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 一路向北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身金甲的朱雄英安心的張開雙手,任由他的皇爺爺幫他打扮。

其他的侍女、太監跪在一邊,這些事情就算是他們想要露臉都沒機會。很明顯這一次皇太孫去北平,皇爺是捨不得的,現在在給皇太孫整理著裝束。

幫朱雄英戴好甲冑,老朱整理了一下盔纓,“好看,咱英兒就是好看!”

朱雄英拍了拍肩頭,說道,“皇爺爺,披風。沒有披風,孫兒就算不得少年英雄!”

“好,咱給英兒披上披風。”老朱笑著從侍女手裡取過猩紅披風,“這一下好了,咱英兒就算少年英雄了!咱老了,但是咱孫兒年少!”

朱雄英笑著看著老朱,隨即跪下,“皇爺爺且坐著,孫兒給皇爺爺叩個頭。”

老朱本來是想要扶起來朱雄英的,只是隨即笑著坐了下來。

朱雄英給老朱叩了三個頭,說道,“皇爺爺,孫兒不在跟前,皇爺爺記得吃好、睡好,莫要太操勞。父王現如今也能臨朝理政,皇爺爺就莫要太勞累了。”

老朱有些不耐煩的揮揮手,說道,“滾吧,莫要婆婆媽媽的,城外大軍還在等著!”

朱雄英笑著爬起來,隨即一把保住老朱。別看老朱一副嫌棄的樣子,只是就算是推搡,也沒有真的用力,他還是很享受寶貝孫兒的親暱。

想了想,朱雄英狠狠的在老朱臉上親了一下,隨即轉身就跑。

“渾小子!”老朱楞了一下,隨即就要脫鞋子,“有你這般的嗎?”

朱雄英跑出乾清宮殿外,轉身跪下,“爺爺,孫兒這就先去北平了。爺爺在家裡要保重身體,等孫兒回來!”

舉著鞋子的老朱楞了一下,眼睛有點發紅、鼻子發酸,“滾吧,莫要瞎逞能。在外面也莫要怕事,有什麼弄不好的事情就回來找咱,爺爺給你出頭。也莫要怕犯錯,出了事咱給你兜著,可記住了?”

重重的給老朱磕了個頭,朱雄英站了起來。這一次他就沒有在猶豫了,轉身大步走出乾清宮。

看著朱雄英的背影消失不見,老朱重重的嘆了口氣,隨即看著小太監雙全,“你在咱跟前,太孫跟前有可用之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雙全趕緊跪下,說道,“回皇爺,殿下跟前有王承恩。”

老朱想起來了什麼,又問道,“咱記得早些年給太孫安排了侍寢的丫頭,她們呢?沒跟著一起去北平?”

“回皇爺。”雙全恭敬回道,“殿下仁慈,說紅袖、添香年歲已到,放她們出宮,許給錦衣衛的兩位百戶了。”

老朱露出了笑容,他的皇后也是這般,看到宮裡的宮裡歲數差不多了就放她們出宮,生怕耽誤了她們的終身大事。

在老朱還在感慨著皇太孫仁慈的時候,朱雄英已經離開了皇宮,帶著浩浩蕩蕩的隊伍直奔應天府外,那裡的大軍已經準備就緒了,就等著大軍開拔。

其實這裡的人馬也算不上是這一次朱雄英帶去北平的全部人馬,在確定朱雄英要去北平之後,陸陸續續有著不少人馬已經開拔了。而這一次的人馬,基本上就是朱雄英帶著的軍隊。

古代行軍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不是說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朱雄英帶著的這些人馬也可以說是京營的精銳,這也是大明最強大的軍隊。

五軍營是由大明各行省選調出來的精銳騎兵、步兵組成的野戰軍,前身是徐達所領的北伐元朝十萬明軍。

神機營是軍中專門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隊,分設四司,掖﹑哨各分設三司,掌銃﹑炮等項火器。隸屬該營的還有五千營,掌操演火器及隨駕護衛馬隊官軍。

