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 合適的選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椿和朱權在想些什麼,朱允煐大概能猜到一些,只是朱允煐也不一定需要特別在意他們在想些什麼。

對於朱允煐來說,他首先是大明朝的皇帝,然後才是老朱家的‘第二代當家人’,這裡頭的主次之分,朱允煐自然也是再清楚不過了。

所以在一些制度、一些政策的規劃上,朱允煐看起來也不一定就是多麼的向著宗室了。他需要考慮的更加長遠,不能只是想著眼下的事情,更需要考慮長遠和未來。

看著朱椿和朱權,朱允煐認真的說道,“皇叔們想來也知道,若是在高麗開國,必然是咱大明藩屬國。說實在的,早些年皇爺爺弄出來的不徵之國,咱是不認可的。”

朱椿和朱權心裡更加的不得勁了,他們都是皇子,可是根本不要說去接觸一些國家大事了,稍微的瞄一眼朝堂,說不定就要被老朱嚴厲的呵斥。

可是他們的這個侄子倒好,不要說去參與朝堂的事情了。甚至連英明神武、霸道無雙的洪武皇帝,有些時候也不得不考慮朱允煐的意見,將一些制定好的政策改弦易轍了。

藩王的事情暫且不說了,當年的那個不徵之國也是被撤銷了,這都是朱允煐做的好事。

老朱家不講規矩的就是這一位,老朱的偏心是毫不掩飾的,老朱對朱允煐的要求和期待,也確確實實格外的高。或者也是因為朱允煐的表現很好,老朱才會這麼寵溺朱允煐吧。

朱允煐看著朱椿和朱權,說道,“皇叔們想來也是知道,高麗那邊歷史上沒少趁著中原戰亂的時候向外擴張。以前的事情暫且不說,就是早些年他們想要攻擊鐵嶺衛,你們也該有所耳聞。李成桂父子謀朝篡位,也和此有關。”

朱椿和朱權自然也知道,原本覺得是番邦小國的高麗,實際上一直都是不安分的。

早些年和蒙元眉來眼去,甚至在大明立國後好些年,高麗的朝堂上還有諸多親元的勢力。

中原朝廷看似是看不上高麗,只是他們也都明白,一旦中原朝廷實力衰退,那麼高麗那邊就要蠢蠢欲動了,他們實際上一直都是對東北那片土地有著諸多的期待。

朱椿這個時候說道,“陛下,臣若是鎮守高麗,自當正明規矩。臣到底是大明臣子,自然是要謹遵朝廷律令。”

朱允煐笑了笑,對朱椿說道,“十一叔,咱自然是放心你的。只是咱們之後的子孫,到底是不是將咱們的話當回事,那就難說了。咱之所以現在這般說,你們也心裡有數。”

實際上有些話一旦說的太明白,那未必就是什麼好事,主要是彼此都會覺得比較尷尬。

朱椿和朱權自然不需要擔心太多,他們知道大明朝廷的厲害,他們也知道老朱和小朱的能力。

大明既然可以覆滅完整的高麗,然後設立兩個藩屬國,自然也就可以再接再厲,繼續覆滅那些不老實的藩屬國,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因為大明就是有著這樣的絕對實力。

但是誰知道大明以後的皇帝是不是都很英明呢,誰知道大明的國勢會不會一直強盛呢?

再者就是朱椿和朱權要是在高麗開國了,他們自然是認可大明宗室的身份,他們對於自己是朱家子孫這件事情,也是發自內心的感覺到驕傲。

可是之後呢,一旦他們在高麗開國,他們的子孫對於大明的歸屬感,肯定會越來越澹漠了。到了某個時刻,看到了大明國勢衰退,說不定就是朱椿和朱權的子孫要向著向東北擴張。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甚至很有可能為了一統高麗,朱椿和朱權的子孫會相互攻伐,甚至是襲擊釜山三衛等等。

這不是在誇張,主要就是有些個事情,大家其實都明白道理,只是現在在這樣的場合不適合說出來而已。

看著朱椿,朱允煐認真說道,“皇叔想來也是知道,朝廷大軍已經拿下了高麗八道當中的咸鏡道、平安道,黃海道和江原道,大半也是被朝廷給控制住。”

