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7 功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馮誠是真的有點急啊,皇帝陛下此前特意給他安排的事情,實際上馮誠自己也心裡有數,就是為了讓他能夠立下一些功勞,好名正言順的成為世襲罔替。

要知道他的父親可是馮國用,是洪武皇帝早期的帳下大將,當初洪武皇帝拿下應天府作為根基就是馮國用提議的。

再加上他的二叔可是宋國公馮勝,要不是因為洪武皇帝的刻意壓制,馮勝也完全可以成為並不遜色於李文忠、藍玉等人的大將。馮勝也確實是大明朝軍方的一大巨頭,要不是因為洪武皇帝的猜忌等等原因,馮勝說不定還可以一下更大的功勳。

雖然父親被追封為郢國公,但是他現在的這個國公爵位是降等,可不是世襲罔替的爵位。

現在大舅子給他準備了名正言順的立功機會,小舅子也非常康慨的將不世之功,如果這樣的機會都抓不住,那也實在是說不過去了。

朝堂上的袞袞諸公還在議論著其他事,這讓馮誠只能在乾著急了。

就在馮誠還在乾著急的時候,心疼外甥女婿的常茂不答應了,“啟奏陛下,臣以為該當處置吏部尚書茹瑺等人,此等賊子擾亂朝堂秩序、其心可誅!”

大家都知道開國公常茂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滾刀肉,考慮到這個傢伙的特殊身份,大家也確實對他沒有更多的辦法,表面上給予尊重,私底下少不了要說他的壞話。

但是看看這一位做的事情,這莫名其妙的就扣上來這麼一大口鍋子,這誰受得了呀?

朱允煐這個時候也板著臉說道,“開國公,朝堂之上不可妄言!”

這一下文武百官似乎是找到了一點底氣,雖然大家也知道就是常茂那個滾刀肉不會因為這件事情被更重的處罰,但是哪怕只是小小的懲戒一下也好呀,可以打壓一下那個傢伙囂張的氣焰,免得那個傢伙總是在朝堂之上口無遮攔。

常茂這個時候一本正經說道,“回陛下,朝廷早有例律,臣回京子當先復旨奏稟。再者事關軍務,餘情餘理都當先奏與。”

朱允煐擺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也有些自責的樣子說道,“這事倒是怪朕。”

這一下茹瑺他們就坐不住了,皇帝看似只是隨口一言,甚至是皇帝似乎是主動的將責任攬過去了。但是大家如果這個時候大大咧咧的認為就是皇帝的責任,那才是真的不開竅,那才是這個官當到了頭。

這件事情自然可以是皇帝的責任,比如說皇帝沒有先問馮誠他們這些人,看似皇帝是需要背下來這口鍋的。但是這裡頭何嘗不是這些文武百官著急忙慌的在說著其他的事情,這些人打破了正常的奏事流程。

所以這口鍋皇帝可以背下來,但是千萬不要覺得這就是皇帝的責任。尤其是皇帝都主動認錯了,那就是主辱臣死了。

居然這麼說誇張了一點,但是性質就是這麼個性質。

一時間朝堂之上也是文武百官在紛紛請罪,大家的態度都有了,這件事情自然也就結束了。

常茂就有那麼一些得意洋洋的,他是滾刀肉不假,很多人也覺得他是虎父犬子當中的那一個犬子,可以說是對不起開平王場十萬的赫赫威名。

但是那又怎麼樣?他依然是武勳集團的話事人之一,在朝堂之上也算得上是有一定的話語權。

誰能小看他?誰又敢小看他?

見好就收吧,常茂不打算在這件事情上多做糾纏,朱允煐也沒覺得自己要抓著這件事情做什麼文章,所以這件事情也就這樣子了,還是正事要緊。

看著馮誠,朱允煐道,“駙馬都尉,此次巡視諸地衛所可有事奏報?”

