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百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於小小朱的安排,朱允煐自然是心裡有數的。既然想要稍微的發展一下小小朱的一些勢力,那就要幫忙將一些事情做好,畢竟小小朱現在年齡小,好些事情小小朱自己也做不來。

那麼這些事情,自然也就需要朱允煐勞心勞力了,這才是一個父親應該做的事情。

更何況幫著小小朱這麼做,也算得上是小小的開始一些個朝堂的佈局,開始一些軍制的改制。小小朱的年齡越來越大,自然也就需要考慮一些事情了。

朱允煐才二十六歲不假,他的身體也一直比較好。只是在這樣的年代,也需要考慮有些事情。尤其是事關龍椅、事關天下,自然也就意味著就算是再小心也不為過。

“咱不想起來,咱以後當皇帝了,就不這麼早早朝。”小小朱起身了,眯著眼睛在嘮叨著。

老朱一邊給小小朱穿著衣服,一邊說道,“這算好的了,現在都丑時了,馬上就要開朝了。要是早些年天下初定,咱都在朝堂上了。”

“咱當皇帝了,就改成寅時或者卯時再上朝。卯時最好,日頭剛剛出來,兆頭也好。”小小朱開口,好像有理有據一般,“咱大明,就該是這般,總是旭日東昇。”

老朱幫著小小朱整理著衣袖,說道,“那可不成,卯時不成。衙門這時候都開始做事,咱當皇帝的要是怠政,底下的人一個個的也都是有樣學樣了。”

只能說這也是老朱的特點,差不多凌晨三點開始上早朝。當然那些文武百官的話,這個時候都在午門外候著呢,他們實際上起的更早。而小小朱呢,想著是五六點再早朝,好像也不差。

小小朱可不會被輕易說服,他說道,“咱又不是不知道,咱爹也想著要改成卯時。文武百官可以多睡一個時辰,再者咱大明皇城可以少用好些燈燭。現在可不是亂世,不用這般。”

“老子遲早要給你們氣死!”老朱立刻笑罵說道,“你們就會折騰,咱定的規矩你爹改了不少,還攛掇著咱自己去改。現在你倒好,還沒去觀政就攛掇著咱改制。說吧,這是不是你老子出的主意,他怕捱罵就讓你來!”

小小朱立刻笑嘻嘻的摟著老朱的脖子,將肉肉的臉貼在老朱的臉上。

拍了拍小小朱的屁股,老朱說道,“都這般大的人了,還這麼無賴。你和你爹,算是認準了咱不捨得對你們發脾氣,一個個的就知道說不過咱、沒道理了,就在咱跟前耍賴。”

“咱和曾祖親近!”小小朱理所當然的說道,“前幾日二叔想要捏咱臉,咱就不樂意。咱爹也是,咱就不喜歡和他貼臉。曾祖,咱從小到大,就喜歡和曾祖貼著臉。”

面對重孫貼過來的胖臉,老朱可以說很開心。重孫無賴就無賴,老朱也習慣了這個重孫自小到大都喜歡貼著臉,貼著臉說話其實也挺好的。

“雙全,給咱取一領披風,外頭冷。”被老朱抱著去洗漱的小小朱開口,說道,“再給咱端來燕窩雞絲湯、芙蓉蛋。再來點芝麻卷、文思豆腐羹,隨意來些果子吧。”

就在這時,外頭傳來一陣腳步聲,這個時候敢闖入乾清宮的也就是朱允煐了。

朱允煐推開殿門,說道,“還真的起來了?這倒好,不用咱叫你起來了。你也真是,今個要上朝,就回東宮,咱帶著你一起上朝就是。你倒好,非要折騰你曾祖。”

老朱笑呵呵的,心情很好,“咱年紀大了,覺輕,也不折騰。英兒,給你來些個紅豆羹,來些糕點和下飯的醬菜,你看還有甚想吃的?”

