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 親近之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作為一個頂級官二代,常茂一直都是不受約束、脾氣暴躁的,他算得上有恃無恐。

誰讓他的父親是常十萬呢,誰讓他的外甥是皇太孫呢。而且這個皇太孫,也是十分重視親族的,對於常家十分親厚。

看到徐允恭這個頂級官二代,常茂哈哈大笑,“輝祖,看到大舅也不行禮?!”

徐允恭板著臉,對於常茂這個混不吝是真的沒有什麼辦法了。

這就是常茂的性格,要不是此前朱雄英將常茂留在應天府,歷史上的常茂就會在納哈出投降的時候砍傷納哈出導致納哈出部潰散。然後就是常茂和他的老丈人馮勝互相推委,導致常茂被削爵……

常茂可不管這些,拍了拍徐允恭的肩膀說道,“你也真是的,到了北平也不去找我!記得小時候,咱們可是一塊騎馬打仗的。”

徐允恭沒辦法了,只能說道,“鄭國公,今時不同往日。我二人已經承爵,私下走動並非好事。忠君為國,方是我等該做之事,方不負父輩威名。”

“徐伯伯也真是,怎麼把你教成這般無趣!”常茂繼續大咧咧的,真的很討打,“要我說,徐伯伯都沒有你這般無趣!殿下詔我等,想來是要賜宴。莫要說大舅不關照你,若是你私下也是這般,莫怪殿下不與你親近!”

混不吝的常茂剛剛三十出頭,依然沒有子嗣。以前是應天府無法無天的小霸王一枚,現在到了北平依然是這樣,基本上沒有人管得了他。基本上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但是考慮到他的父親,以及他的外甥,大家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徐允恭剛剛二十出頭,面如冠玉、英姿非凡,作為中山王徐達的長子。徐允恭算得上是年輕一輩的佼佼者,沒有絲毫紈絝的樣子。

王承恩自然是知道徐允恭和常茂的分量,領著這兩位國公朝著書房走去。

“坐。”朱雄英笑著隨意說道,“大舅也就算了,大舅哥就隨意一點。咱們一家人在一起,也就不說那些虛禮了。”

徐允恭面色一板,拱手說道,“殿下厚愛,臣愧領。只是……”

常茂就直接大咧咧的說道,“殿下,那咱就不客氣了。”

說完這些,常茂拽了一下徐允恭,覺得徐允恭實在是不上道。這個時候還要去一板一眼,那才算最不討喜的。

朱雄英笑著點了點頭,隨即說道,“你們也來聽一聽,如今我等出來北平,眾多軍務還為理順。北境邊防無比重要,也要多上心才行。”

常茂就納悶了,說道,“殿下,陛下不是讓臣去疏通運河、或者建津門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一下輪到徐允恭無語了,肯定是常叔叔早逝,所以常茂才這般紈絝。要是常叔叔在,常茂肯定不是現在這般德行。

宋忠來了,見禮後說道,“殿下,燕王三衛轄一萬三千眾。燕王就藩八年,築城屯田、訓將練兵、巡視要害、督造軍器,燕王三衛兵強馬壯、訓練有素。”

這算是比較正常吧,主要是老朱為確保明王朝的長治久安,想方設法加強皇室本身的力量,他將一些皇子封為藩王,分駐北部邊境和全國各戰略要地,想透過他們來屏藩皇室。

其中燕王朱棣和晉王朱棡,他們的所處的位置也很特殊。所以老朱曾經特詔二王軍中小事自斷,大事才向朝廷報告。

朱雄英隨即問道,“四皇叔可有和北平府文武來往?”