這就是明擺著的揣著明白裝湖塗,這次小妹夫為什麼要出去巡視,朱允煐心裡有數,常茂等人其實也心裡有數,也就是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一個個的被矇在鼓裡。

但是這些個文物百官也不覺得馮誠出去巡視有什麼不對,這些事情就算他不做,其他的勳貴也會去做,巡視諸地衛所也是應該做的事情。哪怕大明朝現在境內看起來沒有什麼戰事,但是不代表就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一副太平盛世、國泰民安的樣子當然好,只是必要的武備還是要有的。

更何況大家也很清楚,隨著現在沒有什麼戰事,一些衛所也會有些弛糜,一些衛所的長官也會有著各種不法。在文官系統無法更多參與到軍事的時候,自然也就指望著這些武勳能夠處理好這些事情。

各司其職也好,或者是皇帝講究的平衡之術也罷,對於大明朝現在如今的文武格局,很多人也都是心知肚明的。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勳都想著要壓過對方一頭,這沒什麼問題。

不過也應該有著比較清楚的認知,那就是最好不要越線,要不然皇帝肯定不樂意。

馮誠這個時候出班,認真說道,“啟奏陛下,此次臣奉旨巡視諸地衛所,共計發現不法事一十四起,俱已擬好奏摺,請陛下預覽。”

朱允煐面沉似水,任何一個皇帝對於這樣的事情都不可能開心。

這說明什麼呀?這說明各地衛所確實有很多的不法之事,雖然大明朝的武備暫時沒有廢弛的跡象,不過這些不好的苗頭已經出現了。所以各地的將士也有著一些貪贓枉法了,國法與軍紀顯然沒辦法更好的約束他們的。

對於這樣的事情文臣們不以為意,或者說早就習慣了這樣的事情了。

不要說現在了,就算是當初洪武皇帝打天下的時候,也是在不斷的強調著軍紀等問題。不過即使是那樣,也時不時的會出現手底下的一些驕兵悍將根本不在乎法紀。

尤其是開國之初的時候,大批大批的武勳就是在豐侯拜將之後驕奢淫逸、貪贓枉法。

現在是太平年間,有著這樣的事情,更加不需要覺得有什麼好奇怪的。

其實不只是說這些武將們,很多的文官也是一樣,只要手裡掌握了權力就會想要撈取更大的利益。整頓吏治這樣的事情,大明朝的皇帝從來都不敢懈怠,可是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人選擇鋌而走險。

這大概也算得上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看到天子似乎非常不高興,大家也只是覺得皇帝不高興是因為出現了這樣的貪贓枉法。對於這樣的事情他們甚至習以為常了,畢竟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官員因為這樣的一些事情受到朝廷處罰,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只不過這些人不知道的是皇帝的惱火不只是這麼簡單而已,本來朱允煐就對於大明朝的吏治開始有一些貪腐跡象抬頭而不滿,再加上現在還有一些涉及到武勳與地方官、邊將集體走私,他能夠開心才怪呢!

看起來這是需要全面的整頓這些事情了,現在要是不能快刀斬亂麻,現在要是不能殺雞儆猴,說不定這樣的事情會越來越嚴重,帶來的危害也會越來越大。

這樣的事情不能繼續耽誤下去了,武勳那邊或許是需要徐輝組回來得罪人,但是文臣這邊也不能讓他們那麼自在了,朱允煐也不怕得罪人,他的手底下也不缺少這樣得罪人的孤臣。

整頓吏治刻不容緩,或許現在就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由頭,好好的敲打一些人。

這件事情必須要做好,不過朱允煐暫時也沒打算拿在朝堂上討論這件事情,還是和一些人簡單的商討一下,或者也可以說是傳達一些旨意就好。

看得出來皇帝不高興,不過馮誠也不覺得自己做的這些事情有什麼不對。

這一趟他出去確實是撿功勞的,要做好皇帝交代的事情,不過他也很清楚自己到底是大明朝的國公,是駙馬都尉,那自然也就需要承擔起來更多的責任。

得罪人或者不得罪人的,根本不需要在乎,以他的身份也沒必要在乎這樣的事情。得罪了一些人又如何?就算是得罪了一些頂級的武勳也沒關係,只要忠君就行了,這也是他這樣的武勳、外戚應該有的立場。