而三千營是以蒙古騎兵為骨幹,實際人數不止三千,全部為騎兵。分五司,分掌皇帝的旗﹑輿服﹑兵仗金鼓、御用寶物等,是明朝京軍的主要機動力量。

這就是大明禁衛軍的骨幹,是真正的精銳王牌。不過這一次朱雄英帶走的禁衛軍,也是稍微的有所改制,比如說神機營就算是改了個名字。

對於行軍之類的事情,朱雄英其實沒有太多的表示。雖然他也讀了一些兵書,老朱或者一些宿將也給朱雄英上過課。只不過朱雄英也很清楚,他到底不是那些久經沙場的老將,還是不要太多的去指導內行。

這一次隨他去北平的大將不少,就算是徐允恭、李景隆這些二代國公,他們也都有著外出練兵的經驗,這些人的能力還是有的。

朱雄英這個時候也沒有太多的說些什麼,也沒有在行軍的路上鬧出來一些么蛾子,他只是在乖乖的行軍而已。

只是朱雄英這一路上也沒少關注行軍路上的一些事情,也沒少關注著行軍之處的一些當地民生等等。

此前一直是在應天府,朱雄英能夠感覺到應天府還算是繁華。就算是回了鳳陽老家,也能感覺到當地的民生恢復的相當不錯,那裡到底是帝鄉,資源傾斜也十分厲害。

這一次一路北上,尤其是路過中原之地,這也讓朱雄英感覺到了大明想要恢復,還需要一些時間。元末戰亂,已經將中原腹地打的支離破碎,算得上是民不聊生了。

這些年老朱一直是在休養生息,大明也是在不斷的移民。

自洪武三年開始,大明就在大規模的移民,這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有組織、有計劃的一次遷徙。

天災人禍、兵亂戰爭,使得中原地區人煙稀少,土地荒蕪。中原地區處處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蕪,勞動力嚴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蕪,財政收入劇減,直接威脅明王朝統治。

這也使得老朱感覺到必須要移民屯田,大規模的官方移民實際上也是在一直執行的。

這確實使得很多人背井離鄉,但是對於大明王朝的統治、對於大明的發展穩固,這也是起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這對大明的國勢發展帶來了不俗的助力。

這是越往北走,朱雄英就越是感覺到荒涼,感覺到任重道遠。想要看到大明真正的發展起來,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

元大都就是北平的都城,元大都城的營建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即先有規劃,然後建城。

這也使得元大都規劃完整,方位明確、左右對稱,城市街巷、建築井然有序。

而且當年接受忽必烈委託的劉秉忠,遵循了《周禮·考工記》所規定的古代都城設計理念。

基礎還算是有一點,只不過朱雄英也覺得現如今的北平,實在是太過荒涼。

“紫禁城,沒有想到我要成為紫禁城的建造人了。”朱雄英有些感慨,看著稍顯蕭條的北平說道,“前朝後市,左祖右社,這才是帝都的規格。還好咱大明別的不多,就是對建造皇城的經驗比較豐富,必須要我多操心。”

這可不是在誇張,現在可以參考的模板是應天府皇城,再加上此前廢掉的鳳陽中都,在大明開國後有著兩次建都的經驗,朱雄英自然也就不需要擔心那麼多了。

其實這樣的事情,也確實不需要朱雄英多做什麼,他來北平坐鎮,有些時候也算得上是一個‘吉祥物’,出發朱雄英想要多事、親自規劃。

只是那樣的事情,朱雄英顯然不會多做,外行指導內行的事情,朱雄英自然是不會多做。更何況建造帝都,這也是有著太多的規制。

朱雄英要做的就是做好決策,在一些明顯不合常理的地方,他才會出面,或者是做出決定。

至於朱雄英現在住的地方,就是燕王府,曾經的元大都皇城西南的隆福宮,即元朝的太子府。

大明朝現在還是比較缺錢的,尤其是現在需要建都,需要花錢的地方也比較多,朱雄英自然也就沒有大興土木,能省的地方還是要省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