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1 警告、敲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面對一個鐵了心揣著明白裝湖塗的皇帝,很多人現在也沒有太多的辦法。

他們知道英示皇帝準備委以殿閣大學士的權力和職司,和洪武皇帝給的權力完全不同。但是現在的英示皇帝,很明顯不打算在這件事情和朝臣們更多的去商討了。

在朝堂上爭論的事情已經足夠多了,所以現在沒必要繼續爭論下去了。英示皇帝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直接打算先上車後補票,甚至是都不打算補票的。

華蓋殿大學士、謹身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

朱允煐對老朱時期的殿閣大學士做了一些改變,將東閣大學士給換成了謹身殿大學士。

文華殿大學士依然負責教導太子,東閣大學士左之。

這也就是四殿二閣了,但是文華殿大學士和東閣大學士,不會入午門值文淵閣、參預機務。這也就是內個了,他們的定位是掌管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等職位。

其中這四殿二閣大學士,以華蓋殿大學士為首,無需一級一級地升。因為四殿二閣大學士,都是正五品的品級,理論上也就是平級的。

而且在這輔左皇帝的四位大學士當中,武英殿大學士當以出身五軍都督府勳貴出任。看似是文官集團在內閣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只不過想要抱團也比較難,皇帝還是要摻沙子的。

朱允煐不喜歡黨爭,可是他也不會天真的認為滿朝文武都是一團和氣,或者是他們都是無比的團結。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朝堂之上的爭鬥更是數不勝數。

朱允煐很清楚這一點,更何況作為皇帝也不會喜歡文武百官一個鼻孔出氣,偶爾還是需要制衡的,還是需要有些對立的。

在武英殿,朱允煐召見了茹瑺。別看這幾天茹瑺似乎是和朱允煐對著幹,但是朱允煐沒有真的生氣,他知道茹瑺那麼做也是一個吏部尚書的本職工作,茹瑺可不是傀儡,不會一味的媚上。

既然是這樣,朱允煐自然也就沒必要真的生氣了,茹瑺還是沒有碰到朱允煐的底線,有些事情朱允煐自然也就可以比較大度的,這一點沒什麼問題。

心腹,茹瑺自然是朱允煐的心腹。但是朱允煐也不希望自己的心腹就是一個毫無主見的應聲蟲,那樣對朱允煐實際上也沒有太大的好處。

看到茹瑺,朱允煐笑著說道,“大伴,給伴讀賜坐吧。”

茹瑺沒有受寵若驚,主要是也習慣了,“臣謝陛下隆恩。”

朱允煐笑了笑,對茹瑺說道,“大伴,你也莫要再勸咱了,咱心意已決。再說下去,也傷了咱君臣之情,這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茹瑺心裡苦啊,他還是想要再規勸一下陛下,這不只是因為吏部尚書的本職,也是因為他對皇帝的忠心。只可惜,陛下看起來好像是根本不領情的。

雖然皇帝這麼說了,不過茹瑺還是試著最後再努力一下,“陛下,臣以為殿閣大學士左政,此舉並無不妥。只是太上皇陛下早年間就有祖制,陛下若是一意孤行,有傷陛下名聲。”

茹瑺可以說說的十分直白了,這些實際上也確確實實就是茹瑺這段時間一直在努力抗爭的一個原因。

作為吏部尚書,茹瑺自然沒有理由反對殿閣大學士的制度。作為傳統的文官,茹瑺自然也希望皇帝的權力得到一些限制,希望看到文官集團掌握更大的權柄。

明明只是太上皇陛下一道旨意的事情而已,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不存在什麼隱患。在茹瑺看來,這樣的道理陛下不可能不明白,可是陛下看似真的是揣著明白裝湖塗了。

朱允煐確實是揣著明白裝湖塗,茹瑺的心思朱允煐自然也是可以猜得出來,但是他選擇無視,就是這麼的簡單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茹瑺想的實際上也有道理,既然英示皇帝鐵了心要去做一些事情,完全可以和太上皇商議啊。畢竟現在太上皇還在,英示皇帝完全不需要背上一個有違祖制的名聲,那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先不說洪武皇帝對英示皇帝的舐犢之情,單單就是這麼些年洪武皇帝和英示皇帝的一唱一和,也足以說明一些大事,這兩位人間至尊都是互相知曉的,沒有什麼隱瞞啊。

看著茹瑺,朱允煐笑盈盈的問道,“伴讀,你自個說說,你覺得朝堂之上,諸位愛卿為何執意要讓咱將內閣之事奏報皇爺爺?”