朱允煐也樂了,得意說道,“咱好些時日也沒和皇爺爺一起用早膳,起來了就直接過來。咱們三個用早膳,莫要說山珍海味了,就是尋常吃食也是美味。”

這話也是說到了老朱的心坎上,他最寵嫡長孫不是沒有原因的。這個寶貝孫子說起體己話,那絕對是讓老朱無比欣慰的。

小小朱破壞氣氛了,立刻說道,“尋常食物,咱吃的可不多。咱就是前兩年不懂事,看到宮外好些東西新鮮才去嘗些,那可不如咱宮裡的好吃。”

這也是事實,畢竟宮裡的還是御廚,手藝自然是沒得說了。

午門外,御史們在監督著,想要進入皇城也需要規矩。

百官們上朝入宮,則只能走左右兩掖的左掖門、右掖門。午門,尋常上不會開啟,就算開啟了也只能說皇帝走,那可是正門。再者就是洪武二十四年時,老朱對於文武官員入朝時爭先恐後、隊形混亂不滿,所以也有規矩。

將軍先入,次近侍官員,次公侯駙馬伯,次五府六部,又次應天府及在京雜職官員這樣的順序。

常茂大大咧咧的站在前頭,主要也是因為他的身份合適。現在也沒有什麼將軍要上朝,近侍官員什麼的也就是說說而已。

作為大明的開國公,也就是中山公可以和他一較高下。就算是傅友德來了,就算是舅舅梁國公來了,也是要排在常茂的身後。不是因為常茂是皇帝的舅舅,而是因為常遇春這座大山是其他武勳無法逾越的大山。

徐膺緒這時候走了過來,小聲說道,“開國公,今日朝堂上,還望開國公多多看撫。”

常茂捋了捋鬍鬚,自信無比的說道,“侄兒放心就是,真要說起來,咱武勳一脈同氣連枝。咱覺著,沒人會搶武定侯世子的職司。”

當然沒人會去搶張輔的職司,大家也都不是傻子。哪怕好些武勳都想要將家裡的嫡長子送去東宮效力,想要親近太子,可是那樣的事情也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那還要皇帝恩准。

羽林孤兒是什麼情況,大家也都是心裡有數的。統領羽林孤兒,那個位置根本不能去搶、不能去爭,大家也都不是傻子,想要表現驍勇、爭功什麼的,可以去搶其他出征的機會,而不是要去搶著羽林孤兒。

這一趟過來,自然也就是要爭取一些機會,不是爭取統領羽林衛,而是要爭取隨軍出征高麗的機會。武勳人家的,到底還是有一些骨氣,還是想著要封侯拜將的。

確實有著一些武勳子弟成為了紈絝,那些人對於上戰場這樣的事情也沒有什麼底氣,還是想著安享富貴更好。

但是還有很多的武勳子弟還是有著一些抱負的,哪怕大明已經開國三十年,但是血性也沒有完全消失。說到底這麼些年下來,或大或小的戰事一直都有。

只是尋常的剿匪等等,也根本不足以讓人封侯拜將。現在高麗那邊的滅國之戰,那才是大事,那才是無數將士建功立業的平臺,當然也就有著更多的人對此動了心思。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要說大明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不管是去鍍金也好,或者真的是想要一展才華也罷,不少的武勳人家對此還是非常熱衷的。哪怕現在有著富貴,但是他們更加清楚武勳人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是戰功。

徐膺緒就有些咬牙切齒了,常茂就是大明武勳集團最大的紈絝代表,只是誰也奈何不了這一位徹徹底底的滾刀肉。

這可是開平王的嫡長子,是當今皇帝的嫡親舅舅,誰能奈何得了這一位呢!紈絝又如何,因為大家也都知道常茂和當今天子還是非常親厚的。

徐膺緒甚至忍不住在心裡吐槽,他知道常茂雖然是一個紈絝,但是也不是真的什麼事情都不懂。這就是在故意裝湖塗呢,就是沒有打算幫著徐系一脈,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是想著要幫著常系了。

果然常家的血脈都是一個樣,常家三兄弟是這般,甚至連外甥吳王朱允熥也同樣紈絝無比。好在朱家的血統不錯,當今天子才沒有紈絝十足。

更加讓徐膺緒欣慰的,那就是有著朱家不錯的血統和徐家優秀的血脈,所以當今太子聰穎睿智,沒有半點紈絝的樣子。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青年快步來到常茂身邊,“國公爺,末將出身軍伍,自小跟隨先父在梁國公賬下效力。”

常茂直接打斷,眼前這一位就是出身定遠,定遠侯雙刀王王弼的嫡長子王德。這是‘根正苗紅’,妥妥的常系。畢竟常遇春也是定遠人,王弼早些年建議藍玉出奇兵,更是親為先鋒取得捕魚兒海大捷。

看了一眼王德,常茂有些無奈的說道,“定遠侯,高麗你就不要再想了,總要留些功勞給其他人。舅父在西北練兵,若是你有意,去求陛下去往西北,說不定還能重現先定遠侯榮威。”

王德眼前一亮,不過還是討好說道,“還望開平公美言,末將到底是定遠人啊!”