宋忠立刻遞上一份奏章,上面不只是燕王朱棣在北平和一些軍中武將來往的記錄,也包括和一些地方官員來往的記錄。包括燕王三衛當中,一些對於燕王被詔回應天府、皇太孫坐鎮北平的不滿和議論。

朱雄英看了一眼,隨即說道,“就這樣吧,這些事情也莫要多在意。”

宋忠不能不在意,皇太孫這麼說,可能是皇太孫大度。但是也有可能,這是皇太孫在敲打。

這件事情確實不用大張旗鼓,只是絕對不能鬆懈,該盯著的還是要盯著,絕對不能有任何的馬虎大意,絕對不能誤了太孫的大事。

這也算是正式結束了一天的公務,朱雄英笑著起身,“我們去晚膳吧,北平苦寒,隨意先吃點。”

常茂就大咧咧的說道,“只要有酒有肉,臣就喜歡!”

“大舅,那你常來,酒肉肯定管夠。”朱雄英笑著拽著常茂的胳膊說道,“只是大舅,若是外祖母知道大舅又飲酒,想來是要生氣。”

常茂表情稍微有點尷尬,隨即說道,“母親已經來信了,下月就來北平。到時,臣就沒有好日子過了,整日要被拘著了。”

“那大舅就外出辦差,到時外祖母就管不住了。”朱雄英出著餿主意說道,“不過外祖母持家確實嚴厲,涼國公府上被整治一番,倒也安分了不少。”

朱雄英的外祖母、常遇春的妻子、藍玉的姐姐,這可不是簡單的角色。在藍玉被連續敲打後,常藍氏也不在意那麼多了,常家她管著,藍家的事情也是她管著。

男人們出去打仗、辦差就好,她要將內宅整理的井井有條,那些囂張跋扈的莊丁、惡奴,現在哭都哭不出來。

“不過外祖母來了北平,我就要回應天府了。”朱雄英想了想,說道,“還是我給外祖母寫封家書吧,來年還是......算了,我若是往返,多半是行軍,外祖母不要隨我一起。”

說著這些,朱雄英有些擔心,“大舅,可請了郎中瞧瞧?外祖母這些年也該急了?”

常茂這就尷尬了,他三十出頭沒有子嗣,他的兩個弟弟現在也都沒有子嗣。外面的風言風語不知道有多少,都說是常十萬當年殺俘傷了天和。

這些事情也確實不好多說,誰也不知道這樣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誰也不知道這樣的事情是不是有道理。

徐允恭其實是有著那麼一些不適應的,雖然知道皇太孫很快就要成為他的妹夫。但是在徐允恭自小接受的教育當中,自然是君臣有別。

就像他的父親中山王那般,哪怕是皇帝的同鄉、自幼便是好友,也是開國第一功臣。只是這麼些年,他的父在皇帝面前親一直都是恭敬謹慎的。

雖然有些不安,只不過徐允恭到底也是見過世面的。他只是保持著少言、謹慎的樣子,沒有像常茂那般大咧咧的,沒有像常茂那樣有些失儀就好。

朱雄英對徐允恭比較看好,主要是年青一代當中,徐允恭確實是翹楚。自己的這個大舅哥也是根正苗紅,在中山王徐達的教導下,可以成為朱雄英以後執掌兵權的最佳助手。

至於朱雄英的大舅,他是真的不太看好,朱雄英只是希望自家大舅以後不要犯下一些天怒人怨的大錯,要不然他就要坐蠟了。

李景隆這個表哥,朱雄英是真的不太看好,紙上談兵的一個好手、練兵也沒有什麼問題。只是或許需要那麼一些歷練才可以大用,但是想到李景隆‘未來’會做的事情,朱雄英本能的也會反感。

看著一直不怎麼言語的徐允恭,朱雄英說道,“大舅哥,這些時日大舅哥也辛苦點,隨潁國公練兵、多多討教。我知道大舅哥也曾外出練兵。只是這練兵和打仗,到底還是有區別。”

徐允恭立刻起身,說道,“臣領命。”

朱雄英隨即笑了起來,說道,“明後年,若是有機會,大舅哥帶兵去漠北走走。咱們也不打大仗,以打代練不說,也不能讓殘元有機會喘氣。”

朱雄英既然已經來了北平,他需要做的事情自然也就是比較多的。在一些大的國政方面,他肯定是不會瞎來。

可是有些事情,他還是可以稍微決定一下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