茹瑺也不說話,這個話題非常的敏感,大家的動機就算是稍微的有點不同,不過很多人也都是心裡有數。不只是大明朝的皇帝在揣著明白裝湖塗,很多的大臣也都是揣著明白裝湖塗。

看到茹瑺不說話,朱允煐笑著問道,“伴讀,你說咱前兩年為何要將六部尚書的品級提至從一品?難不成,咱是真的就想著要朝堂之上趨於平衡,想要讓武勳有所收斂?”

茹瑺心裡一跳,這一下他也忍不住有些錯愕,乃至有那麼一些緊張了。因為他跟前的這一位是心機深沉的皇帝,這一位向來都很有主見,城府也相當的深。

尤其是現在的皇帝看似笑眯眯的,可是如果茹瑺以為陛下沒有脾氣,那才是怪事。

畢竟眼前的這一位向來也都是面上笑嘻嘻,但是心裡無比果決,前一刻這一位還可以一副禮賢下士的樣子,但是下一刻這一位皇帝就可以下旨將‘愛卿’鎖拿下獄。

前兩年陛下將六部尚書的品級提至從一品,這自然讓不少人感覺到開心,也是在揣測著陛下的一些心思,實際上也算得上大同小異的。

普遍的來說,大家都覺得朝堂之上的文官集團的品級和力量普遍偏弱,陛下不希望看到文官和武勳之間的力量失衡,所以才有意的去扶植文官集團的力量。

畢竟一般來說,開國之初的武勳力量普遍都是碾壓文官集團的,這沒什麼好說的。

再者就是這麼些年下來,大明朝的文官集團可以說一直都是飽受打擊、壞消息不斷啊。

丞相制度被廢除,這也可以說文官一下子失去了實質上的帶頭人。丞相制度被徹底廢除,也讓文官集團一下子失去了徹徹底底和武勳扳手腕的機會。

再者就是這麼些年,本來名義上的文官之首的衍聖公被初登基的英示皇帝弄的顏面盡失、打回原形,很多的文官在不斷的同時,也確實是跟著丟了顏面,說話的底氣也都弱了積分。

陛下在壓制武勳集團的力量,這一點是很多人都可以看出來的一件事情,畢竟大明朝的武勳實力確實太強大了。

可是在武勳集團受到了壓制的同時,文官集團實際上也不好過,更何況洪武皇帝也好、英示皇帝也罷,對於文官實際上都缺少一些信任。

英示皇帝不親近儒家,這實際上也是很多讀書人有所非議的,可是他們對此也確實沒有其他的辦法。畢竟說起來,英示皇帝對讀書人的態度,比起洪武皇帝要和善不少。

看到茹瑺不說話,朱允煐也不掩飾的說道,“伴讀,你可是覺得內閣大學士品級雖低,但是可以參議朝政,勢必位卑權重。再說不得,過些年他們的權柄日重?”

茹瑺點了點頭,也不隱瞞自己的想法,“陛下,臣確實有所顧慮。殿閣大學士雖說只是五品,但是他們能參與朝政,久在御前,即使現如今沒有上官,以後說不得也要超然。”

朱允煐笑了起來,說道,“只怕不是以後吧,現如今好些人也都是對殿閣大學士惦記著吧?”