朱椿和朱權自然知道這些,不要說他們這些對去高麗封王有些期待的宗室了,就是尋常的百姓也沒少聽說過這些事情,這就是大明朝軍威鼎盛的一個證明,自然值得宣揚。

“只是那邊,也是靠著建州女真、野人女真,這些女真到底是不安分,時常騷擾遼東。”朱允煐正色,開口說道,“若是現在去那邊,一方面要治理高麗收歸民心,一個就是要打擊女真三部。”

朱椿這個時候趕忙開口,說道,“陛下,臣以為首先當務之急,該是收歸民心。李氏父子倒行逆施引起天怒人怨,此時就是最好收歸民心的時刻。”

朱權這個時候也不謙讓,立刻說道,“陛下,臣以為對付不臣,就該施以霸道。那些蠻夷,多是不識王化、只尊權勢。”

朱椿的意思很明顯,他的意思就是先穩固統治、治理江山,只要將國力發展起來了,自然也就意味著有著更多的主動權了,這些也是他比較擅長的一部分。

到底也是在蜀地有著一些經驗,朱椿也知道自己擅長的地方,他知道自己的優勢所在。所以要是讓他去了高麗開國,肯定就是要將他的基業之地治理的井井有條,而不是窮兵黷武的去立刻四處開戰。

但是朱權就不這般認為了,他本來就是對於帶兵打仗有著極大的熱情,要是能夠和朝廷大軍合力,他也有信心取得更大的戰果。

雖然現在的女真三部是比較讓人頭疼,可是大家也都知道,女真三部實際上也就是‘野人’,實力實際上不值一提,李成桂父子早年間也沒少打擊女真三部,或者吸引女真三部走出叢林。

不管是朱權還是朱椿,這個時候也是在說著自己的‘施政理念’,想要能夠說服朱允煐。

朱椿的意思自然就是休養生息,要穩步的發展最重要。這是他擅長的地方,他也覺得這樣的觀點,實際上也確實比較適合亂世,現在的高麗可不就是亂世嘛。

但是朱權就不一樣了,對於自己的帶兵打仗的能力,他從來都不懷疑的。只要為朝廷分憂,自然也就意味著他可以有更大的機率去高麗封國,這才是他關心的大事。

其實對於這些事情,自然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了,不管是朱椿還是朱權的一些想法,實際上都是有道理的,看起來也都是有著一定的道理。

治理江山、收歸民心,讓自己的國家安定下來,這自然是再正常不過的,這看起來也似乎是一個非常穩妥的做法,幾乎是挑不出來什麼毛病的。

只是現如今的情況也有些特殊,在高麗封國,那也是背靠大明朝廷了。

這自然也就意味著一開始的時候肯定需要得到大明的支援,要幫著大明解決一些麻煩,這才是真正的端正態度,這也是可以讓大明放心的在外頭封國了。

所以要說絕對的對錯,肯定也沒有,只能說選擇一個看似合適的,符合大明利益的,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這也確實是朱允煐的一個出發點了。

只是符合大明的一些利益,那也不一定符合藩屬國的利益,這也需要好好的商量了。

這件事情還真的是有些麻煩,因為不管怎麼樣,看起來實際上都沒有絕對正確的做法,也沒有什麼看起來所謂的完美無缺,只能選擇一個稍微合適一點的辦法了。

看著朱椿和朱權,朱允煐笑著說道,“咱今個讓兩位皇叔入宮,實際上也就是想著二位皇叔若是有意,高麗那邊打下來了,就讓兩位皇叔在那邊開國。”

朱允煐這是直接給出了底牌了,這也算得上是揭曉謎底了,這無疑讓朱椿和朱權激動起來。

哪怕此前有著一些猜測,可是說到底也只是猜測,心裡也是有些七上八下的。

而現在終於從英示皇帝這裡得到了一個比較明確的答桉,當然也就更加的期待了。對於他們來說,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真正的把握住這樣的一個機會,絕對不能錯過了。