看到這邊有人,一個長相頗為英武的青年走過來,“國公爺,侯爺。”

徐膺緒心情大好,當年他在漠北被包圍,就是武定侯第三子郭鏞率先領人來援。

雖然官至正二品的都督僉事,和五軍都督府尋常都督僉事恩功寄祿不同,郭鏞還是有些抱負的.

他有軍功,但是不足以封侯。他的大哥郭鎮雖然是庶長子,但是也是駙馬都尉,就算是父親有什麼事情,武定侯的爵位也不可能輪到他這個老三。

御史咳嗽一聲,稍微的提醒一下。但是有些膽子小的離開了,不過還是有人繼續圍在常茂、徐膺緒身邊。這兩位一個是皇帝的舅舅,一個是太子的舅舅,身份貴重啊。

更加讓人無語的事情就是郢國公馮誠也湊了過來,同樣是定遠人不說。最關鍵的是這一位是當今天子胞妹的夫婿,頗為受寵。

“大舅,要咱說,這一趟也該讓定遠侯去一趟高麗。”馮誠笑著開口,也算得上是幫助老鄉,“定遠侯雖說少年時就出入戰場,獨領一軍經歷倒是少了些。若是陛下在西北用兵,那些蒙元後裔也不可小覷。”

常茂琢磨著,說道,“咱也聽說過,老二、老三也曾築城釜山,他們都說高麗多山地,不利於騎兵。定遠侯擅長騎兵,這趟去高麗倒是多折騰,還不如去西北幫著舅父練兵。”

王德不願意放過這個機會,連忙說道,“國公爺,你也知道小將的情況。多是在先父,或是梁國公帳下任親兵。若是能夠在高麗,哪怕只是帶領步卒,也能歷練一番。”

這邊的武勳看起來有些不成體統,練子寧也只能眼不見心不煩,那一群人沒一個是拿捏的。哪怕他是便宜國丈,實際上也拿不上檯面來。他的女兒雖然是‘獨樹一幟的’皇貴妃,是陛下特意設立的後宮妃嬪位,但是那實際上也就是側妃。

勳貴那一邊看不上練子寧,尤其是徐系一脈,有些時候也覺得練瓊瓊多少會威脅到徐妙清的地位。

只能讓御史記下這些人的舉止、言行,稍後報給陛下就是。至於對於這些人的處罰,練子寧也很清楚,大概也就是罰俸,常茂這紈絝基本上就沒有拿到過俸祿。

其實常茂也不需要在意俸祿,賞賜什麼的暫且不說,開平王府的各種副業可不少。練子寧很清楚的就知道,應天府最大的酒樓、畫舫,就有開平王府和吳王府的影子,只是很多人都裝湖塗而已。

看著那些不成體統的武勳們,文官集團們也懶得多說什麼。從大明開國時就是這樣,一直都是武勳的力量更加強大。哪怕這幾年文官集團看似稍微有點抬頭的樣子,但是哪裡能真的和武勳集團硬碰硬啊。

直到鳴鞭聲響起,早就列好隊伍的文官們準備著入宮。常茂等武勳也立刻開始整理袍服、儀表,還是比較規矩的準備入宮了。

在文武百官們步入奉天殿的時候,自然規矩的站好,也有御史依然在盡職盡責的記錄、觀察著文武百官。

忽然間一個小小的身影出現了,不少人眼前一亮,大明朝的儲君再次出現在朝堂上了,這也是不少人感覺到比較振奮和期待的一件事情。

小小朱似乎看不見任何人,徑直走到丹陛前站好,轉身後微微朝著常茂等人點頭。小太子,那也是太子,不會對誰都和顏悅色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