不過馮程也沒忘記自己的最重要任務,可不能辜負了一些人的好意。那可不只是為了自己考慮,也是為了自己的子孫,甚至是為了先父的名聲。

“啟奏陛下,臣此次奉旨巡視福廣,偶然發現自南洋傳入菜油。”

不少文武百官就覺得有些奇怪了,其實這麼些年下來他們也習慣了一些事情。

比如說以前一直覺得的蠻荒之地實際上也有一些好東西,就像是平時看不上的南洋,居然還有很多的寶石或者黃金之類的,而且那裡的糧食產出很多,居然可以做到很多的作物一年三熟,這是在大明朝幾乎不敢想象的事情。

要知道大明朝可是一直在努力的從南洋一些地方進口糧食,除了那些海船之外,陸路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兩廣之地或者雲貴,很多的糧食也都是從南洋輸入而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只是現在提起菜油,這好像也沒什麼重要的。

對於文武百官們來說,他們自然是不缺少食油的,或許也有一些官員知道很多的百姓缺少食油。只是這樣的事情不值得拿到朝堂上來討論,畢竟這些糧油等等問題,看起來朝廷也沒什麼辦法,除非是朝廷讓百姓多種一些菜籽油。

可是這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百姓有了田地更多的還是要種植糧食,這才是能夠活命的好東西,菜籽油之類的也就算得上可有可無了。

或者是百姓手裡面寬裕了一些,偶爾去打個一兩油,也算是稍微能夠見點油葷。

對於百官們似乎有些不以為意的態度,朱允煐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就連馮誠也不覺得有什麼好奇怪的,甚至他一開始也認為這件事情好像沒多大的功勞。

不就是菜籽油嘛,地大物博的大明朝什麼沒有?

這個時候馮誠繼續說道,“陛下,南洋番人多有食用此油的習慣。此油果結於樹上,臣探聽得知比油也是經壓榨的工藝,方能有油產出,與菜籽油幾無區別。”

百官們只是聽著,忽然覺得好像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了,確實是有些不對勁呀。

在大家的印象當中,糧油也就是菜籽油或者花生油、芝麻油這些,這些才是能吃的。倒是也有桐油,但是那玩意兒用來湖紙傘沒問題,守城的時候用來澆敵人也沒用問題,但是這不能吃啊!

樹上結出來油果,居然還能食用?

這簡直就是打破了很多人的認知,在他們的印象當中根本沒有這樣的東西。哪怕是一些博聞強識的飽學之士,也基本上沒有聽說過這些東西呀。

咱大明朝都沒有的東西,怎麼就是在南洋有著呢?

不少人確實有些面面相覷,但是馮誠說道,“臣已將此有帶回京師,進獻於陛下。”

朱允煐忽然表現出一副龍顏大悅的樣子,開心說道,“好!若是此物能夠為咱大明所用,駙馬都尉當記首功。快,快些讓朕看看這些油果到底是何物?!”

確實是需要好好的看一看,這個時候不只是朱允煐對此感覺到非常的好奇,文百官們對此更是感覺到好奇,甚至不少人已經做好了準備開始歌功頌德了。

這不是明擺著的事情嗎?如果大明朝得到了一種新鮮的作物,一種可以讓大明朝的百姓吃飽的作物,那就是祥瑞,那就是老天對於大明朝君臣最大的肯定。

雖然可能只是一種食用油,看似不是一種新糧食,還沒辦法打破大家對於五穀的認知。

不過很多人也都清楚,如果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食用油,那麼確實是一種非常有必要的東西,畢竟現在的大明朝人口不斷增加,對於糧食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自然也需要更多的油料。

駙馬都尉可能真的立下了大功!

不過還是需要看一看,看一看這種油能不能食用?看一看這種油果能不能大量的推廣?

要是只能當個看物或者無法推廣,那麼這個功勞或許也很小,也就是博得皇帝一笑而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