高麗絕對是大明周邊一個相當不錯的地方了,不少宗室眼裡的首選封國之地,實際上也就是高麗,那些地方在宗室眼裡,比起東瀛、南洋,那可是有著更大的吸引力。

高麗看似荒僻,但是到底也是有著不錯的漢文明基礎。雖然有些冷,但是也不是什麼真正的苦寒之地,只是冬天可能稍微長一點、冷一點而已。

要是安南那邊的話,那就是所謂的煙瘴之地了。以前大家覺得兩廣、雲貴,嶺南的那些地方都是煙瘴之地。安南那邊,自然也就是覺得更加的煙瘴了,也更加的惡劣了。

而且南洋那邊看似也是受到了一些漢文明的影響,只是影響力也不是特別大,起碼是不如東瀛和高麗的。

毫無疑問,朱椿和朱權,這是有些搶佔先機的意思了,他們現在看起來就是朱允煐眼裡最合適的人選了,他們有機會開創自己的基業了。

至於這其中是得到了大明的支援,這也沒什麼好羞恥的。英示皇帝這也是靠著洪武皇帝才坐在了龍椅上,大家都是在感謝有著一個厲害的父皇、皇爺爺,都是‘坐享其成’的,當然也就意味著彼此都可以心安理得。

頂多就是當皇帝的那一位,得到了幾乎所有的家產。而那些庶出的也不需要擔心,哪怕只是一些小小的好處,也是尋常人家想都不敢想的富貴。

朱允煐的心情相當不錯,看到自己的兩位皇叔毫不掩飾的激動和期待,朱允煐就知道自己的一些決策,他的一些安排,對於大明朝的宗室可謂是吸引力十足,他們一個個的也都是在摩拳擦掌呢。

有些事情,現在也不需要立刻就直接給出一個答桉,給出來一些甜頭,給出來一些希望,這才好讓朱允煐繼續從容的掌控這件事情。

誰讓他是皇帝呢,大權在握的皇帝在很多的事情上,也確確實實有著更多的主動權,可以說底氣十足的,根本不需要擔心出現太多的么蛾子。

至於朱椿和朱權現在心裡直癢癢,那就和朱允煐沒有太大的關係了,現在就要看看這兩位到底是哪一個更加上道了,要看看他們的決心和魄力了。

當然了,朱允煐也很清楚,不一定都是需要朱允煐去按照他的想法來,還是需要考慮一些大局,大局為重才是最重要的。在高麗那邊選擇兩個合適的藩屬國國主,這件事情不能有半點馬虎。

朱椿和朱權心裡有事,他們自然心有不甘,可是皇帝現在不願意多談,他們也只能乖乖的離開了,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他們肯定要在這件事情上更加的在意了。

朱允熥這個時候也就是眉開眼笑的,因為他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他看到了更多去皇叔們那裡撈取一些好處的機會。

千萬不要說吳王殿下是光收錢不辦事的,他還是可以辦事的,吳王的名聲在這個時候也是可以稍微的挽回來一些了。

“就盯著蜀王叔和寧王叔就成了,莫要去其他皇叔那裡了。”看著不省心的弟弟,朱允煐提醒著說道,“你啊,莫要讓咱總是操心,這一個個的還都以為咱這個當兄長的連弟弟都教不好。”

朱允熥也不在乎,笑嘻嘻說道,“皇兄,可沒人敢說這些。咱也心裡有數,咱就是做點小惡,咱才不敢真的犯事。就是你不收拾咱,皇姐也要收拾咱。”

這一下朱允煐也笑了起來,因為他知道朱允熥說的沒錯,他的皇妹可是相當靠譜的。

既然是這樣,朱允煐也就不再說什麼了,讓吳王也乖乖的離開就好,朱允煐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在這三位親王都離開後,老朱帶著小小朱出現了,“高麗那頭,真的不給允熥?那可是個好地界,給了允熥,也是個好事。他不長進,你壓著他長進。他做不來,你幫著點,以後也好穩固些。”

朱允煐笑了笑,說道,“人各有志,這是他的選擇,就怨不得咱不給他機會。更何況咱的皇叔們,咱朱家的子弟,有出息的實在太多,沒必要朱允熥趕鴨子上架!”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