起來了什麼,朱允煐好奇問道,“聽皇爺爺這意思,你也就是知道咱要殺人,心情還不知道怎樣殺哪些人?”

有勳貴串聯邊將和地方官走私,這件事情老朱確實知道一些,這也是朱允煐告訴老朱了。可是從老朱這口氣聽來,他似乎不太清楚這裡頭牽扯到了哪些人。

老朱沒好氣的說道,“咱的孫兒厲害呀,這御下的手段咱都佩服!咱這個老皇帝都不在龍椅上了,誰還把咱當回事?那宋忠就是個混賬,當初還是你爹說讓他去你那頭做事。現如今倒好,咱令人過去問他些事情,他還在那裡支支吾吾半天。”

朱允煐愣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起來顯得十分得意。

老朱似乎有些氣惱的看了一眼孫子,隨之也開心地笑了起來,這件事情他確實不惱火。

要是他還惦記著權力,當初就不會退位了。要是他對於權力有更多的慾望,當初也不會讓大朱十多年都是直接批閱奏摺。

先不說朱允煐早些年就幫著老朱批閱奏摺、掌控朝堂,單單就是朱允煐已經當了四年的皇帝了,自然也就是更多的掌握著權柄。而洪武皇帝的威名依然很大,但是對於某些官員來說,他們效忠是英示皇帝,而不是洪武皇帝。

朱允煐不無炫耀的說道,“那咱回頭真要賞一賞宋忠了,他跟著咱這個皇太孫也憋屈。毛驤當初那般強勢,蔣瓛對咱爹的話也是不敢打折扣。他跟著咱這個皇太孫,看似風光實則謹小慎微。咱好些次打發他去錦衣衛辦事,都是給打發出來了。”

老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此一時彼一時。

當初皇帝和皇太子都在,哪裡輪得到皇太孫對於一些事情指手畫腳?

也就是皇帝和皇太子寵信皇太孫,要不然就是太孫對錦衣衛的事情過於感興趣,這也算得上是一個罪名了。

“他是多年媳婦熬成婆了,跟著你還是有些出息。”老朱笑了起來,說道,“當初你不讓咱殺毛驤,把他發配去了東瀛、高麗,只是這宋忠和蔣瓛也不好一直用。”

毛驤算是有一個不錯的結局了,作為天子鷹犬得罪了一大堆人,幹的也都是一些見不得人的髒活,也知道了皇帝太多的秘密。這樣的人能夠有一個善終,那其實是怪事情。

雖然是被發配出去了,但是好歹也算是壽終正寢,也沒有牽連到子孫,這也算得上是一個非常好的結局了。畢竟他的子孫現在過的不錯,在大明朝也是中高級的官員。

朱允煐也明白這個道理,說道,“蔣瓛怕是用不了幾年了,要到時候給他找個出路,就看他自己抉擇了。宋忠,咱還要用幾年,現在就廢了也可惜。”

老朱不置可否,這或許也是最好不過的辦法吧!挑不出來什麼毛病,也沒有太多的可取之處,也就是這個樣子吧。

就在這爺孫兩個還在聊著正事的時候,乾清宮外忽然傳來了一陣聲音。

小小朱的聲音傳來,頗為跋扈,“都給咱仔細一點,要是咱弟弟摔了,咱就要你好看!”

朱允煐看著老朱,吐槽說道,“咱是皇祖母的帶大的,所以咱對宮裡人頗為寬容。垠兒是皇爺爺帶大的,雖說也遇不咱的幾分樣子,不過到底比較嚴苛。”

老朱立刻嫌棄的看著朱允煐說道,“你祖母哪裡都好,就是給你教的有點婦人之仁。垠兒和咱像,咱也不是苛待其他人,若是辦好了差事,若是沒有犯錯,咱會平白無故的懲處?”

小小朱開開心心的跑到了乾清宮,人未到聲先至,“曾祖,咱的胖弟弟會走路了!”

還以為是什麼大事呢?原來這就是來獻寶的,有其他的寶貝可以獻,就讓自家的胖弟弟來走兩步,這也是可以獻寶的,是可以讓曾祖皇帝陛下龍顏大悅的。

看到朱允煐,小小朱很意外,“爹,你咋不在武英殿辦事?”

朱允煐樂了,就問道,“咱就不能過來了?咱還要問問你呢?這時候你應該是在大本堂的,怎麼就給你弟弟抱過來了?”

小小朱笑嘻嘻說道,“咱去了大本堂,那教授教的和曾祖教咱的不一樣,咱就不聽了。聽他們說的那些可不成,他們都沒有當過皇帝,哪知道怎麼治理江山?”

老朱笑的更加開心,他是悉心培養的孫兒無疑是一個好皇帝。而他認真培養的重孫,只要在言傳身教下去,鄙人也是有著明君之象。

老朱就是這麼的自信,他向來認為自己在教育方面非常的出色。

原因也很簡單呀,兒子教的好,孫子也很出色,到了重孫這裡自然也沒什麼問題了。

這不只是因為他教的好,也是因為老朱一直堅定的認為這就是老朱家的血脈好。所以這是一個個的都有明君之象,大明朝對江山社稷想要不旺盛都難。

被宮女抱著的朱文坤也來了,伸著肉乎乎的小胖手,奶聲奶氣含湖不清的喊著,“阿兄。”

或許是看到了爹,也可能看到了曾祖,是在朱文坤的眼裡,這兩位真龍天子可算不上什麼。在這個小家夥的眼裡,他的兄長才是最重要的,或許也是僅次於他娘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