這就讓茹瑺尷尬起來了,因為皇帝說的這些就是事實,很多人都可以感覺到殿閣大學士的巨大潛力,這個官職實在是太誘人了。

不要說陛下打算重新給殿閣大學士的職司或者定位,就算是以前的殿閣大學士,很多人也都是眼巴巴的望著,因為只要能夠在陛下跟前,那就值得關注,那就有更多的表現機會。

看著茹瑺,朱允煐繼續說道,“咱對六部尚書也有所要求,當有親民官、主政一方之履歷。這殿閣大學士,也不該只是在翰林院飽讀詩書、誇誇之談之輩。”

茹瑺面色一下子尷尬起來了,因為實際上他這個吏部尚書,也算得上走了捷徑。要不是早早的就在陛下跟前效力,哪有機會成為吏部天官啊。

實際上茹瑺這個吏部尚書,多少也是有那麼點不符合要求,畢竟他一直在朱允煐跟前效力。要說主政一方的經歷,茹瑺實際上還真的沒有這樣的履歷,他就是比較傳統的讀書人的晉升之路,一直都是很清貴的型別。

更何況英示皇帝也沒有多掩飾,這話裡話外的對一些儒家學子的輕視,也讓茹瑺如鯁在喉。

可是就算是茹瑺如鯁在喉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他在朱允煐跟前也將近二十年了,自然也就知道英示皇帝的性格,這樣類似的話語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茹瑺忽然間也有些恍忽,有那麼些震撼。看起來對於內閣大學士的事情,陛下說不定早早的就在籌謀了,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六部尚書必須要有親民官、主政地方的履歷,而內閣大學士也是該有這樣的履歷,說不得陛下早就在準備這些了。

甚至也可以說,以後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的升官之旅,也是被英示皇帝給明確下來了。

不出意外的話,大明朝的讀書人在金榜題名後,說不定就要外放為官。一個個七品的知縣等等,要是政績卓絕、才華斐然,說不定有機會調回京師、入閣參議。

在入閣後表現出色,那就需要再次被下方地方了,到時候就是要主政一方了。有機會、有能力,才可以調回京師在六部任一個侍郎,然後再籌謀尚書之職務了。

這樣的升遷機制,看似是被英示皇帝給明確下來了,只要英示皇帝接下來進一步的強化。那麼以後的大明朝的文官們,就要遵循這樣的一個方式升官了。

洪武皇帝制定的規矩是祖制,一般皇帝自然也只能乖乖的聽話,絕對不能多做有違祖制的事情,要不然也就是名聲受損、背上一個大不敬的名聲了。

看著若有所思的茹瑺,朱允煐笑著說道,“你啊,也莫要多想,還是踏踏實實的辦事。朝堂之上就是再議內閣大學士之事,伴讀也就是仔細衡量一下,莫要多摻和了。”

似乎還想要多說什麼的茹瑺這一下也被噎住了,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這也算得上陛下給他的體面,這實際上也算得上英示皇帝對他的一個警告了。

如果茹瑺繼續不識抬舉在這件事情上糾纏,到時候說不定朱允煐就要真的生氣了,茹瑺這個頭號心腹就要仔細地掂量掂量了。

只是作為吏部尚書,要是對於一些事情不聞不問,或者是猶如應聲蟲一般,那也是很難讓他服眾啊。更何況作為英示皇帝的心腹,明知英示皇帝的所作所為有所不妥還不去勸諫,那也不是為臣之道。

就算茹瑺這個時候還想要去再說些什麼,這個時候也只能被敷衍的英示皇帝給揮揮手打發了,茹瑺也只能乖乖的告退就好,難道他還能有其他辦法不成?

看著茹瑺離開,朱允煐也忍不住笑著搖了搖頭,就沒必要再多說些什麼了,這樣也就差不多了。

真的要說起來,對於茹瑺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朱允煐沒有生氣,只是也不希望茹瑺繼續糾纏,他也懶得再繼續糾纏下去了。

那還是乾脆一點的比較好,直接警告茹瑺一番就是,相信茹瑺這個聰明人也該知道自己該做出什麼樣的一個抉擇了。

朱允煐笑著搖了搖頭,說道,“讓鄭和過來吧。”

三寶太監也需要承擔起來更多的責任了,對於這個青史留名的太監,朱允煐還是有所期許的。對於這一位太監,朱允煐也希望他能夠創造出來更多的豐功偉績。

機會朱允煐會給,就看茹瑺能不能把握住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